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古代的皇帝在国库没钱时为什么不铸钱
因为古代货币大多是铜钱或者金银,并不是想发行就能发行的,古代的皇帝在国库没钱时一般都是直接加税,比如明末国库空虚时就加收辽饷、剿饷与练饷,合称三饷,但是也有些皇帝选择铸造偷工减料或者是大面额的钱币。
汉代的公孙述,王莽时期他起兵割据益州,自立蜀王,就发行了了铁五铢,史学界一度认为这是最早铸造铁钱的记录。不过后来在西汉一些墓葬里也发现了铁五铢钱,所以铁钱的历史可能更早。铁较铜便宜,所以这其实就是偷工减料发行货币。
从这三枚大钱我们可以看到,除了当几不同外,大小是很接近的,所以就是赤裸裸的抢钱而已。
❷ 宽永通宝是哪个朝代的
曾在清朝流通。
宽永通宝始铸于后水尾天皇宽永二年即公元1625年。
清朝乾隆年间,一种名为“宽永通宝”的日本钱币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民间广为使用,乾隆皇帝闻知这种情况后,立刻下旨命令江苏、浙江、福建等地的总督和巡抚,大力打击使用“宽永通宝”这种日本钱币的非法活动。
由于乾隆皇帝的高度重视,再加上沿海地区官员的积极整治,“宽永通宝”这种日本钱币很快就在沿海地区的市场上销声匿迹。
由于中国历史年代表上找不到“宽永”这个年号,不少初学者时有来信询问的。其实,还有不少邻国旧古钱币在我国流存着,象朝鲜的“常平通宝”、越南的“景兴通宝(巨宝)”等不断发现。
1、常平通宝
常平通宝是朝鲜古代钱币之一,朝鲜李朝仁祖李倧十一年(1633年,明崇祯六年)由常平厅设监始铸。
2、景兴通宝
后黎朝显宗黎维褍景兴年间铸,为安南(越南的旧称)货币史上铸年最长、品种最多,数量最大的一种钱币。
❸ 雍正在位时期有铁钱吗
没有,都是铜银.
爱新觉罗·胤禛(1678.12.13—1735.10.08),清朝第五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第三位皇帝,康熙帝第四子,母为孝恭仁皇后,即德妃乌雅氏。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封贝勒;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胤禛被封为雍亲王。在二废太子胤礽之后,胤禛积极经营争夺储位,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在北郊畅春园病逝,他继承皇位,次年改年号雍正。
雍正帝在位期间重整机构并且对吏治做了一系列改革。如为加强对西南少数民族的统治,实行改土归流。并且大力整顿财政,实行耗羡归公,建立养廉银制度等。特别是雍正七年(1729年)出兵青海,平定罗卜藏丹津叛乱。同时设置军机处加强皇权。雍正帝在位期间,勤于政事,自诩“以勤先天下”、“朝乾夕惕”。他的一系列社会改革对于康乾盛世的连续具有关键性作用。雍正十三年(1735年)去世,庙号世宗,谥号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宽仁信毅睿圣大孝至诚宪皇帝,葬清西陵之泰陵,传位其第四子弘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