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轴承套圈的轴承定位方法都有哪些
常用的轴承套圈的轴承定位方法现介绍如下:
1、轴承内圈的定位在轴上安装轴承内圈时,一般都由轴肩在一面固定轴承的位置,而另一面则用螺母、止动垫圈或弹簧档圈等固定。轴肩和轴向固定零件与轴承内圈接触部分的尺寸,可按轴承尺寸表格所列各类轴承的安装尺寸确定。
(1)螺母定位在轴承转速较高、承受较大轴向负荷的情况下,螺母与轴承内圈接触的端面要与轴的旋转中心线垂直。否则即使拧紧螺母也会破坏轴承的安装位置及轴承的正常工作状态,降低轴承旋转精度和使用寿命。特别是轴承内孔与轴的配合为松动配合时,更需要严格控制。为了防止螺母在旋转过程中发生松动,需要采取适当的防止松动的技术措施。使用螺母和止动垫圈定位,将止动垫圈内键齿置入轴的键槽内,再将其外圈上各齿中的一个弯入螺母的切口中。
(2)弹簧档圈定位在轴承承受轴向负荷不大、转速不高、轴既较短又在轴颈上加工成螺纹有困难的情况下,可采用断面为矩形的弹性档圈定位。此种方法装卸很方便,所占位置小,制造简单。
(3)止推垫圈定位在轴颈较短、轴颈上加工成螺纹有困难,轴承转速较高、轴向负荷较大的情况下,可采用垫圈定位,即用垫圈在轴端面上用两个以上螺钉进行定位,用止动垫圈或铁丝拧死,防止松动。
(4)紧定套定位轴承转速不高,承受平稳径向负荷和不大的轴向负荷的调心滚子轴承,可在光轴上借助锥形紧定套安装。紧定套用螺母和止动垫圈进行定位。利用螺母锁紧紧定套的摩擦力将轴承定位。
(5)内孔有锥度的轴承定位内孔有锥度的轴承在锥度轴上安装,需要使轴向负荷检顶紧轴与轴承,因此安装时应注意内孔锥度的方向性。如轴承位于轴端并且在轴端允许加工成螺纹,可以直接用螺母定位。如果轴承不是安装在轴端,并且轴上不允许加工成螺纹。在这种情况下,可用两半合并的螺纹环卡到轴的凹槽内,再用螺母定位轴承。
(6)特殊定位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轴的台肩和圆角尺寸不能按本目录所列的安装尺寸确定时,可以采用过渡垫片作为轴向支承。
2、轴承外圈的定位轴承外圈在外壳孔内安装时,外壳体孔的内侧上一般都有占肩固定轴承的位置,另一侧用端盖、螺纹环和孔用弹性档圈等定位。
(1)端盖定位端盖定位用于所有类型的向心轴承和角接触轴承,在轴承转速较高、轴向负荷较大的情况下使用。端盖用螺钉定位压紧轴承外圈,端盖也可以做成迷宫式的密封装置。
(2)螺纹环定位轴承转速较高,轴向负荷较大,不适于使用端盖定位的情况下,可用螺纹环定位向心轴承和推力轴承,此时可用于调整轴承的轴向间隙。
(3)弹性档圈定位这种定位方法所占的轴向位置小,安装拆卸方便,制造简单,适用于承受较小的轴向负荷处。在轴承与弹簧之间加一个调整环,便于调整轴向位置。
(4)轴承外圈上带有止动槽的深沟球轴承,可用止动环定位。当外壳孔内由于条件的限制不能加工止动档肩,或部件必须缩减轮廓尺寸时,选用这种类型的。
B. 万能轴承套取出器怎么用
万能轴承套取出器需要定瞎亩位孔内使用。将两只中壳安装辅助工具放到主箱中壳的定位孔内,对称放置;将变速箱前壳通过中壳安装辅助工具的导向作用安装到中壳上;安装到位后,取闹乱下专用工具,拧紧中壳的连接螺栓。将副轴前后轴承拔出器的拔头液神档和拔套松开,里面的拉爪在弹簧和钢丝卡簧的弹力下张开到最大;将拔出器套装在轴承上,慢慢拧紧拔头和拔套,使其里面的拉爪能够勾住轴承的滚子,旋紧后拉爪和轴承紧密贴合;将轴承拔出器拉筒拧到副轴前后轴承拔出器上,用活动扳手旋转顶丝,使其顶住副轴后将轴承拔出。所以,万能轴承套取出器需要定位孔内使用。
C. 往轴上套轴承使用什么方法才对
你好,工厂经验
1.滚动轴承内径不大于100mm,可用铜棒直接打入,左右两边用力要均匀,(打击轴承内圈)或用套筒直接打入,(套筒就是选用和轴承内径大一占的管子或自己制作工具),
2.压床安装轴承.
3.也可采用加热,蒸汽加热,用油加热,滑动轴承安装注意间隙的配合
D. 带紧定套的轴承正确安装方法
紧定套是带锥形孔的轴承在圆柱轴上定位时最常用的部件,因为这种轴套可用于光轴或阶梯轴。 这种轴套容易安装,不需要在轴上另外固定。在光轴上使用紧定套时,轴承可在轴上任何位置定位。在阶梯轴上同阶梯环一起使用时,轴承可轴向精确定位,还方便了轴承的退卸。
紧定套用于将圆锥孔调心轴承(调心球轴承、调心滚子轴承)固定在无轴肩轴上,结构简单,工作可靠,轴承调换方便、广泛使用于纺织、轻工、造纸、 冶金 、皮带运输及输送设备等行业。
安装步骤
1、紧定套、退卸套内径、外径、螺纹、退卸套的大端端面涂上黄油。
2、紧定套或退卸套和轴承组装一体,用锁紧螺母或液压螺母初步锁紧,同时给端面(紧定套一个油孔、退卸套两个油孔)用手油泵注入高压油。
3、使用锁紧螺母锁紧来调整轴承游隙,游隙调好后直接锁紧或使用液压螺母安装轴承需调好游隙,把液压螺母拆卸下然后用锁紧螺母锁紧。
E. 整体偏心轴承的应用方法,怎么安装,技术要求
偏心轴承安装要求:
1、装配现场应尽可能保持清洁,没有灰尘;
2、要避免偏心轴承沾染灰尘、污染物和湿气(污染物对滚动轴承的运转和使用寿命有不良影响);
3、检查轴承座孔和轴上的配合面的尺寸精度和清洁度;
4、给轴承套圈的配合面涂上少许油或少许脂;
5、确保轴和轴承座孔有一个10°~15°的引导倒角;
6、不要过分冷却偏心轴承(冷凝产生的水分可导致轴承及轴承的配合面腐蚀);
7、安装之后(给轴承装填润滑剂,检查轴承配置是否运转正常)。
5 技术要求5.1 材料及热处理5.1.1 轴承套圈和钢球采用GCrl5、GCrl5SiMn轴承钢制造,其材质应符合YB/T 9的规定。套圈滚道和钢球的硬度分别为59~65HRC和62~-,66HRC,其他热处理质量应符合JB/T1255的规定。5.1.2 心套采用符合GB/T699规定的优质碳素结构钢制造。 5.2 公差5.2.1 轴承的尺寸公差和旋转精度应符合表1、表2、表3的规定。5.2.2 偏心套尺寸公差应符合表4的规定。 5.3表面粗糙度 轴承和偏心套配合表面和端面的表面粗糙度按表5的规定。5.4 径向游隙 轴承的径向游隙值按JB/T5304的规定。5.5 轴承的残值应符合JB/T6641的规定。5.6 轴承的标志按JB/T3574的规定。5.7 其他5.7.1 轴承用润滑脂的技术要求应符合GB/T7324的规定,其装填量应符合制造厂主管部门的规定。如有特殊要求时,由订户与制造厂协商确定。5。7.2 轴承的密封装置在运转中,除密封圈唇口与内圈外径接触处允许相互摩擦外,其余部位均不应发生摩擦现象。5.7.3 轴承的密封性能应符合制造厂主管部门的规定。5.7.4 偏心套应进行氧化或镀锌钝化等表面防锈处理。
三、安装方法
轴承的安装应根据轴承结构,尺寸大小和轴承部件的配合性质而定,压力应直接加在紧配合得套圈端面上,不得通过滚动体传递压力,轴承安装一般采用如下方法:
a. 压入配合
轴承内圈与轴使紧配合,外圈与轴承座孔是较松配合时,可用压力机将轴承先压装在轴上,然后将轴连同轴承一起装入轴承座孔内,压装时在轴承内圈端面上,垫一软金属材料做的装配套管(铜或软钢),装配套管的内径应比轴颈直径略大,外径直径应比轴承内圈挡边略小,以免压在保持架上。轴承外圈与轴承座孔紧配合,内圈与轴为较松配合时,可将轴承先压入轴承座孔内,这时装配套管的外径应略小于座孔的直径。如果轴承套圈与轴及座孔都是紧配合时,安装室内圈和外圈要同时压入轴和座孔,装配套管的结构应能同时押紧轴承内圈和外圈的端面。
b.加热配合
通过加热轴承或轴承座,利用热膨胀将紧配合转变为松配合的安装方法。是一种常用和省力的安装方法。此法适于过盈量较大的轴承的安装,热装前把轴承或可分离型轴承的套圈放入油箱中均匀加热80-100℃,然后从油中取出尽快装到轴上,为防止冷却后内圈端面和轴肩贴合不紧,轴承冷却后可以再进行轴向紧固。轴承外圈与轻金属制的轴承座紧配合时,采用加热轴承座的热装方法,可以避免配合面受到擦伤。用油箱加热轴承时,在距箱底一定距离处应有一网栅,或者用钩子吊着轴承,轴承不能放到箱底上,以防沉杂质进入轴承内或不均匀的加热,油箱中必须有温度计,严格控制油温不得超过100℃,以防止发生回火效应,使套圈的硬度降低。
c.圆锥孔轴承的安装
圆锥孔轴承可以直接装在有锥度的轴颈上,或装载紧定套和退卸套的锥面上,其配合的松紧程度可用轴承径向游隙减小量来衡量,因此,安装前应测量轴承径向游隙,安装过程中应经常测量游隙以达到所需要的游隙减小量为止,安装时一般采用锁紧螺母安装,也可采用加热安装的方法。
d.推力轴承的安装
推力轴承的周全与轴的配合一般为过渡配合,座圈与轴承座孔的配合一般为间隙配合,因此这种轴承较易安装,双向推力轴承的中轴泉应在轴上固定,以防止相对于轴转动。轴承的安装方法,一般情况下是轴旋转的情况居多,因此内圈与轴的配合为过赢配合,轴承外圈与轴承室的配合为间隙配合。
F. 轴套的作用是什么
1、轴承套广泛应用于轻负荷便于拆装的地方 有许多轴承在装配和拆卸中会遇到困难,特别在箱体内部轴承的装配受到条件限制,应用轴承套可以解决装配和拆卸的难题
2、轴承套可以调整紧松,使许多箱体的加工精度得到放宽,使箱体加工的工效大大提高
3、安装轴承套还克服了轴承的轴向窜动 所以轴承套得到广泛应用,但也存在一些不足,轴承套的精度直接影响轴的径向跳动
4、轴承套在机械中的最重要作用便是固定,齿轮轴进行运动的时候尽量不要让它因为振动而出现方向偏移的现象,这个时候就需要用到铜轴套来帮助其固定
G. 轴承套干什么用的
1、轴承套广泛应用帆枣于轻负荷便返拆于拆装的地方。有许多轴承在装配和拆卸中会遇到困难,特别在箱体内部轴承的装配受到条件限制,应用轴承套可以解决装配和拆卸的难题。
2、轴承套可以调整紧松,使许多箱体的加工精度得到放宽,使箱体加工的工效大大提高。
3、安装轴承套克服了轴承的轴向窜动。所以轴承套得到广泛应用,但也存在一些不足漏轿枣,轴承套的精度直接影响轴的径向跳动。
H. 带紧定套的轴承正确安装方法
紧定套是带锥形孔的轴承在圆柱轴上定位时最常用的部件,因为这种轴套可用于光轴或阶梯轴。 这种轴套容易安装,不需要在轴上另外固定。在光轴上使用紧定套时,轴承可在轴上任何位置定位。在阶梯轴上同阶梯环一起使用时,轴承可轴向精确定位,还方便了轴承的退卸。
紧定套用于将圆锥孔调心轴承(调心球轴承、调心滚子轴承)固定在无轴肩轴上,结构简单,工作可靠,轴承调换方便、广泛使用于纺织、轻工、造纸、 冶金 、皮带运输及输送设备等行业。
安装步骤
1、紧定套、退卸套内径、外径、螺纹、退卸套的大端端面涂上黄油。
2、紧定套或退卸套和轴承组装一体,用锁紧螺母或液压螺母初步锁紧,同时给端面(紧定套一个油孔、退卸套两个油孔)用手油泵注入高压油。
3、使用锁紧螺母锁紧来调整轴承游隙,游隙调好后直接锁紧或使用液压螺母安装轴承需调好游隙,把液压螺母拆卸下然后用锁紧螺母锁紧。
I. 如何确定轴承套的定位基准和装夹方式
1.定位基准的选择
(1)精基准的选择原则
① 基准重合原则。为避免基准重合误差,方便编程,应选用设计基准作为定位基准,并使设计基准、定位基准、编程原点三者统一,这是最佳考虑的方案。因为当加工面的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不重合,且加工面与设计基准不在一次安装中同时加工出来的情况下,会产生基准重合误差。
②基准统一原则。在多工序或多次安装中,选用相同的定位基准,这样既可保证各加工表面间的相互位置精度,避免或减少因基准转换而引起的误差。
③自为基准原则。精加工或光整加工工序要求余量小而均匀,因此选择加工表面本身作为定位基准,称为自为基准原则。
④便于装夹原则。所选精基准应能保证工件定位准确稳定,装夹方便可靠,夹具结构简单适用,操作方便灵活,能加工尽可能多的内容。
⑤便于对刀原则。批量加工时,在工件坐标系已经确定的情况下,采用不同的定位基准为对刀基准建立工件坐标系,会使对刀的方便性不同,有时甚至无法对刀。这时就要分析此种定位方案是否能满足对刀操作的要求,否则原设工件坐标系须重新设定。
(2)粗基准的选择原则
①非加工表面原则。为了保证加工面与不加工面之间的位置要求,应选不加工面为粗基准。
②加工余量最小原则。以余量最小的表面作为粗基准,以保证各加工表面有足够的加工余量。
③重要表面原则。为保证重要表面的加工余量均匀,应选择重要加工面为粗基准。
④不重复使用原则。粗基准未经加工,表面比较粗糙且精度低,二次安装时,其在机床上(或夹具中)的实际位置可能与第一次安装时不一样,从而产生定位误差,导致相应加工表面出现较大的位置误差。因此,粗基准一般不应重复使用
⑤便于工件装夹原则。作为粗基准的表面,应尽量平整光滑,没有飞边、冒口、浇口或其他缺陷,以便使工件定位准确、夹紧可靠。
2.装夹方式的选择
(1)在三爪自定心卡盘上装夹
三爪自定心卡盘的三个卡爪是同步运动的,能自动定心,一般不需找正。三爪自定心卡盘装夹工件方便、省时,自动定心好,但夹紧力较小,因此适用于装夹外形规则的中、小型工件。用三爪自定心卡盘装夹精加工过的表面时,被夹住的工件表面应包一层铜皮,以免夹伤工件表面。
(2)在两顶尖之间顶两头装夹
(3)用卡盘和顶尖一夹一顶装夹
车削质量较大的工件时要一端用卡盘夹住,另一端用后顶尖支撑。为了防止工件由于切削力的作用而产生轴向位移,必须在卡盘内装一限位支承或利用工件的台阶面限位,这样比较安全,能承受较大的轴向切削力,且安装刚性好,轴向定位准确,因此应用比较广泛。
3.确定轴承套的定位基准和装夹方式
(1)内孔加工
定位基准:内孔加工时以外圆定位;
装夹方式:用三爪自动定心卡盘夹紧,掉头装夹加工时,使用百分表进行找正,并在装夹部位包一层铜皮。
(2)外轮廓加工
定位基准:确定零件轴线为定位基准;
装夹方式:用三爪自动定心卡盘夹紧,掉头装夹加工时,使用百分表进行找正,并在装夹部位包一层铜皮。
J. 轴承套干什么用的
保护传动轴,对于一些难以维修、拆卸或价值较高的传动轴,为了保护传动轴不受磨损,在设计过程中会在轴外面安装轴套,然后在轴套上安装轴承,便于安装、维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