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汽車的電器設備構成
現在的汽車越來越智能化,汽車上的電氣設備也越來越多。特別是近年來電子技術的發展,汽車上出現了大量的電子控制系統,汽車電子化程度的高低已經成為國際上衡量汽車先進水平的重要標志,電子裝置的成本占整車成本的比例越來越高。今天我們就簡單來說說汽車電氣系統的常識和一些常見的電子控制裝置。
電路的「三要素」
汽車電器設備是依靠電路進行工作的,電路就是電流的通路,它是為了某種需要由某些電工設備或元件按一定方式組合起來的。
電路由電源、負載和中間環節(開關、導線等)三個部分組成,這三部分稱為組成電路的「三要素」。
汽車電氣設備作業注意事項
在車上進行電焊作業時,必須斷開電源總開關,以免電焊時產生的高電流及電磁輻射對汽車上的精密電子元件造成損壞。
在測量精密的高集成電子電路時不允許使用指針式萬用表,要使用高阻抗的數字萬用表。
㈡ 汽車電源電路是如何工作的
一、了解汽車電路圖的一般規律
1.電源部分到各電器熔斷器或開關的導線是電器設備的公共火線。在電路原理圖中一般畫在電路圖的上部。
2.標准畫法的電路圖,開關的觸點位於零位或靜態。即開關處於斷開狀態或繼電器線圈處於不通電狀態,晶體管、晶閘管等具有開關特性的元件的導通與截止視具體情況而定。
3.汽車電路的特點是雙電源、單線制,各電器相互並聯,繼電器和開關串聯在電路中。4.大部分用電設備都經過熔斷器,受熔斷器的保護。
5.整車電路按功能及工作原理劃分成若干獨立的電路系統。這樣可解決整車電路龐大復雜,分析困難的問題。現在汽車整車電路一般都按各個電路系統來繪制,如電源系、啟動系、點火系、照明系、信號系等,這些單元電路都有著自身的特點,抓住特點把各個單元電路的結構、原理吃透,理解整車電路也就容易了。
二、認真閱讀圖注
認真閱讀圖注,了解電路圖的名稱、技術規范,明確圖形符號的含義,建立元器件和圖形符號間一一對應的關系,這樣才能快速准確地識圖。
三、掌握迴路
在電學中,迴路是一個最基本、最重要,同時也是最簡單的概念,任何一個完整的電路都由電源、用電器、開關、導線等組成。對於直流電路而言,電流總是要從電源的正極出發,通過導線、熔斷器、開關到達用電器。再經過導線(或搭鐵)回到同一電源的負極,在這一過程中,只要有一個環節出現錯誤,此電路就不會正確、有效。例如:從電源正極出發,經某用電器(或再經其他用電器),最後又回到同一電源的正極,由於電源的電位差(電壓)僅存在於電源的正負極之間,電源的同一電極是等電位的,沒有電壓。這種「從正到正」的途徑是不會產生電流的。
在汽車電路中。發電機和蓄電池都是電源,在尋找迴路時,不能混為一談,不能從一個電源的正極出發。經過若干用電設備後,回到另一個電源的負極,這種做法。不會構成一個真正的通路,也不會產生電流。所以必須強調。迴路是指從一個電源的正極出發,經過用電器,回到同一電源的負極。
四、熟悉開關作用
開關是控制電路通,斷的關鍵,電路中主要的開關往往匯集許多導線,如點火開關、車燈總開關,讀圖時應注意與開關有關的五個問題:
1.在開關的許多接線柱中,注意哪些是接贏通電源。哪些是接用電器的。接線柱旁是否有接線符號,這些符號是否常見。
2.開關共有幾個擋位,在每個擋位中,哪些接線柱通電。哪些斷電。
3.蓄電池或發電機電流是通過什麼路徑到達這個開關的,中間是否經過別的開關和熔斷器,這個開關是手動的還是電控的。
4.各個開關分別控制哪個用電器。被控用電器的作用和功能是什麼。
5.在被控的用電器中。哪些電器處於常通,哪些電路處於短暫接通。哪些應先接通,哪些應後接通。哪些應單獨工作。哪些應同時工作。哪些電器允許同時接通。
五、識圖的一般方法
1.先看全圖。把單獨的系統框出來一般來講。各電器系統的電源和電源總開關是公共的。任何一個系統都應該是一個完整的電路,都應遵循迴路原則。
2.分析各系統的工作過程、相互間的聯系在分析某個電器系統之前,要清楚該電器系統所包含各部件的功能、作用和技術參數等。在分析過程中應特別注意開關、繼電器觸點的工作狀態,大多數電器系統都是通過開關、繼電器不同的工作狀態來改變迴路,實現不同功能的。
3、通過對典型電路的分析,起到觸類旁通的作用不同類型汽車的電路原理圖,很多部分都是類似或相近的,這樣,通過一個具體的例子,舉一反三,對照比較。觸類旁通,可以掌握汽車的一些共同的規律,再以這些共性為指導,了解其他型號汽車的電路原理。又可以發現更多的共性以及各種車型之間的差異。
汽車電器的通用性和專業化生產使同一國家汽車的整車電路形式大致相同,如掌握了某種車型電路的特點,就可以大致了解相應車型或合資企業的汽車電路的特點。
因此,抓住幾個典型電路,掌握各系統的接線特點和原則。對於了解其他車型的電路大有好處。
㈢ 汽車正常行駛時由什麼裝置給用電設備供電
2
.用來電設備
汽車上的用電設備數量源很多,大致可分為以下幾種:
起動裝置:它由蓄電池供電,將電能轉變為機械能帶動發動機轉動。完成起動任務後,立
即停止工作。
點火系統:
點火系統是汽油機不可缺少的部分,
其功能是按發動機工作順序產生高壓電並
通過火花塞跳火,保證適時、准確地點燃氣缸內的可燃混合氣。有傳統點火系統及電子點火系
統之分。目前國產汽車廣泛使用的是電子點火系統。
照明設備:
包括車內外各種照明燈以提供夜間安全行車所必要的燈光,
其中以前照燈最為重要。
信號裝置:包括電喇叭、閃光器、蜂鳴器及各種信號燈,主要用來提供安全行車所必要的
信號。
輔助電器:
包括電動刮水器、
風窗洗滌器、
空調器、
低溫起動預熱裝置、
收錄機、
點煙器、
防盜裝置、玻璃升降器、座椅調節器等。輔助電器有日益增多的趨勢,主要向舒適、娛樂、保
障安全方面發展。
㈣ 汽車電氣設備電路的組成
通常都是由三大部分構造而成的,分別是電源、用電設備以及控制開關。汽車在未啟動之前,電量都是由蓄電池提供的,而啟動以後電量則是由發電機提供的。
㈤ 汽車發電機是如何工作滿足車載設備所需電壓電流
您好,汽車上的發電機運作是因為燃油的燃燒帶動的,將機械能轉化為電能,包括蓄電池裡的電能也是如此,只要汽車的發動機開始工作,他就會帶動發電機進行發電。如果是新能源汽車的話,有DcDc轉換器。望採納,謝謝
㈥ 蓄電池是如何產生電能
所謂蓄電池即是貯存化學能量,在必要時候放出電能的一種化學設備。
蓄電池通常是指鉛酸蓄電池,它是電池中的一種,屬於二次電池。
蓄電池工作原理簡單說就是充電時利用外部的電能使內部活性物質再生,把電能儲存為化學能,需要放電時再次把化學能轉換為電能輸出。
蓄電池用填滿海綿狀鉛的鉛板作負極,填滿二氧化鉛的鉛板作正極,並用百分之1.28的稀硫酸作電解質。
蓄電池充放電:在充電時,電能轉化為化學能,放電時化學能又轉化為電能。
A.蓄電池在放電時:
放電:蓄電池對外電路輸出電能時叫做放電。
金屬鉛是負極,發生氧化反應,被氧化為硫酸鉛;二氧化鉛是正極,發生還原反應,被還原為硫酸鉛。電池在用直流電充電時,兩極分別生成鉛和二氧化鉛。移去電源後,它又恢復到放電前的狀態,組成化學電池。鉛蓄電池是能反復充電、放電的電池,叫做二次電池。它的電壓是2V,通常把三個鉛蓄電池串聯起來使用,電壓是6V。汽車上用的是6個2鉛蓄電池串聯成12V的電池組。鉛蓄電池在使用一段時間後要補充蒸餾水,使電解質保持含有百分之22~28的稀硫酸。
化學反應過程如下:
總反應: PbO2 + Pb + 2H2SO4 --> 2PbSO4 + 2H2O (向右反應是放電,向左反應是充電)
B.蓄電池在充電時:
充電:蓄電池從其他直流電源獲得電能叫做充電。
充電時,在正、負極板上的硫酸鉛會被分解還原成硫酸、鉛和氧化鉛,同時在負極板上產生氫氣,正極板產生氧氣,電解液中酸的濃度逐漸增加,電池兩端的電壓上升。當正、負極板上的硫酸鉛都被還原成原來的活性物質時,充電就結束了。在充電時,在正、負極板上生成的氧和氫會在電池內部氧合成水回到電解液中。
化學反應過程如下:
總反應:PbSO4 + 2H2O + PbSO4 --> PbO2 + 2H2SO4 + Pb(向右反應是放電,向左反應是充電)
蓄電池工作原理正是這種可逆轉的電化學反應,使蓄電池實現了儲存電能和釋放電能的功能。
㈦ 汽車是如何給車中電氣設備供電的
電機是汽車的主要電源,其功用是在發動機正常運轉時(怠速以上),向所有用電設備(起動機除外)供電,同時向蓄電池充電。
汽車用發電機可分為直流發電機和交流發電機,由於交流發電機在許多方面優於直流發電機,直流發電機已被淘汰,目前所有汽車均採用交流發電機。汽車發動機帶動發電機運轉產生電能。
原理: 1.在發電機內部有一個由發動機帶動轉子(旋轉磁場) 2.磁場外有一個定子繞組, 繞組有3組線圈(3相繞組),3相繞組彼此相隔120度 3.當轉子旋轉時,旋轉的磁場使固定的電樞繞組切割磁力線(或者說使電樞繞組中通過的磁通量發生變化)而產生電動勢。產生的交流電是靠六隻二極體組成的三相橋式整流電路變為直流電的。然後輸出給汽車電器設備。
㈧ 汽車電子是什麼
汽車電子是車體汽車電子控制裝置和車載汽車電子控制裝置的總稱。車體汽車電子控制裝置,包括發動機控制系統、底盤控制系統和車身電子控制系統(車身電子ECU)。汽車電子最顯著特徵是向控制系統化推進,用感測器、微處理器MPU、執行器、數十甚至上百個電子元器件及其零部件組成的電控系統,正獲得極其廣泛的市場。車體汽車電子控制裝置有如赤裸裸的、不穿戴任何衣物飾物的人體;車載汽車電子包括汽車信息系統、汽車導航系統和汽車娛樂系統。車載汽車電子控制裝置有如人身的衣物、飾物。
汽車電子化被認為是汽車技術發展進程中的一次革命,汽車電子化的程度被看作是衡量現代汽車水平的重要標志,是用來開發新車型,改進汽車性能最重要的技術措施。汽車製造商認為增加汽車電子設備的數量、促進汽車電子化是奪取未來汽車市場的重要的有效手段。
據統計,從1989年至2000年,平均每輛車上電子裝置在整個汽車製造成本中所佔的比例由16%增至23%以上。一些豪華轎車上,使用單片微型計算機的數量已經達到48個,電子產品佔到整車成本的50%以上,目前電子技術的應用幾乎已經深入到汽車所有的系統。
按照對汽車行駛性能作用的影響劃分,可以把汽車電子產品歸納為兩類:一類是汽車電子控制裝置,汽車電子控制裝置要和車上機械繫統進行配合使用,即所謂「機電結合」的汽車電子裝置;它們包括發動機、底盤、車身電子控制。例如電子燃油噴射系統、制動防抱死控制、防滑控制、牽引力控制、電子控制懸架、電子控制自動變速器、電子動力轉向等,另一類是車載汽車電子裝置,車載汽車電子裝置是在汽車環境下能夠獨立使用的電子裝置,它和汽車本身的性能並無直接關系。它們包括汽車信息系統(行車電腦)、導航系統、汽車音響及電視娛樂系統、車載通信系統、上網設備等。
目前電子技術發展的方向向集中綜合控制發展:將發動機管理系統和自動變速器控制系統,集成為動力傳動系統的綜合控制(PCM);將制動防抱死控制系統(ABS)、牽引力控制系統(TCS)和驅動防滑控制系統(ASR)綜合在一起進行制動控制;通過中央底盤控制器,將制動、懸架、轉向、動力傳動等控制系統通過匯流排進行連接。控制器通過復雜的控制運算,對各子系統進行協調,將車輛行駛性能控制到最佳水平,形成一體化底盤控制系統(UCC)。
由於汽車上的電子電器裝置數量的急劇增多,為了減少連接導線的數量和重量,網路、匯流排技術在此期間有了很大的發展。通訊線將各種汽車電子裝置連接成為一個網路,通過數據匯流排發送和接收信息。電子裝置除了獨立完成各自的控制功能外,還可以為其它控制裝置提供數據服務。由於使用了網路化的設計,簡化了布線,減少了電氣節點的數量和導線的用量,使裝配工作更為簡化,同時也增加了信息傳送的可靠性。通過數據匯流排可以訪問任何一個電子控制裝置,讀取故障碼對其進行故障診斷,使整車維修工作變得更為簡單。
汽車電子技術的應用將使汽車發生以下主要變化:
一、汽車的機械結構還將發生重大的變化,汽車的各種操縱系統向電子化和電動化發展,實現「線操控」。用導線代替原來的機械傳動機構,例如「導線制動」、「導線轉向」、「電子油門」等。
二、汽車12伏供電系統向42伏轉化。 隨著汽車電子裝置越來越多,消耗的電能正在大幅度地增加。現有的12伏動力電源,已滿足不了汽車上所有電氣系統的需要。今後將採用集成起動機-發電機42伏供電系統,發電機最大輸出功率將會由目前的1千瓦提高到8千瓦左右,發電效率將會達到80%以上。42伏汽車電氣系統新標準的實施,將會使汽車電器零部件的設計和結構發生重大的變革,機械式的繼電器、熔絲式保護電路將被淘汰。
汽車電子技術的應用將使汽車更加智能化。智能汽車裝備有多種感測器,能夠充分感知駕車者和乘客的狀況,交通設施和周邊環境的信息,判斷乘員是否處於最佳狀態,車輛和人是否會發生危險,並及時採取對應措施。
今天,社會進入了信息網路時代,人們希望汽車不僅僅是一種代步工具,更希望在汽車是生活及工作范圍的一種延伸,在汽車上就像呆在自己的辦公室和家裡一樣,可以收聽廣播,打電話,上互聯網,處理工作。隨著數字技術的進步,汽車也將步入多媒體時代。利用 windows 操作系統開發的車載計算機多媒體系統,具有信息處理、通訊、導航、防盜、語言識別、圖像顯示和娛樂等功能。可以預見到的將來,汽車裝置自動導航和輔助駕駛系統,駕駛員可把行車的目的地輸入到汽車電腦中,汽車就會沿著最佳行車路線行駛到達目的地。人們可以通過語言識別系統操縱著車內的各種設施,一邊駕駛著汽車,一邊欣賞著音樂電視,還可上網預定飯桌、機票等
目前市面出現的威海中創國際的電子匹配器就是這樣一款產品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