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轴承滚珠的加工方法是什么
一种轴承滚珠的加工方法,属于轴承零件加工技术领域。
轴承是当代机械设备中一种重要零部件。它的主要功能是支撑机械旋转体,降低其运动过程中的摩擦系数,并保证其回转精度。滚动轴承是常用轴承中的一种,保证其功能的实现的主要部分为滚珠,以滚动方式来降低动力传递过程中的摩擦力和提高机械动力的传递效率。因此,滚珠的质量的好坏决定着滚动轴承的性能及使用寿命。因此,研发一种可靠的、高标准的轴承滚珠的加工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轴承滚珠的加工方法,能够提高滚珠的硬度、耐磨性和韧性,提高滚珠的综合力学性能,延长使用寿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轴承滚珠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锻造毛坯:选择GCr15SiMn钢作为原材料,墩粗后放入锻压机内在1000-1200℃的温度下进行锻造,得到滚珠毛坯;
2)退火处理:对步骤1)中的毛坯进行退火处理,退火温度为800-900℃,保温4-7h,冷却;
3)挫削:利用挫削机对步骤2)中的毛坯进行挫削加工,出去滚珠毛坯表面的毛刺;
4)粗磨:利用数控磨床对步骤3)得到的毛坯进行粗磨加工,磨削后进行清洗处理;
5)淬火处理:将步骤4)得到的毛坯放入淬火炉进行淬火,温度为700-850℃,保温3-5h后,冷却;
6)细磨:对步骤5)得到的毛坯进行细磨直至达到加工精度要求。
优选地,步骤1)中锻压温度为1100℃。
优选地,步骤2)中,退火温度为850℃,保温时间为6.5h。
优选地,步骤5)中淬火的温度为770℃,保温时间为4h。
本发明加工滚珠的原材料为GCr15SiMn钢,通过热锻压、先退火、后粗机加工、再淬火后精磨的程序,提高了滚珠内部组织的均匀性,进而提高了滚珠的硬度、耐磨性、韧性以及使用寿命,提高了滚珠的综合力学性能,进而保证了轴承的使用性能及使用寿命。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轴承滚珠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锻造毛坯:选择GCr15SiMn钢作为原材料,墩粗后放入锻压机内在1000℃的温度下进行锻造,得到滚珠毛坯;
2)退火处理:对步骤1)中的毛坯进行退火处理,退火温度为800℃,保温4h,冷却;
3)挫削:利用挫削机对步骤2)中的毛坯进行挫削加工,出去滚珠毛坯表面的毛刺;
4)粗磨:利用数控磨床对步骤3)得到的毛坯进行粗磨加工,磨削后进行清洗处理;
5)淬火处理:将步骤4)得到的毛坯放入淬火炉进行淬火,温度为700℃,保温3h后,冷却;
6)细磨:对步骤5)得到的毛坯进行细磨直至达到加工精度要求。
实施例2:
一种轴承滚珠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锻造毛坯:选择GCr15SiMn钢作为原材料,墩粗后放入锻压机内在1200℃的温度下进行锻造,得到滚珠毛坯;
2)退火处理:对步骤1)中的毛坯进行退火处理,退火温度为900℃,保温7h,冷却;
3)挫削:利用挫削机对步骤2)中的毛坯进行挫削加工,出去滚珠毛坯表面的毛刺;
4)粗磨:利用数控磨床对步骤3)得到的毛坯进行粗磨加工,磨削后进行清洗处理;
5)淬火处理:将步骤4)得到的毛坯放入淬火炉进行淬火,温度为850℃,保温5h后,冷却;
6)细磨:对步骤5)得到的毛坯进行细磨直至达到加工精度要求。
实施例3:
一种轴承滚珠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锻造毛坯:选择GCr15SiMn钢作为原材料,墩粗后放入锻压机内在1100℃的温度下进行锻造,得到滚珠毛坯;
2)退火处理:对步骤1)中的毛坯进行退火处理,退火温度为850℃,保温6.5h,冷却;
3)挫削:利用挫削机对步骤2)中的毛坯进行挫削加工,出去滚珠毛坯表面的毛刺;
4)粗磨:利用数控磨床对步骤3)得到的毛坯进行粗磨加工,磨削后进行清洗处理;
5)淬火处理:将步骤4)得到的毛坯放入淬火炉进行淬火,温度为770℃,保温4h后,冷却;
6)细磨:对步骤5)得到的毛坯进行细磨直至达到加工精度要求。
通过上述实施方式得到的滚珠的表面硬度能够≥64HRC,相对于传统方法得到的硬度为25HRC的滚珠,本发明得到的滚珠的性能更加优良。
B. 液压冲床的工作原理
液压冲床的工作原理:
1、快速下降
电磁铁1YA和3YA通电使换向阀9和5切换至左位和右位,液压泵1由卸荷转为供油状态,泵的压力油经阀3、阀5进入液压缸的小腔c,A腔的油液一部分通过阀6充入B腔,多余油液也进入缸的C腔。此时由于A、B、C腔相互连通,形成差动连接,所以活塞(杆)驱动滑块快速下降。
2、冲剪下降
电磁铁1YA. 2YA. 3YA均通电使换向阀9、4、5分别切换至左位、右位、右位,液压泵l的压力油经单向阀3后分为猜岁两路,一路经阀5进入缸的c腔,一路经阀4和单向阀7进入缸的B腔,A腔的油液经阀4排回油箱。此时,压力油的作用面积为B腔与c腔面积之和,因此活塞(杆)驱动滑块以较大推力慢速下降实现冲剪加工。
3、快速上升
电磁铁3YA通电、1YA和2YA断电使换向阀9仍然处于左位,而换向阀4、5复至左位,液压泵l的压力油经阀3和阀4进入缸的A腔,同时导通插装阀6,B腔的回油经阀6与泵的压力油汇合,一并进入A腔,同时c腔经阀5向油箱排油。由于此时液压缸A、B腔差动连接,故活塞(杆)带动滑块快速上亮兆乱升。
液压冲床技术特点
1、液压系统采用定量泵供油,通过复合缸在工作循环中的面积变换实现快慢速转换,快速升降双向差动,减小了液压泵的流量规格,液压泵的工作压力跟随负载变化,实现了压力和流量适应,所以降低了液压泵的驱动功率和运行时的能耗和发热。
2、液压缸由柱塞缸和活塞缸复合而成,活塞缸的空心活塞杆兼作柱塞缸的缸筒,柱塞固定。形成有效面积不等的A、敬档B、C三腔,三腔不同组合连通,实现快降、快升差动连接,以小流量获得高速度工降时作用面积大,获得大的冲剪力。
C. 轴承压入轴承座用什么办法呢
热合---将轴承座加热使其膨胀内孔増大
D. 谁知道液压冲床的工作原理和过程
液压冲床的工作原理和过程:
冲床之设计原理是将圆周运动转换为直线运动,由主电动机出力,带动飞轮,经离合器带动齿轮、曲轴(或偏心齿轮)、连杆等运转,来达成滑块的直线运动,从主电动机到连杆的运动为圆周运动。连杆和滑块之间需有圆周运动和直线运动的转接点,其设计上大致有两种机构,一种为球型,一种为销型(圆柱型),经由这个机构将圆周运动转换成滑块的直线运动。冲床对材料施以压力使其塑性变形,而得到所要求的形状与精度,因此必须配合一组模具(分上模与下模),将材料置于其间,由机器施加压力,使其变形,加工时施加于材料之力所造成之反作用力,由冲床机械本体所吸收。
E. 轴承是如何加工制造的
滚动轴承的滚动体主要有钢球和滚子2类。它们的加工制造过程简要如下:
1.钢球的加工过程,钢球的加工同样依原材料的状态不同而有所不同,其中挫削或光球前的工序,可分为下述三种,热处理前的工序,又可分为下述二种,整个加工过程为:棒料或线材冷冲(有的棒料冷冲后还需冲环带和退火)----挫削、粗磨、软磨或光球----热处理----硬磨----精磨----精研或研磨----终检分组----防锈、包装----入库〈待合套装配〉。
2.滚子的加工过程滚子的加工依原材料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其中热处理前的工序可分为下述两种,整个加工过程为:棒料车加工或线材冷镦后串环带及软磨----热处理----串软点----粗磨外径----粗磨端面----终磨端面----细磨外径----终磨外径----终检分组----防锈、包装----入库(待合套装配〉。
滚动轴承的知识
第一节滚动轴承的基本结构
以滑动轴承为基础发蔽粗展起来的滚动轴承,其工作原理是以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一般由两个套圈,一组滚动体和一个保持架所组成的通用性很强、标准化、系列化程度很高的机械基础件。由于各种机械有着不同的工作条件,对滚动轴承在负荷能力、结构和使用性能等方面都提出了各种不同要求。为此,滚动轴承需有各式各样的结构。但是,兄培最基本的结构是由内圈、外圈、滚动体和保持架所组成。
各种零件在轴承中的作用分别是:
对于向心轴承,内圈通常与轴紧配合,并与轴一起运转,外圈通常与轴承座或机械壳体孔成过渡配合,起支承作用。但是,在某些场合下,也有外圈运转,内圈固定起支承作用或者内圈、外圈都同时运转的。对于推力轴承,与轴紧配合并一起运动的称轴圈,与轴承座或机械壳体孔成过渡配合并起支承作用的称座圈。滚动体(钢球、滚子或滚针)在轴承内通常借助保持架均匀地排列在两个套圈之间作滚动运动,它的形状、大小和数量直接影响轴承的负荷能力和使用性能。保持架除能将滚动体均匀地分隔开以外,还能起引导滚动体旋转及改善轴承内部润滑性能等作用。
第二节滚动轴承的分类
1.按滚动轴承结构类型分类
(1)轴承按其所能承受的载荷方向或公称接触角的不同,分为:
1)向心轴承----主要用于承受径向载荷的滚动轴承,其公称接触角从0到45。按公称接触角不同,又分为:径向接触轴承----公称接触角为0的向心轴承:向心角接触轴承----公称接触角大于0到45的向心轴承。
2)推力轴承----主要用于承受轴向载荷的滚动轴承,其公称接触角大于45到90。按公称接触角不同又分为:轴向接触轴承----公称接触角为90的推力轴承:推力角接触轴承----公称接触角大于45但小于90的推力轴承。
(2)轴承按其滚动体的种类,分为:
1)球轴承----滚动体为球:
2)滚子轴承----滚动体为滚子。滚子轴承按滚子种类,又分为:圆柱滚子轴承----滚动体是圆柱滚子的轴承,圆柱滚子的长度与直径之比小于或等于3;滚针轴承----滚动体是滚针的轴承,滚针的长度与直径之比大于3,但直径小于或等于5mm;圆锥滚子轴承----滚动体是圆锥滚子的轴承;调心滚子轴承一一滚动体是球面滚子的轴承。
(3)轴承按其工作时能否调心,分为:
1)调心轴承----滚道是球面形的,能适应两滚道轴心线间的角偏差及角运动的轴承;
2)非调心轴承(刚性轴承)----能阻抗滚道间轴心线角偏移的轴承。
(4)轴承按滚动体的列数,分为:
1)单列轴承----具有一列滚动体的轴承;
2)双列轴承----具有两列滚动体的轴承;
3)多列轴承----具有多于两列滚动体的轴承,如三列、四列轴承。
(5)轴承按其部件能否分离,分为:
1)可分离轴承----具有可分离部件的轴承;
2)不可分离轴承----轴承宏尘镇在最终配套后,套圈均不能任意自由分离的轴承。
(6)轴承按其结构形状(如有无装填槽,有无内、外圈以及套圈的形状,挡边的结构,甚至有无保持架等)还可以分为多种结构类型。
2.按滚动轴承尺寸大小分类轴承按其外径尺寸大小,分为:
(1)微型轴承----公称外径尺寸范围为26mm以下的轴承;
(2)小型轴承----公称外径尺寸范围为28-55mm的轴承;
(3)中小型轴承----公称外径尺寸范围为60-115mm的轴承;
(4)中大型轴承----公称外径尺寸范围为120-190mm的轴承
(5)大型轴承----公称外径尺寸范围为200-430mm的轴承;
(6)特大型轴承----公称外径尺寸范围为440mm以上的轴承。
第三节滚动轴承的基本生产过程
由于滚动轴承的类型、结构型式、公差等级、技术要求、材料及批量等的不同,其基本生产过程也不完全相同。
一、各种轴承主要零件的加工过程:
1.套圈的加工过程:轴承内圈和外圈的加工依原材料或毛坯形式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其中车加工前的工序可分为下述三种,整个加工过程为:棒料或管料(有的棒料需经锻造和退火、正火)----车加工----热处理----磨加工----精研或抛光----零件终检----防锈----入库----(待合套装配〉
2.钢球的加工过程,钢球的加工同样依原材料的状态不同而有所不同,其中挫削或光球前的工序,可分为下述三种,热处理前的工序,又可分为下述二种,整个加工过程为:棒料或线材冷冲(有的棒料冷冲后还需冲环带和退火)----挫削、粗磨、软磨或光球----热处理----硬磨----精磨----精研或研磨----终检分组----防锈、包装----入库〈待合套装配〉。
3.滚子的加工过程滚子的加工依原材料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其中热处理前的工序可分为下述两种,整个加工过程为:棒料车加工或线材冷镦后串环带及软磨----热处理----串软点----粗磨外径----粗磨端面----终磨端面----细磨外径----终磨外径----终检分组----防锈、包装----入库(待合套装配〉。
4.保持架的加工过程保持架的加工过程依设计结构及原材料的不同,可分为下述两类:
(1)板料→剪切→冲裁→冲压成形→整形及精加工→酸洗或喷丸或串光→终检→防锈、包装→入库(待合套装配)
(2)实体保持架的加工过程:实体保持架的加工,依原材料或毛坏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其中车加工前可分为下述四种毛坯型式,整个加工过程为:棒料、管料、锻件、铸件----车内径、外径、端面、倒角----钻孔(或拉孔、镗孔)----酸洗----终检----防锈、包装----入库〈待合套装配〉。
二、滚动轴承的装配过程:
滚动轴承零件如内圈、外圈、滚动体和保持架等,经检验合格后,进入装配车间进行装配,其过程如下:
零件退磁、清洗→内、外滚〈沟〉道尺寸分组选别→合套→检查游隙→铆合保持架→终检→退磁、清洗→防锈、包装→入成品库(装箱、发运〉。
第四节滚动轴承的特点
滚动轴承与滑动轴承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滚动轴承的摩擦系数比滑动轴承小,传动效率高。一般滑动轴承的摩擦系数为0.08-0.12,而滚动轴承的摩擦系数仅为0.001-0.005;
2.滚动轴承已实现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适于大批量生产和供应,使用和维修十分方便;
3.滚动轴承用轴承钢制造,并经过热处理,因此,滚动轴承不仅具有较高的机械性能和较长的使用寿命,而且可以节省制造滑动轴承所用的价格较为昂贵的有色金属;
4.滚动轴承内部间隙很小,各零件的加工精度较高,因此,运转精度较高。同时,可以通过预加负荷的方法使轴承的刚性增加。这对于精密机械是非常重要的;
5.某些滚动轴承可同时承受径向负荷和轴向负荷,因此,可以简化轴承支座的结构;
6.由于滚动轴承传动效率高,发热量少,因此,可以减少润滑油的消耗,润滑维护较为省事;
7.滚动轴承可以方便地应用于空间任何方位的铀上。
但是,一切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滚动轴承也有一定的缺点,主要是:
1.滚动轴承承受负荷的能力比同样体积的滑动轴承小得多,因此,滚动轴承的径向尺寸大。所以,在承受大负荷的场合和要求径向尺寸小、结构要求紧凑的场合〈如内燃机曲轴轴承),多采用滑动轴承;
2.滚动轴承振动和噪声较大,特别是在使用后期尤为显著,因此,对精密度要求很高、又不许有振动的场合,滚动轴承难于胜任,一般选用滑动轴承的效果更佳
3.滚动轴承对金属屑等异物特别敏感,轴承内一旦进入异物,就会产生断续地较大振动和噪声,亦会引起早期损坏。此外,滚动轴承因金属夹杂质等也易发生早期损坏的可能性。即使不发生早期损坏,滚动轴承的寿命也有一定的限度。总之,滚动轴承的寿命较滑动轴承短些。
可是,滚动轴承与滑动轴承相比较,各有优缺点,各占有一定的适用场合,因此,两者不能完全互相取代,并且各自向一定的方向发展,扩大自己的领域。但是,由于滚动轴承的突出优点,颇有后来者居上的趋势。目前,滚动轴承已发展成为机械的主要支承型式,应用愈来愈广泛。
F. 轴承滚子的加工方法有哪些
1.圆柱滚子轴承的工艺历程
毛坯成型→去毛刺或环带→软磨滚道面→软磨双端面→热解决→前粗磨滚动面→粗磨双端面→后粗磨滚动面→终磨双端面→细、终磨滚动面→超精加工滚动面→清洗、枯燥→终检外观、尺寸分组→涂油包装。
2.圆锥滚子轴承的工艺历程
毛坯成型→去毛刺或环带→软磨滚道面→软磨双端面→热解决→粗磨滚动面→细磨滚动面→磨球基面→终磨滚动面→超精加工滚动面→清洗、枯燥→终检外观、尺寸分组→涂油包装。
以上两种滚子能够做成凸度形母线滚动面,若凸度量小于0.005mm,个别可间接在超精加工滚动面工序中进行;若凸度量大于0.005mm,个别可在最后一次终磨滚动面工序磨出凸度,再进行超精加工。
3.滚针的工艺历程
毛坯成型→去毛刺→热解决→粗、细、终磨滚动面→超精加工滚动面或锯屑抛光。
对平头和锥头滚针,如毛坯成型难以保障长度尺寸公差,则可在磨滚动增添磨双端面工序。若须要凸度形母线滚动面,可间接在超精加工滚动面或窜光工序中进行。
4.非对称型球面滚子的工艺历程
毛坯成型→去毛刺或环带→软磨滚道面→软磨双端面→热解决→磨非球端面→磨球端面→粗、细、终磨滚动面→抛光→清洗、枯燥→终检外观、尺寸分组→涂油包装。
对称型球面滚子的工艺历程是:
毛坯成型→去毛刺或环带→软磨滚道面→软磨双端面→热解决→粗磨滚动面→粗、终磨双端面→细、终磨滚动面→抛光→清洗、枯燥→终检外观、尺寸分组→涂油包装。
G. 深沟球轴承有几种加工方式
深沟球轴承构造:深沟球轴承结构简单,与别的类型相比易于达到较高的制造精度,所以便于成系列大批量生产,制造成本也较低,使用极为普遍。深沟球轴承除基本型外,还有各种变型结构,如:带防尘盖的深沟球轴承,带橡胶密封圈的深沟球轴承,有止动槽的深沟球轴承,有装球缺口的大载荷容量的深沟球轴承,双列深沟球轴承。
深沟球轴承零件的加工形式如下:
1、多工序加工:一般轴承生产需20~40道工序,多的达70多道。
2、成型加工:轴承零件的工作表面都是回转成型面,适合于用成型法加工。
3、精密加工:轴承零件绝大部分表面要经过磨削加工,磨加工尺寸和几何精度都以μm为单位。
深沟球轴承类型:
深沟球轴承主要用于承受径向载荷,但也常用来承受径向和轴向的复合载荷。特别是机械设备转速很高,不宜采用推力轴承时,该轴承可以用来承受双向纯轴向载荷,且工作期间无需保养,是价格较低、用途广泛的一种轴承。
按照深沟球轴承的大小尺寸可以分为:
(1)微型轴承----公称外径尺寸范围为26mm以下的轴承;
(2)小型轴承----公称外径尺寸范围为28-55mm的轴承;
(3)中小型轴承----公称外径尺寸范围为60-115mm的轴承;
(4)中大型轴承----公称外径尺寸范围为120-190mm的轴承;
(5)大型轴承----公称外径尺寸范围为200-430mm的轴承;
(6)特大型轴承----公称外径尺寸范围为440mm以上的轴承。
H. 液压油缸柱的关节轴承怎样用车床加工
1.检查油缸柱,确保表面处理良好。
2.将油缸柱安装在车裂燃床上,使其中间部分垂直平行于车床主轴。
3.用回基败转夹具将关节轴承安装在油缸柱上,并确定其位置。
4.根据轴承的尺寸,调整车床的主轴行程,以完成车削加工。
5.根据关节轴承的尺寸,选择合适的刀具,进行外圆车削加工。搏源颤
6.根据关节轴承的尺寸,选择合适的刀具,进行内圆车削加工。
7.根据关节轴承的尺寸,选择合适的刀具,进行螺纹车削加工。
8.根据关节轴承的尺寸,选择合适的刀具,进行槽形车削加工。
9.完成加工后,检查加工表面质量,卸下回转夹具,再次检查油缸柱的中间部分是否垂直平行于车床主轴。
I. 轴承 怎么做出来的
轴承生产工艺流程
轴承的具体生产工艺流程:原材料——内外圈加工、钢球或滚子加工、保持架(冲压或实体)加工——轴承装配——轴承成品
在轴承生产工艺流程中,最为关键的是以下几个环节:
1、锻造环节
锻造环节是保证轴承使用可靠性和寿命的重要环节,原材料经过锻造后,形成轴承套圈毛坯。与此同时,原材料的组织结构变得更加致密、流线性变好,从而可以提高轴承可靠性和使用寿命。此外,锻造工艺的好坏还会直接影响到原材料的利用率,从而对生产成本产生影响。
2、热处理环节
热处理环节是将经锻造、车加工后的轴承套圈进行高温处理,它直接影响轴承套圈中渗碳的均匀性,可以提高轴承的耐磨性和硬度,也是影响轴承使用的可靠性和寿命的重要环节。
3、磨加工环节
经过热处理后的轴承套圈还需要实施磨加工,它是保证轴承精度的重要环节。经过磨加工后,轴承套圈的生产过程基本完成。
[附] 轴承内外圈工艺流程:棒材——锻造——车加工——热处理——磨加工——超精加工——零件终检——防锈入库
主要的生产设备包括:冷辗机、全自动球轴承内圆磨床、淬火线、退火炉、压力机、数控车床、轴承磨床、内沟磨床、外沟磨床、高精度卧轴圆台平面磨床、数控铣床、无心磨床、高精度通磨无心磨床、精密沟道超精研机、内表面数控磨床、数控往复式双端面磨床、高温高速轴承试验机、热处理生产线以及质量检测设备等。
J. 请问轴承滚子加工过程是什么
轴承滚子加工过程
1.圆柱滚子的工艺过程毛坯成型→
去毛刺
或环带→软磨滚道面→软磨双端面→热处理→前
粗磨
滚动面→粗磨双端面→后粗磨滚动面→终磨双端面→细、终磨滚动面→
超精加工
滚动面→清洗、干燥→终检外观、尺寸分组→涂油包装。
2.圆锥滚子的工艺过程毛坯成型→去毛刺或环带→软磨滚道面→软磨双端面→热处理→粗磨滚动面→细磨滚动面→磨球
基面
→终磨滚动面→超精加工滚动面→清洗、干燥→终检外观、尺寸分组→涂油包装。以上两种滚子可以做成
凸度
形母线滚动面,若凸度量小于0.005mm,一般可直接在超精加工滚动面工序中进行;若凸度量大于0.005mm,一般可在最后一次终磨滚动面工序磨出凸度,再进行超精加工。
3.滚针的工艺过程毛坯成型→去毛刺→热处理→粗、细、终磨滚动面→超精加工滚动面或锯屑抛光。对平头和
锥头
滚针,如毛坯成型难以保证长度
尺寸公差
,则可在磨滚动增加磨双端面工序。若需要凸度形母线滚动面,可直接在超精加工滚动面或窜光工序中进行。
4.非对称型球面滚子的工艺过程毛坯成型→去毛刺或环带→软磨滚道面→软磨双端面→热处理→磨非球端面→磨球端面→粗、细、终磨滚动面→抛光→清洗、干燥→终检外观、尺寸分组→涂油包装。对称型球面滚子的工艺过程是:毛坯成型→去毛刺或环带→软磨滚道面→软磨双端面→热处理→粗磨滚动面→粗、终磨双端面→细、终磨滚动面→抛光→清洗、干燥→终检外观、尺寸分组→涂油包装。若终磨滚动面工序能达到
表面粗糙度
要求,则可不进行抛光。
公司是一家集生产与销售一体的综合性轴承企业.现在天津开设销售贸易有限公司,成为专业传动部件代理供应商,代理销售进口
瑞典SKF
,德国FAG,
INA.
日本NSK
.NTN
.KOYO
NACHI,
IKO,
EZO.美国TIMKEN等轴承.同时和哈尔滨HRB,瓦房店ZWZ,洛阳LYC等保持着友好的合作伙伴关系.备有大量库存,各种系列轴承深沟球TIMKEN
进口轴承
、圆柱滚子TIMKEN进口轴承、球面滚子轴承TIMKEN进口轴承、
圆锥滚子轴承
TIMKEN进口轴承、
角接触球轴承
TIMKEN进口轴承、
滚针轴承
TIMKEN进口轴承等多种其他类型的轴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