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靜脈采血機器人研發成功,這款機器人都有哪些功能
智能靜脈采血機器人作為全自動外科設備,可以自動完成消毒、穿刺操作,可以代替醫護工作者與患者接觸,同時配有自身消毒系統,從而最大限度避免交叉感染;機器人擁有比人類更強的成像能力、識別能力、操作穩定性以及流程化工作的執行效率,解決了靜脈穿刺成功率低、事故率高的問題;此外,目前的自動血液分類技術和自動葯品分揀技術已經非常成熟,但是血樣採集和葯品注射依然需要護士手動完成,靜脈穿刺機器人打通了醫院采血和注射自動化的‘最後一公里’。
在近紅外光下,即使是肥胖人群、深色皮膚的人群,其靜脈也能清晰可見;再如老年人和兒童,即使他們的靜脈較為細小,難以觀察,但他們的靜脈也能清楚地被攝像頭所捕捉。此外,靜脈本身也有復雜的結構,可能分叉為多條靜脈,也可能過渡漸變為毛細血管,這給扎針也帶來了不少難度,但是,只需要利用近紅外成像,就可以輕松地識別血管分布,獲取患者注射區域靜脈空間信息 。
這款機器人給護士帶來了福音。
❷ 都有哪些驗血器材它們各用在什麼樣的驗血類型中
1.血細胞分析儀:血細胞分析(血常規)
2.半自動/全自動生化分析儀:生化檢驗(如:肝功能、腎功能、血糖血脂...)
3.電解質分析儀:電解質檢測:鉀、鈉、氯、鈣
4.血凝儀:血凝項目:PT、APTT、TT、FBI...
5.酶標儀:免疫定性/半定量檢測:乙肝兩對半、丙肝抗體、HIV抗體...
6.化學發光分析儀:免疫定量:T3、T4、TSH、激素、腫瘤標志物等...
7.放射免疫分析儀:同上,因為有放射性廢棄物,已逐漸被化學發光免疫分析儀取代。
8.血氣分析儀:血氣分析:氧分壓、二氧化碳分壓
9.血液椎板粘度儀:血流變:高、中、低全血/血漿粘度。
10.PH計:血液酸鹼度:大部分血氣分析儀也有此功能
11.血沉儀:用於血沉測定,比手工法多一項血沉方程系數
12.血糖儀:用於急診末梢血糖檢測
13.免疫比濁儀:用於免疫項目檢測:ASO、RF、CRP、IG(G、D、E、M、A)、C3、C4...
15.電泳儀、分光光度掃描儀:用於:血清蛋白電泳、血紅蛋白電泳、同功酶分析...
16.基因擴增儀、電泳儀、時間分辨熒光分析儀:分子生物學診斷:乙肝DNA檢測、親子鑒定等
17.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微量元素檢測
...
其他廠用儀器設備:
顯微鏡:血細胞分析
離心機: 分離血清
水浴箱:模擬人體37度環境
培養箱:血液細菌培養、細胞培養
...
❸ 一二三類醫療器械有哪些要詳細目錄。
一類醫療器械有:普通的外科手術刀剪、敷料等。
二類醫療器械有:X線拍片機、B超、顯微鏡、生化儀等等。
三類醫療器械有:醫用電子儀器設備,醫用光學器具、儀器及內窺鏡設備,醫用磁共振設備,醫用X射線設備,手術室、急救室、診療室設備及器具、醫療高分子材料及製品、臨床檢驗分析儀器、體外診斷試劑、醫用電子儀器設備、消毒和滅菌設備及器具等等。
列舉如下:
1、敷料
敷料是指用於物品主料之外的輔屬材料,主要指止血紗布(通常為醫用脫脂紗布)。傳統敷料主要是干紗布和油紗。現代傷口敷料包括互動式傷口敷料、藻酸鈣敷料、銀敷料、泡沫敷料、水膠體敷料和水凝膠敷料。
2、生化儀
生化儀是根據光電比色原理來測量體液中某種特定化學成分的儀器。由於其測量速度快、准確性高、消耗試劑量小,現已在各級醫院、防疫 站、計劃生育服務站得到廣泛使用。配合使用可大大提高常規生化檢驗的效率及收益。
3、臨床檢驗分析儀器
臨床檢驗分析儀器是一類用於疾病預防、診斷和研究以及進行治療檢測、葯物分析的精密設備。具有涉及技術領域廣、結構復雜、精度高、技術先進等特點。
4、醫用高分子材料
醫用高分子材料是指用以製造人體內臟、體外器官、葯物劑型及醫療器械的聚合物材料,其來源包括天然生物高分子材料和合成生物高分子材料。天然醫用高分子材料來源於自然,包括纖維素、甲殼素、透明質酸、膠原蛋白、明膠及海藻酸鈉等;
合成醫用高分子材料是通過化學方法,人工合成的用於醫用的高分子材料,目前常用的有聚氨酯、硅橡膠、聚酯纖維、聚乙烯基吡咯烷酮、聚醚醚酮、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乙烯醇、聚乳酸、聚乙烯等。
5、手術室
手術室(operating room 英文簡稱o.r)是為病人提供手術及搶救的場所,是醫院的重要技術部門。手術室應與手術科室相接連,還要與血庫、監護室、麻醉復甦室等臨近。抓好手術切口感染四條途徑的環節管理,即:手術室的空氣;手術所需的物品;
醫生護士的手指及病人的皮膚,防止感染,確保手術成功率。要求設計合理,設備齊全,護士工作反應靈敏、快捷,有高效的工作效率。手術室要有一套嚴格合理的規章制度和無菌操作規范。隨著外科技術飛速發展,手術室工作日趨現代化。
❹ 我想知道真空采血管全國的生產廠家有多少哪一些質量好
山東威高集團醫用高分子製品股份有限公司
威高集團有限公司位於市區西端的威海市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內,系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成果產業化基地、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山東省「高新技術產業生產點」單位、中國專利發明之星企業。公司創建於1988年,現有總資產15億元,員工4500人。
威高集團在產品總量、品種、規格上都是國內同行業中最大和最全的。公司生產的產品大致可以分為六大類別,其中多種一次性醫療器械產品包括:一次性使用無菌輸液器、一次性使用無菌輸血耗材、一次性使用無菌注射器、一次性使用無菌齒科器材、一次性使用無菌麻醉耗材、其它各種一次性的醫療器械。主導產品輸液器的年生產能力已達到2億支、注射器達到3億支、輸血耗材達到1500多萬套,主導產品輸液器的年生產能力已達到2億支、注射器達到3億支、輸血耗材達到1500多萬套。
天津哈娜好醫材有限公司
天津哈娜好醫材有限公司成立於1986年,是生產一次性使用醫用高分子產品的大型醫療耗材企業,銷售額過億元,出口額超過千萬美元,產品遍及國內各省市,遠銷南北美洲、歐洲、亞洲等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是總資產上億元的大型出口企業。連年被評為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百家明星企業,也是全國醫用高分子製品行業中最優秀的企業之一。
天津哈娜好是生產一次性使用醫用高分子產品的大型醫療耗材中日合資企業,投資總額1070萬美元。生產一次性使用輸液器、輸血器、頭皮針、血液透析管路、動靜脈穿刺針、造影導管、采血針等。哈娜好公司生產醫療器械的產品,在天津市場上佔有率達到90%。公司去年的整體銷售額是1.6億(人民幣),今年計劃兩個億。並於2005年在xx武清開發區(逸仙科技園)建立一個新的工廠,投資額預期接近482萬美金,整個佔地面積將近39000平方米。
北京福門子科貿有限責任公司
北京福門子科貿有限責任公司1995年成立於北京的高新技術企業,是集科、工、貿一體的經濟實體。該公司積極致力於新技術開發引進、醫療、工業、進出口貿易等國內、外項目的合作,領域涉及廣泛,特別是近期重點發展醫療項目。公司從英國引進了K1型自毀式注射器的專利技術,並在國內建立了臨海生產基地、溫州生產基地、成都生產基地、河南生產基地等五個大規模的生產基地,製造國內唯一的K1型自毀式一次性使用無菌注射器,滿足了安全注射的需要,填補了此項領域的空白。公司擁有龐大的銷售網路和廣泛的客源,在國內、外市場上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和競爭力。
浙江雙鴿華凱醫療器械有限公司
浙江雙鴿華凱醫療器械有限公司是雙鴿集團下屬的一家子公司、主要產品有一次性無菌注射針、一次性使用無菌配葯注射針、一次性使用靜脈輸液針,一次性使用無菌注射器用活塞,設計年生產能力均達到一億支以上。目前已成功開發一次性自毀式無菌安全注射器的產品。估計至2005年底將形成生產5億支安全注射器能力,產品遠銷歐盟各國。
北京長川醫用技術有限責任公司
北京長川醫用技術有限責任公司公司成立於1993年,以醫用側孔針起家。十多年來,潛心從事側孔針的開發研製,至今已發展成系列化的多規格的側孔針產品,該產品從根本上解決了傳統的斜面開孔鋼針的穿刺橡皮膠塞橡膠顆粒脫落的弊病。本產品經國家葯品監督管理局濟南醫療器械監測中心監測,其物理、生物、化學性能符合國家標准和行業標准,並取得國家葯品監督管理局的准字注冊證。在北京、江蘇、沈陽、雲南、河北等地區的醫療機構,受到普遍的歡迎和好評。公司佔地面積13000平方米,凈化車間2000平方米,通過了ISO9001和ISO13485質量管理體系的認證。公司有中高級技術專業骨幹15人,5人取得了9001內審員證書。溶葯器被中國企業協會評為名優產品。
江西洪達醫療器械集團有限公司
江西洪達醫療器械集團有限公司是取得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一次性使用無菌醫療器具系列產品注冊證的企業。公司生產的「洪達」牌產品有八大類幾十個品種:輸液輸血器類、注射器類、穿刺器械類、袋類、檢查或輔助器械類,麻醉器械類、導管類、衛生材料類。
年生產:一次性輸液器可達1.8億套,注射器5.6億套,注射針1.2億支,輸液針8000萬支等系列無菌醫療年生產:一次性輸液器可達1.8億套,注射器5.6億套,注射針1.2億支,輸液針8000萬支等系列無菌醫療用品。
湖南安信納米醫療器材有限公司
湖南安信納米醫療器材有限公司(湖南湘佳醫用器材有限公司),成立於1999年,注冊資金2000萬元,總資產6000餘萬元。公司現在還擁有年產精密輸液流量調節器、一次性(湘佳牌)無菌注射器、輸液器、輸血器,介入導管等系列產品4.5億支(套)的生產能力,其中二尖瓣球囊擴張導管,已經通過高新技術認證,填補了國內空白,具有世界先進水平。
浙江康康醫療器械有限公司
浙江康康醫療器械有限公司創建於一九八九年,前身為地方國營玉環縣醫葯器材廠,屬全民性質的國營老廠。1995年改建股份合作制,成立玉環縣醫療器械有限公司。為弘揚「康康」品牌,1998年正式更名為浙江康康醫療器械有限公司。是國家葯品監督管理局監管的一次性使用醫療器械中型生產企業,中國醫療器械行業協會醫用高分子製品專業委員會會員單位。擁有獨立的進出口自主經營權,現為浙江省高新技術企業。
專業生產各種一次性使用輸液(血)器、無菌注射器(針)、自毀式注射器、安全式注射器、靜脈輸液針、采血器(針)、配葯器(針)、滴定管式輸液器(小兒吊瓶)、陰道擴張器、活檢槍(針)、胸腹腔穿刺引流多功能醫用吸取器以及精密葯液過濾器。年產量達5億套/支。
❺ 醫用器材有哪些
一次性醫用包有:1.產包 2. 導尿包 3. 手術包 4. 中心靜脈導管包 5. 血液透析導管包 6. 穿刺包 7. 換葯 包、備皮包 8. 口腔護理包 9. 氣管導管包、吸痰包 10. 胃管包、咬口材料包 11. 灌腸包、 急救包
一次性醫用導管有:1.導尿管 2. 引流管 3. 呼吸道插管、導管系列 4. 胃管 5. 中心靜脈導管 6. 鼻飼管、肛 管 7. 其他一次性醫用導管。
傷口敷料、護創材料有:1.創可貼 2. 生物敷料 3. 透明敷料 4. 自粘傷口敷料 5. 嬰兒護臍敷料 6. 優格傷口敷料 7. 德國 LR 傷口敷料 8. 德國 HARTMANN 傷口敷料 9. 其它醫用高分子敷料
醫用膠帶、膠貼有:1.外科手術膠帶 2. 透氣膠帶 3. 輸液膠貼 4. 留置針膠貼
醫用紗布、醫用綳帶、骨科夾板有:1.醫用紗布 2. 彈性綳帶 3. 自粘性綳帶 4. 腹帶、壓力襪 5. 石膏綳帶 6. 骨科高分子矯 形合成綳帶 7. 預制石膏夾板 8. 高分子玻璃纖維夾板
醫用消毒片、醫用海綿有:1.醫用海綿 2. 酒精棉片、棉棒 3. 碘伏消毒棉片、棉棒 4. 醫用棉製品
注射及輸液器械有:1.注射針、輸液針 2. 一次性注射器 3. 胰島素注射器 4. 輸液器 5. 無針注射器 6. 注射、 輸液配件 7. 一次性使用輸注泵
穿刺針、活檢針:1.一次性麻醉用針 2. 造影及引流器械 3. 微創手術及麻醉器械 4. 骨髓及內臟活檢穿刺針
留置針:1.動靜脈留置針 2. 頭皮式留置針
醫用縫合材料及器械有:1. PGA可吸收醫用縫合線 2. PGLA 可吸收醫用縫合線 3. 醫用真絲縫合線 4. 醫用聚丙烯 縫合線 5. 醫用聚醯胺縫合線 6. 醫用聚酯縫合線 7. PVDF醫用縫合線 8. PET醫用縫合線 9. 醫用不銹鋼絲 10. 醫用縫合針 11. 皮膚縫合器 12. 免縫膠帶
采血、輸血器材:1.激光采血儀 2. 一次性輸血器具 3. 血液透析導管 4. 采血針
手術室防護隔離衛生用品有:1.失禁護理產品 2. 手術巾 3. 手術床罩、床單、墊單類 4. 手術保護用品 5. 醫用口罩 6. 醫用手套 7. 醫用帽、鞋套 8. 隔離服、防護服、手術衣 9. 無菌保護套
❻ 血液細胞分析儀的血液細胞分析儀
血液細胞分析儀,臨床又稱血液分析儀或血球儀、血球計數儀。
血液細胞分析儀是醫院臨床檢驗應用非常廣泛的儀器之一。以前血常規檢驗的最原始的手段是通過顯微鏡人工鏡檢,隨著基礎醫學的發展,高科學技術的應用,血液細胞分析儀已成為取代鏡檢進行血常規分析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帶分類的血液細胞分析儀。 (XFA6000Intelligent智能化全自動血液細胞分析儀)
血液細胞分析儀性能特點:
一、性能特點:
1、現在的血液細胞分析儀都是採用國際上最先進的絲桿傳動技術,避免了傳統傳動方式(如皮帶傳動)受環境溫度影響的弊端,使定量更准確,更加耐用。
2、在白細胞三分類直方圖和紅細胞、血小板直方圖的鑒別界標上,智能化的自動界標鑒別線使分析結果更加准確。
3、國際領先的雙核嵌入式數字化電路系統,提供強大、穩定的控制與分析能力。
4、數據分析採用大規模集成電話(ARM)技術提供最穩定的分析結果。
5、一鍵式操作或手寫輸入信息,XFA6000Intelligent便會自動吸入血液標本進行稀釋、分析、並准確地提供19項參數及3個直方圖22項檢測結果,中文界面、100萬個結果的存儲(含直方圖)、並有真彩8寸TFT屏顯示、內置熱敏列印機自動列印,使得操作過程非常簡便。
6、全封閉穿刺進樣,有效避免對操作者的生物污染風險;具有18個進樣位,能充分滿足檢驗大規模的檢測工作,並具有急診插入功能,XFA6000Intelligent將助您的實驗室創造空前的效率和成果。
二、日常維護非常簡單:
測試前,只要開啟電源鍵,便可完成所有準備工作,包括電腦自檢、沖洗、灌注通道以及空白值確認。檢測完畢後,按關閉鍵XFA6000Intelligent即可自動沖洗所有通道,然後自動關閉,實現智能保養。
三、智能排堵設計:
XFA6000Intelligent的檢測部採用紅寶石材料,小孔孔徑精確,且光滑不易粘附。另設有阻孔監控功能,並可通過排堵程序進行正負壓沖洗和電子灼燒排除阻塞。
四、安全與環保:
由於XFA6000Intelligent採用無氰化物試劑檢測血紅蛋白,因此省去了麻煩的廢物處理。進樣針內外壁自動清洗功能,給予操作者安全保障。豪華人性的外觀設計將使您的檢驗環境更加舒適、安全。
那在做血常規檢查中應該注意哪些事項,才能更好的采血,便於血液細胞分析儀分析結果呢?
一、標本的採集
為了取得准確、可靠的檢驗結果,必須取得高質量的標本。高質量的標本是高質量檢驗的第一步。保證血液標本中各項細胞的完整形態是作為血常規檢驗用的高質量的標本的最基本的要求。血液細胞檢驗標本的制備分為採集和抗凝2個步驟。
1.標本的採集
按采血部位的不同,取得血常規檢驗標本,最常用的途徑是靜脈采血和末梢毛細血管采血。各類文獻均表明,靜脈血血樣是最可靠的標本,手指血是末梢毛細血管血樣中與靜脈血差異最小且較為穩定的血樣。有研究表明,與靜脈血相比,手指血的准確性和可重復性仍然較差:白細胞計數明顯高(+8%)而血小板計數明顯低(-9%)。因此,絕大多數專家建議:血常規檢驗特別是應用血液分析儀時,應使用靜脈血。
2.標本的抗凝
用於血常規檢驗的血樣必須經抗凝劑抗凝處理,在目前的眾多抗凝劑中,EDTA鹽(EDTA-Na2,EDTA-K2,EDTA-K3)是對白細胞形態和血小板影響相對較小的抗凝劑,最適合用於血常規檢驗。除采血因素的影響(生理性因素、采血部位等)外,多數情況下,血樣的質量取決於血液和抗凝劑的比例。血液比例過高時,由於抗凝劑相對不足,血漿中出現微凝血塊的可能性增加,在用於血細胞分析儀時,微凝血塊可能阻塞儀器,同時影響一些檢驗指標。血液比例過低,抗凝劑相對過剩,對檢驗指標會造成嚴重影響。血液經EDTA抗凝後,白細胞的形態會發生改變,這種改變和時間及EDTA濃度有關。EDTA的最佳濃度(與血液比)為1.5mg/ml,如果血樣少,EDTA的濃度達到2.5mg/ml,中性粒細胞腫脹、分葉消失,血小板腫脹、崩解、產生正常血小板大小的碎片,這些改變都會使血常規檢驗和血細胞計數得出錯誤結果。這一點在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時尤為重要。
靜脈血和末梢血均可經抗凝劑抗凝成全血標本(標本中不含稀釋液,或對標本造成的稀釋的影響極小),顯而易見,末梢血抗凝標本要達到合適的血液和抗凝劑的比例是非常困難的。因此,多數專家建議,在制備全血比例是非常困難的。因此,多數專家建議血管採集靜脈血。
無論鏡檢,或是使用血液細胞分析儀,由於絕大多數的對標本稀釋的稀釋液中含有抗凝劑,在一定量的稀釋液中可直接加入微量靜脈血或末梢血液(10-40μl)即可制備成通常所說的預稀釋標本。多數情況下,預稀釋標本的制備適用於末梢血的血樣。
二、標本的稀釋
血液是由血細胞和血漿兩部分組成的紅色粘稠混懸液。在進行血細胞檢驗計數時,直接用血液計數是困難的,無論是鏡檢還是用血細胞分析儀,血液均需合適准確的稀釋後才能進行血細胞的檢驗計數。基於血細胞分析儀的基本原理,在血細胞分析儀的設計應用中,稀釋倍數和計數容量是最重要的設計指標之一。稀釋倍數過低,會形成細胞排隊通過感測器的重合缺損;稀釋倍數過大,則會造成一定測量容量內血細胞的數量過少,這都會嚴重影響血液細胞檢驗的測量精度。
三、標本的儲存
抗凝劑因時間和濃度的不同,會造成對血細胞形態的影響。有研究表明,用EDTA抗凝靜脈血標本,在標本收集後的5分鍾內或30分鍾後,8小時內(室溫)檢測,可以得到最佳的檢測結果。如果不需要血小板和白細胞分類的准確數據,則標本可以在2℃-8℃的條件下存入至24小時。
預稀釋標本一般需要在標本制備後10分鍾內予以測量;如果稀釋液中添加細胞穩定劑,預稀釋標本的存放時間也不可超過4小時。
總之,影響血常規檢驗結果的因素很多,要想取得准確的檢驗數據,就要在實驗的每一個步驟中都嚴格按照操作規程進行。本文所講述的內容,僅僅是對血常規檢驗中注意事項的部分總結,可能存在的不足和缺陷,還是請常年處於臨檢一線工作中的老師們批評、指正。
四、血液細胞分析儀計數法:
計數細胞數量多、速度快、易於標准化、計數精確性較高,適合大規模人群健康篩查,但需特殊儀器。某些人為因素(如抗凝不充分)、病理情況(如出現有核紅細胞、巨大血小板、血小板凝集等)可干擾白細胞計數。使用前須按NCCLS規定方法對儀器進行校準,且須認真堅持日常質控工作。
五、紅細胞計數的血液分析儀法檢測原理:
血液細胞分析儀法:用電阻抗和(或)光散射原理。
血液細胞分析儀的四大屬性探討
血液細胞分析儀又叫血球儀,血液分析儀-是現在醫療領域普遍使用的醫療器械,血液細胞分析儀的使用大大提高了臨床血液檢驗的質量和效率。然而,這類高新醫療儀器在鑒別血細胞形態和結構等方面還不夠完善,目前僅可作為全血細胞分析的一種過篩手段。在遇見疑問時,還必須在顯微鏡下復查血片,經過確認、修正或補充後才能發出報告。否則,容易造成漏診、誤診。關於復查的標准,現有的醫學檢驗教科書和操作規程都沒有明確論述。為此,我們根據實踐和體會,並結合國內外有關文獻,對其標准、內容、方法等作初步探討。
1 復查的標准
在什麼情況下要進行復查,迄今為止沒有統一的標准,有人提出只要血液細胞分析儀給出警示信號(FLAG),都應進行復查,這種作法對其范圍的掌握未免過寬。例如,一個外傷急性失血的患者,血液分析儀給出了紅細胞和血紅蛋白偏低的信號,就不一定要為此復查血片。又例如在治療過程中經常作血液學檢驗的患者,往往也不必每次都要復查。Dotson在論述血片復查標准(film review criteria)時建議,每個實驗室應自行規定復查的參數、直方圖或散點圖;出現血液細胞分析儀運行提示信號(instrument fuction figs)或解釋性提示信號(interpretive flag messages)等,都是復查的條件之一,但要結合血液細胞細胞分析儀狀態和患者情況等作全盤考慮。
2 復查的內容
不少人以為復查就是作白細胞分類,其實不然。復查應包括觀察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的形態;估計血小板或白細胞數(印證與儀器給出的數據是否相符);觀察有無血小板聚集或紅細胞聚集以及有無特殊形態的異常細胞和寄生蟲等。
3 對復查人員的要求
從事血片復查的人員,必須是經過專業訓練,具有血液細胞形態學基礎與臨床知識,並且對血液細胞分析儀十分熟悉,尤其是熟悉各種直方圖、散點圖的正常和異常圖形,並能對異常圖形的意義進行解釋和評估的人員。
復查者首先要仔細閱讀分析儀給出的各種參數、直方圖、散點圖和提示信號。對可能存在的血液學異常或技術性影響因素等有一個初步的印象。同時結合患者的臨床情況(包括初步診斷等),確定復查的側重點。
將血液充分混勻,盡早推成血片並染色。EDTA抗凝血塗片不同於皮膚穿刺血直接塗片,在細胞形態方面有一些不同之處;另外,抗凝血多半在體外已儲存一段時間,對細胞形態也會產生影響。
4 復查的方法
先用低倍鏡或高倍鏡觀察,了解血片和細胞分布情況,有無血小板或紅細胞聚集(成串、成堆),尾部有無大型、成堆異常細胞等;繼續用油鏡在塗片厚薄適中處瀏覽血片,仔細觀察紅細胞、白細胞及血小板的形態,並估計其數量。如果觀察結果與儀器報告相符,不需進行任何補充試驗,即可按儀器測定的結果發出報告。
如為貧血或其他血液病患者,其紅細胞數量及相關的指標(如MCV、MCH、MCHC)、紅細胞體積分布寬度(RDW)、直方圖或散點圖出現異常,則著重觀察紅細胞的大小、形態、內涵物、著色性、大小一致性,以及有無有核紅細胞等。如有異常,應加以描述並報告。由於血液在體外儲存過久或塗片時的其他技術原因,有時血片的局部區域可能出現一些假的靶形紅細胞、口形紅細胞和假的球形紅細胞等,缺乏經驗的檢驗者往往會將其當作真正的異形紅細胞。最簡單的鑒別方法是瀏覽塗片的其他區域,如果是真的異形紅細胞,全片(而不是個別區域)都可見到同樣的異常。
如果血小板的數目及直方圖,血小板的平均體積(MPV)異常,血小板的分布寬度(PDW)增加,則瀏覽血片首先估計血小板數。Willians等認為,正常情況下,在血片厚薄適中區(每個紅細胞彼此相互接觸但又不重疊),每個油鏡視野,約有血小板8~15個;或每10~30個紅細胞見到一個血小板。當然,這只是一個大致的估計[2]。根據我們的經驗,只要平時留心觀察,並積累一定經驗之後,通過瀏覽血片,大致估計血小板數並不難,與此同時,注意觀察血小板的形態。
如果白細胞計數或直方圖異常,首先瀏覽血片,估計白細胞數量並觀察有無幼稚或異常白細胞。如發現與儀器報告不符或有其他異常則進行顯微鏡下白細胞分類計數。關於白細胞分類,一般血液檢驗人員似乎都很熟悉。但要作到准確分類,目前還存在不少困難,個別細胞的分類標准,至今尚未完全統一。
在外周血常規白細胞分類中,將粒細胞分為中性、嗜酸性和嗜鹼性三類即可。有時為了協助感染和血液病的診斷,臨床醫生要求將中性粒細胞進一步細分為分葉核、桿狀核細胞、晚幼粒細胞、中幼粒細胞等。區分桿狀核與分葉核細胞的界限一直是困擾醫學檢驗界的老大難問題。歷史上由於對桿狀核所下的定義不同,導致各家報告的桿狀核的百分比相差懸殊,其參考值自0~5%到12%~18%。為此,美國臨床病理學會(CAP)推薦如下定義:「成熟的粒系白細胞,具有彎曲、帶狀的核形,核葉間沒有線樣細絲(threadlike filament)形成,稱為桿狀核;如果連接核葉之間的橋(bridge)內有染色質,這種橋就不算細絲,也是桿狀核」;「如果細胞核扭曲(twist)、纏繞,造成一部分核壓在另一部分核之上,以至整個核的外形看不清,應判為分葉核。」該建議已被美國臨床檢驗室標准化委員會所採納。按照這一標准,桿狀核細胞的參考值應為5%~10%[3]。不過盡管有了這個標准,由於檢驗人員個人的判斷和解釋不同,在實際工作中仍存在矛盾和不一致的現象。每個實驗室應按統一標准,開展質量控制。
眾所周知,外周血中的淋巴細胞,是一類高度異質性的細胞。在病毒、毒素等抗原的刺激下,其中有一部分會發生增殖並向漿細胞或幼稚細胞(母細胞)轉化,從而導致多樣的形態變化。如細胞體積增大;胞質變多,藍染加深,有的含有空泡;核呈不規則形態,染色質變得疏鬆,偶爾隱隱約約可見核分裂。但如果缺乏豐富的臨床經驗可能誤認為是白細胞的幼稚細胞。
外周血片復查操作簡單,但技術性很強,並且以檢驗者的主觀判斷為主。一個優秀的檢驗工作者應根據患者的臨床表現,血常規直方圖認真進行血片復查,並進行綜合分析,可使多種常見的貧血、白血病、感染等疾病得到及時、初步,甚至明確的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