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回灌井回灌系統裝置
完善配套的地面設施、合理的工藝設備可有效防止各種堵塞,確保回灌的正常操作運行。由於儲層性質和流體特點,不同熱儲層應採取相應的地面水質處理配套設施。應根據水質的化驗結果而優化制定,選擇對預處理水質最有針對性的方法:既要保證回灌水質符合要求,又要防止過度處理以增加不必要的投資。為防止物理堵塞,在回灌系統中應設置三級過濾裝置(一級旋流式除砂器、二級粗效過濾和三級精密過濾)、反沖洗系統、排氣裝置、加壓裝置及氮氣保護裝置等裝備。在連接方式上,主要考慮各自的功能以串接為最佳方式,具體工藝過程見圖4-31。
圖4-31 典型地熱回灌過濾系統工藝流程圖
1.回灌井過濾系統
地熱供暖系統長年運行,管道不可能經常更換,由於管路內的老化、銹蝕,會使流經的地熱流體質量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因此需對回灌水進行凈化過濾處理,去除掉回灌水源中的懸浮固相物質和滋生的細菌,降低水源質量不佳對回灌效果的不良影響。
基岩儲層穩定性較好,岩石緻密堅硬,流體水質較好,回灌效果普遍好於孔隙型儲層。基岩回灌地面工藝配套設施重點在於除砂過濾。為不增加額外投資,可根據地熱流體質量的具體情況,在回灌水源經除砂處理後,在地面凈化措施上可考慮增設精度不大於50μm的管道過濾或其他過濾裝置,達到能將管道及系統中殘留的相對直徑較大的顆粒過濾掉的目的。粗過濾器一般選擇採用袋式或棒式濾料,雖然過濾效果較燒結式要差,但安裝方便,又可反復清洗重復使用,使用壽命長,價格也相對較低。
孔隙型熱儲層由於滲透率小、岩石粒徑細,濾水管網容易被細微顆粒或細菌堵塞,因此要求同時安裝精、粗兩級過濾裝置。粗效過濾器精度應在50~80μm之間,承擔過濾管道及系統中殘留的相對直徑較大的顆粒任務,並在一定程度上減輕精密過濾器的工作負擔,降低反沖洗次數,延長濾料使用壽命;精密過濾器精度應達到3~5μm,採用精度較高過濾效果更好的第三代纏繞棒式濾芯,不僅要濾掉大部分懸浮顆粒,有效防止回灌時井內的物理堵塞,還可以有效地攔截或吸附一部分微生物,防止細菌堵塞。
地熱回灌系統過濾裝置由單個或數個過濾罐組成,通常是多組濾棒組裝在一起,能增加過濾量,以保證過濾效果。精度相同的多個過濾罐一般採用並聯方式連接,並有並聯備用過濾罐,便於其中某個過濾器的反沖洗或維修。單體罐過濾量大小依所需過濾的回灌水量而確定。每個過濾罐應配有精確度等級達到1.0級的差壓變送器或在罐體進、出水兩端分別配備精度為0.01MPa的表盤式壓力監測儀表,可根據罐體兩端壓力的變化情況來辨別過濾器的工作狀態,並決定更換或清洗濾料的時間,以保證過濾效果。如果壓差增大,表明有微小顆粒滯留在濾料上,使得濾料的縫隙變小,應及時通過反沖恢復初始工作壓力。選擇濾芯材料應滿足系統所需精度及效果,同時要考慮耐溫和耐壓。如地熱流體經板式換熱器後,回水溫度在50℃左右,為保證濾料使用壽命,要求濾料耐溫應在60℃左右,如果循環水溫度較高,濾料耐溫范圍也要相應增大,要求濾芯材料耐溫性能高於地熱流體最高溫度;其次是耐壓,由於在回灌運行時系統通常要承受一定的壓力,因此要求過濾器外殼承受壓力應高於系統最大工作壓力。
2.反沖洗系統
由於過濾系統在長時間工作中,管道及設備中的礦物沉渣、微生物等隨流體經過過濾器時將會駐留在過濾袋或過濾棒中。為保證過濾質量和降低泵耗,需要定期、定時對過濾系統進行反沖洗。用於判斷是否需要反沖洗的方法通常是監測過濾器兩端的壓力變化,通常兩端壓差在0.2~0.3mH2O,或當壓力超出近0.5mH2O時,應該考慮啟動反沖洗程序。反沖洗系統設計方案通常有兩種:
其一是單獨建立反沖洗系統,即需要配置反沖洗水箱、反沖泵及相關閥門和管道。優點是系統和操作簡單,當配置兩台過濾器時,可不影響回灌的正常運行。但是由於需要單獨配置反沖洗水箱,需要增加設備投資和在機房的佔地面積,定期監測和清洗儲水裝置同樣增加了設備維護的工作量。
第二種方法是設計自循環反沖洗系統。該系統優點是可隨時利用某一過濾器過濾後的清潔水為另一過濾器進行反沖洗,避免單獨配置反沖洗水箱設備、對儲水裝置水質的監測,節約設備投資和部分設備間的空間。同時,反沖洗系統還可以採用自動控制系統,利用電磁閥常開和常閉的特點,通過監測過濾器兩端的壓力變化,控制電磁閥的開啟和關閉,沖洗過濾裝置。該方法提高過濾效果,降低能耗,節約了人工,可以保證過濾裝置始終工作在過濾的最佳狀態。不足之處是反沖洗系統是自循環系統,首先不適宜採用單台過濾器,當回灌量較小時,增加過濾裝置的台數,反而加大設備的投資;其次,多台過濾器運行,也會增加壓力損失,加大運行成本;另外,在循環系統中需要設計獨立的反沖洗管路和控制閥門等。
比較以上兩種設計方法,地熱回灌中採用第二種方法更為普遍。主要原因是節省設備間的空間,避免對反沖洗水質的監測和水箱的定期清洗。只要在設計和施工上保證系統運行可靠,操作方便,該系統可靠性和反沖洗效果均較好。
3.地熱回灌系統排氣裝置
地熱流體本身挾帶大量氣泡,換熱後的循環尾水流經管道並經過過濾後,流速、壓力、溫度、化學特性等均會發生一系列變化,可能會有一部分地熱流體中的原始氣體或經由某種反應(如硝化反應)新產生的氣體釋放出來,或者殘留一部分不飽和氣體如甲烷、二氧化碳等,這些釋放出來的氣體、氣泡團會隨回灌流體一同注入。當地熱流體在管道內流動時,由於管徑阻力和流動狀態的變化,水動力流場狀態會發生變化,不飽和氣體會從流體中析出並生成氣泡,當駐留和堆積在岩石空隙中會產生氣堵。當循環尾水進入過濾器罐體,管徑的變化使其流速迅速降低,壓力下降,氣泡內的壓力和罐內壓力形成壓差,並使得氣泡爆裂,將氣體釋放出來。同時在注入初期,回灌流體會將泵管、井管內或泵管與井管的環狀間隙內的氣體壓入儲層,在回灌通道轉折邊緣停滯,擠占流體通道形成氣體堵塞造成灌量衰減。因此在采、灌系統中要增設排氣裝置,便於釋放回灌過程中因溫度、壓力變化產生的氣體和流體中的不凝氣團,防止流體性質發生變化後生成的氣泡隨回灌水源進入回灌系統,產生氣相阻塞,影響回灌效果。為了確保氣體的有效釋放,排氣裝置應安裝在過濾器之後、加壓泵和回灌井口之前,用以在回灌流體進入回灌井之前排除流體中的多餘氣體。
具體是否有必要安裝排氣罐和該設備的規模、容量,應根據該回灌流體中氣體樣分析檢測報告中氣體所含具體組分和含量的多少而確定。在考慮安裝排氣設施時需要注意兩點,其一是應在罐體頂部要設置自動排氣閥,排氣點處的高度應高於系統主管道及其他設備裝置的最高點,利於系統中氣體濃度聚集到一定程度時,自動將氣體及時釋放到罐體外,降低罐體內的壓力,保證安全;其二注意如果地熱流體中含氣體容量較高時,要採用連接排氣風道方式將已釋放出的氣體排出設備間,以防中毒和引發火災。
4.地熱回灌加壓裝置
天津市多處地熱回灌系統在實際運行中,均出現了回灌井內壓力過高、水位迅速上升現象,尤其是孔隙型熱儲層中或一些成井時間較早的地熱井,在回灌運行的初期這種現象比較明顯,這時就有必要採用加壓方式以提高回灌量。因此在地熱回灌系統中應設置加壓裝置,以便不具備自重回灌條件或在自然回灌條件下回灌困難、效果不理想時,啟動加壓泵設施採用加壓方式進行回灌。
加壓回灌管路系統是在自然回灌管路裝置基礎上,將井管密封,利用水泵壓力進行回灌。加壓回灌與自然回灌管路共同點是抽水管路不用控制閥門,排水及回揚管路完全一致。自然回灌適宜採用從泵管內進水方式,壓力回灌因井管密封,既可以從泵管內進水,也可以用迴流管從泵管外回灌。
壓力回灌適用於回灌井內流體水位高、透水性差的熱儲層和濾網強度較大的地熱深井,主要是針對新近系孔隙型熱儲層的回灌系統。加壓泵應設置在過濾裝置、排氣裝置之後,可選用變頻立式管道離心泵,規格、型號依據回灌量和回灌壓力確定。
壓力回灌時系統有壓力存在,要放氣,因此在管路上應為加壓泵專門配置放氣閥和壓力表等裝置。實際回灌運行啟動時待回灌水從放氣閥溢出,使系統管路中的空氣徹底排出後,再關緊封固放氣閥。採用壓力回灌時,回灌量和壓力要由小到大逐步調節,避免造成井下濾層破壞,同時了解回灌系統的最大承載壓力,不能盲目加壓,否則將致使系統壓力過大而損壞地熱井井管和井口裝置,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
5.地熱回灌系統管網材質要求
由於地熱流體溫度較高和普遍存在一定的腐蝕性,如果回灌運行管路採用普通金屬管材,直供鋼制管道,當地熱流體流經鐵制管道和終端設備後,排放口處尾水中鐵離子的含量要大大高於地熱生產井出口處的含鐵量,並發現鐵嗜菌;當工作系統處於開口狀態時,系統腐蝕更為嚴重。表4-13是天津市DL-25孔隙型地熱井回灌系統主要利用系統出水口水質監測跟蹤資料,數據顯示敞開式排水口比地熱井出水口地熱流體的鐵離子要高出許多,說明採用金屬管網對流體鐵離子影響非常大。因此為有效防止腐蝕和物理、生物堵塞,回灌系統中所有輸送管道、系統循環管網和回灌水管等應首選非金屬管材(玻璃鋼管材或PP-R管材)、鍍鋅鋼管、不銹鋼鋼管,同時還要定期對所採用的管材進行嚴格的防腐處理。
表4-13 DL-25井供熱系統各出口端水質測試結果
地熱回灌地面工程系統採用的管材和管件,應綜合考慮其工作壓力和溫度,地面輸送管路管徑由地熱井井管及流體輸送量確定,一般不宜小於φ150mm。具體選材時除綜合考慮耐腐蝕和安裝連接方便可靠外,還應根據輸送流體的水溫、水質確定,對溫度不高於50℃、拉伸指數(LI)不大於10的地熱流體,可選用玻璃鋼管、碳鋼管材、聚乙烯管或不銹鋼鋼管;對溫度高於50℃、拉申指數(LI)大於10的地熱流體,應選用無縫石油鋼管或碳鋼管材。
6.地熱回灌系統密封要求
地熱回灌系統應是一個完整的嚴格密閉系統,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在回灌運行時整個系統應始終保持正壓,減少空氣在地熱流體輸送中的滲入,嚴防空氣滲入造成管材的氧化腐蝕,並且所有管材都必須具備良好的防腐性能和密封性能。
2)回灌井的井口裝置部分應嚴格進行密閉處理,回灌水管、水位測管、閥門等所有介面的連接方式均應採用法蘭式嚴格密封。尤其是人工動態監測的回灌系統,其出露在井口上的水位測孔不能是敞口直通形式,要設置有專用開關,且不得長時間處於開啟狀態。
3)在地熱井井口安裝隔氧保護設施,如設置具自動壓力調節控制系統的氮氣保護裝置,將井內水位液面以上的井管部分自動充滿惰性保護氣體,始終保持井內壓力略高於大氣壓力,阻止空氣滲入到井內,隔絕空氣與地熱流體的直接接觸,這樣既能防止產生井管腐蝕,又能避免由於氧化反應所產生的新的氧化物沉澱。
4)回灌水管應保證始終浸入回灌井內流體液面以下。
由於井管回灌容易造成氣堵而影響回灌效果,基岩裂隙型熱儲層地熱回灌系統中,不宜採取井管回灌的方式,而且回灌井內不允許下置潛水電泵進行泵管回灌,應通過專用回灌水管將回灌流體從管內注入回灌井內,回灌水管下入回灌井內流體液面以下5~10m,這樣能在一定程度上使整個管路形成某種意義的真空密封狀態和密閉路徑,減少空氣滲入輸送管路,實現自重密封回灌。新近系孔隙型熱儲層進行回灌時原則上應與基岩裂隙型熱儲層回灌系統一致,通過浸入液面以下的回灌水管實現自重回灌。鑒於目前新近系孔隙型熱儲層回灌時普遍出現回灌困難,需要不定期進行回揚,因此,回灌水管下入流體液位以下的深度應加大,浸入深度應不小於該井水位埋深的2倍,以備必要時的空壓機氣舉回揚洗井之用;或在回灌井內下置潛水電機和泵管,下入深度大於最大動水位5~10m,潛水電機可進行抽水回揚洗井,泵管在作回揚管的同時也兼作回灌水管。
回灌井應設置專用的回揚輸水旁管,並需配置專門流量計(表)。
❷ 回灌流體水質處理措施
因為回灌流體中的固體懸浮顆粒、化學沉澱、微生物等是產生堵塞的主要因素,所以保證回灌流體的質量、減少懸浮物,避免形成微生物是解決堵塞的關鍵。
1.回灌水質基本要求
水質穩定,回灌水與儲層流體相混不應產生沉澱,不應使岩石礦物產生水化反應。
不得攜帶大量固體懸浮物,以防堵塞回灌井濾水管網或滲流裂隙通道。
不應是存放時間長、流經途徑過長,已滋生有各種細菌的二次污染水。
嚴格控制水中溶解氧的含量,對輸水管路、注水設施腐蝕性要小,如果回灌流體腐蝕率不達標時,應首先檢測溶解氧含量,因為當水中有溶解氧時可加劇腐蝕。
控制水中侵蝕性二氧化碳的含量。當水中侵蝕性二氧化碳等於零時此水穩定;大於零時此水可溶解碳酸鈣並對注水設施有腐蝕作用;小於零時此水有碳酸鹽沉澱出現。
限制回灌水中硫化氫的含量。系統中硫化物增加是細菌作用的結果,硫化物過高的水也可導致水中懸浮物增加。
回灌水的pH值應控制到7±0.5為宜。
控制回灌水中總鐵的含量,尤其是水源中亞鐵離子的含量,由於Fe2+的不穩定性或在鐵細菌作用可轉化為Fe3+而生成Fe(OH)3沉澱,另外若水中含硫化物(S2-)時,可生成FeS沉澱,使水中懸浮物增加。
表7 3是推薦的部分回灌流體主要控制指標。從中可看出,地熱回灌對水源質量要求非常嚴格,一般要求同層原水回灌,而且對其水質的要求也因熱儲層性質不同而異:孔隙型熱儲層的孔隙率雖然遠大於基岩裂隙率,但其孔隙直徑卻比裂隙小,迴流的懸浮物和化學沉澱更易聚集堵塞含水層,並極易滋生各類細菌,所以對水質要求更嚴格,一般要求回灌水質的鐵離子含量<0.3mg/L,雷茲諾指數>7.0,pH=8.0±,若地熱水中含有溶解氧,則應根據溶解氧的成分和含量對回灌水質提出相應要求。而在碳酸鹽岩類的基岩裂隙型熱儲層中回灌,除上述要求外,還要限制
表7-3 地熱回灌水推薦主要控制指標
2.保證回灌水質的具體措施
(1)縮短水源循環路徑
水質較好、氯離子含量低的地熱流體可採用較為經濟、簡單的直接供暖方式,但由於地熱流體與供熱循環管網的金屬設備長期直接接觸,因此對其水質要求非常高,一旦系統漏氣或管道材質低劣,極易造成氧化、腐蝕,使循環水水質發生較大變化,因此直接供熱的尾水不宜作為回灌水源。對井系統一般要採用間接供熱方式,地熱流體通過換熱設備將所含熱量傳給供暖系統循環水,而換熱後地熱流體直接進入回灌系統,不直接接觸二次供暖循環系統,從而避免地熱流體與外循環管網直接接觸造成的水質污染,也避免地熱流體對外循環管網特別是室內散熱終端的腐蝕。地熱流體的變化主要是損失掉一部分熱量,溫度降低以及溫度降低後部分氣體的逸出,其他化學成分和性質基本不受影響,作為回灌水源通過回灌井注入熱儲層中,基本能做到「原水」回灌。
(2)回灌管網的材質
對井系統長期監測結果發現,如果回灌運行時採用直供鋼制管道,當地熱水流經鐵制管道和終端設備後,排放口處尾水中鐵離子的含量要大大高於地熱開采井出口處的含鐵量,並發現鐵細菌,當工作系統處於開口狀態時,系統腐蝕是較嚴重的。因此為有效防止腐蝕和物理、生物堵塞,在回灌輸水管道的材料上,應首選非金屬管材(玻璃鋼管材或PP-R管材)或內外塗塑復合鋼管,並做到回灌運行時全系統中應始終保持正壓,形成一個完整的嚴格密閉系統。
(3)過濾器
由於回灌水中的懸浮物、腐蝕後的生成物、沉澱物含量過高或細菌過多會堵塞多孔介質的孔隙,從而使井的回灌能力不斷減小直到無法回灌,因此通過預處理控制回灌水水質是防止回灌井堵塞、保證回灌效果的主要措施。
化學沉澱所引起的堵塞與懸浮物堵塞存在著交叉、重疊部分,某一方面的解決,也可能使另一問題迎刃而解。對這些問題提出理論上的合理解釋,有助於優化解決回灌中出現的不同原因的堵塞問題。回灌流體中的固體懸浮物質或化學沉澱物與液體的密度不同,重力作用影響明顯,比流體運動慢的顆粒就可能駐留在砂岩的某個位置而不隨流體運動,聚集到一定程度,就會以某種形式沉積下來,在儲層中尤其是砂岩地層中會堵塞多孔介質孔隙,從而使其回灌能力不斷減小直到無法回灌。井壁上吸附的細小顆粒或流體中所含的塊狀物雖然可通過回揚和酸處理的手段來消解,但地層內因顆粒駐留而形成的環狀阻塞區域則是反抽等措施不能完全消除的。另外地熱供暖系統長年運行,管道不可能經常更換,由於管路的老化、銹蝕,會使流經的地熱流體質量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這種成分復雜的循環水作為水源來回灌,其效果必然會受到影響。在地熱回灌系統中增設過濾器是常用的水質凈化處理措施,可有效的除掉回灌流體中懸浮固相物、沉澱物和滋生的細菌,降低因水源質量不佳對回灌效果的不良影響。另外環境溫度或腐化等因素而在回灌流體中滋生的細菌所引起的堵塞較難處理,由於一般的加入消毒殺菌葯劑處理對熱儲層的影響較大,因此較好的辦法是採用超濾膜過濾掉水源中的細菌,這種過濾膜的濾徑級別精度要求較高,尤其適合運用於極易產生細菌堵塞的孔隙型熱儲回灌系統中。
目前在天津的基岩回灌工藝中,回灌水源經除砂處理後,在地面凈化措施上一般要求再增加濾徑不小於50μm的管道過濾或其他過濾裝置(粗濾),濾芯為第三代纏繞棒式或濾袋式,可多次沖洗重復使用,此種過濾裝置能有效將管道及系統殘留的相對直徑較大的顆粒過濾;而在孔隙型回灌井中則要求同時安裝精、粗兩級過濾系統,精過濾器精度應達到3~5μm,不僅要濾掉大部分懸浮顆粒,有效地減少物理堵塞,還可以有效地攔截或吸附一部分微生物,防止細菌堵塞。
(4)隔氧保護措施
由於地熱井內水位隨系統運行時間和采灌量變化影響較大,井內氣體空間容積有可能會變化幾倍,內部的壓力也會相應的變化。盡管採用再嚴格的隔氧措施,在井內容積變化較大時,閥門、孔板等截流部件可能出現局部負壓,如果閥門和截流器件密封不嚴,很難控制氧的滲入;同時地熱井投入運行後,管道和設備有含氧不凝氣體,其中的氧也有可能混入到地熱流體液面上的空間中。環空中長期有氧氣的存在,容易產生兩個方面的嚴重後果:一是井管的內壁、泵管的內外壁會慢慢生成銹片,當潛水電泵啟動引起井管和泵管震動時,這些銹片會脫落並掉入井底,可能堵塞井下濾水管和儲層通道,而且這種堵塞還可能是不可逆的,因為銹片的體積和重量較大,連回揚也很難將其抽出清除;二是泵管法蘭連接螺栓長期處於腐蝕環境中,加之泵管的震動,易斷裂使潛水泵脫落,造成事故。
氮氣保護是目前應用較多的地熱井防腐技術,利用自動控制的充氣裝置,將井內液面之上的井管充滿惰性氣體(如氮氣),以氮氣作為井封,可有效地維持井內壓力,阻止空氣中的氧氣滲入到井內。
(5)除砂器、除污器
為了保證地熱流體中裹攜的岩屑微粒尤其是新近系孔隙型儲層(因為岩性鬆散,細小的砂粒容易隨水流被吸出)的砂岩顆粒不被傳輸到回灌井口,生產井口處要求安裝除砂器、回灌井口增設除污器等水質處理措施,以減小過濾器的工作負擔。在天津的對井井口一般都安有這種裝置,效果較好。
(6)生活熱水不宜回灌
一般供應生活熱水的系統為了進行除鐵處理,需要設置曝氣裝置、過濾及儲水箱。由於流經途徑較多且長,可能會由於儲存時間過長或條件的變化滋生細菌或產生其他污染(停留在水箱中40℃左右的生活熱水溫度最適宜細菌滋生或促進細菌的繁殖),盡管這種生活熱水未進行任何化學處理,但由於系統原因,循環的生活熱水是不宜作為回灌水源的,應單獨設置管路直接排放。
(7)其他措施
因化學變化引起的水質問題較復雜,處理起來也很棘手,應根據所處地質條件和回灌流體水質具體分析可能的堵塞原因來制定相應的對策。運行中,視可能的堵塞原因運用機械的或是化學的辦法,對回灌井進行周期性的再生處理是保持其回灌能力的基本要求。其中可採用的機械方法有回揚反抽、空壓機氣舉射入高壓空氣或水以及分段沖洗等;化學方法包括加酸、加葯殺菌以及加入氧化劑等。
機械處理方法不難理解,也比較保險,例如定期對回灌井採取回揚洗井措施已成為多數回灌系統特別是孔隙型回灌系統保持回灌順暢的有效手段。但回揚反抽有可能會使儲層細顆粒重組而引起負面影響,需通過科學試驗制定出適宜合理的回揚方案。
化學處理方法針對回灌中的細菌堵塞具有一定效果。有些碳酸鹽地區通過加酸來改變流體的pH值,以防止化學沉澱的生成。為防止生物膜形成產生細菌堵塞,有效的方法是進行真空全封密回灌,避免水源在地面設備傳輸過程中受到污染,防止細菌入侵或空氣混入加速細菌滋生。但如果回灌井內流體已受到細菌污染或井管壁或濾水管網附近已滋生了細菌,那處理起來更為困難,這時地面的粗濾甚至精濾處理已起不到任何作用,這種井下細菌堵塞已形成時,常用的做法是採用回揚反抽等機械方法進行處理,但效果不想想時,只能採用化學滅菌處理方法去除井內流體中的有機質或進行消毒殺死微生物等手段,較常見的處理滅菌方法是向流體中加入氯消毒殺菌葯劑。但這種方法運用在地熱回灌中應特別謹慎,因為如果過量加入消毒葯劑會改變地熱水質,不相容的化學添加劑和抑制劑也會影響流體水質,有污染熱儲層的可能。
❸ 礦泉水、純凈水、過濾水、白開水
一、常飲純凈水不安全
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稱:「安全、優質、營養」體現的是綠色食品的質量特性。第一特性是它的安全性,也就是說在合理食用方式和正常食用量情況下食品不會引起身體危害的特性。大家都知道,一個成年人每天需飲用2000毫升左右的水,才能保持水分收支平衡,如果一個成年人每天飲用2000毫升左右的純凈水,長期下去會不會引起身體的危害呢?北京化工大學水資源研究中心金日光教授說:「純凈水的水分子極度串聯和線團化結構,不易通過細胞膜,會導致身體內有益的生命相關元素向體外流失,有些敏感的人越喝越不解渴,越喝越想喝,降低了人體免疫力,甚至引發某種疾病。」我國心血管病專家、中科院院土王士雯教授指出:「長期飲用礦物質少的軟水,是造成動脈粥樣硬化的原因之一。」海軍醫學研究所提供了臨床反應:「舟山海島戰士飲用雨水半年後普遍感到乏力。」經測試,雨水中缺少礦物質,其水質與純凈水相似。這是在合理飲用方式和正常飲用量情況下引起身體危害的例子,這能說純凈水是安全食品嗎?我國有幾億成年人每天都喝與純凈水同量(2000毫升左右)的自來水、天然水或礦泉水,喝了十幾年、幾十年沒有聽說過也沒有看到一例有關危害身體的報道,相比之下,常飲自來水、天然水和礦泉水是安全的,常飲純凈水不安全。
二、純凈水沒有營養
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說:「除了安全性外,優質、營養也是綠色食品的重要特性,在綠色食品產品標准中有具體體現,要求其有優良的感官特性、品質質量和營養價值。」如此說來,綠色食品不僅要求有優良的感官特性和品質質量,還要求有優良的營養價值。純凈水有沒有優良的營養價值呢?可以肯定的回答:沒有!大家都知道,純凈水加工時,在去除水中的污染物的同時也去除了水中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和宏量元素。水是人體獲取礦物質的重要途徑,在特殊情況條件下還是主要來源。清華大學環境系王占生教授強調指出:「最起碼我國居民的現有飲食結構比較單一,並不能全面而自然地補充各類元素,所以,飲水的營養功效依然不能漠視。」水營養專家、中國醫促會健康飲用水專業委員會主任李復興教授說:「已經證實水中有近10種微量元素是身體所必需的。就我國目前的膳食結構,許多微量元素難以從食物中攝取,主要從水中得到。水中鈣的吸收率可達90%以上,而食物中鈣的吸收率只有30%。」全國飲用水衛生組組長、上海醫科大學朱惠剛教授著重指出:「對飲水來說,並非越純越好,水中的無機元素是以溶解的離子形式,易被機體吸收,因此,飲水是人們礦物質的重要攝取途徑。純凈水含很少或不含礦物質,過去主要用於熱電廠鍋爐、電子工業洗滌、集成電路板等。飲用純凈水要慎重為之,尤其是對兒童、老年人和孕婦是不適合的。」世界衛生組織提出的健康飲用水必須符合六個條件,即:不含有害物質、含有適量的礦物質、硬度適中、含氧豐富、水分子團小、pH值為弱鹼性。純凈水基本上不含礦物質,硬度接近於0,含氧量極少(蒸餾水為0),水分子團大(>100Hz),pH值6.0左右,為弱酸性。加拿大和俄羅斯的飲用水水質標准規定硬度不得小於50mg/L(以CaCO3計),歐共體和美國飲用水水質標准硬度要保持60以上。顯然純凈水不符合健康水的條件,沒有營養,更談不上優良的營養價值,那怎麼能稱綠色食品呢?
三、長期飲用純凈水影響身體健康
水是人類賴以生存六大營養素中最重要的一種,水中的礦物質和微量元素對人體健康至關重要。北京化工大學生命動力和水資源研究中心金日光教授指出:「水對於生命的起源及在生命延續過程中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從這個意義上講,我們不能說水就是用來解渴的,水的深遠意義在於維持人類健康延續生命。」人們在選擇飲用水時,更應注重是否有利於健康,純凈水是否有利於健康呢?國家發改委公眾營養與發展中心柴巍中博士在「2005年中國飲用水行業高層論壇」會上強調指出「純凈水具有極強的溶解礦物質、微量元素的能力,人們大量飲用純凈水後,體內原有微量元素、營養素和營養物質,就會迅速地溶解於純凈水中,然後排除體外,使人體內的營養物質失去平衡,出現健康赤字,不利於身體健康。現在許多歐洲國家都規定純凈水不能直接作為飲用水」。美國著名水專家馬丁·福克斯醫學博士,在《健康的水》一書中強調指出:「喝被污染的水和脫鹽水(即純水)都會對我們的健康造成傷害。」我國海軍醫學研究所給水部丁南湖研究員等人,從1987年至1994年對小白鼠進行了7年試驗,讓其長期喝蒸餾水,結果發現小白鼠生長較慢,體重下降,骨質疏鬆,肌肉萎縮,腦垂體和腎腺系統功能被破壞。大連某海島駐軍,曾飲用自製的蒸餾水(純凈水),時間久了,官兵們患上了各種缺乏礦物質的疾病。中國科學院資深院士陳夢雄認為:「長期飲用純凈水會減少人體對礦物質和有益元素的攝取。從對健康的關系而言,天然水優於純凈水,礦泉水優於天然水。」國內外大量動物試驗和臨床反應都證明,長期飲用純凈水有害健康。為此,上海市教委曾發出通知:原則上自1997學年度開始,各中小學校、幼兒園不應再以純水作為學生、幼兒的飲用水。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也曾發出通知:純水廣告不宜宣傳「可長期飲用」和用純水沖調奶粉、煮飯等內容。2003年3月杭州市部分中小學生告別了純凈水,已有10萬余中小學生喝上了礦泉水。最近中國消費者協會正式發布警示:青少年、兒童和老年人不宜長期喝純凈水。綠色食品以健康為基本目標,而長期飲用純凈水,不但起不到促進健康的作用,反而會對身體造成傷害,那怎麼能稱縁色食品呢?
自從飲用純凈水進入市場以來,該喝什麼水一直是廣大消費者十分關注的話題,經過幾年的激烈爭論,其結論是明確的,長期飲用純凈水不利於健康,礦泉水是理想的飲用水。全國飲用水衛生組組長、上海醫和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朱惠剛說:「礦泉水和一般飲用水不同,它含有鋰、鍶、鋅、碘、硒、等微量元素,有的還含有比較豐富的宏量元素,因而它能補充人體所需的微量元素和宏量元素,調節人體的酸鹼平衡,這些特點都是一般飲用水所不具備的。礦泉水是健康飲水之冠。」中國醫控中心環境所衛生資深專家徐方研究員指出:「礦泉水以含有一定量的有益於人體健康的礦物質、微量元素或二氧化碳氣體而區別於普通的地下水。由於這種水沒有受到外來人為的污染,不含熱量,是人類理想的保健飲料。我們曾對我國有代表性的十幾種礦泉水進行過動物試驗,結果發現這些礦泉水都有不同程度的抑瘤效果,一些流行病學的調查資料也說明礦泉水對促進肌體健康、延年益壽確有很大作用。」符合醫療礦泉水水質標準的飲用天然礦泉水對某些疾病有預防、治療和減輕症狀的作用。水是健康的泉源。每人每天至少應喝6到8杯的水,這是人們對水的健康認知。
飲用干凈、無污染的礦泉水,已成為潮流;有人則堅持喝白開水。近年,更有人相信通過飲水過濾器,才能喝到純凈健康的水。
到底要喝哪一種水才健康?
一天喝8杯水,是人們認識的健康標准。一般體重約60公斤的成年人,每天需要攝取2.5公升的水。有人認為,這些水分可從各種飲食中攝取就行了。
礦泉水是高血壓「兇手」
水是人體細胞的組成部分。當細胞喪失水分,就失去其功能。水幫助人體吸收與消化食物,也對調節體溫有幫助,也對關節起著潤濕滑動的作用。
鼓勵人們多喝白開水,因為一些礦泉水的含鈉量較高,而高鈉是造成高血壓的罪魁之一。此外,攝取過多的鈉,也會對腎臟帶來傷害。
清純的水才能有效地促進人體新陳代謝。濃度高的飲料,比如咖啡、茶及汽水等,不但不能為身體提供水分,還會從細胞中奪取水分,導致脫水,不能多喝。
本地售賣的瓶裝水包括礦泉水、純凈水、蒸餾水等。農糧與獸醫局發言人說:「瓶裝水有本地生產的,也有外地進口的。製造商和入口商必須確保這些食水的安全。本地製造瓶裝水的廠家,都獲得農獸局發出的執照。農獸局定時檢查這些廠家,確保生產符合衛生標准。」
至於入口瓶裝水,農獸局要求廠家證明產品是通過擁有當地政府發出的執照和產品衛生證書,證明食水可安全飲用。
本地市場售賣的瓶裝水,都得獲得農獸局批准後,才能上架銷售。當局也會定時進行產品抽樣化驗。
人們飲用瓶裝水時,避免兩人/多人共飲同一瓶,以免傳染病菌。
認識三大主要食水
自來水
自來水所含的礦物質不如礦泉水,不過,自來水中含有氯和氟化物。氯為殺菌,氟化物預防人們牙蛀。新加坡是世界上擁有最安全食水的國家之一,食水是按照世界衛生組織所提供的標准製造,它的標准包括了微生物的分量,及多達幾十種礦物質的分量。
蒸餾水
目前市面上也有蒸餾水出售,但選擇不多。在包裝上,也因為與一般礦泉水沒有什麼不同,所以很多人把它跟礦泉水混淆了。
蒸餾水是經過人工凈化的水,純度達99.9%,但是水中的礦物成分已微不足道。這種「純水」在體內的作用,只是很單純地擔任運輸的工作,比如將細胞組織所拒絕的東西帶出體外。
礦泉水
市面上售賣的礦泉水,不下20種。礦泉水是指源在地下,由自然湧出或人工抽取的天然水源,包含豐富的鐵質、鈣質、鈉和鎂。在處理的過程中,礦泉水不加添礦物質、二氧化碳等。除了以物理方式殺菌,不可加氯或其他方式處理水質。此外,必須以自動設備灌裝、密封,以免受污染。
一般而言,純粹從地底湧出,不須人為加工、濾凈水質的才可稱為「天然礦泉水」,如用人工抽取地下干凈水源,適度地經過滅菌處理,即稱為「一般礦泉水」。
礦泉水的國際標准
礦泉水如以國際標准論,規定是非常嚴格的。
一、高度:海拔50至2500公尺為泉水,2500公尺以上才是山泉水。
二、水源:方圓10公里以內不可有水質污染的變因存在。
三、泉水必須自然湧出,經過其他岩層過濾,經化驗確實含有豐富天然礦物質。
四、須在產地直接包裝,最好封罐也在24小時內完成,以確保罐內無菌,無污染。
五、水質須經10年左右不斷檢驗,以確定礦物質的量,並獲得國際水質協會標志後,才能證實其穩定性。
市面上出售的瓶裝清水種類繁多,有不同牌子和食水名稱,消費者應多加留意分辨。例如natural spring water(天然泉水),natural mineral water(天然礦泉水),sparkling mineral water(有氣礦泉水)有的則是 drinking water(食水)或distilled water(蒸餾水)。
一滾再滾引病來
生水
「生水」即自來水。本地的自來水,符合世界衛生組織所提供的標准。如果到國外,就盡量避免飲用自來水,因為衛生水準不同,有些自來水含有各種有害細菌、病毒和人畜共患的寄生蟲。喝後容易引起急性胃腸炎、病毒性肝炎、傷寒、痢疾及寄生蟲感染等。
老化水
俗稱「死水」,也就是長時間貯存不動的水。常喝這種水,對未成年人來說,會使細胞新陳代謝明顯減慢,影響身體生長發育;中老年人則會加速衰老;據醫學家研究,食道癌、胃癌發病率增高,可能與長期飲用老化水有關。
千滾水
千滾水就是在爐上沸騰了一夜或很長時間的水,還有在電熱水壺中反復煮沸的水。這種水因煮過久,水中不發揮性物質,如鈣、鎂等重金屬成分和亞硝酸鹽含量很高。經常喝這種水,會影響胃腸功能,出現暫時腹瀉、腹脹等;有毒的亞硝酸鹽,會造成機體缺氧,嚴重者會昏迷驚厥,甚至死亡。
重新煮開的水
有人習慣把熱水瓶中的剩餘溫開水,重新煮沸再喝,目的是省水省煤氣省電省時。但這種做法不應鼓勵。因為水煮了又煮,使水分再次蒸發,亞硝酸鹽會升高,常喝這種水,亞硝酸鹽會在體內積聚,引起中毒。
瓶裝水會損壞牙齒?
紐西蘭醫學報告指出:「常飲瓶裝水,造成氟化物不足,會損壞牙齒」的說法,不一定正確,因為一般人可以從食水以外的來源攝取氟化物。
該報告說,兒童和青少年喝瓶裝水以及過濾的水,無形中減少了氟化物的攝取量,因為這些食水所含的氟化物比自來水少。
那麼,平時通過什麼方式可攝取足夠的氟化物呢?本地牙醫黃繼英說,牙膏有豐富的氟化物,對牙齒保健有助益。反而是飲用酸性高的飲料以及運動飲料要多注意,因為這些飲料的酸性會侵蝕牙齒。
他說,除了水、牙膏外,茶也含有氟化物。不過,攝取過量的氟化物,牙齒的琺琅質會受損,對骨骼也會有不良影響。
參考資料:網路知道已解決問題
❹ 請問水溫空調的優點和缺點
優點:整個家庭都滿足舒適性條件,避免了其它分體機造成的直吹過冷和房內冷熱不勻的人體不適現象;裝飾性好,配合裝修無任何外露管線,整個系統處於隱蔽狀態;操作簡單,自動運行,無需維護;可根據各個房間的朝向、功能等增加和減少送冷(熱)量。
缺點:設計和安裝要與裝修結合才能達到良好的舒適性和裝飾效果;電負荷較大,老式住房要考慮電路負荷是否足夠;購買、安裝及後期維護成本較高。
水溫空調使用注意事項:
1、定期更換濾芯:水空調的製冷離不開水,但是水在長期使用之後需要不斷的進行過濾才能夠繼續完成製冷任務,所以水空調中的濾芯也是一個需要定期更換的配件,這與我們的飲水機中的濾芯有著異曲同工的作用,都是需要經常更換才能夠保證水質的潔凈,一旦發現水質有污染的情況則證明濾芯已經到了該更換的時候。
2、及時清洗:如果遇到冬天等不需要水空調製冷的時候,需要對水空調的內部進行及時的清洗。由於水長期放置在空調內部容易根據空氣的變換而滋生細菌,為了大家的健康以及水空調的壽命,對於長期不使用的水空調來說必須進行及時的清洗,將空調內部的製冷水及時排出。
3、確保水源干凈:為了保障健康水空調中的水必須是干凈衛生的,所以需要定期對水源進行更換從而保證水源的衛生,因此使用水空調的時候需要定期對水質進行更換和檢測。
以上內容參考:
網路-水溫空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