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临西县的经济
临西县盛产小麦、玉米、谷子、棉花、大豆等作物,是国家优质粮、棉基地县、省市波尔山羊和小尾寒羊改良基地、河北农大高新技术示范基地。依托粮、棉、果等主导产品,形成了浸出油厂、面粉加工厂、酱菜厂、果蔬脆片厂、酿酒厂等一批具有相当规模的储备和深加工能力的企业。
截至2013年,临西县有蔬菜大棚1721个,食用菌大棚1200个,核桃1640亩,芦笋2050亩,初步形成两条高效农业种植长廊,沿路周边建设以蔬菜、食用菌、核桃、黄金槐、芦笋、竹柳等为主的10个特色农业示范区。 民营经济占临西县工业主导地位,截至2012年,全县拥有各类企业5000多家,形成了轴承、棉纺、建材、机械、医药、化工、农副产品加工等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
轴承生产是临西经济的特色支柱产业,临西是全国最大的轴承加工生产基地之一、全国最大的碳钢生产基地和全国最大的轴承商贸集散地,被授予“河北省临西县轴承出口聚集区”、“中国轴承产品出口共建基地”称号。 2012年全县轴承产业固定资产达58亿元,从业人员6万余人。
截至2012年,临西县有固定资产投资亿元以上龙头企业3家,千万元以上企业20家,百万元以上企业188家,其中50家企业通过了国际质量体系认证,46家企业获得了自营出口权,注册商标20多个,产品遍销海内外。 工业园区 临西县轴承工业园区位于临西县城珠江路以北,阳光大道两侧,总面积14.87平方公里,由中国轴承大世界、工业区和10个行政村组成。园区形成以中国轴承大世界市场为龙头,以加工生产区为主体,集生产加工和市场销售于一体的现代化轴承产业园区,2011年7月被河北省政府批准为省级工业园区。
临西县运河工业园区位于临西县东部,与山东省临清市隔卫运河相望,是临西县依托轴承、机械加工等特色产业而建设的工业聚集区,集中有轴承加工、机械制造、机电数控等生产型企业。2011年被邢台市政府列编为市级工业聚集区。 邢临高速公路(邢台市-临西县)是国家级高速公路东吕高速(编号为G2516 )的一段,东吕高速起点在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县,经过山东、河北、山西3省,终点在山西省吕梁市汾阳市。邢临高速起点为京珠高速公路邢台南互通,终点为冀鲁界,全程104.64公里,主线采用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全线于2005年底建成通车,是连接山东、河北、山西的重要通道。
邢临公路(邢台—临清)在临西县境内长19.5公里。西由威县入境,经吕寨、老官寨、河西镇,于河西镇汇结后过卫运河至山东省临清市。
邯临公路(邯郸—临清)系省级干线公路,临西境内段长35.85公里,东起河西镇,经洪官营、白庄、大刘庄、县城、高村、氮肥厂、下堡寺镇、张三寨、西倪庄、务头出境到丘县香城堌。
另有清临公路(清河-临西)、童吕线(临西-吕寨)、童尖线(临西-尖冢)、周姚线(周楼-姚楼)、张摇线(西张堤-摇鞍镇)、张黎线(张庄-黎博寨)、白水线(白庄-东水波)、简东线(简店-东枣园)、张贺线(张三寨-中贺伍庄)等县乡道路。
截至2012年,临西县全县公路总里程达750公里,公路密度为148.6公里/百平方公里,位居全邢台市前列,形成了“一条高速、两条县道、三条省道、四横五纵、村村通油路、村村通客车、县域出口全拓宽”的交通大格局。 京九铁路经过临西县东北部,在东枣园乡张庄村设有临西站,现为四等站,隶属北京铁路局北京车务段。客运办理旅客乘降,行李、包裹托运;货运办理整车货物发到。
截至2014年10月,临西站有4461次(阳泉-临西)、4462次(临西-阳泉)两趟普快列车停靠。 临西县境内卫运河共有渡口5处,自南向北依次为尖冢渡、大营渡、江村渡、刘口渡、汪江渡。
明清时期,临清县运河漕运十分发达,临清成为北方重镇和交通枢纽。清中叶以后,河决频繁,水道淤塞,行船受阻,官府不问,卫运河航运不能沟通南北,河运规模迅速缩小。津浦铁路、津汉铁路通车后,大运河更是逐年衰落,直至河船停驶。
② 轴承中的ls 、rz、rs都什么意思,各自的区别是什么
ls:轴承一面具有接触式密封,内圈无密封凹槽;
rz:轴承一面具有衬钢板合成橡胶的低摩擦密封(非接触式);
rs:轴承一面具有合成橡胶或聚氨基甲酸酯接触式密封(接触式)。
这里的接触和不接触是指轴承的密封圈与不与轴承的内圈接触,RS型的轴承密封圈与轴承的内圈紧密接触,有较好的密封效果,结构就像油封,RS型的轴承可以省去机械结构中的油封,进口的RS的系列轴承的密封效果是比较好的。RZ型的轴承密封圈不与轴承的内圈接触,有缝隙,该种结构仅起到防尘的作用,并不能密封,该轴承一般在机械结构中还要配油封装置使用。RS因为密封圈与内圈接触有摩擦,极限转速较RZ型不接触没摩擦的要低。RZ型的可以达到开式轴承的极限转速。目前,RZ系列基本很少生产,一般用ZZ冲压纯金属防尘盖代替。
希望对你有用!
③ 滚动轴承失效的4个阶段请详细描述,最好有图
第1阶段一一轴承失效初期
这个阶段轴承会在次表面形成微观裂纹或晶格的错位,而轴承表面则看不到裂纹或者微小剥落,在振动信号的低频段不会形成比较明显的冲击信号,用传统的加速度传感器不能拾取到故障信号,但是次表面的微观裂纹或者晶格的错位会产生声发射信号或者应力波信号。因此,在这个阶段轴承的故障特征主要体现在超声频率段,可以通过声发射传感器或者基于共振的加速度传感器进行拾取,其主要表现为测得的信号峰值或者能量值变大。
第2阶段一一轴承失效发展期
在这个阶段有轴承的微观劣化开始由次表面向表面扩展,并在轴承的接触表面产生裂纹或微小剥落等损伤点,当轴承原件表面与这些损伤点接触时,就会形成一定频率的冲击脉冲,根据傅里叶变换可知,短时的冲击信号在频域上是一个宽频信号,所以这个重疾信号必然会激起轴承零部件的高频固有频率发生共振,从而使得其振动加强,通过加速度传感器便能将这部分信号拾取到,再利用包络解调技术能观察到轴承的故障特征频率,到了第2阶段的末期还能观察到故障特征频率的倍频,
在这个阶段,轴承的故障特征频率暂时被淹没在低频段较高的嗓音当中,因此在故障特征频率段观察不到很清晰的故障特征频率。
第3阶段一一轴承时效快速发展期
在这个阶段,随着轴承损伤的加速发展,损伤点对轴承接触面的冲击越来越强烈,在共振频率段解调出来的轴承故障特征频率的倍频越来越多,而且其周期性冲击的能量大小已经足以直接通过振动信号的功率谱观察出来,这个时候可以直接在振动信号的功率谱上清晰地看到轴承的故障特征频率,并且其倍频有越来越多的趋势
第4阶段一一轴承失效末期
在这个阶段,滚动轴承已经快达到寿命的终点,损伤点可以通过肉眼观察到,轴承运动的噪音变得特别大,温度急速的升高,此时直接功率谱上不仅可以清晰地看到轴承的故障特征频率及其倍频,如果损伤点交替的进入载荷区的话,还能在故障特征频率旁边看到明显的调制边频,在第4阶段的末期,频谱上谱线变得不是很清晰,在功能频谱上会形成凸出的“茅草堆”另外高频振动的能量在这时还可能不升反降,如果发现高频的监测量开始下降,不是表面轴承状态变好,而是说明轴承已经快到寿命的终点。
④ 影响轴承使用寿命的有哪些方面
在确保轴承获得最长使用寿命的过程中,有几个关键阶段需要特别注意。首要阶段是安装和初次润滑。这包括使用机械安装工具、感应式加热器以及液压设备等。若未采用正确的方法和工具,轴承的寿命可能会显著缩短。初次润滑同样至关重要,选择合适的润滑脂并确保适当的润滑量和方法,是实现机器最佳运行性能的关键。
接下来是对中的步骤。在轴承安装完毕后,例如将电机与泵相连时,对中工作不可忽视。良好的对中可以避免额外的载荷、摩擦和振动,从而防止轴承及其他机器部件的过早磨损。这不仅有助于延长机器的整体寿命,还能减少能耗,降低故障风险。
补充润滑同样不可或缺。这包括使用轴承润滑脂、手动或自动润滑器等工具。正确选择润滑脂,并在适当的时间间隔内使用适量的润滑脂,对于实现轴承的最大使用寿命至关重要。采用连续润滑方式,如使用单点或多点自动润滑器,能够提供更稳定、精确且无污染的润滑效果。
基本状态监测是确保轴承长期稳定运行的重要手段。这包括使用温度、噪声、速度和振动测量仪器等工具。定期检测轴承状态可以帮助发现潜在问题,预防意外停机,并确保设备维修计划与生产安排相匹配,从而提升工厂的生产力和生产效率。
最后,拆卸阶段也需谨慎处理。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轴承可能会达到使用寿命的终点,需要更换。正确使用拆卸工具,如机械和液压拉拔器、感应加热器等,可以避免对其他机器部件造成损害,保护可重复使用的轴和轴承座,并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