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用加热方法装配滚动轴承时,加热温度为多少
加热温度应控制在120度以内,因为润滑脂不许超过120度,否则会流出或者变质,另外轴承在高温下(比如超过200度),轴承钢中残余奥氏体向马氏体转变,将导致轴承外圈的圆周长度增长,从而引起振动,轴承退火又引起硬度降低。
2. 安装轴承加热怎么加
可用轴承加热器加热。目前轴承加热的方法。这个要投入专用的轴承加热器。
可将轴承放入机油中,然后加热。这是老方法。
这两种方法都可以。
3. 轴承加工的热处理工艺该怎么安排
轴承分为两种:滑动轴承和滚动轴承。滑动轴承属于铸造成型,不需要热处理,滚动轴承才需要热处理。
作为滚动轴承可以有三种,一种是一般的铬轴承钢,一种是渗碳轴承钢,一种是不锈轴承钢。不同的类型热处理工艺不一样。
滚动轴承按照结构可分为三类,即内外套圈、滚动体、支架。支架不需要热处理,只有内外套圈和滚动体才需要热处理。他们的热处理工艺是:
由于铬轴承钢,含碳量高,属于过共析钢,硬度高不便于进行加工,因此其的预热处理是进行球化退火,降低硬度便于进行加工。所以,加工前安排球化退火,如果组织不好的话,在球化退火前要安排正火来消除网状碳化物,如果组织没有网状碳化物的话可以省去正火工艺。
滚动轴承钢最后的力学性能要求高硬度,高强度,所以其最终热处理是淬火+低温回火,由于硬度高又是最终热处理,所以安排在套圈和滚动体加工成型后进行。
4. 解析:滚动轴承钢生产工艺及热处理
适于制造在不同环境中工作的各类滚动轴承套圈和滚动体的钢,统称为(滚珠) 滚动轴承钢 。由于对轴承能适应的工作环境不同,如低温、高温、耐锈蚀、防磁性、耐振动冲击等,轴承钢可以是专用的碳铬轴承钢,也可以采用工具钢、结构钢、不锈钢及耐热钢。目前使用最广的是碳铬轴承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 滚动轴承钢 的相关知识介绍吧!
滚动轴承钢介绍
滚动轴承钢(rolling bearing steel)是用于制造滚动轴承的滚动体和内外套圈的钢,通常在淬火状态下使用。滚动轴承在工作中需承受很高的交变载荷,滚动体与内外圈之间的接触应力大,同时又工作在润滑剂介质中。因此,滚动轴承钢具有高的抗压强度和抗疲劳强度,有一定的韧性、塑性、耐磨性和耐蚀性,钢的内部组织、成分均匀,热处理后有良好的尺寸稳定性。常用的滚动轴承钢是含碳0.95%~1.10%、含铬0.40%~1.60%的高碳低铬轴承钢,如GCr6、GCr9、GCr15等。
为了满足轴承在不同工作情况下的使用要求,还发展了特殊用途的轴承钢,如制造轧钢机轴承用的耐冲击渗碳轴承钢、航空发动机轴承用的高温轴承钢和在腐蚀介质中工作的不锈轴承钢等。
滚动轴承钢分类
现代的滚动轴承钢可分为高碳铬轴承钢、渗碳铬轴承用钢、不锈轴承用钢和高温轴承用钢四大类。在轴承制造工业中应用面广、使用量大的是高碳铬轴承钢。
滚动轴承钢生产工艺
轴承钢一般用碱性电炉冶炼,也可加炉外真空脱气处理或钢包真空精炼。轴承钢的铸锭工艺和锭型设计对非金属夹杂物和碳化物在钢中的分布都有很大影响。轴承钢容易产生白点,所以钢锭和钢坯都要缓冷。航空用优质轴承钢需用电渣重熔或真空自耗重熔等特殊方法冶炼。
滚动轴承钢技术要求
轴承钢锭一般要在1200~1250℃高温下进行长时间扩散退火,以改善碳化物偏析。热加工时要控制炉内气氛,钢坯加热温度不宜过高,保温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发生严重脱碳。终轧(锻)温度通常在800~900℃之间,过高易出现粗大网状碳化物,过低易形成轧(锻)裂纹。轧(锻)材成品应快冷至650℃,以防止渗碳体在晶界上呈网状析出,有条件时可采用控制轧制工艺。
为了取得良好的切削性和淬火前的预组织,冷加工用轴承钢材要进行完全的球化退火。退火温度一般为780~800℃,退火时要防止脱碳。如果轧制钢材存在过粗的网状渗碳体,则退火前需先进行正火处理。铬轴承钢通常在830~860℃之间加热,油淬,150~180℃回火。精密轴承的组织中,应尽可能降低残余奥氏体量或使残余奥氏体在使用过程中保持稳定,因此常需在淬火后进行-80℃(或更低温度)冷处理和在 120~140℃下进行长时间的稳定化处理。
滚动轴承钢热处理
热处理工艺一般包括加热、保温、冷却三个过程,有时只有加热和冷却两个过程。这些过程互相衔接,不可间断。加热是热处理的重要步骤之一。滚动轴承钢热处理的加热方法很多,最早是采用木炭和煤作为热源,进而应用液体和气体燃料。电的应用使加热易于控制,且无环境污染。利用这些热源可以直接加热,也可以通过熔融的盐或滚动轴承钢,以至浮动粒子进行间接加热。 滚动轴承钢加热时,工件暴露在空气中,常常发生氧化、脱碳(即钢铁零件表面碳含量降低),这对于热处理后零件的表面性能有很不利的影响。
因而滚动轴承钢通常应在可控气氛或保护气氛中、熔融盐中和真空中加热,也可用涂料或包装方法进行保护加热。 加热温度是热处理工艺的重要工艺参数之一,选择和控制加热温度 ,是保证热处理质量的主要问题。加热温度随被处理的滚动轴承钢材料和热处理的目的不同而异,但一般都是加热到相变温度以上,以获得需要的组织。另外转变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当滚动轴承钢工件表面达到要求的加热温度时,还须在此温度保持一定时间,使内外温度一致,使显微组织转变完全,这段时间称为保温时间。
编辑总结:通过以上对滚动轴承钢及其热处理的分析,我们已经可以初步了解滚动轴承钢的基本信息。滚动轴承钢离我们日常生活比较遥远,但是这类产品对于工业生产十分重要。对于用户来说,如果需要这类产品就要对它对更多了解。
5. 滚动轴承各元件一般采用什么材料及热处理方法
滚动轴承可分解为三类零件:内外套圈、滚动体和支撑架。
通常情况下,内外套圈、滚动体都采用滚动轴承钢,如GCr15、GCr9、GCr15SiMn等常规材料,热处理通常是淬火+低温回火。对于大型轴承,则要求采用渗碳钢,如20CrMnTi、18Cr2Ni4WA 等材料,热处理采用渗碳+淬火+低温回火。对于需要耐腐蚀的环境下的轴承,通常采用马氏体不锈钢制造,如9Cr18、9Cr18Mo等,热处理采用淬火+低温回火,对于耐高温的环境下的轴承采用耐热钢或高速钢制造,如W18Cr4V、W6Mo5Cr4V2等,热处理采用淬火+高温回火。
6. 滚动轴承热安装时,用什么方法加热注意的事项是什么
常用两种方法:1、用油煮:油的沸点为120~130度,比水的沸点高,同时不用担心轴承生锈,适合单个轴承安装。
2、感应加热:有卖现成的轴承感应加热器,价格也不贵,操作很方便,适合较多轴承安装。
7. 铝环加热器用于给哪类滚动轴承加热,其操作要点有哪些
热安装法的要点:①加热要控制好温度,温度过高轴承会受到损伤,温度过低则套圈膨胀量不足,效果不显著
8. 轴承加热的温度应该控制在什么范围比较合适
滚动轴承方面 当轴承内径大于70mm,或配合过盈较大时,一般采用加热的方法使轴承孔膨胀,安装省力省时,也避免施力过大对轴承造成损伤。一般将轴承加热至80度,最高100度就够了,超过120度就会导致轴承发生回火现象,致使套圈的硬度和精度降低,影响轴承使用。 工厂里一般采用油槽加热法,轴承最好用钩子之类吊起,不要直接接触油槽底部,避免局部过热,一般的柴油或者液压油就可以,尽量保证油的清洁,温度达到后,及时安装,温度下降很快。情况不具备的时候,经验比较丰富的焊工,也可采用割枪加热,保证受热均匀和加热温度对焊工技术要求较高。有几种简易的检验温度的方法,目测轴承有轻微变色,但不能发蓝,发蓝的时候就已经回火,再就是把轴承提出,往上面吐唾沫,唾沫吱吱响,但不急速消失,温度基本合适
9. 轴承加热的方式
利用热胀冷缩原理,将金属件加热至孔径足以轻松到达轴位,而对工件、轴又不造成任何损作。该产品采用微电脑控制工件加热全过程。工作可靠、效率高、使用方便,并设置了多种控制模式供操作者选择。感应加热器,被广泛应用于冶金、煤炭、石油、铁路、工程机械、矿山、造纸、纺织、建材等行业。通用轴承加热器适用于加热装配过程中需要过盈配合的轴承、齿轮、衬套、直径环、滑轮、收缩环、连接器等各种规格的环状、筒状金属工件,使工件达到最佳过盈装配的需要。传统的安装方式--敲击、压力机压、火焰加热、油煮等有很多弊端。与传统的方法相比感应加热方法显示了极大的优越性,不愧为安装方案的首选。
传统方法和感应器加热法比较:
传统方法
1敲击:操作者劳动强度大且极易损坏工件。
2压力机压:降低配合面的精度,影响使用效果。
3火焰加热:温度不易控制,易损坏工件。
4油煮:损耗严重,降低工件精度,污染环境。
感应器加热法
1高效:在极短的时间内即可加热工件,且劳动强度低。
2环保:无污染。
3节能:只利用电能且热效率高。
4优质:不损伤工件及配合表面,并达到最佳安装效果。
关于轴承加热器的具体问题欢迎给我邮件
[email protected]
或者021-29650583
我会给你更加具体的回答和资料:)
1回答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