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失蜡铸造法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
失蜡铸造法是铸造器形和雕镂复杂器物的一种精度较高的铸造方法。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失蜡铸造法的国家。失蜡法铸造铜器从文献记载看,最早是唐代。北宋宰相王溥著的《唐会要》中记载,唐代开元年间使用蜡模铸造开元通宝,这是我国关于失蜡法的最早记载。从青铜实物考察,1979年河南省淅川县楚国令尹子庚墓出土的铜禁,器体侧面和边沿铸强国富民呈网状的相互缠绕的蟠螭,所显现出的玲珑剔透的镂孔就是用失蜡法铸造的。据研究,子庚死于公元前552年,它的相对年代应属春秋晚期,是我国目前发现的采用失蜡法铸造铜器最早的铸件。它的发现将我国古代采用失蜡法铸造铜器的起始时间大大提前了,从而在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
❷ 失蜡法铸造是什么意思
失蜡铸造是一种制造金属制品的铸造方法之一,常常被称为精密铸造。
失蜡法也称“熔模法”,在过去,它曾被用来制作佛像、鈡、鼎等,但现在却被用来制作各种产品、零件。例如,我们熟悉的一些产品如戒指,以及一些连杆、曲柄等零件,应用非常广泛。
技术简介:古代中国的失蜡铸造技术原理起源于焚失法,失蜡铸造法最初是应用于青铜器物的一种精密铸造方法,失蜡法用蜂蜡做成铸件的模型,由于蜂蜡较软可以进行精细的雕刻和热加工,工匠们可以对蜂蜡模具进行精细加工,从而制成复杂的铸件模具。
模具制好后,再用耐火的泥料等材料填充模具的空芯部分形成泥芯,并进一步对模具包敷制成外范。外范固化定型后,对整个模具加热烘烤,蜂蜡受热后熔化并流失,这时整个铸模就变成可以浇铸的空壳。
铜水灌注在“空壳”的模具内冷却后,便铸成器物。失蜡法制成的模具造型可以达到玲珑剔透的镂空效果。
现实应用:
我国是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将熔模精密铸造应用于工业生产。其后这种先进的精密铸造工艺得到巨大的发展。
相继在航空、汽车、机床、船舶、内燃机、气轮机、电讯仪器、武器、医疗器械以及刀具等制造工业中被广泛采用,同时也用于工艺美术品的制造。
所谓熔模精密铸造工艺,简单说就是用易熔材料(例如蜡料或塑料)制成可熔性模型(简称熔模或模型),在其上涂覆若干层特制的耐火涂料。
经过干燥和硬化形成一个整体型壳后,再用蒸汽或热水从型壳中熔掉模型,然后把型壳置于砂箱中,在其四周填充干砂造型。
最后将铸型放入焙烧炉中经过高温焙烧(如采用高强度型壳时,可不必造型而将脱模后的型壳直接焙烧),铸型或型壳经焙烧后,于其中浇注熔融金属而得到铸件。
❸ 失蜡法铸造是什么
失蜡法铸造是用蜂蜡做成铸件的模型,由于蜂蜡较软可以进行精细的雕刻和热加工,工匠们可以对蜂蜡模具进行精细加工,从而制成复杂的铸件模具。模具制好后,再用耐火的泥料等材料填充模具的空芯部分形成泥芯,并进一步对模具包敷制成外范。
外范固化定型后,对整个模具加热烘烤,蜂蜡受热后熔化并流失,这时整个铸模就变成可以浇铸的空壳。铜水灌注在“空壳”的模具内冷却后,便铸成器物。
通常有以下步骤:
1.刮蜡制作原型。
2.用铸砂等硬化原型。
3.融化蜡形成空腔。
4.将熔融金属倒入型腔。
以戒指的铸造为例,用作戒指原型的材料是“蜡”,因此可以轻松切削。使用特殊的工具手动刮蜡制作原型。当前,还可以在PC上设计3D CAD,CG等原型,然后通过3D打印制作原型。
❹ 失蜡法铸造工艺流程是什么
工艺过程:
将蜡制成所要制作的型器样式,后将耐高温细泥浆淋至蜡型表面,并撒细沙在泥浆表层,反复多次,使之形成完整的型壳,干燥后加温使蜡质熔出,形成型腔,用以浇铸铜液(即:紫铜加铅、锌、锡等金属元素的溶液)。
完成浇铸后,经去壳、打磨、做旧,一件精美绝伦的仿古青铜器就展现于您的面前。
一般用于铸造立体结构非常复杂的,用常见合犯法既模具组合法所不能胜任的产品。
模型制作:
艺术家或模具制造商用蜡、粘土或其他材料创建原始模型。
蜡和油基粘土比较常用,因为这些材料比较柔软。
❺ 失蜡铸造法指的是什么世界上最早发明失蜡铸造法的是哪个国家
失蜡铸造法是铸造器形和雕镂复杂器物的一种精度较高的铸造方法。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失蜡铸造法的国家。湖北随州战国时代曾侯乙墓出土的尊与盘上玲珑剔透的透空附饰,是确认用失蜡法铸造的铜器,其时代为公元前5世纪。淅川县出土的用失蜡法铸造的春秋时代的几件铜器,在时间上比前者又提早120多年,是中国已发现的最早的用失蜡法铸造的实物。北宋王溥(922~982)著的《唐会要》中记载,唐开元年间(713~742)使用蜡模铸造开元通宝,这是中国关于失蜡法的最早记载。
❻ 失蜡法铸造是什么
失蜡法铸造是一种较为精确的铸造方式。
失蜡法也称熔模法,在过去,它曾被用来制作佛像、鈡、鼎等,但现在却被用来制作各种产品、零件。它的产品精密、复杂、接近于零件最后形状,可不加工或很少加工就直接使用。
具体做法是用蜡制模,外敷造型材料作铸型,加热将蜡化去,形成空腔铸范,浇入金属液,冷却后即得成型铸件。
失蜡法的优点:
1.制模简单,整体成型。制作铸模时不需要开模,外模也不用分成数块,空腔厚薄均匀,壁厚最小可以3毫米,铸件的形状很少受到工艺限制,表面有一定的光洁度。
2.低熔点材料,便于修整。它的最大特点是用低熔点材料做“模”,简化了制模的工艺,可以制作任何器形,在铸速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是我国三大铸造技术之一。
3.成品完整,无需焊接。所铸的铜器上没有范痕,也没有垫片的痕迹,耳、足、鉴等处都没有残存的范土,这些都是与陶范法铸造青铜器明显不同。
❼ 压铸,精铸和蜡铸三者之间有什么区别,或其三者的特点
铸造种类很多,按造型方法习惯上分为:
①普通砂型铸造,包括湿砂型、干砂型和化学硬化砂型3类.
②特种铸造,按造型材料又可分为以天然矿产砂石为主要造型材料的特种铸造
(如熔模铸造、泥型铸造、铸造车间壳型铸造、负压铸造、实型铸造、陶瓷型铸造等)和以金属为主要铸型材料的特种铸造(如金属型铸造、压力铸造、连续铸造、低压铸造、离心铸造等)两类.
通过以上,可以看出,精密铸造是特殊铸造的一类.
压铸:压力铸造的简称,是一种将熔融合金液倒入压室内,以高速充填钢制模具的型腔,并使合金液在压力下凝固而形成铸件的铸造方法.压铸区别于其它铸造方法的主要特点是高压和高速.
精铸:精密铸造,属特种铸造.用此方法获得的零件一般不需再进行机加工.如熔模铸造、压力铸造等.精密铸造是相对于传统的铸造工艺而言的一种铸造方法.它能获得相对准确地形状和较高的铸造精度.较普遍的做法是:首先根据产品要求设计制作(可留余量非常小或者不留余量)的模具,用浇铸的方法铸蜡,获得原始的蜡模;在蜡模上重复涂料与撒砂工序,硬化型壳及干燥;再将内部的蜡模溶化掉,是为脱蜡,获得型腔;焙烧型壳以获得足够的强度;浇注所需要的金属材料;脱壳后清沙,从而获得高精度的成品.根据产品需要或进行热处理与冷加工.
蜡铸:即失蜡浇铸方法,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整个制造过程均为手工操作.它的工艺过程是:将蜡制成所要制作的型器 样式,后将耐高温细泥浆淋至蜡型表面,并撒细纱在泥浆表层,反复多次,使之形成完整的型壳,干燥后加温使蜡质熔出,形成型腔,用以浇铸铜液(即:紫铜加铅、锌、锡等金属元素的溶液).完成浇铸后,经去壳、打磨、做旧,一件精美绝伦的仿古青铜器就展现在您的面前.失蜡法精密铸造现称熔模精密精密铸造,是一种少切削或无切削的精密铸造工艺,是精密铸造行业中的一项优异的工艺技术,其应用非常广泛.它不仅适用于各种类型、各种合金的精密铸造,而且生产出的铸件尺寸精度、表面质量比其它精密铸造方法要高,甚至其它精密铸造方法难于铸得的复杂、耐高温、不易于加工的铸件,均可采用熔模精密精密铸造铸得.
❽ 失蜡法铸造工艺流程是怎么样的
失蜡法铸造工艺流程是:
1.模型制作。
艺术家或模具制造商用蜡、粘土或其他材料创建原始模型。蜡和油基粘土比较常用,因为这些材料比较柔软。
2. 倒模。
用原始模型进行倒模。一般有刚性外模加上较软的内模,内模就是原始模型的精确负形。内模通常由乳胶、聚氨酯橡胶或硅树脂制成,由外模支撑。外模可以由石膏制成,但也可以由玻璃纤维或其他材料制成。
3. 铸蜡。
一旦模具完成后,将熔融的蜡倒入其中并且晃动使其在内表面形成通常约1/8英寸(3mm)厚的均匀涂层。
4. 去除蜡。
从模具中取出原始模型的中空蜡版本。可以重复使用模具制作多个副本,这仅受模具的耐久性限制。
5. 抛光。
对每个空心蜡复制品进行抛光,用加热的金属工具擦除分模线。蜡模表面不能有任何任何缺陷,看起来就像成品一样。单独模制的蜡模现在可以加热并组合在一起。
6. 开浇道。
蜡复制品被做成树状结构的蜡树,其最终将为熔融铸造材料提供流动并使空气逸出的路径。通常从顶部开始有一个蜡“杯”,蜡模通过蜡柱连接在各个点上。
7. 上浆。
将蜡树浸入二氧化硅浆料中,然后浸入砂状灰泥中,或一定晶粒尺寸的结晶二氧化硅。浆料和砂砾组合被称为陶瓷模具。干燥并重复该过程,直到至少半英寸的涂层覆盖整个部件。物体越大,壳体需要越厚。
8. 烧除。
将陶瓷外壳涂层放置在窑中,热量将二氧化硅涂层硬化成壳体,将蜡熔化并排出。熔化的蜡可以回收和重复使用,不过一般就简单地烧掉。现在,原始物品的形状就是硬化的陶瓷外壳内部,也就是以前由蜡所占据的负形。进料管现在也是空心的。
9. 测试。
让陶瓷壳冷却,然后进行测试以查看水是否会自由流过进料器和排气管。裂缝或泄漏物可用厚耐火膏进行修补。为了测试厚度,可以在外壳中打孔,然后打补丁。
10. 浇注。
在窑炉中再加热壳体,以便加固补片并除去所有水分,然后将口向上放入装满沙子的水桶中。金属在炉中的坩埚中熔化,然后小心地倒入壳中。外壳必须很热,否则温度差会破坏它。然后将填充的壳冷却。
11. 脱模。
外壳被敲掉,去除粗糙的铸件。金属浇口也被切断,回收用于下次浇筑。
12. 金属抛光。
最后对金属铸件进行打磨和抛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