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调整轴承间隙的调整方法
现代工业化的发展日新月异,随之而来的是轴承在机械设备中起来的作用也是越来越重要,在不同的机械领域中应用的也是越来越广泛,而说到轴承,就不能不知道轴承的游隙。游隙是在轴承的安装中极其重要的关键技术,游隙的调整和测量关系到整个轴承在机械设备运行中能不能保持完整的状态,也是轴承使用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轴承游隙过大或过小,轴承的工作寿命乃至整个设备运行的稳定性都会降低。本文重点讨论和轴承游隙相关的一些检测、调整方法。
1、轴承游隙
滚动轴承的内、外圈和滚动体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因此内、外圈之间可以有相对位移。在无负荷作用时,一个套圈固定不动,另一个套圈沿轴承的径向和轴向从一个极限位置到另一个极限位置的移动量,分别称为径向游隙和轴向游隙,
按照轴承所处的状态,游隙分为三种。陌贝网-一站式轴承交易平台,为您提供实时轴承信息。
(1)原始游隙。指滚动轴承安装前自由状态时的游隙,它是由制造厂加工、装配所确定的。
(2)安装游隙,也叫配合游隙。是轴承与轴及轴承座安装完毕而尚未工作时的游隙。由于过盈安装,或是内圈增大,或是外圈缩小,或二者兼有之,均使安装游隙比原始游隙小。
(3)工作游隙。滚动轴承在工作状态时的游隙,工作时内圈温升最大,热膨胀最大,使轴承游隙减小;同时由于负荷的作用,滚动体与滚道接触处产生弹性变形,使轴承游隙增大,轴承的工作游隙比安装游隙大还是小,取决于这两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2、为什么要调整轴承游隙?
打个比方,煮饭的时候水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米饭的口感。同理,轴承游隙过大或过小,轴承的工作寿命乃至整个设备运行的稳定性都会降低。游隙调整的方法由轴承类型决定,一般可以分为游隙不可调轴承和可调轴承。游隙不可调轴承是指轴承出厂后,轴承的游隙就确定了,我们熟知的深沟球轴承、调心轴承、圆柱轴承都属于这一类。
游隙可调轴承是指可以移动轴承滚道的相对轴向位置来获得所需要的游隙,属于这类的有圆锥轴承和角接触球轴承及一些止推轴承。
㈡ 轴承安装过程中怎么调节轴承的游隙
滚动轴承的装配是钳工装配和修理工作中经常要做的一项操作,而滚动轴承游隙的调整和预紧是滚动轴承装配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准确把握游隙调整和预紧的工艺概念,并且在装配工作中正确地运用这种工艺方法,是轴承装配工作质量的保证。
滚动轴承的游隙是指在一个套圈固定的情况下,另一个套圈沿径向或轴向的最大活动量,故游隙又分为径向游隙和轴向游隙两种。
滚动轴承装配时,其游隙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游隙太大,会造成同时承受载荷的滚动体的数量减少,使单个滚动体的载荷增大,从而降低轴承的旋转精度,减少使用寿命;游隙太小,会使摩擦力增大,产生的热量增加,加剧磨损,同样能使轴承的使用寿命减少。因此,许多轴承在装配时都要严格控制和调整游隙。
预紧就是轴承在装配时,给轴承的内圈或外圈一个轴向力,以消除轴承游隙,并使滚动体与内、外圈接触处产生初变形。预紧能提高轴承在工作状态下的刚度和旋转精度。对于承受载荷较大,旋转精度要求较高的轴承,大都是在无游隙甚至有少量过盈的状态下工作的,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在装配时对轴承进行预紧。
游隙的调整和预紧通常都是采用使轴承的内圈对外圈作适当的轴向相对位移的方法来完成的。
从以上工艺学概念不难看出,通过对滚动轴承游隙的调整,可以提高轴承的承载能力和旋转精度,提高轴承的使用寿命。但同时会使轴承摩擦加剧,发热量增大,所以,调整游隙或预紧的同时必须保证良好的润滑和散热。如果调整不当或润滑不良,就会反过来使轴承磨损加剧,寿命减少。因此,正确地进行滚动轴承游隙的调整和预紧,还要注意以下问题。
一、装配技术要求是选择装配工艺方法的根本依据
对滚动轴承游隙的调整可以有效地提高轴承的旋转精度,提高轴承的承载能力,延长轴承的使用寿命,同时还可以有效地减少振动和噪声,但并非所有的滚动轴承在装配时都需要进行游隙的调整。而预紧固然可以提高轴承刚性和旋状精度,但是同时会使摩擦加剧,润滑油膜被破坏并产生大量的热,因此,被预紧的轴承必须进行强制润滑和冷却,这种工艺方法仅限于对轴承刚性和旋转精度要求极高的情况下采用,是一种较为特殊的工艺方法,生产实际中也只是在机床主轴装配中用到,其它传动机构的轴承装配几乎见不到。
在滚动轴承装配中是否进行游隙的调整和预紧,要根据技术文件提出的装配技术要求决定。具体地说,在装配技术要求中,一般对于高速、重载或旋转精度要求较高的轴承会有调整轴承游隙或预紧的要求,反之,则会保持轴承游隙,装配时仅作轴向固定即可。从轴承的种类上看,对于圆锥滚子轴承、角接触轴承、推力轴承均需要对其游隙进行调整;对于一般低速、轻载的向心球轴承,多数情况下不需要对其游隙进行调整,而只作轴向固定。
二、要在热平衡条件下达到游隙调整和预紧的要求
滚动轴承实际的理想工作间隙,是在轴承温升稳定后所调整的间隙。因此,轴承游隙的调整应分两个阶段进行:首先在常温下按照有关的操作规范和技术要求对轴承游隙进行调整,至间隙合适并用手转动应感到旋转灵活;然后,将调整机构适当回松(防止试车时由于温度升高而使轴承突然抱死),进行空运转试验,从低速到高速空运转时间不超过2小时,在最高速的空运转时间不少于30分钟,轴承应运转灵活、噪声小、工作温度不超过50℃,最后将调整机构复位并锁紧即可。
三、保持良好的润滑
良好的润滑不仅可以起到减小摩擦的作用,同时还对轴承和轴上零件具有冷却作用。滚动轴承游隙进行调整以后,摩擦会有所加剧,产生的热量会使整个传动系统温度有所升高。如果不能及时散热,这些热量就(下转第44页)(上接第39页)会使传动零件尺寸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到滚动轴承间隙的变化,产生更多的热量,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对于经过游隙调整的滚动轴承,必须要保持良好的润滑,以减少摩擦,更重要的是用不断循环流动的润滑油带走大量的热,控制温度的升高,实现传动系统的热平衡。
还要特别注意:在进行空运转试验之前,一定要首先检查润滑系统各部位供油是否正常,特别是经过预紧的轴承部位,更需要特别留意其润滑油供给充足,工作状况良好。
总之,滚动轴承游隙的调整和预紧工艺,是提高轴承旋转精度和承载能力、降低传动系统振动和噪声的有效手段,操作中除了应达到滚动轴承装配的一般技术要求外,还要重点考虑轴承温升和润滑对调整工作的影响,并且在进行空运转试验之后还要进行细致的检查和二次调整,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也是装配维修钳工不可缺少的良好品质。
㈢ 轴承游隙如何调整
角接触和圆锥滚子轴承在安装时可以适当调节
深沟球轴承可以用预紧弹簧调节轴向游隙来控制径向游隙
别的可以通过配合来选择轴承的初始游隙,靠初始游隙来选择配合不可取(限制太多)
㈣ 如何调整轴承间隙
游隙调整的方法由轴承类型决定,一般可以分为游隙不可调轴承和可调轴承。
游隙不可调轴承是指轴承出厂后,轴承的游隙就确定了,我们熟知的深沟球轴承、调心轴承、圆柱轴承都属于这一类。
游隙可调轴承是指可以移动轴承滚道的相对轴向位置来获得所需要的游隙,属于这类的有圆锥轴承和角接触球轴承及一些止推轴承。
对于不可调轴承的游隙,行业有相应的标准值(CN, C3,C4等等),也可以定制特定的游隙范围。当轴、轴承座尺寸已知,相应的内、外圈配合量就确定了,安装后的游隙就不能改变。由于在设计阶段配合量是一个范围,最后的游隙也存在一个范围,在对游隙精度有要求的应用就不适用。
可调轴承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通过改变滚道的相对轴向位置,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确定的游隙值。如下图,当移动内圈的位置,我们大致可以得到正、负两种游隙。
㈤ 角接触球轴承安装间隙
角接触球轴承,单个轴承是没有轴向游隙之说的。只有当两个轴承配对使用时,才会有轴向游隙之说,两个角接触球轴承配对之后,需要人工去调整轴承轴向游隙。轴承最好的工作状态就是轴承的工作游隙为0的时候,希望对你的游隙调整有帮助。
㈥ 为什么要调整滚动轴承的游隙
原因:
其实我们主要是看中工作游隙。工作游隙如果小了,会引起异常发热,严重的烧死!工作游隙如果大了,会引起较大的振动和噪音。
方法:
工作游隙的调整有三种:
一是类似深沟球轴承的,他们只能通过初始的游隙选择,和配合的松紧选择来调整,这个在设计的时候就已经确定了;
二是类似单个的角接触球轴承或圆锥滚子轴承,此类轴承可以靠(螺母+垫片)轴向锁紧来调整。这时候具体调整到多少最好能测量下,轴向串动控制在0.1mm是左右;
三是类似配对好的角接触球轴承或圆锥滚子轴承,这时候只要按照厂家提供的锁紧力矩,都锁紧就可以保证游隙了:)!
楼主的情况可能是第二种吧。
㈦ 两个角接触球轴承成对使用游隙问题
成对联装轴承不需要调节!轴承上有字母标识!
DB:背靠背
DF:面对面
DT:串联
SU:单个任意组合举祥
DU:两个轴承任意组合。
还有三列四列的组合形贺答物式,轴承上都有字母标识!
其中选用SU标记轴承时,需要选用内外圈直径公差最为接近的轴承的轴承,组合在一起才行。游隙调整也比较容易。
把两个普通轴承并列在一起,通禅液过经验调节,而达到成对轴承的效果,应该是很难的。用在要求严格的场所,最好不要做这方面的尝试!
㈧ 轴承游隙如何调整
感觉法:用手指检查滚动轴承的轴向游隙,这种方法应用于轴端外露的场合。当轴端封闭或因其他原因而不能用手指检查时,可检查轴是否转动灵活。
对于不可调轴承的游隙,行业有相应的标准值(CN, C3,C4等等),也可以定制特定的游隙范围。当轴、轴承座尺寸已知,相应的内、外圈配合量就确定了,安装后的游隙就不能改变。由于在设计阶段配合量是一个范围,最后的游隙也存在一个范围,在对游隙精度有要求的应用就不适用。
(8)角接触球轴承如何调整游隙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采用手推法测量要求测量者有较高的测量技能。此法测量误差较大,尤其是游隙处于边缘状态时,容易引起误差,此时应以仪器测量为准。
塞尺测量时,应按标准的规定操作,不得使用滚子从塞尺上滚压过去的方法测量。
测量过程中应保证球落入沟底;闭型轴承在封闭前测量,采用有荷仪器时,测值还应减去载荷引起的游隙增加量。
㈨ 安装角接触轴承或圆锥滚子轴承时应有有一定的轴向间隙,那么间隙过大或过小对轴系的工作情况有什么影响
滚动轴承在机床上的使用主要用于下列三个部位:主轴、滚珠丝杠和一般传动轴。
一,精密机床主轴系统的旋转精度
滚动轴承用于精密机床主轴上的轴承精度应为P5及其以上级,而对于数控机床、加工中心等高速、高精密机床的主轴支承,应选用P4及其以上级超精密轴承。主轴轴承作为机床的基础配套件,其性能直接影响到机床的转速、回转精度、刚性、抗颤振动切削性能、噪声、温升及热变形等,进而影响到加工零件的精度、表面质量等。因此,高性能的机床必须配用高性能的轴承。
主轴系统的旋转精度是指机床处于空载手动或机动低速旋转情况下,在主轴前端基准面上测量的径向跳动、断面跳动和轴向窜动的精度。
主轴系统的精度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
1)轴承套圈的沟道径向跳动,将对应使主轴系统主轴轴线产生径向跳动,从而将这些误差部分的复映在被加工表面上。
2)轴承滚动体直径不一致和形状误差将会使得主轴产生有规律的误差。
3)沟道对端面的侧摆将引起主轴的轴向窜动,主轴的轴向窜动对精密磨床,特别是轴承磨床影响尤其显着,假如工艺上采用支沟磨沟的方式,将使得废品率大幅度提升,噪声也会大幅度提高。
4)轴承安装工作面的尺寸和形位误差将使轴承滚道产生相应的变形,使轴承内外圈倾斜,使得轴承在各个方向的刚度不一致,从而会降低主轴系统的旋转精度。调整间隙的螺母、隔套、垫圈端面均需要研磨加工,且与轴系回转轴线的垂直度要和所安装的轴承精度相对应,否则会降低轴承的工作精度。
二,精密机床主轴润滑和密封
前面我们提到过润滑剂是轴承配置的重要一部分,采用不同的润滑方式,轴承的极限转速的数据是不同的。润滑剂要按照设计要求及时补充(高速精密主轴系统润滑脂填充量一般为轴承空间的10%~20%),合理的添加润滑剂,可以减少轴系的摩擦和磨损,延长轴承的疲劳寿命,同时可以排出轴承系统的摩擦热并起到冷却轴承系统的作用;除了润滑脂之外,轴承系统的润滑还有液体油润滑、油雾润滑和油气润滑等方式,油气润滑在国外高速主轴系统当中已经普遍采用,油气润滑省油,无污染,并且能够显著提高主轴系统的DN值,并能够智能控制轴系对润滑剂的要求补给量。
㈩ 成对角接触球轴承安装时如何调整内外垫片的间隙,有图示最好。
主要靠预紧来调整间隙,采用磨窄内(或外)圈来预紧 。反装,即“背对背”安装时,磨窄内圈;正装,“面对面”安装时,磨窄外圈。图片弄不上来,加313057035,我再详细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