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攝影攝像達人,拍紀錄片用什麼設備合適
這主要抄還是看預算啊,預算夠襲用,阿萊、RED、一般的就c300、BMD、fs7,實在不行就只能5D,GH5S,片子是一個綜合展示,選題、腳本、燈光、攝影、收音、播音、剪輯、音樂、包裝、校色、任何環節都需要優秀才能出好作品,不是一台很牛的攝影機就能搞定。
⑵ 拍電視紀錄片的設備技術支持等
……
HD是高清的意思,畫面比較清楚有質感。有關攝像機的種類,非常繁多,具體內用哪一種還是要看制容作方最後追求一個什麼樣的效果。在什麼樣的播出平台上播出,片子製作出來以後的經濟收益而定廠家贊助的金額。攝像機買60萬左右的,勉強夠用,所以一般製作團隊都是租賃設備,按天計算價格1000元每天。
需要支出的不光是攝像機,高清的磁帶也不便宜啊,40分鍾的磁帶要300元一盤,大的帶子60分鍾,90分鍾就更貴了,與其配套的攝像機也……可以重復試用,但也要有一定數量才行啊。
後期也挺麻煩的,紀錄片的話,後期需要剪輯,配解說,背景配樂,特效,動畫設計,最後合成。後期里包括紀錄片中的圖像、動畫,音樂,文字的版權問題有的需要購買,有的可以賣,……情況比較復雜。相關的製作人員都是按天計費的。但是省事的方法是交給承製方,這些都不用管,給錢出片兒就成了,
⑶ 拍攝一部關於學生生活的紀錄片用什麼樣的攝像機比較合適
我建議使用單反、微單進行拍攝,如佳能6d2、90d,索尼a7s2、a6300等,因為這樣的拍攝中回擺拍和計劃拍攝居多答,並且對畫面氛圍美感會有一定要求,收聲也以單收聲設備為主,所以cmos較大又可更換鏡頭的單反和微單能更好的完成任務,畢竟學生生活很多彩,需要更加方便的設備支持。
⑷ 拍一部記錄片之前要做的准備工作
具體情況不同,會有區別,如果你的片子不是要求很高的大製作,有幾點可以參考:<br> 拍攝周期因製作題材的不同而不同,國外和大電視台的大的製作會很長(幾年或十幾年),小的(幾個月-1年不等)。不論怎樣,拍攝的前期准備工作(選題、考察、文案等)要佔整個工作的 50%--80%不同(時間和精力投入)。<br>1. 題材: 選題很重要,你要反映描寫的是什麼?<br>2. 實地拍攝前采訪(采風):確定選題後,條件允許的話,帶上台小DV機,去實地采訪、考察、核實題材。並拍些基本情況回來,作參考。<br>3. 細化題材(文案工作、更具體了):將考察的實地情況和現有資料結合,作精細的案頭工作--拍攝前的內容准備工作。<br>4. 確定拍攝:按最初的方案去實地拍攝。<br>
你的願望很好,但問題不是在這里只言片語能回答的。
拍攝紀錄片,涉及到很多問題。如市場評估、選題策劃、節目統籌等。前期拍攝有編導、攝像、錄音、燈光、通聯,後期製作又有撰稿、剪輯、編輯、音效、特技、字幕、解說、合成等,這些都需要管理有序。
你首先應該多看有關「紀錄片」的書,多看國內外專家的論著。不是一本兩本,應買上幾十本上百本。同時,通過關系找機會跟攝制組實習,跑上一年半載或者三年兩年。只有掌握基礎知識,掌握拍攝技巧,有理論支持才能拍出好的紀錄片。
現在全國真正搞紀錄片的人不足千人(那些服務於某些紀錄片電視欄目的不算在內),優秀的更是屈指可數。在國外,一部好的紀錄片的價格是電視劇的數倍。在我國,紀錄片的製作和發行方興未艾,國外很多片商也看好中國市場,所以將來前景還是很好的。
⑸ 拍攝一些紀錄片和廣告宣傳片用什麼設備比較好
具體可以參考音平商城的影視錄音器材套裝。
⑹ 想知道拍個紀錄片各需要些什麼人員來完成 需要多少個攝像師 需要些什麼機器設備 問的比較雜請一一回答
基本上需要導演、攝像、助理、錄音這幾個崗。攝像師一個就夠了。
機器設備的話,一台好點兒的攝像機,例如:FS700之類的。當然你用EX280其實也行。
無線胸麥、挑桿話筒。燈具。
基本就這些吧。
關於電視節目拍攝方面的資料,你可以參考我的網路空間。
⑺ 拍攝電影需要哪些設備
1,剪輯用的電腦,一般來說得兩台至少吧。
2,還有攝像機,你可以專用專業數碼的攝像機(俗稱屬DV)成本會低很多,但是效果肯定不如成本昂貴的膠片攝影機啦,不管你是用哪一款的,一台估計肯定是不夠的,當然是越多越好。
3,如果是膠片攝影機的話,膠片當然不能少,很貴的哦。。。唉,心疼。
4,這些之外,還有燈光,音響,這是當然的啦,拍電影沒燈光音響怎麼行。。專業方面的東西,可能不太了解,得去請個燈光師和音響師來跟你詳細解說。
5,如果你的電影夠——離奇或者夠大製作的話,還得有特效,什麼是特效呢,就是拍一些驚悚或讓人覺得不可思議的效果的時候,需要的特效製作,不過這個是用電腦可以完成的,只需要一個特效師,在電腦里製作特效的軟體就行了。
基本上這些設備有了後就能拍電影了,當然,劇本,演員,化妝服裝,場地等等東西更加是不能少的,否則有了設備後你拍什麼,在哪拍呀,兄弟你說是不是,呵呵。
⑻ 拍電影都需要什麼工具
1、攝影機
拍電影不能沒有攝影機。一開始都是從借或租攝影機起頭。 只是為了滿足基本需求,其實索尼a7S II和松下GH5這類較便宜的選擇就足夠了。如果還想高檔一點,那麼佳能C200和松下EVA - 1是相當吸引人的機器。
2、鏡頭
選擇鏡頭可能比選擇攝影機更加自由,不同的項目需要不同的焦段、景別。需要在套件中有幾個備用的,比如一個50mm的鏡頭和一個85mm的鏡頭,但是也可以去探索更多的鏡頭世界。
可以從Canon(佳能)、Samyang(三陽)、Sigma(適馬)和Tamron(騰龍)等品牌的一些基本概述開始,然後進行橫向對比比較——比如攝影設備租賃等網站平台提供的變形鏡頭測試,或者在老式電影鏡頭庫里感受一下不同的鏡頭帶來的獨特品質。
3、三腳架
一定要購買一套性能很好的三腳架和液壓雲台,因為它可以適配很多攝影機,並且還能用好幾年。最終選擇都要確保它有一個液壓水平裝置,不要買阻尼式的平衡裝置。液壓水平裝置無論是傾斜、還是平衡狀態,水平平衡儀中間的小液體珠都會讓你更准確地識別攝影機水平平衡狀態。
4、麥克風
如果說畫面對影片的影響重要,那麼音質則是第二個影響觀眾對影片評價的因素。 如果想搭配一支指向型槍式話筒(槍麥)(可能連接到一個吊桿或c-stand)和一個無線領夾麥(包括一個發射器和一個接收器)。
5、錄音機/混音器
建議用戶購買一個獨立的錄音機(不連接到你的相機上),來管理各種音頻通道。不過這對於運動競技和紀錄片製作者來說是不太需要的。但無論哪種方式,都要確保有本地XLR輸入和高質量的信號線來保證音頻的正常收錄。
⑼ 拍攝微電影(高清)需要哪些設備
如果是紀錄片形式的並且一個人干,我建議你只要考慮手持dv,或者租個攝像機吧。單反的話,價格和攝影效果性價比不高。
設備配件主要是你沒資金啊,總不能要求你租買個斯坦尼康、搖臂、軌道等等的,另外手持的晃動感更能體現記錄片的感覺吧。沒經驗沒資金,配件就先別考慮啦。還有人手問題,想拍個稍微有點看頭的,都要湊個拍攝組<劇組>。場記、場務、燈光...這些都是基礎。
主要是看你的能力了。記住鞋子要合腳。
⑽ 做小型企業紀錄片需要什麼設備 比如什麼樣的攝像機。搖臂。軌道。
拍攝企業紀錄片不分大型企業還是小型企業,設備相差不大,主要看你紀錄片需要在什麼地方使用以及投入的經費如何。
攝像機:
如果在電視台播放,就要符合電視台播出標准,攝像機最低需要SONY BETCAM SP或SX等設備。需要真正全高清就要上SONY HDCAM或松下P2系列了 ;
如果只是做成DVD碟片,那要求就不高了。攝像機只要是一般的SONY標清150P、190P等均可,需要小高清的,就用SONY V1C或V5C小高清即可滿足要求;
搖臂:
只要有3到4米的帶行走輪的小搖臂就行了,在廠房和辦公室內部拍攝很方便的。從節省經費角度看,外景如果需要大型搖臂可以考慮臨時租用一到兩天即可。
軌道:
有了帶行走輪的小搖臂不用軌道也可以的。如果需要軌道,建議臨時租用5節鋼制軌道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