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進行軸承與軸配合的檢測
軸承與軸的配合間隙必須合適,徑向間隙的檢測可採用下列方法。 1、賽尺檢測法 對於直徑較大的軸承,間隙較大,以用較窄的塞尺直接檢測。對於直徑較小的軸承,間隙較小,不便用塞尺測量,但軸承的側隙,必須用厚度適當的塞尺測量。 2、壓鉛檢測法 用壓鉛法檢測軸承間隙較用塞尺檢測准確,但較費事。檢測所用的鋁絲應當柔軟,直徑不宜太大或太小,最理想的直徑為間隙的1.5~2倍,實際工作中通常用軟鉛絲進行檢測。 檢測時,先把軸承蓋打開,選用適當直徑的鉛絲,將其截成15~40毫米長的小段,放在軸頸上及上下軸承分界面處,蓋上軸承蓋,按規定扭矩擰緊固定螺栓,然後在擰松螺栓,取下軸承蓋,用千分尺檢測壓扁的鉛絲厚度,求出軸承頂間隙的平均值。 若頂隙太小,可在上、下瓦結合面上加墊。若太大,則減墊、刮研或重新澆瓦。 軸瓦緊力的調整:為了防止軸瓦在工作過程中可能發生的轉動和軸向移動,除了配合過盈和止動零件外,軸瓦還必須用軸承蓋來壓緊,測量方法與測頂隙方法一樣,測出軟鉛絲厚度外,可用計算出軸瓦緊力(用軸瓦壓縮後的彈性變形量來表示) 一般軸瓦壓緊力在0.02~0.04毫米。如果壓緊力不符合標准,則可用增減軸承與軸承座接合面處的墊片厚度的方法來調整,瓦背不許加墊。 滑動軸承除了要保證徑向間隙以外,還應該保證軸向間隙。檢測軸向間隙時,將軸移至一個極端位置,然後用塞尺或百分表測量軸從一個極端位置至另一個極端位置的竄動量即軸向間隙。 當滑動軸承的間隙不符合規定時,應進行調整。對開式軸承經常採用墊片調整徑向間隙(頂間隙)。
② 怎麼檢查軸承壞了
1、外包裝是否清晰
一般來說,正規廠家生產的品牌都有自己的專業設計人員進行外包設計,並安排已通過生產條件的工廠進行生產。因此,無論從線條到色塊,產品的包裝都要非常清晰、明確。
2、有無噪音嗎
左手握住軸承的內套筒,右手輕輕地來回擺動外套筒使其轉動,傾聽軸承工作時的噪音。由於大多數假冒產品的生產條件落後,手工車間操作完成,在生產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將灰塵、砂子等雜質混入軸承體內。
3、觀察表面
購買進口軸承時,表面是否有油污,需要特別注意。由於國內防銹技術與國外先進製造國還存在一定差距,在進行防銹處理時容易在軸承體上留下較厚的油印,用手接觸時會感到粘膩。
4、倒角是否均勻
所謂軸承倒棱,即水平面與垂直面的結合處,由於生產工藝的限制,假冒軸承產品,在這些稜角處的稜角處處理不合格,我們很容易辨別出來。
(2)運動中的軸承如何點檢擴展閱讀:
軸承的分類:
1、調心球軸承
調心球軸承是二條滾道的內圈和滾道為球面的外圈之間,裝配有圓球狀滾珠的軸承。外圈滾道面的曲率中心與軸承中心一致,所以具有與自動調心球軸承同樣的調心功能。
2、深溝球軸承
深溝球軸承是最具代表性的滾動軸承。與尺寸相同的其它類型軸承相比,該類軸承摩擦系數小,極限轉速高,結構簡單,製造成本低,精度高,無需經常維護。
3、推力球軸承
推力球軸承分為單向和雙向兩種。 它們只能承受軸向載荷,絕不能承受任何徑向載荷。推力軸承分緊圈和活圈兩部分。緊圈與軸套緊,活圈支承在軸承座上。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軸承
③ 軸承的檢驗方法
1、外包裝上標識、精度等級與包裝內產品是否相符,每一包產品必須附有質量合格證。合格 證上應註明製造廠名、軸承代號、標准代號、包裝日期。
2、每套軸承上必須有永久性製造廠氏代號和軸承型號標志,標志的內容應完整清晰,且與合格證上的內容相符。
3、更換軸承時,軸頸與下軸承接觸角為60~900密封,接觸面積應均勻,接觸點每平方厘米不少於2~3點。
4、用肉眼觀察軸承,應沒有剝落痕跡和磨損;所有滾動體表面應無斑點、裂紋、磕碰現象;滾動體間隙應密切配合並旋轉應靈活。
5、軸承的滾動體與油與滑道表面應無腐蝕、坑疤與斑點,接觸平滑無雜音。
參考資料
網路-軸承
④ 如何進行軸承的外觀檢查
軸承的外觀檢查方法
外觀檢查中所注意的重點有以下幾項:
(1)各種裂紋,諸如原材料裂紋,鍛造裂紋、熱處理裂紋和磨削裂紋等,這些裂紋在以後軸承的運轉過程中,將成為應力集中源而迅速擴大,造成軸承破裂,對軸承壽命和工作安全性影響極大。事實上,對於重要用途的軸承,軸承廠已對其組成零件進行100%磁力或射線探傷檢查。
(2)各種機械傷痕,諸如磨傷,劃傷、壓傷、碰傷等,都會造成軸承安裝不良,引起偏載和應力集中,造成旋轉精度和使用壽命的下降。
(3)銹蝕、黑皮和麻點,後兩種是容易儲存水分和污物的缺陷,最容易發展成銹蝕。而銹蝕則是導致安裝不良、早期磨損和疲勞的污染源,嚴重的銹蝕會使軸承報廢。
(4)起皮和折疊,這兩種缺陷的局部與基體金屬結合不牢,而且其周圍往往不同程度地存在著脫碳或貧碳現象,材料容易崩落、壓凹或磨耗,對軸承壽命和精度很不利。
(5) 保持架的鉚接或焊接質量,主要觀察鉚釘頭是否偏位、歪斜、鬆弛、缺肉或「雙眼皮』,焊接的位置是否正確,焊點過大還是過小,有否焊接不牢或焊接過度引起卡住滾動體現象,某些保持架的壓坡、收邊,斂縫和鑿口的質量是否保證,滾動體是否能不落出保持架並能回轉自如,這些要點如不合要求,小則造成軸承雜訊和旋轉精度降低,大則可能發生保持架散架,造成機械故障或事故。
以上從(1)至(5)條檢查時如有發現,該軸承同樣不予驗收。另外如打字質量不佳,如字跡模糊、損壞,都應認為次品,嚴重者也可不予驗收。
⑤ 如何檢查軸承的游隙
有軸向游隙和徑向游隙的不同,測軸向游隙時將軸承水平放置,把內圈或外圈水平放置在水平墊塊上,將百分表定在外圈或內圈上,抬外圈或內圈,看錶的指針動幾絲,就能大致確定軸向游隙。徑向游隙的測量也是這樣,固定外圈或內圈,打上表,推動看跳動。大體確定。
⑥ 運轉中的軸承如何通過聲音判斷故障
現在的機械設備很多,科技越來越發達,機械設備產品就越來越先進,機械零件之一的軸承是非常容易出問題的部件,一般的技術人員很難判斷出軸承的問題所在,但在技術比較厲害的軸承技術人員就很牛X了,比如軍桑令軸承技術人員就很厲害,不管機械里安裝的是SKF軸承還是國產軸承,只要看聲音就能判斷出問題的所在,以下就來看運轉中的SKF軸承怎樣通過傾聽聲音來判斷問題。 軸承損壞固然可藉由聽力來查覺,但是通常此時已經到了軸承必須馬上被更換不可。所以,較好的方法例如使用如電子式狀況監測儀器,預先疹斷軸承的運轉情況。比起舊方法(使用一根木棍或螺絲起子抵在軸承箱上,另一端貼住耳朵),利用先進儀器更能精確的預估軸承狀況。 尖銳的吱吱噪音可能是由於不適當的潤滑所造成的。不適當的SKF軸承間隙也會造成金屬聲。軸承外圈軌道上的凹痕會引起振動,並造成平順清脆的聲音,若是由於安裝時所造成的敲擊傷痕也會產生噪音,此噪音會隨著軸承轉速的高低而不同。 利用聽覺來辨識不規則的運轉是一種很普通的方法,例子如藉助電子式聽診器來查覺某一零件的不正常噪音是有經驗操作員使用。軸承若是處於良好的運轉狀況會發出低的嗚嗚聲音,若是發出尖銳的嘶嘶音、吱吱音及其它不規則的聲音、通常表示進口軸承處於不良的運轉狀況。
⑦ 如何進行軸承的維護和保養
您沒說清楚,是什麼軸承,軸承種類太多了:1、家裡拉門的滑動軸承?2、自行車的輪軸承?3、輪船螺旋槳的止推軸承?4、汽車前輪的壓力軸承?5、四輪滾動軸承?請您補充一下問題,好讓行家們及時幫您解答。我試著自問自答一下(沒蒙對的話,您就權當沒說):第一問,滴點縫紉機機油,就可以了,臟的話提前用煤油或汽油浸洗一下(一般不必);第二問,沒有必要,基本免維護;第三問,不懂;第四問,壓力軸承如果檢查上鎖止螺栓完好,而問題依舊,壓力軸承(也叫壓力膠套)只能更換。第四問,得看什麼車,大多是免維護的,具體看結構,有的是靠車橋齒輪油潤滑的,不缺有的話基本終生不需維護,但有的是依靠出廠時打入的黃油,也能維持較長時間,但年歲久了也有可能磨幹了,這得維護,但一般得進修理廠——卸輪,仔細抽出半軸(要小心油封),取下軸承徹底洗凈,最後加註黃油(一定要用鋰基脂,不要用普通黃油),裝復。
⑧ 軸承如何檢測
(1)觀察法。用肉眼觀察滾動軸承,內外滾道應沒有剝落痕跡和嚴重磨損,並且呈一條圓弧溝槽狀;所有滾動體表面應無斑點、裂紋和剝皮現象;保持架應不鬆散、無破損、未磨穿,與滾動體間隙不過大。
.(2)手感法。正常軸承的內外座圈與滾動體的間隙為0.005~0.010毫米。對已使用過一個階段的滾動軸承,用手指捏住內座圈進行軸向晃動時,應無明顯的曠動響聲。
.(3)轉動法。用一隻手夾持軸承內座圈,另一隻手轉動外座圈,軸承應能靈活轉動,而且應感覺不到徑向晃動。
檢查時,應將上述3種經驗方法結合起來,以利於對滾動軸承的技術狀態做出正確的判斷。對於錐形滾柱軸承,還應觀察滾動體是否位於外座圈的中間,若有前移,應不超過1.5毫米。
⑨ 如何正確檢查前輪軸承情況
右手上下晃動前輪,感覺其晃動量,如果超過5毫米,一般就需要處理一下了
⑩ 怎麼檢查軸承
軸承的口徑和外徑,及滾動的磨叉情況,有無阻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