1. 什麼是設備管理系統,都有哪些內容
設備管理系統(EquipmentManagementSystem)是將信息化了設備技術信息與現代化管理相結合,是實現研究級管理信息化的先導。設備管理軟體是設備管理模式與計算機技術結合的產物,設備管理的對象是研究所中各種各樣的設備。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迅猛發展以及Internet進入商業和社會應用階段,設備的種類、數量越來越多,如何利用先進的網路技術和日新月異的計算機設備來有效地收集、處理這些設備,建立以信息化為核心的管理體制,減輕管理人員和業務人員的數據處理負擔,極大地提高設備管理效率和管理手段,己經成為當今社會的潮流。
在現代化大型研究所信息化管理體系建設中,設備管理系統被看作是重中之重。因為設備是工廠生產中的主體,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生產設備日益機械化、自動化、大型化、高速化和復雜化,設備在現代工業生產中的作用和影響也隨之增大,在整個工業生產過程中對設備的依賴程度也越來越高。設備管理的各項制度、流程涉及的點多面廣。
設備管理系統則是一個以人為主導,利用計算機硬體、軟體、網路設備通信設備以及其他辦公設備,進行信息的收集、傳輸、加工、儲存、更新和維護,以戰略竟優、提高效率為目的,支持高層決策、中層控制、基層運作的集成化的人機系統。而設備管理是管理系統的一個子系統,它具有管理信息系統的共性,同時也具有其特殊性。設備是生產的生命線,對研究所正常生產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信息安全設備管理已成為現代研究所管理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把信息安全設備管理納入研究所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己經成為一種趨勢。
設備管理系統的內容,設備管理系統一般都包括一下部分:
設備資產及技術管理:建立設備信息庫,實現設備前期的選型、采購、安裝測試、轉固;設備轉固後的移裝、封存、啟封、閑置、租賃、轉讓、報廢,設備運行過程中的技術狀態、維護、保養、潤滑情況記錄。
設備文檔管理:設備相關檔案的登錄、整理以及與設備的掛接。
設備缺陷及事故管理:設備缺陷報告、跟蹤、統計,設備緊急事故處理。
預防性維修:以可靠性技術為基礎的定期維修、維護,維修計劃分解,自動生成預防性維修工作單。
維修計劃排程:根據日程表中設備運行記錄和維修人員工作記錄,編制整體維修、維護任務進度的安排計劃,根據任務的優先順序和維修人員工種情況來確定維修工人。
工單的生成與跟蹤:對自動生成的預防性、預測性維修工單和手工錄入的請求工單,進行人員、備件、工具、工作步驟、工作進度等的計劃、審批、執行、檢查、完工報告,跟蹤工單狀態。
備品、備件管理:建立備件台帳,編制備件計劃,處理備件日常庫存事務(接受、發料、移動、盤點等),根據備件最小庫存量或備件重訂貨點自動生成采購計劃,跟蹤備件與設備的關系。
維修成本核算:憑借工作單上人員時間、所耗物料、工具和服務等信息,匯總維修、維護任務成本,進行實際成本與預算的分析比較。
缺陷分析:建立設備故障代碼體系,記錄每次故障發生的情況以進行故障分析。
統計報表:查詢、統計各類信息,包括設備的三率報表、設備維修成本報表、設備狀態報表、設備履歷報表、備件庫存周轉率、供應商分析報表等。
2. 設備數據管理都有哪些內容
設備數據管理是指通過對設備數據的收集、處理加工和解釋,使其成為對管理決策有用的信息(有的信息仍是以數據表示的)。它包括對數據進行收集、分類,排序、檢索,修改、存儲、傳輸、計算、輸出(報表或圖形)等這一整個過程。
設備數據管理中的帳和卡:
(1)設備總台帳、分類、分單位帳;
(2)主要設備台帳、卡片、分類帳;
(3)設備管理目錄;
(4)主要設備技術資料目錄;
(5)設備備件台帳;(6)設備管理、維修人員名冊、設備管理協會人員名冊;
(7)重要設備定人、定機卡片;
(8)歷年設備事故登記冊;
(9)歷年設備報廢登記冊;
(10)歷年設備調出登記冊;
(11)歷年設備購置、調入登記冊。
設備數據管理中設備統計數字:
(1)設備總數量、總原值、總凈值;
(2)設備完好率;
(3)設備事故率;
(4)設備新度系數;
(5)設備大修計劃及完成情況;
(6)設備革新改造規劃及完成情況;
(7)主要生產設備役齡情況;
(8)設備利用率;
(9)設備折舊基金,大修基金提取、使用、實有情況;
(10)其他有關數據。
設備數據管理中主要顯示圖表:
(1)設備完好率圖表;
(2)設備事故率圖表:
(3)設備分布圖表;
(4)設備分類圖表;
(5)設備油耗、維修費用和其他經濟指標完成圖表;
(6)其他需要的有關圖表。
設備數據管理中定期報表:
(1)主要設備半年報表;
(2)設備年末報表:
(3)年設備大修計劃和完成情況報表:
(4)年設備革新改造規劃和完成情況表;
(5)年設備購置計劃和完成情況表;
(6)其他需要的有關報表。
3. 設備管理都有哪些分類及內容
企業設備管理的基本任務是:通過經濟、技術、組織措施,逐步做到對企業主要生產設備的設計、製造、購置、安裝、使用、維修、改造,直至報廢、更新全過程進行管理,以獲得設備壽命周期費用最經濟、設備綜合產能最高的理想目標。
設備管理的分類:
設備管理分為自有設備管理和租賃設備管理。自有設備按照設備折舊、使用台班進行自有機械費的核算;租賃的機械費按照租賃時間和單價核算機械租賃費;自有機械使用費、機械租賃費共同構成工程項目的機械費,進行成本核算。
1、自有設備管理
系統根據設備使用計劃進行設備的調配,提高設備使用效率,合理調配設備資源,保證工程順利施工,主要處理現場設備的日常管理及機械費的核算業務。主要包括:使用計劃、采購管理、庫存管理、設備台帳管理、設備使用、設備日常管理、機械費核算等。
2、設備租賃管理
根據工程預算和整體進度計劃,結合自有設備情況制訂設備租賃計劃,合理調配資源,提高設備利用率,確保工程順利施工。根據租賃數量、租出時間、退租時間、租賃單價核算租賃費,根據租賃費、賠償費結合工程項目進行機械料費的核算。主要包括:租賃計劃、租賃合同管理、設備進場、機械出場、租賃費用結算等費用結算支付。
設備管理的內容:
1、設備的選擇評價
這是指企業須根據技術先進、經濟合理的原則和生產的需要,正確地選擇設備。同時要進行技術經濟論證和評價,以選擇最佳方案。
2、設備使用
設備使用管理是指針對設備的特點,正確合理地使用設備、安排生產任務。這樣,企業可以減輕設備的虧損、延長使用壽命,防止設備和人身事故的發生,減少和避免設備閑置等。
3、設備的檢查、保養和修理
這是設備管理方面的中心環節,也是工作量最大的部分。企業要合理制訂設備的檢查、維護保養和修理等方面的計劃,並採用先進的檢修技術進行定期檢修與保養。
4、設備改造與更新
企業需根據生產經營的規模、產品的品種與質量,以及發展新產品、改造老產品的需要,有計劃、有重點地對現有設備進行改造與更新。
5、設備的日常管理
(1)主要包括設備的分類、登記、編號、封存、報廢、事故處理和技術資料管理等。
(2)設備的封存和遷移。企業對閑置不用或停用三個月以上的設備,應由車間提出計劃,經生產部門和設備管理部門審核,報企業領導批准後進行封存。封存的設備應採取防塵、防潮、防銹等措施,並要定期維護和檢查。當企業生產工藝改變需要遷移設備時,必須由生產工藝部門提出方案,經設備管理部門審查,企業領導批准後,辦理遷移手續後方可遷移。
(3)設備的調撥和報廢。對本企業已不適用,長期閑置不用或利用率極低的設備應予調出。企業調出的設備,需報有關部門批准,並做好賬務處理後方可調出。調出的形式有出租和有償轉讓兩種。
由於超過使用年限而結構陳舊、精度低劣、生產效率低、能源消耗高,或由於事故造成損壞而在經濟上、技術上都不值得修復改裝的設備,都可報廢。企業要報廢的設備,通常由使用部門提出申請,設備管理部門組織有關部門進行技術鑒定,並報請上級主管部門批准後方可報廢。
(4)設備的事故處理。由於非正常損壞而導致設備效能降低或不能使用即為設備事故。企業應採取積極有效措施,預防各種事故的發生。當設備發生事故後,應積極組織搶修,分析原因並進行嚴肅處理,從中吸取經驗教訓並採取有效措施,防止類似事故的發生。凡是人為原因所引起的設備事故,應視情節輕重給予處分。對重大設備事故及處理情況要及時向上級主管部門報告。
(5)設備技術資料的管理。建立設備檔案、積累設備技術資料及加強設備資料的管理是做好設備管理的重要環節。設備檔案一般包括設備出廠檢驗單、設備進廠驗收單、設備安裝工程記錄單、設備修理卡片、定期檢查記錄、設備的全套圖紙、說明及檢修工藝文件等。設備檔案是保證設備正確使用、對設備進行檢查和維護修理的重要依據。通過對設備技術資料的分析,可以掌握設備的技術狀況和零部件磨損的程度,從而制訂出切合實際的檢查修理計劃,預防設備事故的發生。
(6)設備管理的評價指標
設備運動過程既然存在物質和價值兩種運動形態,就要求從技術和經濟兩個方面加強對設備的管理,以求得設備的技術狀態最佳和設備的維修費用最經濟。
4. 完整的設備管理體系包括哪些內容
設備管理流程一般包括使用流程和維護流程。
(一)設備使用流程:版
1.設備技術性能和允許權的極限參數,如最大負荷、壓力、溫度、電壓、電流等; 2.設備交接使用的規定,兩班或三班連續運轉的設備,崗位人員交接班時必須對設備運行狀況進行交接,內容包括:設備運轉的異常情況,原有缺陷變化,運行參數的變化,故障及處理情況等; 3.操作設備的步驟,包括操作前的准備工作和操作順序; 4.緊急情況處理的規定; 5.設備使用中的安全注意事項,非本崗位操作人員未經批准不得操作本機,任何人不得隨意拆掉或放寬安全保護裝置等; 6.設備運行中故障的排除。
(二)設備維護流程:
1.設備傳動示意圖和電氣原理圖; 2.設備潤滑「五定」圖表和要求; 3.定時清掃的規定; 4.設備使用過程中的各項檢查要求,包括路線、部位、內容、標准狀況參數、周期(時間)、檢查人等; 5.運行中常見故障的排除方法; 6.設備主要易損件的報廢標准; 7.安全注意事項。
5. 設備管理的內容主要包括哪幾項其中日常事務管理又包括哪些
——負責儀器設備的校準計劃制定,校準工作實施;
——負責儀器設備標示管理,唯一性專標示及校準標屬示;
——負責所有儀器設備建檔及檔案管理工作;
——當儀器設備出現故障時,負責聯絡廠商維修處理並更催維修進度;
——負責儀器設備的出入庫,財產轉移,報廢申請等日常管理;
——重要儀器設備的維護保養計劃及落實情況跟進;
——負責儀器設備使用狀況資料統計(維修、校準、期間核查、稼動率);
——完成上級主管交辦的其它工作。
6. 設備管理具體包含哪些方面的工作
設備管理包括設備的前期管理和使用管理工作。
1、前期管理
設備的前期管理是指設備在正式投產運行前的一系列管理工作,設備在選型購置時,應進行充分的交流、調研、比較、招標和選型,加強技術經濟論證,充分考慮售後技術支持和運行維護,選用綜合效率高的技術裝備。
2、使用管理
設備的使用期管理分設備初期管理、中期管理和後期管理。
設備的初期管理一般指設備自驗收之日起、使用半年或一年時間內,對設備調整、使用、維護、狀態監測、故障診斷,以及操作、維修人員培訓教育、維修技術信息的收集、處理等全部管理工作,建立設備固定資產檔案、技術檔案和運行維護原始記錄。
設備的中期管理是設備過保修期後的管理工作。做好設備的中期管理,有利於提高設備的完好率和利用率,降低維護費用,得到較好的設備投資效果。
設備的後期管理指設備的更新、改造和報廢階段的管理工作。對性能落後,不能滿足生產需要,以及設備老化、故障不斷,需要大量維修費用的設備,應進行改造更新。
(6)結構中設備管包括哪些內容擴展閱讀
設備管理常用於解決以下問題:
1、機械設備管理、操作、維修人員年齡老化,人員流失嚴重,自有職工比例下滑加快,導致大量無一定工作經歷的農民工上崗操作。
2、設備陳舊、老化加快,不少機械設備已到了甚至超過了報廢年限,導致此類機械設備的事故隱患不斷和維修成本增加。
3、機械設備檔案不齊全,設備管理者、使用者對設備使用壽命無法控制,安全隱患較多。
4、不重視機械設備的維修保養,設備帶病運轉、缺零少件、拆東牆補西牆現象普遍,不能發揮全部機械設備的效能。
5、管理無序,自有設備與租賃設備並用,存在「誰買誰用,誰用誰管」現象,不講究機械設備的利用率和投資效益。
7. 設備日常管理包含哪些方面
設備日常管理包含分析化驗,更新管理、缺陷處理、動態管理、巡檢標准、保證體系、傳遞反饋、立項處理、薄弱環節這幾個方面。
更新管理:
1、廠礦對生產設備潤滑油跑、冒、滴、漏情況,要組織研究攻關,逐步解決。
2、油品的更新換代要列入廠礦的年度設備工作計劃中,並經過試驗,保證安全方可加以實施,油品更新前必須對油具、油箱、管路進行清洗。
缺陷處理:
1、設備發生缺陷,崗位操作和維護人員能排除的應立即排除,並在日誌中詳細記錄。
2、崗位操作人員無力排除的設備缺陷要詳細記錄並逐級上報,同時精心操作,加強觀察,注意缺陷發展。
3、未能及時排除的設備缺陷,必須在每天生產調度會上研究決定如何處理。
4、在安排處理每項缺陷前,必須有相應的措施,明確專人負責,防止缺陷擴大。
動態管理:
設備運行動態管理,是指通過一定的手段,使各級維護與管理人員能牢牢掌握住設備的運行情況,依據設備運行的狀況制訂相應措施。
(7)結構中設備管包括哪些內容擴展閱讀:
設備管理的要求:
1、各單位機動部門設潤滑專業員負責設備潤滑專業技術管理工作;廠礦或車間機動科(組)設專職或兼職潤滑專業員負責本單位潤滑專業技術管理工作;修理車間(工段)設潤滑班或潤滑工負責設備潤滑工作。
2、每台設備都必須制訂完善的設備潤滑「五定」圖表和要求,並認真執行。
3、各廠礦要認真執行設備用油三清潔(油桶、油具、加油點),保證潤滑油(脂)的清潔和油路暢通,防止堵塞。
4、對大型、特殊、專用設備用油要堅持定期分析化驗制度。
5、潤滑專業人員要做好設備潤滑新技術推廣和油品更新換代工作。
6、認真做到廢油的回收管理工作。
參考資料:網路-設備管理制度
8. 設備管理應知應會應包含哪些內容
設備管理應知應會
第一部分:基礎知識:
1、 紅旗設備評比條件是什麼?
答:完成任務好,安全,出勤率高;設備性能好,零件、部件完整齊全;設備出力達到規定要求;搞好設備的清潔、潤滑、扭緊、調整和防腐;設備使用記錄齊全准確。
2、設備操作人員的「四懂、四會」是什麼?
答:四懂:懂原理、懂構造、懂性能、懂用途;四會:會使用、會保養、會檢查、會排除故障。
3、設備的使用,實行「三定」的內容是什麼?
答:三定的內容是:定人、定機、定崗位。
4、設備使用油料,實行「五定」的內容是什麼?
答:五定的內容是:定專人負責、定加油部位、定加油時間、定油料品種、定加油量。
5、設備使用油料達到「三過濾」、「一沉澱」的含義是什麼?
答:三過濾指:桶裝潤滑油至沉降罐要經過凈油機過濾;沉降罐至油壺或小油桶要經過油壺濾網或油桶濾網過濾;油壺或小油桶至設備要經過設備濾網過濾。一沉降過程在沉降罐中進行。
6、設備日常維護,實行「十字作業」的內容是什麼?
答:十字作業的內容是:清潔、潤滑、緊固、調整、防腐。
7、設備修保工作中,「兩不見天、三不落地」的內容是什麼?
答:兩不見天是:油料、清洗過的機件不見天;三不落地是:油料、機件、工具不落地。
8、設備管理中,通常「三率」是指什麼?
答:設備管理中「三率」通常指的是:設備的完好率、利用率、維修費用率。
9、設備發生事故後,處理時的「三不放過」內容是什麼?
答:事故原因不清不放過;責任者未經處理和幹部群眾未受教育不放過;沒有防範措施不放過。
10、你所操作的設備巡迴檢查是怎樣做的?
請操作人員按本人操作設備機型,具體找答案。
11、你所操作的設備是怎樣進行保養的?
請操作人員按本人操作設備機型,具體找答案。
12、十二字修舊方針是什麼?
答:焊、補、鉚、鑲、配、脹、縮、校、改、粘、噴、鍍
13、設備診斷技術主要應用領域包括檢測哪些內容?
答:檢測振動、磨損、溫度、泄露、缺陷。
14、常用設備零件修復技術有哪些?
答:焊接、刷鍍、噴塗、粘塗、粘接。
15、什麼是軟化水?
答:普通自來水經過離子交換樹脂處理或經過電加熱的蒸餾水稱作軟化水。
16、按質換油的含義是什麼?潤滑油主要常用指標有哪些?
答:按質換油的含義:掌握和控制油品在使用設備中的狀態,依據化驗結果更換油品。
潤滑油常用指標有:粘度,油性,酸值,傾點、凝點,密度,防銹性,水分,機械雜質,抗乳化性,抗泡性,閃點,殘炭,腐蝕性,抗磨性、氧化安定性。
17、潤滑油存放的原則是什麼?
答:專罐、專儲、密閉輸送、標記清楚。
18、潤滑脂保存應注意什麼?
答:防止高溫暴曬,使油質變質;防止混入水分乳化變質;注意密封,防止混入塵土和其它雜質;油質標記清楚。
19、潤滑油在發動機里的主要作用是什麼?
答:主要是潤滑、冷卻、清洗、密封、防銹、減振作用。
20、車輛齒輪油使用要求具備哪些性能?
答:良好的極壓抗磨性能;良好的抗氧化安定性;良好的低溫流動性和粘溫性能;對齒輪和其它部件不產生銹蝕和腐蝕;泡沫少。
21、如何選用潤滑油?
答: 根據負荷大小進行選擇;根據機件相對運動速度進行選擇 ;根據溫度條件進行選擇;依據環境濕度條件選擇;依據摩擦表面精度情況選擇;依據潤滑位置與方式選擇。
機油粘度等級與極限低溫的關系:0W——-35℃,5W——-30℃,10W——-25℃,
15W——-20℃,20W——-15℃,25W——-10℃。
22、設備使用防凍液的主要理化指標有哪幾項內容?
答:主要有冰點、沸點、腐蝕三項指標。
23、什麼是設備點檢?
答:是指以人的五官感覺或儀器,對設備各部位進行技術狀態檢查,以便及時發現隱患,採取對策,減少故障。
設備點檢方法的主要內容是:確立設備點檢的概念、類型、范圍及標准;確立主觀狀態檢測和維修實踐的關系;搜集數據,為設備維修提供可靠的依據。
24、什麼是設備的狀態監測和診斷技術?
答:是運用人工或專門的儀器工具,按照規定的監測點,進行間斷或連續的監測,掌握設備異常的徵兆和劣化程度。
設備狀態檢測和診斷技術方法的主要內容是:合理應用監測儀器,正確運用診斷技術;對運行中的設備定期或隨機進行狀態監測和診斷;積累數據,掌握動態,摸索規律,為設備維修提供科學的依據。
25、什麼是設備技術改造?
答:是指運用新技術對設備進行技術上的革新和結構上的改進,以改善或提高設備的性能、精度及生產率,減少能耗及污染。
設備技術改造方法內容是指:確立設備改造時嚴格考慮生產上的必要性、技術上的可能性和經濟上合理性。
技術改造手段是指:應用數顯、數控、微機、三新技術的實際應用等,通過改造可實現企業生產手段現代化。
轂軸承松曠;前束過大;前軸彎曲,車架和輪轂變形。
9. 管道設備的內容包括些什麼
泵、閥門、流量計、法蘭、彎頭、彎管、儀表等
10. 設備綜合管理包含哪些內容
備管理實施細則。
(一)設備使用規程的內容:
1.設備技術性能和允許的極限參數,如最回大負荷、壓力答、溫度、電壓、電流等; 2.設備交接使用的規定,兩班或三班連續運轉的設備,崗位人員交接班時必須對設備運行狀況進行交接,內容包括:設備運轉的異常情況,原有缺陷變化,運行參數的變化,故障及處理情況等; 3.操作設備的步驟,包括操作前的准備工作和操作順序; 4.緊急情況處理的規定; 5.設備使用中的安全注意事項,非本崗位操作人員未經批准不得操作本機,任何人不得隨意拆掉或放寬安全保護裝置等; 6.設備運行中故障的排除。
(二)設備維護規程的內容:
1.設備傳動示意圖和電氣原理圖; 2.設備潤滑「五定」圖表和要求; 3.定時清掃的規定; 4.設備使用過程中的各項檢查要求,包括路線、部位、內容、標准狀況參數、周期(時間)、檢查人等; 5.運行中常見故障的排除方法; 6.設備主要易損件的報廢標准; 7.安全注意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