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数控车床车内孔有锥度,怎么调 谢谢
原因有:1刀具不锋利
2.进给参数不合理
3. 机床有间隙
数控车床内孔或者外圆有锥度都可以在程序上面做调整,如果要机械调整的话你要找出原因才行,如,是不是刀杆强度不够或者刀具钝了引起让刀,是不是机床受过撞击主轴跑位置了等等,所以暂时还是以修理程序的方法比较靠谱。
Ⅱ 数控车床加工锥度孔
数控车床加工敏侍锥度孔和加工普通直孔编程方法一样,加工参数也一样,加工锥度孔最困难的地方是如果检验,一般的卡车绝段和千分尺都无法直接测量,只能大约的测量,测量精度不够。
如果要加工精度较高的锥度孔,需要用标准锥度塞规检查,在标准锥度塞规上涂上并拿誉紫色,然后根据漏出来的距离换算孔径尺寸,通过塞规上紫色的着色百分比计算锥度误差。
Ⅲ 车床车内孔有锥度怎么调
1、先确定车床本身是否有问题,找个棒料,试车外圆,如果外圆也存在退拔,请机修工调整床头直至正常。
2、机床正常的话,保证内孔刀具装夹的中心高(指的是刀尖的中心高)与主轴中心高一致,再进行试车内孔看看情况。
如果是0.4毫米,40道的锥度的话,从新装下刀,一定要夹紧,然后用高转速,低进给量的方式上刀,给好冷却液,到精车步时候,不上刀,一次上刀多走几刀,这样可以有效防止让刀。
西方宣称英国人莫兹利发明了现代意义上的第一台螺纹车床。但事实上现代车床的发明还可以更早一些,18世纪俄国制表匠Лев Собаки和图拉兵工厂工程师Алексей Сурин在莫里兹之前就制造了用于加工枪管和螺丝的螺纹车床。
Ⅳ 数控车床镗孔出现锥度怎么可以改善
镗孔出现锥度,如果先排除是车床自身的问题,可以尝试以下方法此桥:
1.缩短刀杆长度,例如:需要镗40mm深,刀杆留出41mm为佳。
2.选择更粗强度更高的扮扒肆刀杆,例如:20的底孔,需要镗刀厅轿25,现在用12的刀杆,可以换成18的。
3.精车刀的刀尖圆弧的选择,例如:刀尖圆弧为R0.4,可以换R0.1或者R0.2
4.减少精车余量以及转速和进给量的调整。
Ⅳ 量规的测量步骤
量规(gauge),不能指示量值,只能根据与被测件的配合间隙、透光程度或者能否通过被测件等来判断被测长度是否合格的长度测量工具。量规控制的是尺寸或规格的上下限,一般包含全部的公差带
量规结构简单,通常为具有准确尺寸和形状的实体,如圆锥体、圆柱体、块体平板、尺和螺纹件等。常用的量规有量块、角度量块、多面棱体、正弦规、直尺、平尺、平板、塞尺 、平晶和极限量规等 。用量规检验工件通常有通止法(利用量规的通端和止端控制工件尺寸使之不超出公差带)、着色法(在量规工作表面上涂上一薄层颜料,用量规表面与被测表面研合,被测表面的着色面积大小和分布不均匀程度表示其误差)、光隙法(使被测表面与量规的测量面接触,后面放光源或采用自然光,根据透光的颜色可判断间隙大小,从而表示被测尺寸 、形状或位置误差的大小)和指示表法(利用量规的准确几何形状与被测几何形状比较,以百分表或测微仪等指示被测几何形状误差)。其中利用通止法检验的量规称为极限量规(如卡规、光滑塞规、螺纹塞规、螺纹环规等)。 量规是一种精密测量器具,使用量规过程中要与工件多次接触,如何保持量规的精度,提高检验结果的可靠性,这与操作者的关系很大,因此必须合理正确地使用量规.
1、使用前,要认真地进行检查.先要核对图纸,看这个量规是不是与要求的检验尺寸和公差相符,以免发生差错,造成大批废品.同时要检查量规有没有检定合格的标记或其他证明.还要检查量规的工作表面上是否有锈斑,划痕和毛刺等缺陷,因为这些缺陷容易引起被检验工件表面质量下降,特别是公差等级和表面粗糙度较高的有色金属工件更为突出.还要检查量规测头与手柄联结是否牢固可靠.最后还要检查工件的被检验部位(特别是内孔),是否有毛刺,凸起,划伤等缺陷.
2、使用前,要用清洁的细棉纱或软布,把量规的工作表面擦干净,允许在工作表面上涂一层薄油,以减少磨损.
3、使用前,要辨别哪是通端,哪是止端,不要搞错.
4、使用时,量规的正确操作方法可归纳为“轻”,“正”,“冷”,“全”四个字.
轻,就是使用量规时要轻拿轻放,稳妥可靠;不能随意丢掷;不要与工件碰撞,工件放稳后再来检验;检验时要轻卡轻塞,不可硬卡硬塞.
正,就是用量规检验时,位置必须放正,不能歪斜,否则检验结果也不会可靠.
冷,就是当被检工件与量规温度一致时才能进行检验,而不能把刚加工完还发热的工件进行检验;精密工件应与量规进行等温.
全,就是用量规检验工件要全面,才能得到正确可靠的检验结果,塞规通端要在孔的整个长度上检验,而且还要在2或3个轴向平面内检验;塞规止端要尽可能在孔的两端进行检验.卡规的通端和止端,都应沿轴和围绕轴不少于4个位置上进行检验.
5、若塞规卡在工件孔内时,不能用普通铁锤敲打,扳手扭转或用力摔砸,否则会使塞规工作表面受到损伤.这时要用木,铜,铝锤或钳工拆卸工具(如拔子或推压器),还要在塞规的端面上垫一块木片或铜片加以保护,然后用力拔或推出来.必要时,可以把工件的外表面稍微加热后,在把塞规拔出来.
6、当机床上装夹的工件还在运转时,不能用量规去检验.
7、不要用量规去检验表面粗糙和不清洁的工件.
8、量规的通端要通过每一个合格的工件,其测量面经常磨损,因此,量规需要定期检定.
对工作量规,当塞规通端接近或超过其最小极限,卡规(环规)的通端接近或超过其最大极限尺寸时,工件量规要改为验收量规来使用.当验收量规接近或超过磨损限时,应立即报废,停止使用.
9、使用光滑极限量规检验工件,如判定有争议时,应该使用下述尺寸的量规检验;
通端应等于或接近工件的最大实体尺寸(即孔的最小极限尺寸,轴的最大极限尺寸);
止端应等于或接近工件的最小实体尺寸(即孔的最大极限尺寸,轴的最小极限尺寸). 用量规检验工件通常有通止法、着色法、光隙法和指示表法。
1、通止法:利用量规的通端和止端来控制工件尺寸,使之不超出公差带。如孔径测量时,若光滑塞规的通端通过而止端不通过,则孔径是合格的。利用通止法检验的量规也称极限量规(图1), 常见的极限量规还有螺纹塞规、螺纹环规和卡规等。
2、着色法:在量规工作表面上薄薄涂上一层适当的颜料(如普鲁士蓝或红丹粉),然后用量规表面与被测表面研合。被测表面的着色面积大小和分布不均匀程度表示其误差。例如用圆锥量规检验机床主轴锥孔和用平尺检验机床导轨直线度等。
3、光隙法:使被测表面与量规的测量面接触,后面放光源或采用自然光。当间隙小至一定程度时,由于光学衍射现象使透光成为有色光,间隙至0.5微米时还能看到透光。根据透光的颜色可判断间隙大小。间隙大小和不均匀程度即表示被测尺寸、形状或位置误差的大小,例如,用直尺检验直线度,用角尺和平板检验垂直度(图2)等。
4、指示表法:利用量规的准确几何形状与被测几何形状比较,以百分表或测微仪等指示被测几何形状误差。例如用平板和百分表等测量尺形工件的直线度;用正弦规、平板和测微仪测量角度等。 1、不要把两个量规的工作表面配合在一起保存(如塞规和环规套在一起),否则两个工作表面会相互胶合,加外力分开时会受到不必要的损伤。
2、量规使用完毕,要用清洁的棉纱或软布擦干净,放在专用木盒内,然后收存到工具柜里;片形量规也可以挂在工具柜里。如果天气潮湿或隔一段时间才能使用时,擦干净后在涂上一层无酸凡士林或防锈油。保管量规的地方必须干燥。
3、量规要定期检查,一般检查周期为6-12个月。
4、不论是经常使用的量规还是不经常使用的量规,都要定期进行外部检查,看有没有损伤、锈蚀或变形。假如,发现量规开始生锈,应及时放进汽油内浸泡一段时间,再取出仔细擦干净,并涂上防锈油。
5、使用期间,要把量规放在适当的地方,如工具柜的台面上或机床不动部分的木垫板上,不要放在机床刀架上或机床导轨上,以免造成损坏。 螺纹量规通规
模拟被测螺纹的最大实体牙型,检验被测螺纹的作用中径是否超过其最大实体牙型的中径,并同时检验底径实际尺寸是否超过其最大实体尺寸.
检验方法:普通螺纹是多参数要素,有两类检测方法:综合检验和单项检验.综合检验就是用量规对影响螺纹互换性的几何参数偏差的综合结果进行检验.其中包括:使用普通螺纹量规和止规分别对被测螺纹的作用中径(含底径)和单一中径进行检验;使用光滑极限量规对被测螺纹的实际顶径进行检验.如果被测螺纹能够与螺纹通规旋合通过,且与螺纹止规不完全旋合通过(螺纹止规只允许与被测螺纹两段旋合,旋合量不得超过两个螺距),就表明被测螺纹的作用中径没有超过其最大实体牙型的中径,且单一中径没有超出其最小实体牙型的中径,那么就可以保证旋合性和连接强度,则被测螺纹中径合格.否则不合格.
螺纹中径说白了,就是螺纹的公称直径,即一般所说的螺纹“M**”里的*代表的数值,它是一个介于大径(外螺纹为牙顶的直径,内螺纹为牙底直径)和小径(同大径含义相反)之间的一个直径.最大实体牙型,顾名思义,就是螺纹的牙型, 制造出来能达到的最大实体,即实际加工制造出来的比理论设计时,在误差范围能且在体积上能达到的最大值的状态.轴类零件(外螺纹)的最大实体尺寸体现在直径上,就是轴的直径大于设计尺寸;孔累零件(内螺纹)的最大实体尺寸体现在直径上,就是孔的直径小于设计尺寸.
锥度塞规
主要用于检验产品的大径,锥度和接触率,属于专用综合检具.锥度塞规可分为尺寸塞规和涂色塞规两种.
锥度塞规涂色检验方法 检验内锥孔,首先要有锥度塞规,也就是一个标准的外圆锥度量规,将红丹或蓝油均匀涂抹2-4条线在塞规上,然后将塞规插入内锥孔对研转动60-120度,抽出锥度塞规看表面涂料的擦拭痕迹,来判断内圆锥的好坏,接触面积越多,锥度越好,反之则不好,一般用标准量规检验锥度接触要在75%以上,而且靠近大端,涂色法只能用于精加工表面的检验.
特点:
常用量具,特别适用于测量轴承及沟槽加工精度
Ⅵ 机械加工里;当内孔为1°的锥度,知道锥度边长与大孔径,那么小孔径是多少呢求计算方法.谢谢
这个题目学过三角函数就会做。
我不知道你森手说的锥度边长是指斜边还是直边。
设已知大孔径为D,所要求的小孔径为d,如果锥度边长l是斜边,
根据三角函数的定义:sin0.5°=(D-d)/2/l,则d=D-2*l*sin0.5° ,
其中sin0.5°=0.008726535。
如果你说的锥度边长是指直边长做扒度,即锥孔的板厚方向的此胡嫌尺寸,
则:tag0.5°=(D-d)/2/l,所以 d=D-2*l*tag0.5° ,
其中tag0.5°=0.00872686779。
Ⅶ 轴测绘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轴测绘的注意事项:
(1)测量轴的外径时,要选择适当部位进行,以便判断零件的形状误差,对于转动部分更应注意。
(2)测量曲轴及偏心轴时,要注意其偏心方向和偏心距离。轴类零件的键槽要注意其圆周方向的位置。
(3)测绘花键轴和花键套时,应注意其定心方式,花键齿数和配合性质。
测绘工作注意事项
1、进行测绘前,必须对该设备的结构性能、动作原理、使用情况等作初步了解;对被测绘的每一个零件,要搞清它在整机或某个部件中的地位和作用、受力状态和接触介质以及与其它零件的关系。此外,还要大体了解它们的加工方法。
2、先绘制传动系统图及装配草图,再测绘零件图。绘制装配图时要根据零件实际安装位置及方向进行测绘,对于复杂的部件,不便绘制整个装配图时,可以分为几个小部件进行。必须指出,装配图及零件图的图形位置尽可能的要与其安装位置一致。对于一些重要的装配尺寸也应在部件拆卸前加以测量,作为以后装配时参考。
3、测量零件尺寸时,要正确地选择基准面。基准面确定后,所有要测量的尺寸均以此为准进行测量,尽量避免尺寸的换算,减少错误。对于零件长度尺寸链的尺寸测量,也要考虑装配关系,尽量避免分段测量。分段测量的尺寸只能作为核对尺寸的参考。
4、测量磨损零件时,对于测量位置的选择要特别注意,尽可能地选择在未磨损或磨损较少的部位。如果整个配合表面均已磨损,在草图上应加注明。
5、对零件的磨损原因应加分析,以便在修理时加以改进。
6、测绘零件的某一尺寸时,必须同时也要测量配合零件的相应尺寸,尤其是在只更换一个零件时更应如此。这样,一则可以校对测量尺寸是否正确,减少错误;二则亦可作为决定修理尺寸的根据。
7、测量孔径时,采用4点测量法,即在零件孔的两端各测量两处。
8、测量轴的外径时,要选择适当部位进行,以便判断零件的形状误差,对于转动部分更应注意。
9、测量曲轴及偏心轴时,要注意其偏心方向和偏心距离。轴类零件的键槽要注意其圆周方向的位置。
10、测量零件的锥度或斜度时,首先要看它是否是标准锥度或斜度。如果不是标准的,要仔细测量,并分析其原因。
11、齿轮尽可能要成对测量。对于变位齿轮及斜齿轮必须测量中心距,对于斜齿轮还要测量螺旋角并注意螺旋方向。对于滑移齿轮应注意其倒角的位置。
12、蜗轮及蜗杆的测绘,要注意蜗杆的头数、螺旋方向和中心距。
13、测绘螺纹及丝杠时,要注意其螺纹头数、螺旋方向、螺纹形状和螺距。对于锯齿形螺纹更要注意方向。
14、测绘花键轴和花键套时,应注意其定心方式,花键齿数和配合性质。
15、对于零件的配合公差,热处理,表面处理,材料及表面粗糙度要求,在测绘草图时,都要注明。特殊零件要测量硬度,当零件表面已经磨损或者表面烧伤时,测量的硬度只能作为参考,应根据使用情况进行确定。
16机床经过大(中)修理后,其中个别零件或个别尺寸已与原出厂尺寸不符,而无法恢复的,测绘时必须在图纸上加以说明,这样便于今后查考或做为制作备件的根据。这对于机床的基础件及主要零件尤为重要,如气锤的汽缸,镗缸后的直径必须在图册里加以注明。
17、测量进口设备的零件时,测绘前必须搞清设备的制造国别(因为世界各国采用的设计标准和计量制度不同),以便确定零件尺寸的计量单位,或进行必要的单位换算。
18、在缺乏必要资料的情况下,要确定零件的材质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根据零件在设备中的部位、作用、接触介质和受力状态,以及对零件色泽、轻重、碰击声等的判别,可凭经验大致推断零件的材质类别。但是对于特殊零件,如含油轴承、高强度和重要部位零件,为了确知材质成分和性能指标,还须进行火花鉴别或金相试验。但应注意不要破坏零件。在确定材质后还须选择恰当的热处理方式,以便保证材料的使用性能。
Ⅷ 量规都有哪些使用方法
用量规检验工件通常有通止法、着色法、光隙法和指示表法。
1、通止法:利用量规的通端和止端来控制工件尺寸,使之不超出公差带。如孔径测量时,若光滑塞规的通端通过而止端不通过,则孔径是合格的。利用通止法检验的量规也称极限量规信雹,常见的极限量规还有螺纹塞规、螺纹环规和卡规等。
2、着色法:在量规工作表面上薄薄涂上一层适当的颜料(如普鲁士蓝或红丹粉),然后用量规表面与被测表面研合。被测表面的着色面积大小和分布不均匀程度表示其误差。例如用圆锥量规检验机床主轴锥孔和用平尺检验机床导轨直线度等。
3、光隙法:使被测表面与量规的测量面接触,后面放光源或采用自然光。当间隙小至一搭坦前定程度时,由于光学衍射现象使透光成为有色光,间隙至0.5微米时还能看到透光。根据透光的颜色可判断间隙大小。间隙大小和不均匀程度即表示被测尺寸、形状或位置误差的大小,例如,用直尺检验直线度,用角尺和平板检验垂直度等。
4、指示表法:利用量规的准确几何形状与被测几何形状比较,以百分表或测微仪等指示被测几何形状误差。例如用平知清板和百分表等测量尺形工件的直线度;用正弦规、平板和测微仪测量角度等。
Ⅸ 车内锥螺纹,怎么算镗孔尺寸
一般椎管内螺纹车削时,由于锥度不大(3°34′),不需车成锥孔,就按小径减去0.5mm车成直孔即可,同时用螺纹塞规控制螺纹车削深度。 如果没有螺纹塞规,经验也不足时,可以按锥度3°34′、大头孔径为螺纹小径,车成锥孔。螺纹基本卖袜猛车尖,可用所配外螺纹试拧入来检验。
数控车床的螺纹切削指令中的R是指螺纹圆锥角的大头和小头的半径差值,不是(小径减大径)/2。
如果螺纹长20(切削终点Z-20),定好知位在Z12,圆锥角16:1,圆锥长是20+12=32,32/16=2,大小头半径差值就是1。车外螺纹时端面直径小,R取负值。内螺纹孔口直径大,R取正值。
锥度=大小头直径差值:长度
新的锥度=(40-20):30=1:1.5
Z轴走30+5=35mm
大小头直径差值=35/1.5=23.33
半径差值(即R值)=23.33/2=11.666
如果锥度是1:16,Z轴走35mm,大小头半径差值=35/16/2=1.094
如果Z轴走16的整倍数,编程中桥时计算就方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