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铸造的意思
铸造是指将室温中为液态但不久后将固化的物质倒入特定形状的铸模待其凝固成形的加工方式。被铸物质多为原为固态但加热至液态的金属(例:铜、铁、铝、锡、铅等),而铸模的材料可以是沙、金属甚至陶瓷。因应不同要求,使用的方法也会有所不同。普通铸型的材料是原砂、黏土、水玻璃、树脂及其他辅助材料。特种铸造的铸型包括:熔模铸造、消失模铸造、金属型铸造、陶瓷型铸造等。(原砂包括:石英砂、镁砂、锆砂、铬铁矿砂、镁橄榄石砂、兰晶石砂、石墨砂、铁砂等)
详细看看中国铸造学会官网上的“有问必答“
② 筑造和铸造的区别
筑造和铸造的区别是:意思不同、出处不同、侧重点不同。
一、意思不同:
1、筑造:犹建造。
2、铸造:将金属熔化后浇入铸型中以形成预定的物件。包括制造铸型、熔化金属、浇铸和清理等工序。用砂制作的铸型应用较广,故又名翻砂。
二、出处不同:
1、筑造:冰心 《寄小读者》十:“世界便是这样的筑造起来的!”
2、铸造:杜鹏程 《在和平的日子里》第二章:“如果真是说出这样的话,一个用信任和尊敬铸造的形象,不是一下子便毁了。”
三、侧重点不同:
1、筑造:常为建筑性的构造。
2、铸造:多用于工业,常为浇铸,通常以一定的模型把融化后某种液体倒入,从而形成一定的形状。
③ 什么叫做铸造
答:铸造是指将熔化的金属浇注到与零件形状和尺寸相适应的铸型空腔中待其冷却凝固后,获得毛坯或零件的方法,称为铸造。
④ 铸造指什么意思
铸zhù【释义】把熔化的金属倒入特制的模子里,冷却凝固后制成器物:铸件|铸造。铸(形声。从金,寿声。甲骨文字形,会意。上面是双手拿“鬲”(古炊具),下面是“皿”;鬲、皿表熔化金属的锅炉。中间象被熔铸的金属。小篆变为形声字。本义:铸造)同本义铸以为金人。――汉·贾谊《过秦论》以精铜铸成。――《后汉书·张衡传》又如:铸印(铸造金属印章);铸冶(销冶金属铸造器物);铸兵(铸造兵器);铸作(铸造);铸金(熔铸金属成物);铸铜(炼铜)造就或曰:“人可铸与?”曰:“孔子铸颜渊矣。”――《法言·学行》又如:铸人(造就人才)开发
⑤ 铸造是什么意思
铸造是人类掌握比较早的一种金属热加工工艺。
已有约6000年的历史。中国约在公元前1700~前1000年之间已进入青铜铸件的全盛期,工艺上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铸造是将液体金属浇铸到与零件形状相适应的铸造空腔中,待其冷却凝固后,以获得零件或穗雀毛坯的方法。被铸物质多为原为固态但加热至液态的金属(例:铜、铁、铝、锡、铅等),而铸模的材料可以是砂、金属甚至陶瓷。因应不同要求,使用的方法也会有所不同。
⑥ 铸造是什么
铸造的意思:把金属加热熔化倒入砂型或模子里,使凝固成为器物。
【释义】人类掌握比较早的一种金属热加工工艺,已有约6000年的历史。
【用法】作谓语、宾语、补语。
【出处】章炳麟《文学说例》:“顷岁以来,渐为进步发见之代,常语简单,有待铸造。”
造句:
1、不可为自己铸造神像。
2、工人们正在铸造一座不锈钢的胸像。
3、这可能就是要建在74层上的雕塑,它是用纯金铸造的。
4、你们不可偏向虚无的神,也不可为自己铸造神像。
5、通过对木头、石头进行雕刻,对金属加以铸造、焊接,或对泥、蜡加工制成的三维雕塑作品。
⑦ 筑造和铸造的区别
筑造一般是造房子,铸造一般是金属冶炼技术,领域不同的。
望采纳,谢谢
⑧ 锻造、铸造的区别用途,优劣势
一、锻造、铸造的区别:
词语意义不同:
锻造:用锤击等方法,使在可塑状态下的金属材料成为具有一定形状和尺寸的工件,并改变它的物理性质。
铸造:将金属熔化成液体后浇入模子里,经冷却凝固、清理后获得所需形状的铸件的加工方法。能制成形状复杂的各类物件。
2.制作工艺不同:
锻造:是一种利用锻压机械对金属坯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塑性变形以获得具有一定机械性能、一定形状和尺寸锻件的加工方法,锻压(锻造与冲压)的两大组成部分之一。
铸造:是将液体金属浇铸到与零件形状相适应的铸造空腔中,待其冷却凝固后,以获得零件或毛坯的方法。
二、锻造、铸造用途:
锻造一般用在一定形状和尺寸锻件的加工。
铸造是比较经济的毛坯成形方法,一般用在形状复杂的零件上。
三、锻造、铸造优劣势:
锻造优点:
通过锻造能消除金属在冶炼过程中产生的铸态疏松等缺陷,优化微观组织结构,同时由于保存了完整的金属流线,锻件的机械性能一般优于同样材料的铸件。相关机械中负载高、工作条件严峻的重要零件,除形状较简单的可用轧制的板材、型材或焊接件外,多采用锻件。
铸造优点:
可以生产形状复杂的零件,尤其是复杂内腔的毛坯。
2.适应性广,工业常用的金属材料均可铸造,几克到几百吨。
3.原材料来源广,价格低廉,如废钢、废件、切屑等。
4.铸件的形状尺寸与零件非常接近,减少了切削量,属于无切削加工。
5.应用广泛,农业机械中40%~70%、机床中70%~80%的重量都是铸件。
锻造缺点:
在锻造生产中,易发生的外伤事故。
铸造缺点:
1.机械性能不如锻件,如组织粗大,缺陷多等。
2.砂型铸造中,单件、小批量生产,工人劳动强度大。
3.铸件质量不稳定,工序多,影响因素复杂,易产生许多缺陷。
(8)铸造指的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锻造是金属塑性加工的重要方法之一。锻造的主要目的是:成形和改性(机械性能和内部组织的改善)。其中后者是其他工艺方法难以实现的,另外锻造生产还具有节约金属、生产效率高、灵活性大等优点。
通过锻造能使铸造组织中的疏松、气孔压实,把粗大的铸造组织(树枝状晶粒)击碎成细小的晶粒,并形成纤维组织。当纤维组织沿着零件轮廓合理地分布时,能提高零件的机械性能。因而,锻制成的零件强度高,可承受更大的冲击载荷。
在承受同样大小冲击载荷的情况下,锻制零件尺寸可以减小,即节省了金属。例如,美国用315MN 水压机模锻F-102 歼272 个零件和3200 个螺钉,使飞机质量减轻了击机上的整体大梁,取代了45.5~54.5kg。
铸造是将通过熔炼的金属液体浇注入铸型内,经冷却凝固获得所需形状和性能的零件的制作过程。铸造是常用的制造方法,制造成本低,工艺灵活性大,可以获得复杂形状和大型的铸件,在机械制造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如机床占60~80%,汽车占25%,拖拉机占50~60%。
由于现今对铸造质量、铸造精度、铸造成本和铸造自动化等要求的提高,铸造技术向着精密化、大型化、高质量、自动化和清洁化的方向发展,例如我国这几年在精密铸造技术、连续铸造技术、特种铸造技术、铸造自动化和铸造成型模拟技术等方面发展迅速.
⑨ 铸造的意思
铸造是人类掌握比较早的一种金属热加工工艺,已有约6000年的历史。中国约在公元态行前1700~前1000年之间已进入青铜铸件的全盛期,工艺上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铸造是将液体金属浇铸到与零件形状相适应的铸造空腔中,待其冷却凝固后,以获得零件或毛坯的方法。 被铸物质多为原为固态但加热至液态的金属(例:铜、铁、铝、锡、铅等),而铸模的材料可以是砂、金属甚至陶瓷。因应不同要求,使用的方法也会有所不同。
⑩ 铸造和冶炼的区别
1、定义不同
铸造是将液体金属浇铸到与零件形状相适应的铸造空腔中,待其冷却凝固后,以获得零件或毛坯的方法。
冶炼是一种提炼技术,是指用焙烧、熔炼、电解以及使用化学药剂等方法把矿石中的金属提取出来。
2、分类不同
铸造:主要有砂型铸造和特种铸造2大类。
普通砂型铸造,利用砂作为铸模材料,又称砂铸,翻砂,包括湿砂型、干砂型和化学硬化砂型3类,但并非所有砂均可用以铸造。好处是成本较低,因为铸模所使用的沙可重复使用;缺点是铸模制作耗时,铸模本身不能被重复使用,须破坏后才能取得成品。
特种铸造,按造型材料又可分为以天然矿产砂石为主要造型材料的特种铸造(如熔模铸造、泥型铸造、壳型铸造、负压铸造、实型铸造、陶瓷型铸造等)和以金属为主要铸型材料的特种铸造(如金属型铸造、压力铸造、连续铸造、低压铸造、离心铸造等)两类。
冶炼:冶炼分为火法冶炼、湿法提取或电化学沉积
火法冶炼,又称为干式冶金,把矿石和必要的添加物一起在炉中加热至高温,熔化为液体,生成所需的化学反应,从而分离出粗金属,然后再将粗金属精炼。
湿式冶金,湿法冶金这种冶金过程是用酸、碱、盐类的水溶液,以化学方法从矿石中提取所需金属组分,然后用水溶液电解等各种方法制取金属。此法主要应用在低品位、难熔化或微粉状的矿石。现在世界上有75%的锌和镉是采用焙烧-浸取-水溶液电解法制成的。
这种方法已大部分代替了过去的火法炼锌。其他难于分离的金属如镍-钴,锆-铪,钽-铌及稀土金属都采用湿法冶金的技术如溶剂萃取或离子交换等新方法进行分离,取得显著的效果。
3、近代发展不同
冶炼:2012年8月我国精炼锌产量39.7万吨,同比下降2.2%,环比增长8.5%。1-8月累计精炼锌产量313.4万吨,同比下降5.1%。8月国内锌冶炼企业开工率仅为72.41%,同比下降2.68个百分点,创年内最低。开工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受限电以及原料紧缺影响。
8月锌价继续下滑,国内加工费、进口加工费均走低,且矿山惜售情绪较浓,冶炼企业原料压力加重。进入9月份,限电有所缓解,企业检修也基本完成,并且下游生产旺季将至,预计冶炼厂生产情况会有所好转。
铸造:进入20世纪,铸造的发展速度很快,其重要因素之一是产品技术的进步 ,要求铸件各种机械物理性能更好,同时仍具有良好的机械加工性能;另一个原因是机械工业本身和其他工业如化工、仪表等的发展,给铸造业创造了有利的物质条件。
如检测手段的发展,保证了铸件质量的提高和稳定,并给铸造理论的发展提供了条件;电子显微镜等的发明,帮助人们深入到金属的微观世界,探查金属结晶的奥秘,研究金属凝固的理论,指导铸造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