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滚动轴承内圈为基孔制,外圈为基轴制这句话对吗
对的。
完整的说法是:
滚动轴承内圈与轴配合采用的是基孔制,外圈与轴承座孔配合采用的是基轴制。
『贰』 轴承内外圈配合制是什么为什么
外圈是基轴制配合,内圈是基孔制配合。
因为滚动轴承是标准件,它的内、外圈的尺寸已然确定,不适合改变。
『叁』 什么是基孔制配合和基轴配合什么情况下应采用基轴制配合
我说的通俗点吧。
把孔加工好,尺寸别变,想要松还是想要紧,通过改变轴的尺寸(实际是上下偏差)来达到,这样的配合叫“基孔制”配合。
把轴加工好,尺寸别变,想要松还是想要紧,通过改变孔的尺寸(实际是上下偏差)来达到,这样的配合叫“基轴制”配合。
当孔的尺寸不方便去改变时采用基孔制;当轴的尺寸不方便去改变时采用基轴制;当无所谓时采用基孔制。
『肆』 滚动轴承内圈内径公差带的特点是什么为什么
滚动轴承内圈内径公差带的特点:
轴承的内圈和轴颈的配合按基孔制,外圈与外壳孔的配合采用基轴制。公差带上偏差为零,下偏差为负。
由于滚动轴承是标准件,故内圈与轴颈的配合采用基孔制,外圈与轴承座孔的配合采用基轴制。配合的松紧程度根据轴承工作载荷的大小,性质,转速高低等确定。
行业现状
《中国轴承制造行业产销需求预测与转型升级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09-2013年中国轴承制造行业工业总产值呈逐年增长的态势。2013年行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493.63亿元,同比增长了12.92%。
对近五年来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2009-2013年中国轴承制造行业销售收入也呈逐年增加的态势。2013年,实现销售收入2490.12亿元,同比增长11.80%。
我国轴承工业飞速发展,轴承品种由少到多,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从低到高,行业规模从小到大,已经形成了产品门类基本齐全、生产布局较为合理的专业生产体系。
『伍』 滚动轴承外圈与轴的配合采用什么制
1、滚动轴承外圈和外壳孔段敏的配合,采用基轴制;内圈与轴颈的配合采用基孔制。
2、轴承内圈通常与轴一起旋转。为防止内圈和握败枝轴颈的配合相对滑动而产生磨损,影响轴承的工作性能,要求配合面间具有一定的过盈,但过盈量不能太大。因此国标GB/T 307.1-2005规定:内圈基准孔公差带位于以公称内径d为零线的下方。即上偏差为零,下偏差枯颤为负值
『陆』 滚动轴承内圈与轴颈的配合采用基轴制吗
滚动轴承内圈与轴颈的配合采用基孔制,因为轴承是标准件。
基孔制定义:公称尺寸相同的相互配合的孔和轴,将孔的公差带位置固定,通过变换轴的公差带位置而得到的不同配合。
基孔制的孔为基准孔,其下偏差(EI)为零,基本偏差代号为H。在这里,孔是配合的基准件,而轴是非基准件。
(6)轴承内孔外圈为什么采用基轴制扩展阅读
与基轴制配合的联系
基孔制配合与基轴制配合是规定配合系列的基础。按照孔,轴公差带相对位置的不同,基孔制和基轴制都有间隙配合,过渡配合和过盈配合三类配合。
1、间隙配合
孔与轴装配时,有间隙(包括最小间隙等于零)的配合。孔的公差带在轴的公差带之上。
2、过渡配合
孔与轴装配时,可能有间隙或过盈的配合。孔的公差带与轴的公差带互相交叠。
3、过盈配合
孔与轴装配时有过盈(包括最小过盈等于零)的配合。孔的公差带在轴的公差带之下。
『柒』 关于配合制,什么时候选用基孔制,什么时候选用基轴制有什么选用的依据吗
基轴制一般用于以下情况:
1、当配合的公差等级要求不高时,可采用冷拉钢材直接作轴。冷拉园型材的尺寸公差可达IT7~IT9,这对某轴类零件的轴颈精度,已能满足性能要求,在这种条件下采用基轴制,可免去轴的加工,只需按照不同的配合性能要求加工孔,就能得到不同性质的配合。
2、一轴配多孔,且配合性质要求不同。
3、配合中,轴为标准件。采用标准件时,基准制不能随便采用,要按规定选用。例如:滚动轴承为标准件,它的内圈和轴颈配合是基孔制,而外圈与外壳空的配合应是基轴制。
选用基轴制时,应从结构、工艺、经济几方面来综合考虑,权衡利弊,主要是遵从以下几项原则:
1、一般情况下,设计时优先选用基孔制。加工孔要比加工轴困难,而且所用的刀,量具尺寸规格也多些。采用基孔制,可大大缩减定制刀,量具的规格和数量。
2、有些情况下采用基轴制配合:零件采用外径不需加工的,具有一定精度等级的型材时,如直接用作轴;在同一基本尺寸的轴上装配几个具有不同性质的零件时,应选用基轴制配合;与标准件相配合的孔或轴,应以标准件为基准来确定配合制。
如滚动轴承的外圈与轴承座的配合即属于基轴制配合;又如定位销与孔的配合为基轴制的配合等。
3、非基准配合:在实际生产中的某些配合,如有充分的理由或特殊需要,允许采用非基准配合,即非基埋返准孔和非基准轴的配合。
基孔制的选择
一般应优先选用基孔制。设计时,为了减少定制刀具、量具的规格和种类,便于生产,提高经济性,应优先采用基孔制拿悉。在可以获得明显的经济效益的情况下,选择基轴制。
基孔制的选择原则弯敏饥
一般以不易加工的部件作为选择的原则,也就是说当孔与轴配合时,如果轴比较好加工,则选用基孔制(一般情况下选用基孔制)。
(7)轴承内孔外圈为什么采用基轴制扩展阅读
配合制原则如下:
1、常用尺寸范围(500mm以下),一般优先选择基孔制。这样可以减少加工刀具,量具的数量,比较经济合理。
2、基轴制通常用在以下情况:
所用配合的公差等级不高(IT8及以下)。
选用基孔制时会导致阶梯轴,不易装配。
同一基本尺寸的各个部分需要装上不同配合的零件。
3、与标准件配合时,基准制选择一般依标准件而定。
4、为了满足配合的特殊要求,允许采用混合配合,如M7/f7。
『捌』 为什么优先釆用基孔制在什么情况下釆用基轴制
点击上方“机械设计一点通”关注我们,每天学习一个机械设计相关知识点
在机械设计中经常会遇到基孔制和基轴制的设计配合,但是基孔制与基轴制到底有什么区别呢,设计时选哪种配合呢,首先要明白,什么是基准制,再弄清楚什么叫基孔制,什么叫基轴制。当然这里面还涉及基本偏差,公差带,上偏差,下偏差的一些概念,对这些概念不清楚的可以查看文末链接的文章;
基准制
在制造配合的零件时,使其中一种零件作为基准件,它的基本偏差(什么是基本偏差可以参看文末链接)一定,通过改变另一种非基准件的基本偏差来获得各种不同性质配合的制度称为基准制。根据生产实际的需要,国家标准规定了两种基准制,即基孔制和基轴制。所谓基孔制就是孔的尺寸一定,改变轴的尺寸以满足配合的需要。同样,所谓基轴制就是轴的尺寸一定,改变孔的尺寸基态姿以满足配合的需要。
基孔制搏绝
基孔制--是指基本偏差为一定的孔的公差带与不同基本偏差的轴的公差带形成各种配合的一种制度。见下图。基孔制的孔称为基准孔,其基本偏差代号为H,其下偏差为零。
基孔制
基轴制
基轴制--是指基本偏差为一定的轴的公差带与不同基本偏差的孔的公差带形成各种配合的一种制度。见右下图。基轴制的轴称为基准轴,其基本偏差代号为h,其上偏差为零。
基轴制
一般来说,应该以基孔制优先,不是特殊情况尽量采用基孔制;这是因为同尺寸的孔加工要比轴的加工更为困难。
比如说,轴承的内孔和轴的配合,由于一般情况下,你不可能去改变轴承内孔去实现配合,所以只有选择基孔制。(以轴承内孔为基准,改变轴的尺寸来实现配合)
再比如说:箱体上有一个轴承孔,加工这个孔的时候你不可能去改变轴承的外圆来实现配合,所以只能采用基轴制(以轴承外圆为基准,改变孔的尺寸来实现配合)
详解:间隙、过渡、过盈、基孔制、基轴制、配合代闭迟号及标注示例
基本,实际,极限尺寸,偏差,基本偏差,尺寸公差总是搞不清的来
终于弄清楚:标准公差与基本偏差的区别和联系
知道为什么基本偏差代号中没有I、L、O、Q、W这几个字母吗
欢迎大家在评论处补充你认为文章中有解释不对或欠缺的部分,这样下一个阅读的人就会学到更多,你知道的正是大家需要的。。。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