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造型机都有哪些结构组成的
造型机由机身、起模机构、震击压实机构、转臂压头部分及气动管路系统等部件组成。
1、机身为一坚固的空心框架工件,上部支撑转臂压头部分,压实时转臂勾住机身使压实力由机身承受,机身与震击机构用螺栓连接在一起,转臂压头部分,压头固定在可以回转的摇臂上,压头有螺旋升降机可根据砂箱高度调至压头至砂箱的距离。
2、转臂是通过手拉阀控制油缸活塞往返运动,实现正臂和转臂运动。
3、起模结构由两只起模缸、连杆、平衡轴、起模台、起模杆等组成,起模缸启动时带动连杆、平衡轴、起模台使四根顶杆同时顶起砂箱起模。
4、震击压实结构。采用弹簧微震气动压实结构,压实震击使震动增加。起模时夹紧气缸将震实缸体锁紧,落模时夹紧气缸松开。
5、气动管路系统:输入的压缩空气,经空气过滤器去除压缩空气中的水及杂质,然后经油雾器注入润滑油,供给各气动元件和机构,机器动作由手拉阀控制台实现。
6、气源供给和润滑。机器是由气源作能源和油做润滑来实现工作的。进气压力大小和油量大小分别由减压阀和调油阀来调节。气源经过油雾器时根据虹吸原理将油吸入管路,雾状进入各管路系统进行润滑。
造型机用于制造砂型的铸造设备。它的主要功能是:填砂,将松散的型砂填入砂箱中;紧实型砂,通过震实、压实、震压、射压等不同方法使砂箱中松散的型砂紧实,使砂型在搬运和浇注等过程中具有必要的强度;起模,利用不同机构将模样从紧实后的砂型中取出。
2. 模具的core pins是什么意思
core pin: 心销 | 心型梢 | 中心销 | 穿孔杆
3. 铸造几种常用的手工造型方法用于什么场合
1、普通砂型铸造:利用砂作为铸模材料,又称砂铸,翻砂,包括湿砂型、干砂型和化学硬化砂型3类,但并非所有砂均可用以铸造。好处是成本较低,因为铸模所使用的沙可重复使用;缺点是铸模制作耗时,铸模本身不能被重复使用,须破坏后才能取得成品。
砂型(芯)铸造方法:湿型砂型、树脂自硬砂型、水玻璃砂型、干型和表干型、实型铸造、负压造型。
砂芯制造方法:是根据砂芯尺寸、形状、生产批量及具体生产条件进行选择的。在生产中,从总体上可分为手工制芯和机器制芯。
2、特种铸造:按造型材料又可分为以天然矿产砂石为主要造型材料的特种铸造(如熔模铸造、泥型铸造、壳型铸造、负压铸造、实型铸造、陶瓷型铸造等)和以金属为主要铸型材料的特种铸造两类。
金属模铸造法:利用熔点较原料高的金属制作铸模。其中细分为重力铸造法、低压铸造法和高压铸造法。
受制于铸模的熔点,可被铸造的金属也有所限制。
脱蜡铸造法:这方法可以为外膜铸造法和固体铸造法。
先以蜡复制所需要铸造的物件,然后浸入含陶瓷的池中并待乾,使以蜡制的复制品覆上一层陶瓷外膜,一直重复步骤直到外膜足以支持铸造过程,然后熔解模中的蜡,并抽离铸模。其后铸模需要多次加以高温,增强硬度后方可用以铸造。
铸造工艺:
铸造工艺可分为三个基本部分,即铸造金属准备、铸型准备和铸件处理。铸造金属是指铸造生产中用于浇注铸件的金属材料,习惯上称为铸造合金,主要有铸铁、铸钢和铸造有色合金。
铸件自浇注冷却的铸型中取出后,有浇口、冒口及金属毛刺披缝,砂型铸造的铸件还粘附着砂子,因此必须经过清理工序。进行这种工作的设备有抛丸机、浇口冒口切割机等。
砂型铸件落砂清理是劳动条件较差的一道工序,所以在选择造型方法时,应尽量考虑到为落砂清理创造方便条件。有些铸件因特殊要求,还要经铸件后处理,如热处理、整形、防锈处理、粗加工等。
铸造是比较经济的毛坯成形方法,对于形状复杂的零件更能显示出它的经济性。如汽车发动机的缸体和缸盖,船舶螺旋桨以及精致的艺术品等。有些难以切削的零件,如燃汽轮机的镍基合金零件不用铸造方法无法成形。
另外,铸造的零件尺寸和重量的适应范围很宽,金属种类几乎不受限制;零件在具有一般机械性能的同时,还具有耐磨、耐腐蚀、吸震等综合性能,是其他金属成形方法如锻、轧、焊、冲等所做不到的。因此在机器制造业中用铸造方法生产的毛坯零件,在数量和吨位上迄今仍是最多的。
网络--铸造
4. 陈强,张双侠,高波主编的机械制造基础(第2版)的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和地3章
第1章材料与热处理填空答案
一、填空题
1、材料的力学性能包括 强度与塑性 、硬度、冲击韧性、疲劳强度。
2、铁碳合金固态组织分铁素体、奥氏体、渗碳体、珠光体、莱氏体。
3、热处理工艺包括加热、保温、冷却三个阶段。
4、普通热处理包括退火、正火、淬火、回火。
5、表面热处理包括表面淬火、火焰加热、感应加热。
6、化学热处理包括渗碳、渗氮、碳氮共渗、渗金属。
7、回火分为低温回火、中温回火、高温回火。
8、合金工具钢按用途分合金刃具钢、合金模具钢、合金量具钢。
9、常用铸铁有灰铸铁、球墨铸铁、可锻铸铁。
10、测定硬度方法有布氏硬度、洛氏硬度、维氏硬度。
11、强度分为屈服强度、抗拉强度、抗压强度、抗弯强度、抗剪强度。
12、正火一般应用于改善切削加工性能、作为预备热处理、作为最终热处理。
第2章热加工知识填空答案
一、填空题
1、手工造型分 整模造型 、 分模造型 、 挖砂造型 、 活块造型 。
2、浇注系统由 外浇道 、 直浇道 、 横浇道、内浇道 、 冒口 组成。
3、特种铸造分金属型铸造 、熔模铸造、压力铸造、 离心铸造。
4、压力加工分轧制、 挤压、 拉拔 、 自由锻 、 模锻 、 板料冲压 。
5、加热时产生的缺陷 氧化、 脱碳 、 过热、裂纹、 过烧。
6、镦粗分 完全镦粗 、 端部镦粗 、 中间镦粗 。
7、胎模可分为 摔子 、 扣模 、 套模 、 合模四种。
8、冲压工序分 分离 与 成形 两类。
9、常用焊接方法有 手工电弧焊 、 气焊、埋弧焊、 气体保护焊、电阻焊 。
10、常用钎料分 硬钎料 、 软钎料 。
11、分离工序包括切断、 落料、 冲孔 、 切口 、 切边 等。
12、冲孔方法分 单面冲孔法、双面冲孔法。
13、板料冲压常分 落料、冲孔、弯曲、拉深等。
14、常用起模方法 顶模、漏模、翻转三种。
15、型砂与芯砂的组成 原砂、粘结剂、附加物、涂料与扑料 。
16、铸造主要缺陷 错型、浇不足、缩孔、砂眼、裂纹 等。
17、铸造工艺对铸件结构要求 减少分型面、采用平面分型面、少用或不用型芯、少用或不用活块、垂直壁要考虑斜度、利于排气与清理 。
18、自由锻工序分 拔长、镦粗、冲孔、弯曲、错移、扭转 等 。
19、大型锻件的主要生产方法 自用段 。
20、气焊火焰分为 碳化焰、 中性焰、氧化火焰 三种。
第3章答案
一、填空题
1、硬质合金主要分YG、YT。
2、刀具切削部分的组成前面、主后面、副后面、主切削刃、副切削刃、刀尖。
3、在基面内测量的角度主偏角、副偏角、刀尖角。
4、切削过程中会产生金属变形、切削力、切削热和刀具磨损等物理现象。
5、切削运动包括主运动和进给运动。
6、切削表面待加工表面、已加工表面、过渡表面。
7、切削要素包括切削用量和切削层横截面要素。
8、切削用量包括切削速度、进给量、背吃刀量三个要素。
9、选择切削用量的基本原则首先选择较大的背吃刀量,其次选择最大的进给量,最后确定合理的切削速度。
10、切削层要素包括切削宽度、切削厚度、切削面积三个要素。
11、总切削力分解为切削力、进给力、背向力。
12、切削过程中对总切削力产生影响主要是工件材料的力学性能、刀具的几何角度、切削用量和切削液等因素。
13、切削热是由变形抗力和摩擦阻力所消耗的能量而转变的热能。
14、切削热产生于三个变形区即剪切滑移变形区、塑性滑动变形区、弹性挤压变形区。
15、切削液作用冷却作用、润滑作用、清洗和排屑作用、防锈作用。
16、常用的切削液分为水溶液、乳化液和切削油三大类。
17、数控机床由控制介质、数控装置、伺服系统、机床本体组成
二、概念题
1、答、由机床或人力提供的运动,促使刀具与工件之间产生附加的相对运动,以完成连续的切削的运动。
2、答、工件上有待切除的表面。
3、答、工件上经刀具切削后产生的表面。
4、答、工件上由切削刃形成的那部分表面。
5、切削速度
答、切削刃上选定点相对于工件的主运动的瞬时速度。
6、答、在刀具切削刃附近的前刀面上黏附的一块很硬的金属。
7、答、在切削过程中,工件已加工表面受刀刃和后面的挤压和摩擦产生塑性变形,使表层组织发生变化、硬度显著提高的现象。
8、答、刀具上切屑滑过的表面。
9、答、刀具上与加工表面相对的表面。
10、答、前刀面与后刀面的交线。
11、答、是前刀面与副后刀面的交线。
12、答、是过切削刃选定点并垂直于假定主运动方向的平面。
13、答、通过主切削刃选定点与主切削刃相切并垂直于基面的平面。
14、答、刀具由刃磨后开始切削一直到磨损量达到磨钝标准为止的总切削时间。
三、简答题
1、答、前角、后角、主偏角、副偏角、刃倾角、刀尖角
前角(γo ):正交平面中测量的前刀面与基面之间的夹角称为前角。
后角(αo ):正交平面中测量的后刀面与切削平面之间的夹角称为后角。
主偏角(κr):基面中测量的主切削刃与假定进给运动方向之间的夹角称为主偏角。
副偏角(κ′r):基面中测量的副切削刃与假定进给运动反方向之间的夹角称为副偏角。
刃倾角(λs):切削平面中测量的主切削刃与基面之间的夹角称为刃倾角。
刀尖角(εr):基面中测量的主、副切削刃之间的夹角。
在正交平面中,若前刀面在基面之上时前角为负,前刀面在基面之下时前角为正,前刀面与基面相重合时前角为零。后角也有正负之分,但切削加工中后角只有正值,不能为零或负值;刀尖处于切削刃最高点时刃倾角为正,刀尖处于切削刃最低点时刃倾角为负,切削刃与基面相重合时刃倾角为零。
2、答、
3、答、(1)高的硬度和耐磨性
(2)强度和韧性
(3)耐热性
(4)工艺性
4、答、①钨钴类硬质合金(YG),适合于粗加工;含钴量少的用于精加工。
②钨钛钴类硬质合金(YT),主要用于加工塑性材料。
③钨钽(铌)钴类硬质合金(YA),适合于对冷硬铸铁、有色金属及其合金进行半精加工,也可对高锰钢、淬火钢等材料进行半精加工和精加工。
④钨钛钽(铌)钴类硬质合金(YW),既能加工钢材,又能加工铸件、有色金属及其合金,且通用性较好的刀具材料。
⑤碳化钛基类硬质合金(YN),不适于强力切削和断续切削,主要用于精加工和半精加工,尤其是加工那些较大较长的零件及要求表面粗糙度值小和尺寸精度较高的零件。
5、答、1、带状切屑 2、节状切屑 3、粒状切屑(单元切屑) 4、崩碎切屑
6、答、积屑瘤是在一定切削速度范围内,加工钢材、有色金属等塑性材料时,在切削刃附近的前刀面上会出现一块高硬度的楔状金属,它包围着切削刃,且覆盖着部分前刀面,可代替切削刃对工件进行切削加工,这块硬度很高(硬度约为工件材料的2~3倍)的金属称为积屑瘤。
影响:①增大刀具前角 ②影响刀具的寿命 ③增大切削厚度 ④降低工件表面质量
控制措施:
①降低工件材料的塑性
②控制切削速度 也可通过采用切削液、增大前角、减少切削厚度等方法,减少以至消除积屑瘤。
7、答、(1)工件材料的强度、硬度越高,切削力越大。
(2)切削用量的影响 背吃刀量增大一倍时,切削力约增大一倍;进给量增大一倍时,切削力约增大70%~80%。
(3)刀具角度 前角增大,切削力减小。
(4)合理使用切削液,可以减小切削力。
8、答、(1)工件材料的强度与硬度
(2)切削用量
(3)前角γo增大,切削变形减小,产生的切削热少,使切削温度下降。但是,如果γo过分增大,楔角βo减小,刀具散热体积减小,反而会提高切削温度。一般情况下前角
γo不大于15°。增大主偏角κr,主切削刃与切削层的接触长度减短,刀尖角ε减小,使散热条件变差,因此会提高切削温度。
(4)合理选用切削液。
9、答、(1)初期磨损阶段。刀具开始切削的短时间内磨损较快。
(2)正常磨损阶段。磨损量以较均匀的速度加大,磨损速度较以前缓慢。但磨损量随切削时间而逐渐增加。
(3)急剧磨损阶段。磨损急剧加速,继而刀具损坏,生产中为合理使用刀具并保证加工质量,应在这一阶段到来之前就及时重磨刀具或更换新刀。
10、答、种类:(1)水溶液、(2)切削油、(3)乳化液
作用:(1)润滑作用、(2)冷却作用、(3)清洗与防锈作用
11、答、CA6140:C—车床类;A—重大改进次数1次;61—组、系代号落地卧式车床;40—参数,加工工件最大回转直径的1/10。
X6132:X—铣床类;61—组、系代号卧式万能升降台铣床;32—主参数工作台宽度320mm。
B6065:B—刨床类;60—牛头刨床;65—最大刨削长度650mm。
M1432:M—磨床类;14—万能外圆磨床;32—最大磨削直径320mm。
Z3040:Z—钻床类;30—普通摇臂钻床;40—最大钻孔直径4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