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將騰訊視頻投屏到電視上
在騰訊視頻個人中心裡找到電視助手,然後將需要投屏的視頻打開,點擊視頻上的TV就可以了。方法如下:
1、進入到騰訊視頻的首頁,點擊個人中心。
注意事項:
這種操作方法需要手機上下載一個騰訊視頻app軟體。
❷ 騰訊視頻投屏找不到設備怎麼辦
騰訊視頻找不到設備是投屏操作錯誤造成的,解決方法為:
操作設備:戴爾電腦
操作系統:win10
操作軟體:騰訊視頻APP
版本:10.2.2
1、打開微光,點擊【一起看】。
❸ 騰訊視頻怎麼投屏
操作方法如下:
操作設備:戴爾電腦
操作系統:win10
操作軟體:騰訊視頻APP
版本:10.2.2
1、打開微光,點擊【一起看】。
❹ 騰訊視頻投屏找不到微光設備怎麼辦
騰訊視頻投不到微光上是投屏錯誤造成的,解決方法為:
操作設備:戴爾電腦
操作系統:win10
操作軟體:騰訊視頻APP
版本:10.2.2
1、打開微光,點擊【一起看】。
❺ 怎麼將手機的騰訊視頻投屏到電視上
首先確保您的電來視和盒源子支持投屏協議,進入電視或者盒子的設置中查看WiFi,確保與手機連接到同一個WiFi當中,然後打開手機騰訊視頻需要投屏的視頻中,點擊右上方的【TV】電視圖標即可。以下是詳細介紹:
1、首先要有一台支持無線投屏協議的智能電視或機頂盒,開機進入電視主界面後打開【設置】選項,找到【WiFi】連接選項,將智能電視連接到與手機相同的WiFi網路上,再回到電視的主頁面;
2、打開手機上的騰訊視頻APP,然後點擊您需要投屏的視頻內容,在視頻播放頁面的上方有一個【TV】電視的圖標;
3、點擊之後,第一次投屏是需要選擇投屏設備,選擇電視名稱之後就可以在電視上進行投屏;
4、播放進度條在手機上調整,可以使用電視遙控器調整播放的音量。
❻ 怎麼把手機騰訊視頻投放到電腦上
操作步驟如下,共4步:
第一步:在手機和電腦上下載小魚易連客戶端,各大應用市場和官網都能下載;
第二步:手機上登錄小魚易連客戶端,點擊加入會議按鈕,在輸入框內填寫雲會議號(每個賬號會分配一個免費雲會議室)
不同於其他投屏設備,小魚易連雲投屏可以在設備間互相投屏,手機投電腦、電腦投手機都可以。登錄同一雲會議室的所有設備都能投到大屏幕上,一鍵切換,非常便捷。現已完成全部主流操作系統適配,安卓、iOS、Windows、Mac OS都支持。
小魚易連雲投屏採用了全球領先的SVC柔性編解碼技術,對每一幀畫面分層編碼保障了較高的編碼效率,即使在弱網環境下也能輸出1080P高清視頻畫面。配合多流智能路由機制,系統會根據網路環境自動調整和分配資源,保證1080P高清投屏畫面的同時,畫面不卡頓、不延遲。用戶在任何網路環境下都能享受到沉浸式的觀看體驗。
❼ 騰訊視頻投屏找不到設備
騰訊視頻找不到設備是投屏操作錯誤造成的,解決方法為:
操作設備:戴爾電腦
操作系統:win10
操作軟體:騰訊視頻APP
版本:10.2.2
1、打開微光,點擊【一起看】。
❽ 騰訊視頻怎麼投屏到電視
需要將手機和電視處在一個無線網路環境下,點擊播放手機的騰訊視頻,有投回屏選項,連接答成功就投屏了,以榮耀 10為例,步驟如下:
1、首先確保手機和電視在一個WiFi環境下。
❾ 騰訊視頻經過電信itv投屏到電視怎麼設置
具體操作步驟如下:
第一步:要確保電視跟手機在同一個wifi模式下;
❿ 電腦版騰訊視頻怎麼投屏到電視
看了大家的解答,電腦版騰訊視頻投屏電視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有線、一種是無線,但這兩種投都有不完美的地方,有線投屏受限設備介面配對復雜、線束長度問題,操作和使用都不方便。使用區域網的無線投屏受路由器穩定性影響,經常出現不能順利投屏的情況。
雲投屏是以雲計算為基礎架構開發的全新投屏方式,將數據上傳到雲端在回傳給大屏幕實時投屏。相對無線投屏受限無線路由器,雲投屏幾乎無弱點,設備能連網就行,無線和4G雙重網路環境保證了更高的投屏成功率、更穩定的投屏效果。
操作極其簡單,具體步驟如下:
第一步:在電腦和電視上下載小魚易連客戶端,各大應用市場和官網都能下載;
第二步:電腦上登陸小魚易連客戶端,點擊加入會議按鈕,在輸入框內填寫雲會議號(每個賬號會分配一個免費雲會議室)
不同於其他投屏設備,小魚易連雲投屏藉助RVC柔性編碼技術,在互聯網或移動互聯網環境下就能輸出1080P高清視頻畫面,系統會根據網路情況自動調整,保證高清視頻畫面的同時,做到不卡頓、不延遲。
還可以在設備間互相投屏,手機投電腦、電腦投手機都可以。登錄同一雲會議室的所有設備都能投到大屏幕上,一鍵切換,非常便捷。現已完成全部主流操作系統適配,安卓、iOS、Windows、Mac OS都支持。
隨著基礎通訊技術升級,傳輸速度和穩定性大幅提高、傳輸成本降低,數據處理和存儲都會在雲端完成,手機、電腦、智能手錶甚至智能眼鏡等終端設備和大屏幕的連接也越來越頻繁,豐富的使用場景對需要連接相同網路的投屏方式帶來極大的挑戰,只有以雲架構為基礎的雲投屏才是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