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常見的鑄造缺陷有哪些形成的原因及解決辦法
鑄造縮孔、鑄件表面粗糙不光潔、鑄件發生龜裂、球狀突起和鑄件飛邊這是常見的五種鑄造缺陷,下面就詳細介紹一下形成原因和解決辦法。
鑄造縮孔
原因:有合金凝固收縮產生鑄造縮孔和合金溶解時吸收了大量的空氣中的氧氣、氮氣等,合金凝固時放出氣體造成鑄造縮孔。
解決的辦法:
1、放置儲金球;
2、加粗鑄道的直徑或減短鑄道的長度;
3、增加金屬的用量。
鑄件表面粗糙不光潔
原因:型腔表面粗糙和熔化的金屬與型腔表面產生了化學反應,主要體現出下列情況。
1、包埋料粒子粗,攪拌後不細膩;
2、包埋料固化後直接放入茂福爐中焙燒,水分過多;
3、陪燒的升溫速度過快,型腔中的不同位置產生膨脹差,使型腔內面剝落;
4、焙燒的最高溫度過高或焙燒時間過長,使型腔內面過於乾燥等;
5、金屬的熔化溫度或鑄圈的焙燒的溫度過高,使金屬與型腔產生反應,鑄件表面燒粘了包埋料;
6、鑄型的焙燒不充分,已熔化的金屬鑄入時,引起包埋料的分解,發生較多的氣體,在鑄件表面產生麻點;
7、熔化的金屬鑄入後,造成型腔中局部的溫度過高,鑄件表面產生局部的粗糙。
解決的辦法:
1、不要過度熔化金屬;
2、鑄型的焙燒溫度不要過高;
3、鑄型的焙燒溫度不要過低(磷酸鹽包埋料的焙燒溫度為800度-900度);
4、避免發生組織面向鑄道方向出現凹陷的現象;
5、在蠟型上塗布防止燒粘的液體。
鑄件發生龜裂
原因:1、通常因該處的金屬凝固過快,產生鑄造缺陷(接縫);2、因高溫產生的龜裂。
解決的辦法:使用強度低的包埋料,盡量降低金屬的鑄入溫度,不使用延展性小的.較脆的合金。
球狀突起
原因:包埋料調和後殘留的空氣(氣泡)停留在蠟型的表面而造成。
解決的辦法:
1、真空調和包埋料,採用真空包埋後效果更好;
2、包埋前在蠟型的表面噴射界面活性劑;
3、先把包埋料塗布在蠟型上;
4、採用加壓包埋的方法,擠出氣泡;
5、包埋時留意蠟型的方向,蠟型與鑄道連接處的下方不要有凹陷;
6、防止包埋時混入氣泡;
7、灌滿鑄圈後不得再震盪。
鑄件飛邊
原因:因鑄圈龜裂,熔化的金屬流入型腔的裂紋中。
解決的辦法:
1、改變包埋條件。使用強度較高的包埋料,石膏類包埋料的強度低於磷酸鹽類包埋料,故使用時應謹慎,盡量使用有圈鑄造,無圈鑄造時,鑄圈易產生龜裂。
2、焙燒的條件。勿在包埋料固化後直接焙燒(應在數小時後再焙燒),應緩緩的升溫,焙燒後立即鑄造,勿重復焙燒鑄圈。
(1)鑄造後怎麼避免渣眼擴展閱讀
鑄造缺陷一直是鑄造行業無法避免和難以解決的問題。修復不合格鑄件,常規方法主要是進行焊補,需要熟練工人,耗費時間,並消耗大量材料。有時受部件材質的影響,焊接還會導致損壞加劇,造成部件報廢,加大了企業設備的生產成本。現市面上有一種金屬修補劑專門針對銅、鐵、鋼、鋁等不同材質進行修復,替代焊補工藝,避免應力損壞,為企業挽回巨大經濟損失。
② 如何避免鑄造出現的氣孔
避免鑄造出現氣孔的措施有:
1、控制金屬液的含氣量,熔煉金屬時,要盡量減少氣體元素溶入金屬液中,主要取決於所用原材料,合理的熔煉操作和合適的熔煉設備。
2、減少砂型(芯)在澆注時的發氣量。
3、採用一定的措施使澆注時產生的氣體容易從砂型中排出。如保證砂型有必須的透氣性,多扎出氣孔,使用薄壁或空心和中間填焦炭的砂芯,避免大平面在水平澆注位置,設置出氣口,適當的提高澆注溫度和注意引氣等。
4、提高氣體進入金屬液的阻力。例如保證直澆道有所需的高度和金屬液在型內的上升速度,在砂芯(型)表面實用塗料以減小砂型(芯)表面孔隙等。
5、澆築時保證受熱均勻。例如呋喃樹脂粘結劑鑄型,對澆注溫度很敏感,小於1350度不會出現熱皮下氣孔,型腔各部分受熱程度不同也會在熱區產生熱皮下氣孔,所以澆注系統應將金屬液分散引入型腔,使其熱場均勻,縮短充型金屬液流動距離,不使型腔局部受熱過劇而使呋喃樹脂分解。
(2)鑄造後怎麼避免渣眼擴展閱讀
一、侵入性氣孔這種氣孔的數量較少,尺寸較大,多產生在鑄件外表面某些部位,呈梨形或圓球形。主要是由於鑄型或砂芯產生的氣體侵入金屬液的未能逸出而造成。
防止措施:
(1)減少發氣量:控制型砂或芯砂中發氣物質的含量,濕型砂的含水量不能過高,造型與修模時脫模劑和水用量不宜過多。砂芯要保證烘乾,烘乾後的砂芯不宜存放太長時間,隔天使用的砂芯在使用前要回爐烘乾,以防砂芯吸潮,不使用受潮、生銹的冷鐵和芯撐等。
(2)改善型砂的透氣性,選擇合適的型空緊實度,合理安排出氣眼位置以利排氣,確保砂芯通氣孔道暢通。
(3)適當提高澆注溫度,開排氣孔和排氣冒口等,以利於侵入金屬液的氣體上浮排出。
二、析出性氣孔這種氣孔多而分散,一般位於鑄件表面往往同批澆注的鑄件大部分都發現有。這種氣孔主要是由於在熔煉過程中,金屬液吸收的氣體在凝固前未能全部析出,便在鑄件中形成許多分散的小氣孔。
防止措施:
(1)採用潔凈乾燥的爐料,限制含氣量較多的爐料使用。
(2)確保「三干」:即出鐵槽、出鐵口、過橋要徹底烘乾。
(3)澆包要烘乾,使用前最好用鐵液燙過,包中有鐵液,一定要在鐵液表面放覆蓋劑。
(4)各種添加劑(球化劑、孕育劑、覆蓋劑)一不定期要保持乾燥,濕度高的時候,要烘乾後才能使用。
③ 看鑄造廠是怎麼解決常見鑄造缺陷的種類有那些
鑄造缺陷是造成廢品的主要原因,是對鑄件質量的嚴重威脅。由於方方面面的原因,存在於鑄件的缺陷五花八門。由於凝固時條件不同,缺陷的形態和表現的部位各不相同。 東莞鑄造缺陷種類很多,可以用來修復的缺陷,一般有氣孔、砂眼、渣眼(夾渣)、縮孔縮松、裂紋等。 氣孔:常出現在鑄件內部,表面或近於表面處,大小不等,形狀光滑。 砂眼:常出現在鑄件內部或表面,孔內充塞著型砂。 渣眼:形狀不規則,常出現在鑄件內部或表面,不光滑,孔內全部或部分充塞著熔渣。 縮孔:表面的情況一般出現在厚斷面和薄斷面交接處,形狀不規則,孔內粗糙不平。縮松,由內而外聚集多處,表現在鑄件表面是不連貫的縮孔。 冷熱裂紋:出現在鑄件表面穿透或不穿透的裂紋,熱裂紋多呈彎曲形狀,冷裂紋多呈直線形狀。
④ 精密鑄造怎樣才能減少氣孔沙眼
應當是鑄件壁厚不均勻,是非常容易產生其縮孔等缺陷的,
可用的解決辦法可以在厚薄變化處增加鑄件的補縮通道,即增大鑄造圓角,因為在鑄造中要盡量避免有垂直角度的形狀.
另一種方法就是加大鑄件凝固時的溫度梯度,即保證鑄件的自下而上凝固順序,可以有效地減少氣縮孔的產生.
還有一種就是減少鑄件型腔的發氣量,型腔發氣量太大的話也會使鑄件有很多的空洞.
⑤ 在鑄造中如何提高鑄件表面光潔度
其實影響鑄造表面光潔度的原因有很多:
1.原材料,比如型砂的形狀,分為圓形方形和三角形,最差的是三角形,縫隙特別大(如果是樹脂砂造型,還會增加樹脂的加入量,當然也會同時增加發氣量,如果排氣不好就容易形成氣孔),最好的是圓形砂。。如果是煤粉砂也分砂的配比(砂子的強度和濕度)。。如果是二氧化碳的硬化砂,那就主要是看塗料了
2.材質,如果鑄件的材質要求不符合,比如錳低,容易產生疏鬆,表面材質粗大
3.澆鑄系統,如果澆鑄系統不合理,也容易造成鑄件疏鬆,嚴重的會發生鑄件澆不到的情況,甚至做不成完整的鑄件。憋渣系統不合理會使渣質進入型腔產生渣眼
4.造渣,如果鐵水中的渣質沒有清理干凈或者澆鑄時沒有擋住渣質,始渣跑到型腔里,那必然會出現渣眼
5.人為,由於馬虎大意,合箱時砂子沒有清理干凈或者掉進砂子,造型是砂子沒有橦實,或是砂子配比不合理,砂子強度不夠,,,,鑄件就會產生砂眼
6.硫磷超標,會使鑄件產生裂紋
在生產或指導生產時,這都是必須要注意的事項,才能保證鑄件的質量。。我說的也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由於鑄造的生產千變萬化,深奧異常,,在生產時遇到的問題也會經常出現,有時出現一個問題很久都找不到原因。。。所以經驗就非常重要了
不知你們一般做的都是多大的灰鑄鐵件,不同大小的鑄件用的原材料,造型方法,澆鑄系統,型砂,材質........等等很多都不一樣
我說的只是自己知道的一些知識,如果你想好好的學一下,那就在網上查一些資料吧,不過最好還是買書看,網上的資料沒有書上的全面。。。。不過也一定要活學活用啊,書本上的東西不也不可能全搬到實際生產中,,,如果身邊有鑄造的工程師,一定不要放過機會,一定要謙虛請教了,還有就是實際經驗最重要
祝你成功
⑥ 精密鑄造如何減少夾渣缺陷
渣眼產生環節在制殼及熔煉,主要控制生產環節,按照規定操作,可以有效減少鑄造缺陷
渣眼別名夾渣、包渣、臟眼、鋼水溫度不高、澆注擋渣不當造成。
渣眼的特徵是:孔眼形狀不規則,不光滑、裡面全部或局部充塞
著渣
產生的原因是:鋼水純凈度差、除渣不凈、澆注時擋渣不好,澆注系統擋渣作用差、澆注時澆口未充滿或斷流,在制殼,脫蠟等環節,容易有夾渣,導致澆鑄有渣眼
處理方法:缺陷的修補必須在不影響產品質量的前提下進行,修補依據應按相關標准有關技術規定執行。如所存在缺陷是否充許修補,及修補相關的技術要求。
參照標准:
TB1583-96機車車輛鑄鋼件補焊技術條件
TB1464-91鐵道機車車輛用碳鋼鑄件通用技術條件
TB456-84車鉤鉤尾框技術條件
TB1400-91內燃機車用鑄鋼輪心技術條件
⑦ 怎麼樣減少鑄造的渣眼問題
1、熔煉時,注意造渣和扒渣2、澆注前金屬液應有足夠的靜置時間,以利雜質上浮3、注意清除澆包嘴和澆包壁上殘留的熔渣並及時修補和更換澆包,採用茶壺式澆包4、澆注時應充滿澆口杯5、在鑄型中適當位置設置集渣冒口6、原鐵液注意含硫量不宜過高,如果是球鐵的話,注意殘留鎂含量
希望對你有幫助吧
⑧ 如何防止鑄造砂鑄時渣孔問題
鑄鐵件經常出現各種砂鑄造缺陷,如何防止這些缺陷是砂鑄造廠極為關注的一個問題。 本文根據實踐經驗描述了一些在該領域預防渣孔的知識。
預防渣孔的措施
1. 提高鐵液、蠕鐵和合金鑄鐵的溫度。如果時間允許,鑄造成型前休息一段時間以使殘渣上浮。
2. 防止熔融鐵氧化, 鐵鑄造廠應該嚴格控制球化劑和變質劑的數量。
3. 設計合理的澆注系統並將濾波器設置入晶元內以提高過濾殘渣的能力。澆注時,在鑄造渣包上持續使用最好的系統。
4. 當我們鑄造沙型球鐵時, 融鐵在鑄鐵的腔內流動。由於熔融鐵氧化或鐵液中的各種元素與鑄造原料和砂芯產生反應,將再次生成渣。我們經常稱之為「二次渣」(不同於「一次渣」)。
這個缺陷通常通過磁粒子檢驗僅出現在斷裂表面、完成的砂鑄件的表面。 這樣的雜質主要包括氧化物(氧化鎂、二氧化硅、氧化鐵……)和硫化物(硫化鎂、硫化鐵、硫化錳……)和其他雜質。
預防二次渣的措施
1. 嚴格控制鐵液中鎂的殘餘量,(一般質量分數為0.035% ~ 0.055%,如果壁薄,則應控制在最低;反之則控制在最高。)
2. 降低原始熔鐵的硫含量,如果條件允許的話,最好是採取一些脫硫方法,提高加工溫度和澆注溫度。脫硫後的熔融鐵大大降低了硫含量可有效減少「二次渣。」
3. 提高球化劑中的稀土含量,並降低鎂含量。它可以幫助降低鐵水表面的溫度,並有效減少「二次渣孔。
渣孔將減少有效承載范圍,導致應力集中在孔周圍並降低鑄造抗疲勞和抗沖擊性。欲購買砂鑄件的鑄造廠或個人應該仔細檢查,以避免這些缺陷。
⑨ 鑄鋼件ZG45內部的氣孔砂眼怎麼能在澆注的過程中控制
ZG45杠屬於鑄鋼材質,鑄造過程引起的氣孔及解決辦法分為幾種因素:
1:熔渣引起的氣孔。氣孔呈黑色,在鑄件表面不規則位置分布。冶煉過程可以提高冶煉溫度;在液態金屬上層撒一些珍珠岩使熔渣凝聚,在撥去熔渣,減少液態金屬中的熔渣數量即可減少或消除氣孔中的熔渣缺陷。
2:鋼包、或型腔引起的沙眼氣孔。鋼包製作過程必須用圓木棒等工具,將耐火沙、膨潤土、粘土等混合物密制的壓緊在鐵制鋼包內,免得松動在鑄造過程中這些物質熔入液態金屬,形成沙眼氣孔缺陷。行腔必須做實,免得松動在鑄造過程中形成塌陷混入液態金屬,形成砂眼氣孔。
3:鐵水溫度低引起的氣孔。液態金屬溫度低於鑄造所需溫度,熔渣與液態金屬難以隔離,混合在一起導致的砂眼氣孔。必須達到鑄造溫度要求,才可降低或消除鑄件沙眼引起的氣孔。
⑩ 潮膜砂鑄造,鑄件粗拋後怎麼從顏色上區分砂眼和渣眼
首先加渣是鑄件內部或者表面有熔渣形成的孔洞,產生原因造渣不良,扒渣不凈,或者澆包不幹凈,擋渣不良。防止方法:熔煉時,注意造渣和扒渣,澆注前金屬液應有足夠的靜置時間,以利雜質上浮。注意清除澆包嘴(對於直接澆注的為爐嘴)和澆包壁上殘留的熔渣。並及時修補和更換澆包,澆注時注意擋渣或採用茶壺式澆包。夾砂是鑄件的表面或內部有耐火材料砂粒而形成的孔洞,產生原因:型腔內有粉狀或粒狀耐火材料澆注時沒有及時清除。澆注時金屬液沖破型或者芯,防止方法:對於精密鑄造防止型殼在脫蠟存放搬運焙燒填砂過程中型砂落入型腔,避免型殼分層,重點及時清理脫蠟時的殘渣,以免帶入型腔,澆注時注意吸凈型腔中的掉砂等;對於砂型鑄造注意澆注系統,設計時內澆口不準正對型芯的薄弱環節,以免形成沖砂,造成夾砂,以及有必要的澆口窩,在下芯合型時注意掉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