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問題回答 關於拿到檢定和校準報告後如何進行檢測儀器設備的確認
答:。CNAS-CL01:2006 5.6.2.1.1「當使用外部校準服務時,應使用能夠證明資格、測量能力和溯源性的實驗室的校準服務,以保證測量的溯源性。由這些實驗室發布的校準證書應有包括測量不確定度和/或符合確定的計量規范聲明的測量結果(見5.10.4.2)。」從上述要求可以看出:首先,實驗室應選擇具有資格的檢定、校準實驗室資格。檢定實驗室出具的檢定證書應有政府授權的法定計量機構的授權證書號。校準實驗室出具的校準證書應有實驗室認可標識CNAS。5.6.2.1.1注1:滿足本准則要求的校準實驗室即被認為是有資格的。由依據本准則認可的校準實驗室發布的帶有認可機構標志的校準證書,對相關校準來說,是所報告校準數據溯源性的充分證明。其次,看檢定、校準實驗室的認可范圍,幫你檢定、校準的項目在不在檢定、校準實驗室的能力范圍內,如果在沒問題,如果不在就不能證明能溯源。其三,看檢定、校準實驗室的結果報告中用什麼標准(器)為你們實驗室的儀器設備校準的,標准器的證書號和有效期。有沒有給出測量不確定度。檢定實驗室給合格不合格,實驗室可以從檢定規程知道誤差范圍,然後可以算出測量不確定度。校準實驗室只給出校準數據和測量不確定度。滿足不滿足實驗室的需求由實驗室自己作判斷。因此,更需要實驗室自己確認。
Ⅱ 儀器設備在檢定/校準後,確認的方法是什麼確認哪些內容
根據你的語言環境抄,我判斷您的確認可能是以下的三種情況
是對於設備的計量性能的確認,這些儀表在檢定校準完成後是否符合相關說明書上面的參數要求?您需要把那些報告上面的數據進行進行符合性審核。
在這些儀器到達你們公司。
a.送檢之前,貴公司需要根據用戶要求定義(我們稱為工藝范圍,工藝精度)出設備的校準范圍和校準最大允許誤差(檢定只能根據國家規程分類精度,無法自行定義)。
b.送至計量機構和對方溝通需要校準的參數以及精度。
c.拿到設備和報告後,對照報告和自行定義的校準范圍和最大允差是否相符,或者檢定結果是否符合事先根據檢定規程定義的級別。如果不符合,則按照企業定義的不符流程走下去。
更專業的確認Qualification分為計劃確認,安裝確認,運行確認,性能確認......這個你應該用不到吧。
Ⅲ 儀器設備檢定後怎樣確認
根據你的語言環境,我判斷您的確認可能是以下的三種情況
是對於設備內的計量性能的確認,這些儀容表在檢定校準完成後是否符合相關說明書上面的參數要求?您需要把那些報告上面的數據進行進行符合性審核。
在這些儀器到達你們公司。
a.送檢之前,貴公司需要根據用戶要求定義(我們稱為工藝范圍,工藝精度)出設備的校準范圍和校準最大允許誤差(檢定只能根據國家規程分類精度,無法自行定義)。
b.送至計量機構和對方溝通需要校準的參數以及精度。
c.拿到設備和報告後,對照報告和自行定義的校準范圍和最大允差是否相符,或者檢定結果是否符合事先根據檢定規程定義的級別。如果不符合,則按照企業定義的不符流程走下去。
更專業的確認Qualification分為計劃確認,安裝確認,運行確認,性能確認......這個你應該用不到吧。
Ⅳ 儀器設備檢定/校準結果確認表該有哪些內容
根據你的語言環境,我判斷您的確認可能是以下的三種情況
是對於設備的計量性能的確認內,這些儀容表在檢定校準完成後是否符合相關說明書上面的參數要求?您需要把那些報告上面的數據進行進行符合性審核。
在這些儀器到達你們公司。
a.送檢之前,貴公司需要根據用戶要求定義(我們稱為工藝范圍,工藝精度)出設備的校準范圍和校準最大允許誤差(檢定只能根據國家規程分類精度,無法自行定義)。
b.送至計量機構和對方溝通需要校準的參數以及精度。
c.拿到設備和報告後,對照報告和自行定義的校準范圍和最大允差是否相符,或者檢定結果是否符合事先根據檢定規程定義的級別。如果不符合,則按照企業定義的不符流程走下去。
更專業的確認Qualification分為計劃確認,安裝確認,運行確認,性能確認......這個你應該用不到吧。
Ⅳ 對外來校準證書如何確認
我認為可從以下幾點來確認:1、證書回來計量人員先收到,計量人員先依據國家標准判斷證書的數據是否符合規程或規范的要求,以便於給使用計量器具單位以正確的指導。2、由使用單位根據證書上的結果與產品的實際需要來判斷是否可用。3、計量部門可設計一個固定的表格(包括使用單位的判斷意見,計量人員的建議等),每份校準證書回來,均可用此表格填寫,若判斷可用,則實物可發使用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