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铸造工工作内容是什么
从事的工作人员包括:(1)配制并处理铸造型砂和其他工艺材质;(2)对型砂进行烘干、筛配并制造铸型,对铸型进行烘干;(3)使用熔炉熔炼金属并进行浇铸;(4)使用设备或工具,进行铸件的清砂和修补;(5)维护保养金属熔炉及铸造机械设备,修复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一般缺陷;(6)维护保养设备及顷灶工艺装备,排除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一晌乎稿般故障。
下列工种归入本职业:
铸造工,熔化工,型砂工,型砂烘干工,清理工宴孝,仪表压铸工,永磁造型工,有色金属铸造工,轴瓦双金属带浇铸工,造型工,特种铸造工
㈡ 铸造产品包括什么
太多了,有泵体、阀门、皮带轮、电机机壳、弹簧、压片、钢管、轴承、铸钢件、压铸件、铸铁件等等,你可以在国际铸业网上看看采购信息,就可以把铸造产品统计的差不多了
㈢ 铸造件是什么意思
铸造件运用运用普遍:农用机械40~70%数控车床:70~80%净重铸件2、铸造件优势(1)原料主要来源普遍。质优价廉。废旧钢材,旧件,切削(2)能够制造样子比较复杂的零件,特别是在繁杂内壁的毛胚(如暖气片)(3)适应能力广,工业生产常见的金属复合材料均可锻造。多重~几百吨。(4)铸件的样子规格与零件十分贴近,降低切削量,属少无切削生产加工。3、铸造件缺陷(1)物理性能不及铸钢件(机构粗壮,缺点多等)(2)砂类锻造中,散件,小批,职工劳动量大。(3)铸件品质不稳定,工艺流程多,影响因素繁杂,易发生很多缺点。
㈣ 铸造厂如何降低报废率
这个是一个比较系统的问题!
首先,从零件的铸造性能来说,对于那些不太重要,并且可以修改的地方,改进一下结构,进而能能够拥有更好的可铸造性!
然后,从铸造工艺上来说,铸造的方式有很多种,选择其他的铸造方式,也许对这个很有效果。你这个要是用的是砂型铸造,那么就要求砂的粗细程度(砂型的松紧度),含水量(透气性),浇道的设置,浇注温度,金属成分有关。要是压力铸造,还和充型压力有关。
总结一下,主要是两点:① 零件的铸造工艺性 ② 铸造工艺的选择
在零件不可改变的情况下,主要是对工艺的改进。其余就没有什么了!
㈤ 什么是铸造
铸造是人类掌握比较早的一种金属热加工工艺,已有约6000年的历史。中国约在公元前1700~前1000年之间已进入青铜铸件的全盛期,工艺上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铸造是将液体金属浇铸到与零件形状相适应的铸造空腔中,待其冷却凝固后,以获得零件或毛坯的方法。被铸物质多为原为固态但加热至液态的金属(例:铜、铁、铝、锡、铅等),而铸模的材料可以是砂、金属甚至陶瓷。因应不同要求,使用的方法也会有所不同。
概述
铸造是人类掌握比较早的一种金属热加工工艺,已有约6000年的历史。中国约在公元前1700~前1000年之间已进入青铜铸件的全盛期,工艺上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铸造是指将固态金属熔化为液态倒入特定形状的铸型,待其凝固成形的加工方式。被铸金属有:铜、铁、铝、锡、铅等,普通铸型的材料是原砂、黏土、水玻璃、树脂及其他辅助材料。特种铸造的铸型包括:熔模铸造、消失模铸造、金属型铸造、陶瓷型铸造等。(原砂包括:石英砂、镁砂、锆砂、铬铁矿砂、镁橄榄石砂、兰晶石砂、石墨砂、铁砂等)
早期
中国商朝的重875公斤的司母戊方鼎,战国时期的曾侯乙尊盘,西汉的透光镜,都是古代铸造的代表产品。 早期的铸件大多是农业生产、宗教、生活等方面的工具或用具,艺术色彩浓厚。那时的铸造工艺是与制陶工艺并行发展的,受陶器的影响很大。
发展
中国在公元前513年,铸出了世界上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铸铁件-晋国铸型鼎,重约270公斤。欧洲在公元八世纪前后也开始生产铸铁件。铸铁件的出现,扩大了铸件的应用范围。例如在15~17世纪,德、法等国先后敷设了不少向居民供饮用水的铸铁管道。18世纪的工业革命以后,蒸汽机、纺织机和铁路等工业兴起,铸件进入为大工业服务的新时期,铸造技术开始有了大的发展。
近代
进入20世纪,铸造的发展速度很快,其重要因素之一是产品技术的进步 ,要求铸件各种机械物理性能更好,同时仍具有良好的机械加工性能;另一个原因是机械工业本身和其他工业如化工、仪表等的发展,给铸造业创造了有利的物质条件。如检测手段的发展,保证了铸件质量的提高和稳定,并给铸造理论的发展提供了条件;电子显微镜等的发明,帮助人们深入到金属的微观世界,探查金属结晶的奥秘,研究金属凝固的理论,指导铸造生产。
铸造定义
(GB/T5611-1998)
铸造-熔炼金属,制造铸型,并将熔融金属浇入铸型,凝固后获得具有一定形状、尺寸和性能金属零件毛坯的成型方法
铸造是将金属熔炼成符合一定要求的液体并浇进铸型里,经冷却凝固、清整处理后得到有预定形状、尺寸和性能的铸件的工艺过程。铸造毛坯因近乎成形,而达到免机械加工或少量加工的目的降低了成本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制作时间.铸造是现代装置制造工业的基础工艺之一。
铸造分类
主要有砂型铸造和特种铸造2大类。
1 普通砂型铸造,利用砂作为铸模材料,又称砂铸,翻砂,包括湿砂型、干砂型和化学硬化砂型3类,但并非所有砂均可用以铸造。好处是成本较低,因为铸模所使用的沙可重复使用;缺点是铸模制作耗时,铸模本身不能被重复使用,须破坏后才能取得成品。
1.1 砂型(芯)铸造方法:湿型砂型、树脂自硬砂型、水玻璃砂型、干型和表干型、实型铸造、负压造型。
1.2砂芯制造方法:是根据砂芯尺寸、形状、生产批量及具体生产条件进行选择的。在生产中,从总体上可分为手工制芯和机器制芯。
2特种铸造,按造型材料又可分为以天然矿产砂石为主要造型材料的特种铸造(如熔模铸造、泥型铸造、壳型铸造、负压铸造、实型铸造、陶瓷型铸造等)和以金属为主要铸型材料的特种铸造(如金属型铸造、压力铸造、连续铸造、低压铸造、离心铸造等)两类。
2.1 金属模铸造法
利用熔点较原料高的金属制作铸模。其中细分为重力铸造法、低压铸造法和高压铸造法。
受制于铸模的熔点,可被铸造的金属也有所限制。
2.2 脱蜡铸造法
这方法可以为外膜铸造法和固体铸造法。
先以蜡复制所需要铸造的物件,然后浸入含陶瓷(或硅溶胶)的池中并待乾,使以蜡制的复制品覆上一层陶瓷外膜,一直重复步骤直到外膜足以支持铸造过程(约1/4寸到1/8寸),然后熔解模中的蜡,并抽离铸模。其后铸模需要多次加以高温,增强硬度后方可用以铸造。
此方法具有良好的准确性,更可用作高熔点金属(如钛)的铸造。但由于陶瓷价格颇高,而且制作需要多次加热和复杂,故成本颇为昂贵。
成型工艺
1.重力浇铸:砂铸,硬模铸造。依靠金属自身重力将熔融金属液浇入型腔。
2.压力铸造:低压浇铸,高压铸造。依靠额外增加的压力将熔融金属液瞬间压入铸造型腔。
铸造工艺通常包括
①铸型(使液态金属成为固态铸件的容器)准备,铸型按所用材料可分为砂型、金属型、陶瓷型、泥型、石墨型等,按使用次数可分为一次性型、半永久型和永久型,铸型准备的优劣是影响铸件质量的主要因素;
②铸造金属的熔化与浇注,铸造金属(铸造合金)主要有各类铸铁、铸钢和铸造有色金属及合金;
③铸件处理和检验,铸件处理包括清除型芯和铸件表面异物、切除浇冒口、铲磨毛刺和披缝等凸出物以及热处理、整形、防锈处理和粗加工等。
铸造工艺可分为三个基本部分,即铸造金属准备、铸型准备和铸件处理。 铸造金属是指铸造生产中用于浇注铸件的金属材料,它是以一种金属元素为主要成分,并加入其他金属或非金属元素而组成的合金,习惯上称为铸造合金,主要有铸铁、铸钢和铸造有色合金。
金属熔炼不仅仅是单纯的熔化,还包括冶炼过程,使浇进铸型的金属,在温度、化学成分和纯净度方面都符合预期要求。为此,在熔炼过程中要进行以控制质量为目的的各种检查测试,液态金属在达到各项规定指标后方能允许浇注。有时,为了达到更高要求,金属液在出炉后还要经炉外处理,如脱硫、真空脱气、炉外精炼、孕育或变质处理等。熔炼金属常用的设备有冲天炉、电弧炉、感应炉、电阻炉、反射炉等。
优点:1、可以生产形状复杂的零件,尤其是复杂内腔的毛坯;
2、适应性广,工业常用的金属材料均可铸造,几克到几百吨;
3、原材料来源广,价格低廉,如废钢、废件、切屑等;
4、铸件的形状尺寸与零件非常接近,减少了切削量,属于无切削加工;
5、应用广泛,农业机械中40%~70%、机床中70%~80%的重量都是铸件。
缺点:1、机械性能不如锻件,如组织粗大,缺陷多等;
2、砂型铸造中,单件、小批量生产,工人劳动强度大;
3、铸件质量不稳定,工序多,影响因素复杂,易产生许多缺陷。
铸造的缺陷对铸件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为选择铸造合金和铸造方法打好基础,应从铸件的质量入手,并结合铸件主要缺陷的形成与防治。
㈥ 什么是铸造件
铸造是指将室温中为液态但不久后将固化的档巧物质倒入特定形状的铸模待其凝固成形的加工方式。被铸物质多为原为固态但加热至液态的金属(例:铜、铁、铝、锡、铅等),而铸模的材料可以是沙、金属甚至陶瓷。因应不同要求,使用的方法也会有所不同。用这种方行手键法生产的产薯搏品叫铸造件。
㈦ 铸造品保科是什么
就是质保 质检
㈧ 铸造基本概念是什么
铸造是将熔化的金属液浇注到与零件形状相适应的铸型型腔中,待其冷却凝固后获得铸件毛坯的加工方法。铸造与其他毛坯制造方法相比主要优点是可以生产形状复杂,特别是内腔复杂的毛坯,而且成本低廉。同时铸件的尺寸和形状不受限制,铸件大到十几米、数百吨,小到几毫米、几克。既能用于单件生产,也可用于批量生产。铸造的应用十分广泛,是机械制造中生产零件毛坯的主要方法之一。在一般机械中铸件的重量占整机重量的50%以上,如各种机械的机体、机座、机架、箱体和工作台等大都采用铸件。铸造的主要缺点是生产工序较多,铸件质量不够稳定,废品率较高。这使其在广泛应用的同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铸造的种类较多,根据生产方式不同,可分为砂型铸造、特种铸造两大类,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是砂型铸造,大约占世界铸造总产量的60%。
㈨ 常见的铸造有哪些材料 常见的铸造有什么材料
1、铸件的质量和性能如何除了铸造工艺是主要因素之外,铸造材料的选取也是相当重要的,以常见的铝铸件来说,常用的材料主要有四大类,分别是铝硅系合金、铝铜合金、铝镁合金以及铝锌系合金。
2、铝硅系合金有良好铸造性能和耐磨性能,且热胀系数小,所以在铝铸件的成型过程中用的比较多。这种铝合金的的含硅量在10%~25%,有时候也会添加0.2%~0.6%镁的硅铝合金,广泛用于结构件,如壳体、缸体、箱体和框架等;铸铝厂家有时添加适量的铜和镁,能提高合金的力学性能和耐热性,此类合金广泛用于制造活塞等部件。
3、而用铝铜合金铸造而成的铝铸件,由于其含铜4.5%~5.3%合金强化效果,适当加入锰和钛能显著提高室温、高温强度和铸造性能,所以适合用来制作承受大的动、静载荷和形状不复杂的砂型铸件。
4、铝镁合金的密度比较小,但其强度却很高,所以有很好的强化效果,用它制成的铝铸件在大气和海水中的抗腐蚀性能好,电动平车在室温下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和可切削性,可用于作雷达底座、飞机的发动机机匣、螺旋桨、起落架等零件,也可作装饰材料。
5、还有一些铝铸件是用铝锌系合金作为原材料的,为改善性能常加入硅、镁元素,在铸造条件下,该合金有淬火作用,所以只要经过热处理就可使用,铸件有较高的强度,常用于制作模型、型板及设备支架等。
㈩ 在机械厂,什么叫铸造、锻压、铸焊
铸造、锻压和焊接是机械制造中最常用的三种金属热加工方法。其产品大多是零件的毛坯。
铸造是熔炼金属,制造铸型,并将熔融金属浇入铸型,凝固后获得一定形状与性能铸件的成形方法。 铸造与其他零件成形工艺相比,具有生产成本低、工艺灵活性大、几乎不受零件尺寸大小及形状结构复杂程度的限制等特点。
锻压是对坯料施加外力,使其产生塑性变形,改变尺寸、形状及改善性能,用以制造机械零件、工件或毛坯的成形加工方法,它是锻造和冲压的总称。 金属锻压加工在机械制造、汽车、拖拉机、仪表、造船、冶金工程及国防等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焊接是通过加热或加压,或两者并用,并且用或不用填充材料,借助与金属原子扩散和结合,使分离的材料牢固地连接在一起的加工方法。
按焊接过程特点可分为三类:熔焊、压焊、钎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