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三类轴承内圈滚道的锥度如何计算
在调心滚子轴承中,锥度是一种常见的设计特征。这类轴承的内圈滚道通常会带有锥度,锥度的比例一般为1:12,而1:30的锥度则较为少见。这种锥度的设置有助于轴承在工作时保持正确的对中状态,从而减少振动和噪音。
调心滚子轴承的具体型号可以通过其后置代号来识别。如果后置代号中含有字母“K”,则表明该轴承具有1:12的锥度。这一锥度设计不仅提升了轴承的稳定性,同时也确保了其在各种应用环境中的可靠性能。
在设计调心滚子轴承时,锥度的计算至关重要。计算锥度通常需要考虑轴承的尺寸、材料以及预期的工作条件。1:12的锥度意味着轴承内圈滚道的直径每变化12mm,其锥度会变化1mm。这种精确的计算有助于确保轴承能够在长期使用中保持其性能和精度。
值得注意的是,1:30的锥度虽然少见,但在某些特殊应用场合下,这种较高的锥度可能会被采用。例如,在需要更高稳定性和精确度的应用中,1:30的锥度可以提供更好的性能。然而,这种锥度的计算和设计要求会更加复杂,需要更精确的测量和调整。
总之,锥度在调心滚子轴承的设计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合理地选择和计算锥度,可以显著提升轴承的性能和可靠性。对于工程师和设计人员而言,理解锥度计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2. 车床有锥度如何调整
车床有锥度的调整方法:
1、检验测量机床精度,校正主轴轴线跟床身导轨的平行度。
若发现机床四角及床身中部地脚螺栓、调整垫铁有松动,那么导轨面水平直线度及垂直面内的倾斜度将严重超标,甚至呈扭曲状,不但会让车削的外圆产生锥度,还会景响其他精度。
出现这种情况,必须调整机床四角及床身中部地脚螺栓及垫铁,重新校正床身导轨面水平直线度及垂直面内的倾斜度符合要求,并紧固地脚螺钉。
2、车削前,找正后顶尖,使之与主轴轴线同轴。
(1)当发现工件有锥度存在后,先测量锥度数值,然后根据锥度数值的大小,确定尾座的移动方向和尾座的移动距离。
再进行试切削,重新测量工件两端的尺寸,检测是否消除了锥度,如果未达到图纸的尺寸要求,则必须再调整尾座,继续进行试切、测量,直到符合图纸的尺寸要求为止。
(2)、我们通常采用紧钉顶“调整尾座偏移法:
工件的两端直径在中滑板进给量一致的情况下,如发生+Z方向的直径大于-Z方向的直径尺寸,操作者站在尾座后方,松开左手紧顶丝,旋压右手方位的紧顶丝,使顶尖向车刀方向调移。
可用磁力表座吸附在导轨面上或中滑板上,百分表触头压在尾座的套筒侧母线上,调整的移动量是直径差的一般即可,如发生+z方向的直径小于-2方向的直径,调整方法相反。
3、更换新的尾座套筒。
若尾座套筒长期使用,磨损严重。
再进行使用,就不仅是产生锥度了,还会出现更多的问题,只有更换新的套筒。
(2)螺杆轴承锥度如何研磨扩展阅读
车床类型
1、普通车床
加工对象广,主轴转速和进给量的调整范围大,能加工工件的内外表面、端面和内外螺纹。这种车床主要由工人手工操作,生产效率低,适用于单件、小批生产和修配车间。
2、转塔和回转车床
具有能装多把刀具的转塔刀架或回轮刀架,能在工件的一次装夹中由工人依次使用不同刀具完成多种工序,适用于成批生产。
3、自动车床
按一定程序自动完成中小型工件的多工序加工,能自动上下料,重复加工一批同样的工件,适用于大批、大量生产。
4、多刀半自动车床
有单轴、多轴、卧式和立式之分。单轴卧式的布局形式与普通车床相似,但两组刀架分别装在主轴的前后或上下,用于加工盘、环和轴类工件,其生产率比普通车床提高3~5倍。
5、仿形车床
能仿照样板或样件的形状尺寸,自动完成工件的加工循环(见仿形机床),适用于形状较复杂的工件的小批和成批生产,生产率比普通车床高10~15倍。有多刀架、多轴、卡盘式、立式等类型。
6、立式车床
主轴垂直于水平面,工件装夹在水平的回转工作台上,刀架在横梁或立柱上移动。适用于加工较大、较重、难于在普通车床上安装的工件,分单柱和双柱两大类。
7、铲齿车床
在车削的同时,刀架周期地作径向往复运动,用于铲车铣刀、滚刀等的成形齿面。通常带有铲磨附件,由单独电动机驱动的小砂轮铲磨齿面。
8、专门化车床
加工某类工件的特定表面的车床,如曲轴车床、凸轮轴车床、车轮车床、车轴车床、轧辊车床和钢锭车床等。
9、联合车床
主要用于车削加工,但附加一些特殊部件和附件后还可进行镗、铣、钻、插、磨等加工,具有"一机多能"的特点,适用于工程车、船舶或移动修理站上的修配工作。
10、马鞍车床
马鞍车床在车头箱处的左端床身为下沉状,能够容纳直径大的零件。车床的外形为两头高,中间低,形似马鞍,所以称为马鞍车床。马鞍车床适合加工径向尺寸大,轴向尺寸小的零件,适于车削工件外圆、内孔、端面、切槽和公制、英制、模数、经节螺纹,还可进行钻孔、镗孔、铰孔等工艺,特别适于单件、成批生产企业使用。
马鞍车床在马鞍槽内可加工较大直径工件。机床导轨经淬硬并精磨,操作方便可靠。车床具有功率大、转速高,刚性强、精度高、噪音低等特点。
3. 无心磨床磨出零件有锥度如何调整
无心磨床磨出零件有锥度调整的方法:
1、前导板向导轮方向如果出现倾斜,这就会引起工件前部出现直径偏小的情况,或者后导板向导轮方向进行倾斜引起工件后部直径出现偏小的情况,那么就需要调整前后导板,能够让导轮母线进行平行,且达到同一直线上。
2、磨削轮修整不精确,本身就存在一定的锥度,那么需要根据工件锥度的方向进行调整,调整无心磨床的磨削轮修整器的角度,并进行重修磨削轮。
3、磨削轮和导轮的表面已经存在磨损时,那么就必须进行重新修整磨削轮以及导轮。
4、工件轴线与磨削轮跟导轮轴线无法达到平行时,就应对托板前后的高低以及托板进行调整。
(3)螺杆轴承锥度如何研磨扩展阅读:
无心磨床,是不需要采用工件的轴心定位而进行磨削的一类磨床,主要由磨削砂轮、调整轮和工件支架三个机构构成,其中磨削砂轮实际担任磨削的工作,调整轮控制工件的旋转,并控制工件的进刀速度,至于工件支架乃在磨削时支撑工件,这三种机件可有数种配合的方法,但停止研磨除外,原理上都相同。
保养方法:
1、对无心磨床外表保养:无心磨床外表及电机,散热设备表面一定要保持清洁,定时清理抛光耗材粉末。
2、检查、紧固手柄、进给手轮、螺钉、螺母等机件。保持机床完好。
3、无心磨床整机检查:检查无心磨床各部位螺丝,皮带,松紧程度,松动的应调到合适为止。
4、检查各轴承磨损程度如有损坏的应更换,润滑油是否充足。
5、导轨应清理干净,导轨上不可带有抛光耗材粉末。
6、电器 :定时清扫电动机、电器箱。 电器装置固定整齐、动作可靠。
7、检查、紧固接零装置。 检查按扭开关,有问题的应即时更换,避免产生不必要的危险
参考资料
网络-无心磨床
4. 平面磨床主轴轴承应如何修复
主轴的修复:主轴轴颈的圆柱度0.003、径向跳动小于0.002;前后轴颈与前端锥体的同轴度要求0.005mm,轴肩的端面跳动小于0.005。 研磨修复,研套加W14~W7磨料作研磨剂,以20 米/分的线速度 研正主轴颈的圆度,然后用研魔平板研,最后抛光(煤油调氧化铬),光 前轴承座锥孔和后盖滚动轴承座孔间同轴度(刮研修复16点/25 25mm2,竖起来刮研)。 后盖滚动轴承座孔中压入一铜材工艺套(长度为座孔长度2倍约100,套孔与带锥专用芯棒后端轴颈的配合间隙为0.02~0.03)。 上述精度修复后,将前轴承装入座孔,并用一直径与主轴(修复后)轴颈尺寸相同的芯轴作研棒,研刮轴承内孔,显点(12~16 点/2525mm2), 然后以前轴承座锥孔为基准,配磨轴承外锥体,接触大于75%(大端硬)。外磨时轴承套在外径等于修磨后的主轴直径的芯轴上,轴承内孔须调整至自由状态下与芯轴直径滑动配合(用钢丝收缩轴承)。修复方牙(车床)达2级精度。装好前轴承和带有工艺套的后盖轴承座后,用刮研芯轴(外圆尺寸为主轴轴颈尺寸0.002)对前轴承孔进一步刮研,以消除其装配误差,要求圆度0.005、圆柱度0.01,显点数前端(靠砂轮端)长30mm 18~22点/2525mm2,即轴承内孔向后端略有微小锥度,有利于润滑油的输入。使轴承内孔尺寸调整至研磨棒稍紧的滑动配合,这时轴承不再拆下,直接在箱体内进行清洗,然后用氧化铬作研磨剂对轴承进行研磨,以消除刮削时刀痕毛刺,研磨时垂直安放为宜。松开燕尾吊紧块,调节轴承间隙、调整螺母使主轴用手回转不动(此时轴承在自由状态下的间隙为0)。
吊紧燕尾吊紧块(吊紧力不宜太大),使轴承在吊紧块的胀力作用下扩大孔径,并与轴承座套孔紧密贴合,此时用手已能转动主轴,如转不动或在主轴前端螺纹上旋入螺母,并用铜等软金属轻击螺母四周,以分散吊紧的应力,使轴承外锥与座孔贴合得更好,用手转动主轴应灵活、无异常感觉,否则应重调。略倒旋轴承间隙调整螺母,并轻轻的再次扳紧螺母,以减少螺母间垂直度误差对轴承孔精度的影响。将千分表触于主轴前端,在表测的相反方向以20公斤左右的力抬动主轴,测量轴承间隙在0.008~0.015 范围内,超差时应重新调整。 空运转试车:运转2 小时,温升不超过20,轴向窜动和径向圆跳动小于0.01。
5. 单列圆锥滚子轴承角度如何看
单列圆锥滚子轴承的角度可以通过查看其锥度角和轴向游隙来确定。
圆锥滚子轴承的锥度角是指滚道面与轴承轴线的夹角,它决定了轴承的径向和轴向承载能力。一般来说,锥度角越大,轴承的径向承载能力越强,而轴向承载能力相对较弱;反之,锥度角越小,轴承的轴向承载能力越强,径向承载能力相对较弱。因此,在选择单列圆锥滚子轴承时,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和受力情况来确定合适的锥度角。
此外,轴向游隙也是判断单列圆锥滚子轴承角度的一个重要指标。轴向游隙是指轴承在轴向方向上的自由移动范围,它决定了轴承的旋转精度和稳定性。过大的轴向游隙会导致轴承运转不稳定、产生振动和噪音等问题,而过小的轴向游隙则可能使轴承在受到轴向载荷时产生过大的应力,导致轴承损坏。因此,在选择单列圆锥滚子轴承时,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和受力情况来确定合适的轴向游隙。
举例来说,如果在一个需要承受较大径向载荷和较小轴向载荷的机械设备中,可以选择锥度角较大的单列圆锥滚子轴承,以提高径向承载能力;而在一个需要承受较大轴向载荷的机械设备中,则需要选择锥度角较小的单列圆锥滚子轴承,以提高轴向承载能力。同时,在选择轴承时还需要考虑其轴向游隙的大小,以确保轴承能够稳定、可靠地运转。
综上所述,单列圆锥滚子轴承的角度可以通过查看其锥度角和轴向游隙来确定。在选择轴承时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和受力情况来确定合适的锥度角和轴向游隙,以确保轴承能够稳定、可靠地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