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在凸透镜成像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在此实验中,要研究凸衡漏透镜成像规律,所以要有光具座;凸透镜;光屏和蜡烛.
故答案为:光具座;凸透镜;光屏;蜡咐数烂烛.毕谨
『贰』 关于凸透镜的成像原理。。。【上次忘了给分了,嘻嘻,这次一定哈,】
一.器材:凸透镜、蜡烛、光屏、光具州宽座、火柴等
二.实验注意事项
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使烛焰的像正好成在光屏中心。
或【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一条平行于光具座的直线上】
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
一.物体在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 (u >2f 即:物距u大于2倍焦距)
像的特点——物体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
注:实像——①判断:凸透镜所成实像是倒立的
②成因:由实际光线相交所成的像
③特点:实像左右、上下都颠倒
④观察:实像能成在光屏上,然后才能用眼睛看到,不能用眼睛直接观察
像的位置——像与物在透镜异侧,在焦距与2倍焦距之间(f<碧迹者v<2f v表示像距)
物体与像的位置的变化——物体由2倍焦距外逐渐靠近2倍焦距,像由焦距靠近2倍焦距,像的大小在变大(但始终小于物体)
条件凸透镜成实像时
※※规律①:物体向什么方向移动,像也向什么方向移动。
即:物体越靠近凸透镜,像越远离透镜。(物距变小,像距变大)
※※规律②:物体越靠近透镜,像就越大, 像距就越大
※※规律③:物体和像任一个在焦距与2倍焦距之间,另一个在2倍焦距以外。
二.物体在凸透镜2倍焦距上(u=2f)
像的特点——物体成一个倒立、等大的实像
像的位置——像与物在透镜异侧正好在2倍焦距上(v=2f )
三.物体在凸透镜焦距与2倍焦距之间(f<u<2f)
像的特点——物体成一个倒立、放大的悔薯实像
像的位置——像与物在透镜异侧,在2倍焦距外(v>2f)
四.物体在凸透镜的焦距上(u=f)————不成像
五.物体在凸透镜的焦距之内(u<f)
像的特点——物体成一个正立、放大的虚象(放大镜原理)
像的位置——像与物在透镜同侧
注:①保持物体和眼睛的距离不变,凸透镜远离物体,即可使像更大
保持眼睛和凸透镜的距离不变,将物体远离凸透镜,即可使像更大
②无论光屏如何移动,像都不能成在光屏上,因为是虚象,但是我们可以直接通过凸透镜用眼睛观察此像。
③凸透镜成虚像时,各实验器材安排顺序。眼睛——放大镜——物体——虚像
总结:在凸透镜成像中,成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是焦点
在凸透镜成像中,成放大像和缩小像的分界点是2倍焦距处
问题:如何用实验方法确定凸透镜的焦距?把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拿一张白纸在另一侧前后移动,直至白纸上出现最小最亮的点为止,用刻度尺测量凸透镜中心到亮点间的距离,则为凸透镜的焦距。
问题1:在实验室中,凸透镜、光屏已固定在光具座上。如何粗测该凸透镜的焦距?
用白纸板卷成一个圆柱形纸筒,将灯泡放入到纸筒一端,另一端正对着凸透镜照射,然后前后移动光屏,直至光屏上出现最小最亮的点为止,然后通过光具座上的刻度测量凸透镜中心到光屏间的距离,则为凸透镜的焦距。
『叁』 为了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在实验中应该观察哪些现象和测量哪些资料
回答;
为了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在实验中应该观察的现象有:像的大小(放大还是缩小)、正倒、虚实;要测量的资料有:像距、物距和焦距的数值。
要观察的现象包括像的远近(像距)、大小(放大或缩小)、正倒、虚实情况。
蜡烛的火焰
u>2f 成倒立缩小实像 f<v<2f 照相机
u=2f 成倒立等大实像 v=2f
f<u<2f 成倒立放大实像 v>2f 幻灯机(投影仪)
u=f 不成像
u<f 成正立放大虚像 v>u 放大镜
仅供参考!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实验器材:蜡烛、凸透镜、光屏、光具座(或刻度尺)、火柴。
2.实验方案:把点燃的蜡烛从距凸透镜较远的位置逐渐移近,通过不断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观察并记录在屏上能否成像以及所成像的特点,包括观察所成像随蜡烛位置变化而变化的趋势,尤其是在f和2f处所成像的情况,从而总结得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或者将蜡烛从靠近凸透镜的位置逐渐远离,其他步骤相同。
3.实验结论:
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u=2f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f<u<2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u<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实验器材:蜡烛、凸透镜、光屏、光具座(或刻度尺)、火柴。
2.实验方案:把点燃的蜡烛从距凸透镜较远的位置逐渐移近,通过不断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观察并记录在屏上能兆散模否成像以及所成像的特点,包括观察所成像随蜡烛位置变化而变化的趋势,尤其是在f和2f处所成像的情况,从而总结得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或者将蜡烛从靠近凸透镜的位置逐渐远离,其他步骤相同。
3.实验结论:
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u=2f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掘锋;f<u<2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u<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在光学中,由实际光线汇聚成的像,称为实像,能用光屏呈接;反之,则称为虚像,只能由眼睛感觉。有经验的物理老师,在讲述实像和虚像的区别时,往往会提到这样一种区分方法:“实像都是倒立的,而虚像都是正立的。”所谓“正立”和“倒立”,当然是相对于原物体而言。 也有些时候是特殊的,比如但U(物距)>2F时,它将会是实像且缩小幷倒立!
平面镜、凸面镜和凹透镜所成的三种虚像,都是正立的;而凹面镜和凸透镜所成的实像,以及小孔成像中所成的实像,无一例外都是倒立的。当然,凹面镜和凸透镜也可以成虚像,而它们所成的两种虚像,同样是正立的状态。
那么人类的眼睛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呢?我们知道,人眼的结构相当于一个凸透镜,那么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一定是实像。根据上面的经验规律,视网膜上的物像似乎应该是倒立的。可是我们平常看见的任何物体,明明是正立的啊?这个与“经验规律”发生冲突的问题,实际上涉及到大脑皮层的调整作用以及生活经验的影响。
当物体与凸透镜的距离大于透镜的焦距时,物体成倒立的像,当物体从较远处向透镜靠近时,像逐渐变大,像到透镜的距离也逐渐变大;当物体与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物体成放大的像,这个像不是实际折射光线的会聚点,而是它们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用光屏接收不到,是虚像。可与平面镜所成的虚像对比(不能用光屏接收到,只能用眼睛看到)。
当物体与透镜的距离大于焦距时,物体成倒立的像,这个像是蜡烛射向凸透镜的光经过凸透镜会聚而成的,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能用光屏承接,是实像。当物体与透镜族缓的距离小于焦距时,物体成正立的虚像。
与凹透镜的区别
一.结构不同
凸透镜是由两面磨成球面的透明镜体组成
凹透镜是由两面都是磨成凹球面透明镜体组成
二.对光线的作用不同
凸透镜主要对光线起会聚作用
凹透镜主要对光线起发散作用
三.成像性质不同
凸透镜是折射成像
凹透镜是折射成像凸透镜是折射成像 成的像可以是 正、倒;虚、实;放、缩。起聚光作用
凹透镜是折射成像只能成缩小的正立像。起散光作用透镜(包括凸透镜)是使光线透过,使用光线折后成像的仪器,光线遵守折射定律。面镜(包括凸面镜)不是使光线透过,而是反射回去成像的仪器,光线遵守反射定律。
凸透镜可以成倒立放大、等大、缩小的实像或正立放大的虚像。可把平行光会聚于焦点,也可把焦点发出的光线折射成平行光。凸面镜只能成正立缩小的虚像,主要用扩大视野。
(1)二倍焦距以外,倒立缩小实像;〈这里所指的一倍焦距是说平行光源通过透镜汇聚的那一点到透镜中心的距离,那么两倍焦距就是指2倍远的地方〉
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倒立放大实像;
一倍焦距不成像;
一倍焦距以内,正立放大虚像;
成实像物和像在凸透镜异侧,成虚像在凸透镜同侧。
(2)
一倍焦距分虚实
两倍焦距分大小
物近像远像变大
物远像近像变小
凸透镜成像规律表格
物体到透镜中心的距离u 像的大小 像的正倒 像的虚实 像到透镜中心的距离v 应用例项
u是物距 v是像距 f是焦距
u>2f,倒立缩小的实像 2f>v>f 照相机
u=2f, 倒立等大的实像 v=2f 可用来测量凸透镜焦距
2f>u>f 倒立放大的实像 v>2f 放映机,幻灯机,投影机
u=f 不成像 平行光源:探照灯
u<f正立放大的虚像 无 虚像在物体同侧 放大镜
为了研究各种猜想,人们经常用光具座进行试验。
蜡烛的焰心,凸透镜中心,光屏中心应尽量保持在同一条高度上。
(3)凸透镜成像还满足1/v+1/u=1/f
利用透镜的特殊光线作透镜成像光路:
(1)物体处于2倍焦距以外
(2)物体处于2倍焦距和1倍焦距之间
(3)物体处于焦点以内
(4)凹透镜成像光路
实验研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是:当物距在一倍焦距以内时,得到正立、放大的虚像;在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之间时得到倒立、放大的实像;在二倍焦距以外时,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
该实验就是为了研究证实这个规律。实验中,有下面这个表:
物 距 u 像的性质 像的位置
正立或倒立 放大或缩小虚像或实像 与物同侧与异侧像距v
u>2f 倒立缩小 实像异侧 f<v<2f
u=2f 倒立等大 实像异侧 v=2f 此时物体与像的距离是最小的,既4倍焦距。
f<u<2f 倒立放大 实像异侧 v>2f
u=f 不成像 平行光源:探照灯
u<f 正立 放大 虚像 同侧 u,v同侧
这就是为了证实那个规律而设计的表格。其实,透镜成像满足透镜成像公式:
1/u(物距)+1/v(像距)=1/f(透镜焦距)
照相机运用的就是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镜头就是一个凸透镜,要照的景物就是物体,胶片就是萤幕
照射在物体上的光经过漫反射通过凸透镜将物体的像成在最后的胶片上
胶片上涂有一层对光敏感的物质,它在曝光后发生化学变化,物体的像就被记录在胶卷上
至于物距、像距的关系与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完全一样
物体靠近时,像越来越远,越来越大,最后再同侧成虚像。
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变小;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变大。
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
凸透镜成像规律表:
实像,物近像远像变大
虚像,物远像近像变小
(4)当成虚像时,物、像的左右一致,上下一致;当成实像时,物、像的左右相反,上下相反.。
【规律记忆】
1.u>2f,倒立缩小的实像 2f>v>f 照相机
简记为:外中倒小实(或物远像近像变小)
2.u=2f, 倒立等大的实像 v=2f 可用来测量凸透镜焦距
简记为:两两倒等实
3.2f>u>f 倒立放大的实像 v>2f 放映机,幻灯机,投影机
简记为:中外倒大实(或物近像远像变大)
4.u=f 不成像 平行光源:探照灯
简记为:点上不成像
5.u<f正立放大的虚像 无 虚像在物体同侧 放大镜
简记为:点内正大虚
注:u大于2f简称为远——离凸透镜远一些;u小于2f且大于f简称为近——离凸透镜近一些
透过透镜在物体的同一侧,能够看到正立、放大的虚像。
因为,物体在焦距以内时,在光屏上不能得到实像,符合成虚像的条件.
把光屏取下从光屏一侧透过凸透镜看就看到烛焰正立放大的虚像
小文让凸透镜正对太阳,拿一张白纸在凸透镜的下方来回移动,直到白纸上能得到最小、最亮的光斑,光斑到透镜光心的距离为20cm,则此凸透镜的焦 距约为______cm.如果用这样的凸透镜做照相机镜头,物体离镜头的距 离至少应大于______cm.小文将点燃的蜡烛先后放在图中透镜左侧的a、b、c各点,发现放在______点时透镜右侧光屏上得到的像最大.如果向左移动凸透镜至F点,放在b点的蜡烛成______(填“正立”或“倒立”)、放大的像.
答案:
(1)在白纸上得到的亮点即为凸透镜的焦点,焦距指的是焦点到光心的距离.由此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为20cm.
(2)如果用这样的凸透镜做照相机镜头,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可知,u>2f,则物体离镜头的距离至少应大于40cm,
(3)由图可知,a点在2倍焦距以外,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b点在2倍焦距和1倍焦距之间,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此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c点在焦距以内,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此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所以在b点处时透镜右侧光屏上得到的像最大.
凸透镜在F点时,物距小于了焦距,因此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故答案为:20;40;b;正立.
摘自::mofangge.qDetail/04/c0/201310/o5vlc004206964.
记录物距,像距,成像特点:放大或缩小、正立或倒立、实像或虚像(在光屏上成像就是实像,不能在光屏上成像叫虚像)
『肆』 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用到的实验器材有
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用到的实验器材有光具座,蜡烛,光屏,凸透镜,火柴
『伍』 在凸透镜成像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光具座,凸透镜,光屏,蜡烛等(如图所示).(1)将蜡烛、凸透
(1)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调整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像呈现在光屏的中心位置.
(2)凸透镜成实像时,像距太大,是因为物距太小,是蜡烛离焦点的距离太小.
(3)将蜡烛放在一倍焦距以内的某点,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凸透镜成虚像时,如果将蜡烛从该点向凸透镜移动,物距减小,像逐渐变小.
(4)光屏上接到像是实像,凸透镜成实像时,烛焰向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一小段距离时,物距增大,像距减小,所以光屏靠近凸透镜.
(5)对于焦距相同的凸透镜,物距均为12.00cm时,像距是一定的,但是测量的像距不同,是因为像不是最清晰的像,像的位置不同,测量的像距不同.
故答案为:(1)中心;
(2)蜡烛离焦点的距离太小了;
(3)放大;虚;逐渐变小;
(4)靠近;
(5)测量像距时所成的像不是最清晰的像.
『陆』 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完成下列各题:(1)实验所用的主要器材有光具座、蜡烛、火柴,还有_____
(1)在此实验中,要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所以要有凸透镜和光屏. 故答案为;凸透镜;光屏;睁察粗 (2)凸透镜成像规律探究的是凸透镜成像特点与物距之间的关系,物距的大小与焦距和2倍焦距有关.所以在实验前要测凸透镜的焦距. 故答案为:焦距. (3)为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调整凸透镜、光屏和烛焰,使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处.悉镇 故答案为:同一高度; (4)实验过程中,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观察并记录光具座上的物距和像距关系.观察并记录在屏上能否成像以及所成没谨像的特点,经过分析总结得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故答案为:物距和像距;光屏. |
『柒』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用到的器材有蜡烛、凸透镜、______、______、______.实验时把光屏和蜡烛放
(1)在此实验中,用到的器材有蜡烛、凸透镜、光屏、光具座、火柴.
(2)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需要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
(3)当蜡烛放在焦点上时,得到的是平行光,不会在光屏上呈现烛焰的像;
当u<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即在光屏上不成像,所以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始终都没能看到烛焰所成的像;
故答案为:光屏;光具座;火柴;同一高度上;蜡烛放在焦点上;蜡烛在焦点以内.
『捌』 凸透镜成像规律需哪些材料,它们有什么作用
凸透镜(成像)、蜡烛(研究对象)、光屏(承接实像)、火柴(引火)、刻度清缓运尺(测量物答梁距哪源、像距)、光具组(放凸透镜、蜡烛、光屏的支架)。
『玖』 在凸透镜成像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光具座,凸透镜,光屏,蜡烛等.(1)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放在
(1)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在同一条直线上,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像才能呈在悉镇光屏的中心. (2)光屏上承接到的像是实像,凸透镜成实像时,像距太大,一定是物距太小. (3)u<f,没谨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如果将蜡烛从该点向凸透镜移动,根据凸透镜成虚像时,物距越小,像越小,所以像睁察粗逐渐变小. (4)凹透镜成虚像,虚像位于物体和凹透镜之间,对于凸透镜虚像相当于一个新的物体,凸透镜和光屏不动,说明像距不变,所以物距不变,这个新的物体还是应该在a点,所以凹透镜在a点右侧,凸透镜前面.所以凹透镜一定放在ao之间. 故答案为:(1)中心; (2)物距太小; (3)放大;逐渐变小; (4)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