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铸造的趋势
铸造业的发展,铸造是现代机械制造工业的基础工艺之一,因此铸造业的发展标志着一个国家的生产实力。据2008年统计,我国年产铸件3350万吨,是世界铸造第一大国。随着我国铸造产业的不断发展,国内铸造产业将打造“四有”创新企业,即有创新思想、创新计划、创新的制度和体系以及创新的工作方式。而在转型升级方面,则要打造具有六大特征的新型企业:一,制造前端市场研发和后端服务变大,制造环节缩小的业务模式创新的企业。二,从卖商品转变到卖方案,提供完整解决方案的企业。三,以智能和集成为标志的数字化企业。四,三五年翻一番的速度型企业。五,先进科技、绿色制造、持续创新的企业。六,打造高端产品、精品,引导消费、品牌制胜的企业。这样的产业革新,相信我国铸造业未来将更加辉煌,美好的未来,我们拭目以待。
“八五”期间铸造机械制造受到了原机电部高度重视,投入了建国以来最大的一次专项技改贷款和攻关费用,扶持了铸造机械行业产品的开发和发展。“大型抛丸清理机的制造”,“垂直分型无箱射压造型机”,“水玻璃砂旧砂再生设备的研制”,“金属型铸造设备”等等相继被开发应用。
“九五”期间,铸造机械行业承担并树立完成了“轿车铸件毛坯精化高效造型与清理成套技术与装备”的任务,“缸体高效连续抛丸清理线的开发与研制”也取得圆满成功,1999年完成了国家攻关高水平的气冲造型线项目的成功。
“十五”期间,铸造机械行业主要经济指标的年均增长都在30%以上,高于机床工具全行业平均增长水平,特别是利润增长更快,年均利润增长高达46%,同时也保持较高的市场销售水平。另外,树脂砂造型成套设备,基本可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改变了过去主要依赖进口的局面;已经能够生产出较高水平的铸造自动生产线,达到可部分替代进口的水平,部分的解决了轿车发动机缸体、缸盖等铸件毛坯也要进口的情况;高水平自动制芯机、自动铸件清理机、自动砂处理机、大型自动压铸机以及精密铸造设备等铸造机械,国内基本上都能生产制造。应当说“十五”期间铸造机械行业的产品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为中国铸造机械行业今后的进一步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十一五”期间,装备制造业在国际、国内巨大市场需求的刺激下,铸造仍将继续保持较高速度增长。由于铸造机械产品的技术水平仍然与市场需求差距较大,使行业的发展存在巨大的发展潜力和扩展空间,为铸造机械行业的快速增长带来机遇。
“十二五”期间,铸造行业力争在国际上变强而不是单一的依靠产量。同时将绿色铸造作为发展的重点,以低碳环保为铸造业的发展宗旨。而电子商务的普及也将传统的铸造业融入到了互联网的世界,国际铸业网的成功也标志着国内铸造业开始翻开了新的一页。
“十二五”末,大型核电、火电、水电、风电等高效清洁发电设备和钢铁、石化、船舶、轨道交通、机床、航空航天、汽车等产业将提供大型铸件和高端关键铸件及各类功能铸件,铸造行业将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根据我国共同富裕的总目标,最终要缩小东西差距,我国将实施东部来带动西部发展的战略,这个战略对我国的铸造行业同样适用。我国东部地区的铸造业,因为自身的区位优势和国家政策的扶持,发展态势良好,发展水平大大高于西部地区的铸造业。
为落实我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西部经济发展,我们要促进西部铸造等基础行业发展,以为西部经济的腾飞夯实基础。这就要求我国东部地区的铸造业,以其较为先进的技术优势,较为雄厚的资金优势、管理优势,带动西部铸造业发展,从而达到共同繁荣的总目标。
要解决铸造产业中恶性竞争的问题,首先要解决这些铸造厂的生存问题。推动我国的铸造产业升级,需发展高端铸造,发展高端铸造可改变我国铸造产业的结构,减少中低端铸造厂的数量,减小低端铸造产品市场的竞争压力,从而使中低端铸造市场逐步恢复到有序状态,一举解决恶性竞争的问题。
我国铸造业的专业化生产已初具规模。如今已经形成了一批颇具特色的专业化铸造生产企业。这些企业主要包括:高紧实度造型+先进制芯+双联熔炼的发动机铸件铸造企业;大批量机械化生产的刹车毂、制动盘、排气管等汽车铸件厂;树脂自硬砂为主体的机床、箱体、风电等大型铸件生产厂;V法工艺为主体的铸造厂和消失模铸造厂;金属型或金属型覆砂为主的曲轴、磨球生产厂;硅溶胶或硅酸乙脂为粘结剂的高档熔模精密铸造厂;水玻璃为粘结剂的普通钢件精铸厂;离心球铁铸管厂和离心灰铁铸管厂;有色合金砂铸压(高/低/差)铸厂等等。 从历史悠久的铸造技术发展到今天的现代铸造技术或液态凝固成形技术这不仅与金属与合金的结晶与凝固理论研究的深入和发展、各种凝固技术的不断的出现和提高、计算机技术的应用等有关 , 而且还与化学工业、机械制造业、制造方法和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
(一) 凝固理论的发展 结晶与凝固是铸件形成过程的核心 , 它决定着铸件的组织和缺陷的形成 , 也决定了铸件的性能和质量 。 近 30 年来 ,借助于物理化学、金属学、非平衡态热力学与动力学、高等数学和计算数学 , 从传热、传质和固液界面几个方面进行 研究 ,使金属凝固理论有了很大的发展 , 这不仅使人们对许多条件下的凝固过程 和组织特征有了深入的认识 ,而且促使了许多凝固技术和液态凝固成形方法的提出、发展和生产应用。例如凝固理论已建立了铸件冷却速度和品粒度以及晶粒度与铸件力学性能之间的一些函数关系 , 从而为控制铸造工艺参数和铸件力学性能 提供了依据。
(二) 凝固技术的发展 控制凝固过程是开发新型材料和提高铸件质量的重要途径。 顺序凝固技术、快速凝固技术、复合材料的获得、半固态金属铸造成形技术等等就是集中的代表。
1.顺序凝固技术 所谓的顺序凝固技术 ,是使液态金属的热量沿一定向排出 , 或通过对液态金属施行某方向的快速凝固 , 从而使晶粒的生长( 凝固 )向着一定的方向进行 , 最终获得具有单方向晶粒组织或单晶组织的铸件的一种工艺方法。由于冷却及控制技术的不断进步,使热量排出的强度及方向性不断提高 , 从而使固液界面前沿液相中的温度梯度增大 , 这不仅使晶粒生长的方向性提高 ,而且组织更细长、挺直、并延长了定向区 . 顺序凝固技术已广泛应用于铸造 高温合金燃气轮机叶片的生产中 , 由于沿定向生长的组织的力学性能优异, 使叶 片工作温度大幅度提高 , 从而使航空发动机性能提高。 顺序凝固技术的最新进展 是制取单晶体铸件 , 如单晶涡轮叶片 ,它比一般顺序凝固柱状晶叶片具有更高的 工作温度 , 抗热疲劳强度、抗蠕变强度和耐腐蚀性能。采用这种高温合金单晶叶片 的航空发动机 ,有效地增加了航空发动机的推力和效率 , 使其性能大幅度提高。
2. 快速凝固技术即在比常规工艺条件下的冷却速度 ( 10-4 - 10K/S) 快得多的冷却条件 (103 - 109 K/S) 下 ,使液态合金转变为固态的工艺方法。它使合金 材料具有优异的组织和性能 , 如很细的晶粒 ( 通常 <0.1-0.01 um>甚至纳米级的晶粒 ) , 合金元偏析缺陷和高分散度的超细析出相 , 材料的高强度、高韧性等。 快速凝固技术可使液态金属脱开常规的结晶过程 (形核和生长) , 直接形成非晶结构的固体材料 , 即所谓的金属玻璃。此类非晶态合金为远程无序结构 ,具有特殊的电学性能、磁学性能、电化学性能和力学性能 ,己得到广泛的应用。如用作控制变压器铁心材料、计算机磁头及外围设备中零件的材料、纤焊材料等。快速凝固正日益受到多方的重视。
3.复合材料 制备凝固技术的另一发展是用于复合材料的制备口所谓复合材料 , 就是在非金属或金属基体中引人增强相或特殊成分 ,通过控制凝固使增强相按所希望的方式分布或排列的一种具有特殊性能的材料。由于复合材料的基体 具有较高的断裂性 , 加上增强相的存在 ,故能表现出与普通单相组织材料不同的性能 , 如高强度、良好的高温性能和抗疲劳性能 , 已发展了多种制取复合材料的工艺方法 ,如结合顺序凝固技术制备自生复合材料。此领域的应用前景将越来越广。
4. 半固态铸造半固态金属铸造成形技术经过 20 多年的研究及发展 , 已进入工业应用阶段。其原理是在液态金属的凝固过程中进行强烈的搅拌 (可以采用机械、电磁或其它方式 ) , 使普通铸造易于形成的树枝晶网络骨架被打碎而形成分散的颗粒状组织形态 , 从而制得半固态金属液 ,它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然后可利用常规的成形技术如压铸、挤压、模锻等成形生产坯料或铸件。半固态金属铸造成形克服了传统铸造成形易产生的缩孔、缩松、气孔及尺寸偏差等缺点, 具有成形温度低, 延长模具寿命 , 节约能源 , 改善生产条件和环境 , 提高铸件质量 ( 减少气孔和凝固收缩 ) ,减少加工余量等许多优点。半固态金属成形工艺将成为 21 世纪极具发展前途的近净形化成形技术之一。
B. 筑就辉煌是"筑"还是"铸"
铸就辉煌。
铸,金属材料融化成液体。例如铁水(浇铸在模具里冷却后就定型了。)
我们的辉煌成就是不会改变的!
C. 铸造和压铸有什么区别
一、发展历史不同
1、铸造:铸造是人类掌握比较早的一种金属热加工工艺,已有约6000年的历史。中国约在公元前1700~前1000年之间已进入青铜铸件的全盛期,工艺上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2、压铸:1838年,为了制造活字印刷的模具,人们发明了压铸设备。第一个与压铸有关的专利颁布于1849年,它是一种小型的,用来生产印刷机铅字的手动机器。
二、特点不同
1、铸造:可以生产形状复杂的零件,尤其是复杂内腔的毛坯;适应性广,工业常用的金属材料均可铸造,几克到几百吨;原材料来源广,价格低廉,如废钢、废件、切屑等。
2、压铸:铸件拥有优秀的尺寸精度、可以直接铸造内部结构,比如丝套、加热元件、高强度承载面。其它一些优点包括它能够减少或避免二次机械加工,生产速度快、铸件抗拉强度可达415兆帕、可以铸造高流动性的金属。
三、流程不同
1、铸造:砂型铸造中用来造型、造芯的各种原材料,如铸造原砂、型砂粘结剂和其他辅料,以及由它们配制成的型砂、芯砂、涂料等统称为造型材料,造型材料准备的任务是按照铸件的要求、金属的性质,选择合适的原砂、粘结剂和辅料,然后按一定的比例把它们混合成具有一定性能的型砂和芯砂。
2、压铸:传统压铸工艺主要由四个步骤组成,或者称做高压压铸。这四个步骤包括模具准备、填充、注射以及落砂,它们也是各种改良版压铸工艺的基础。在准备过程中需要向模腔内喷上润滑剂,润滑剂除了可以帮助控制模具的温度之外还可以有助于铸件脱模。
行业趋势
铸造业的发展,铸造是现代机械制造工业的基础工艺之一,因此铸造业的发展标志着一个国家的生产实力。据2008年统计,我国年产铸件3350万吨,是世界铸造第一大国。随着我国铸造产业的不断发展,国内铸造产业将打造“四有”创新企业,即有创新思想、创新计划、创新的制度和体系以及创新的工作方式。而在转型升级方面,则要打造具有六大特征的新型企业:
一,制造前端市场研发和后端服务变大,制造环节缩小的业务模式创新的企业。
二,从卖商品转变到卖方案,提供完整解决方案的企业。
三,以智能和集成为标志的数字化企业。
四,三五年翻一番的速度型企业。
五,先进科技、绿色制造、持续创新的企业。
六,打造高端产品、精品,引导消费、品牌制胜的企业。这样的产业革新,相信我国铸造业未来将更加辉煌,美好的未来,我们拭目以待。
D. 金属工艺的历史
金属工艺是中国工艺美术中的一个重要门类,主要包括景泰蓝、烧瓷、铁画、花丝镶嵌、斑铜工艺、锡制工艺、铝制工艺、金银饰品,等等。
人类在经历了漫长的石器时代之后,进入了以铜锡合金制作青铜器具时期,史称青铜时代。这种合金铸造技术的出现是生产力水平飞速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河南安阳殷虚出土的“司母戊鼎”,高133厘米,重875公斤,是中国金属工艺早期辉煌的实物见证。此后至汉、唐、宋、元、明、清的三千多年间,随着冶炼技术的日臻成熟,金属工艺在历代工匠的手中花样翻新,错金银、錾刻、鎏金、贴金银、螺钿、金银平脱、掐丝珐琅,等等,名目繁多的表现手法,融铸、焊、钿、刻等复合工艺为一体,制作出大量精美、神奇的金属工艺品,如上世纪出土的越王勾践与吴王夫差宝剑、战国编钟,以及今天的人们仍在苦苦追寻的圆明园大水法前的生肖兽首,无一不是历代金属工艺大师智慧的结晶。
当代的金属工艺生产主要分布于北京、上海、江苏、四川、云南、浙江、山东等地,代表品种有:
景泰蓝
又名掐丝珐琅,因盛于明代景泰年间,其作品釉色以宝石蓝为主调,故称“景泰蓝”,是北京特种工艺品之一。其制法以铜胎为主,将细而扁平的铜丝掐成图案,焊在胎上,再填入各色釉料,经烘烧、磨光而成,具有浑厚凝重、富丽典雅的艺术特色。
烧瓷
也是北京独特的工艺品,又名铜胎画珐琅。以铜制胎,在胎体上敷一层白釉,烧结后用釉料彩绘,经二、三次填彩后再烧结、镀金、磨光而成。这一金属工艺于明末清初自欧洲传入我国,康熙、乾隆时期多为宫廷贡品,其图案立意新颖,色彩明快,点焊匀实,天衣无缝,以金银为胎的作品更显华贵。
铁画
亦称铁花,安徽芜湖是其主要产地,约创于清代康熙年间。这是一种以铁为墨,以砧为砚,以锤代笔,依画稿锻制而成的金属工艺品,具有构图简练、线条遒劲挺拔、立体效果强烈等特点。
斑铜工艺
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是云南的传统工艺品。用产于云南东川附近的铜矿石经锻造、烧斑、焊接等多种工艺制成,因色彩斑斓,瑰丽多姿而深得人们厚爱。
锡制工艺
始于明初永乐年间,是被誉为“锡都”的云南个旧市的传统产品,其光如镜、色似银,造型精巧玲珑,且具有防潮、保温、耐酸、耐碱等特点,多用于制作酒器、香炉、烛台、餐具、花瓶等。
苗族银饰
银饰在苗族服饰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特别是在妇女盛装中,银饰是必不可少的饰物。其工艺是先将白银制成薄片、银条或银丝,利用压、刻、镂等工艺,制出精美纹样,然后再焊接或编织成型。结构上有对称式、均衡式、连接式和放射式。银饰的种类较多,主要有银冠、银角、银梳、耳坠、项圈、手镯、戒指等,约有80多种,其中耳坠就有瓜子、灯笼、鼓锤、单环、双环等式样。图案多系龙凤花鸟等动植物纹样,造型生动,玲珑精美。苗族妇女以妆银饰为贵美,最多者可配戴重达8公斤的各种银饰。
金银摆件
或称金银细加工,是中国金银器制造工艺中最完美的技艺之一,传承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中国金银器制造工艺起源于商周,盛于汉唐。宋代以精美的金银酒具为主要特色。至明清两代,金银器制作运用编、织、盘、辫、码、拱等多种技巧,更是发展到了典雅华贵的顶峰。
江苏江都的金银摆件,传承中国古代金银器工艺,并不断创新发展,在中国的金银器领域一枝独秀,制作的“浑天仪”、“地动仪”、“九龙酒具”和“鹿拉凤车”等金银摆件,极为富丽精美,享誉海内外。
龙泉宝剑
是中国著名的传统工艺品之一,因产于浙江龙泉县而得名。龙泉宝剑创始于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唐代,龙泉剑名声大震,李白曾写下“宁知草间人,腰下有龙泉”的诗句。
龙泉宝剑经炼、锻、铲、挫、刻花、嵌铜、冷锻、淬火、磨光等28道工序,具有刚柔并济、锋利无比、手工精磨、风格古朴四大特色,名扬中外。
花丝镶嵌
又叫“细金工艺”,由花丝和镶嵌两大类组成。将金、银细丝用堆垒、编织技法制成工艺品,再嵌以珍珠、宝石等,春秋时期初具雏形,至明清两代已达历史上的颠峰阶段,名品不断涌现,很多成为贡品。 花丝镶嵌工艺以北京、成都最负盛名——以“无胎透空镶嵌法”创作的瓶、盘、首饰及动物等构图严谨,玲珑剔透,富于变化。
其它如烟台的锡镶茶具工艺、上海的首饰等,都是具有悠久历史的金属工艺品,声名远播。
E. 南京研究所有哪些
1、南京炮苑电子技术研究所(军工企业)
南京炮苑电子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成立于1987年,曾是一家拥有悠久历史的军工企业。作为国内最早研发药物离子导入和中医定向透药技术的企业之一,
南京炮苑电子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拥有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具备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9001质量体系的认证,20余年来应用现代军事科技,专注于NPD系列产品的不断改进。
目前公司已研发出第六代产品,其安全、有效、快捷的治疗方式,不仅屡受政府大型招标项目的青睐,更成为超过8万家医疗机构的放心选择。
在二十余年的发展中,NPD系列产品曾获“全军科技开发成果金奖”、“北京国际博览会银奖”、“全国医药卫生新技术优秀奖”等诸多荣誉,
2014年5月,NPD系列产品被中国行—中医健康管理工程组委会评选为“十二五中医健康管理工程重点推荐产品”,并同时荣获中国国际健康产业博览会组委会颁发的“优质产品奖”。
2、南京军工724研究所(军工企业)
南京军工724研究所鹏力科技产业集团为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四研究所发起成立的产业化集团公司。
七二四所主要从事国防大型电子、机械装备的研制、开发和批量生产,拥有三个园区,全所占地面积45万平方米,固定资产8亿元,产品和技术先后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二百余项,专利技术五十余项,为国防重点研究所。
公司秉承军工研究所大型电子工程、机械工程项目研制方面的技术及管理优势,拥有众多先进制造设备和检测试验设备、质量体系健全。
经过多年的积累,公司在机电一体化、机器人应用、自动化焊接、钣金自动成型等自动化装备技术;大气与海洋环境探测、数字化等电子装备技术;
热塑成型等塑料工程技术三大领域具有国内领先技术水平,拥有多项专利技术,多项产品填补国内空白,被评为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已形成自动化装备工程、电子信息装备工程及塑料热成型工程为重点产业化发展方向,
研制开发的工业自动化成套装备、大气环境探测等电子设备和塑料热成型装备产品在国内市场处于领先地位,产品同时远销欧洲、美洲、亚洲、非洲等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受到用户的信任并得到国内外行家的赞誉。
3、南京三乐集团有限公司——南山电子管厂(军工企业)
南京三乐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前身是1935年原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设立的电气研究室,1951年扩建为我国第一个专业电子管工厂,被誉为中国真空电子行业的摇篮。
公司建有国内最大的电子生产科研基地,是国家重点支持的微波电真空器件专业研制生产单位之一。七十多年以来,公司为中国真空电子产业的发展、为中国国防和现代化建设进程作出卓越贡献。
经过几代三乐人的开拓进取和不断创新,公司目前资产逾10亿元,拥有员工2200多名,已经形成以真空电子、应用整机、现代服务业为主的三大业务体系。
公司总占地30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近20万平方米,主要从事真空电子器件、微波能应用整机系统、特种玻璃和陶瓷、电真空专用设备等多门类高技术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公司的真空电子产品广泛应用于国防和民用领域。
公司研发实力雄厚,建厂以来,共研制生产了600多种新产品,近百种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300多种产品和重大工艺项目荣获国家、部、省及市科技成果和优质产品奖。
科技铸造辉煌,智慧成就未来。未来几年,公司将进一步加快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着力打造真空电子产业链,形成寓军于民,军民融合,协调发展的格局,打造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微波电真空器件研制生产基地;
加快应用整机、现代服务业和新型产业的发展速度,实现规模与效益的双突破,努力将企业建成具有较强经济实力、多元化经营、按现代企业制度运行的大型集团公司。
4、南京长江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军工企业)
南京长江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是原南京长江机器集团有限公司改制重组、由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控股的国有大型电子信息企业。公司前身始建于1946年,是我国较早设计、制造并出口大型电子装备的整机制造企业。企业研制生产的“蝙蝠”风扇夺得我国家用电器产品的国际金奖。
南京长江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占地53万平米,现有在职职工2900余人,总部位于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集团公司拥有一个省级研发中心、一个现代化的数控加工中心、一个先进的SMT加工中心、一个高科技创业园区。
公司下属18家子、分公司,建有一套有效的质量控制体系,产品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出口产品通过了GS、CE、UL等国际认证。主要产品有雷达、卫星地面接收站、精密模具、集成电路引线框架、UPS电源系统、电风扇、电机、电焊机及变压器等。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对企业的改制重组使南京长江电子信息产业集团跃上了新的发展平台。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是实力雄厚的中央大型企业,在半导体集成电路、通信、软件等多门类军、民用产品的设计、制造方面具有强大的产业优势、技术优势和资源优势。
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的旗下,南京长江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将进一步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实现公司的快速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5、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宏光空降装备有限公司(军工企业)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宏光空降装备有限公司(即中航工业宏光空降装备有限公司,简称中航工业宏光,代号513)隶属于中航工业机电系统,位于古城南京,1950年在原国民党航空委员会保险伞研究制造所基础上筹建,
1951年4月经中央军委和政务院批准正式设立。是“一五”期间前苏联援建中国的156个重点项目之一,是中国空降空投、航空救生专业的摇篮和基地。
公司设有空降空投、航空附件、通用航空装备、工艺技术等4个研究所,1个民品研发中心,拥有专业技术人员200余人,其中研究员、高级专业技术人员40余人。
先后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国防发明专利、国家银质奖、日内瓦产品金奖。公司拥有GJB9001B-2009版质量体系二级证、飞机安全产品适航证、ISO/TS16949质量管理体系证等资质证书。
公司在空降空投和航空救生装备领域创造了数十项国内第一,曾为我国第一次核爆、载人航天工程等国家重点科研项目作出积极贡献。
军用空降空投产品形成投物伞、伞兵伞、阻力伞、回收伞等9大系列,民用航空领域有运动伞、高楼救生伞、热气球等5大系列,航空附件有飞机安全带、液压手摇泵等产品,
广泛应用于陆、海、空军和民航,并出口到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且为汽车附件、达克罗涂覆溶液及设备等系列产品领域的重要厂家。汽车安全零部件在中国市场占有率为第一。
面向未来,公司坚持“创造天地间流行,呵护空降兵生命”的企业使命,致力于建设全球领先的空降空投系统研发生产基地和安全系统集成供应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