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轴承铸造 > 旋转木马用的是什么轴承

旋转木马用的是什么轴承

发布时间:2023-03-26 11:28:10

❶ 豪华转马的选择方法

我们选择豪华转马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首先转马是一种非刺激性游乐项目,它主要依赖漂亮的外观造型,绚丽多彩的灯光和美妙的音乐吸引人,所以说转马的整体造型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台产品无论它怎样有趣,只要外观不能在第一时间内吸引人,就不可能给自己带来顾客,相反,只要产品能在第一时间能够吸引顾客,给顾客一个好印象,他就可能成为你的常客,而且转马的造型非常重要,一定要顾客做了第一次还要有第二次、第三次,这样才能稳定客源,这就需要转马造型多样,而且每种造型都要有寓意,每做一种造型的木马都会给客户一个提示,即他所坐的木马会给他带来一种什么样的好运,这样大家即使为图吉利,也会再次来乘坐你的旋转木马。
2、电器配件是否合格。如果电器配件不是正规厂家生产,各方面指标达不到,出了问题即使不谈损失,这也将在一定程度的影响经营者的生意。同时检查各种配件的保修期限,正规厂家的保修期限为半年,配件的保修期限决定生产商的保修期限,如果生产商的保修期限高于配件的保修期限,这肯定是一个虚假的承诺,因为没有一个生产商会在配件的保修期限外免费给你调换的。
3、转马的整体质量。要想长久的吸引顾客,就必须让顾客相梁御信你的产品,如果在顾客乘坐你的转马的时候,转马出现了问题,肯定会给客户造成一种影响,你的产品不好,同时影响顾客游玩的心情,同时你也会失去一定的“老顾客”。
4、电机的选择。这是整台转马的核心所在,如果电机不达标,不合格,一台转马如果按照额定乘员坐满,可能就会带不动,如果强行带动,附好做带的结果是轮胎爆胎、电机电容烧毁等状况,这无论是对顾客还是经营者,都是一个非常糟糕的现象,一方面会影响顾客的心情,另一方面会给你带来一笔不小的维修费用和经营损失费。
5、传动连杆的设计。无论是上传动还是下传动,传动都是仅次于电机的一个重要部分,而这部分的核心又是连杆,两排转马的上下起伏全部支撑力量都在连杆,因此连杆部分必须能够调节转马转动时的不平衡,这样才能避免因无法调节而造成的连杆折断。
6、马杆球笼的选材。与连杆相配套的就是固定马杆的马杆球笼,对于这部分我们有两种选择,一种是采用具有油封效果的尼龙套式的铸钢件,一种是采用全铸钢件的轴承式的马杆球笼。只有是油封式尼龙套才能存油,起到润滑作用,但经过与多家尼龙套生产厂家联系,至今没有厂家生产油封式尼龙套,因此要整台转马合理运转,必须使用全铸钢的轴承式马杆球笼,只有全铸钢的才能保证球笼一体不变形的效果,如果是焊接件,时间久了,就会出现焊接点开焊变形的情况,这橡袜岩样马杆会随之倾斜,即使连杆具有调节功能,也避免不了被折断的现象;而轴承式的马杆球笼,由于接触面积小,摩擦力小,相应带动起来就非常轻松。
7、厂家生产资质。如果一个厂家没有生产资质,没有相应的证件手续,那么你所购买的转马就是一台没有“身份证”的产品,这对于国家每年开展的游乐设备行业的证件检查将是一个难关。
8、对油漆的分析判断。油漆效果在出厂时一定要鲜、亮、光,玻璃钢制品,只有汽车专用漆可达到这样一种效果,如果油漆效果暗淡无光,做工很粗糙,风吹日晒不到半年,肯定褪色,因为先期工作没有做好,后期效果一定很差。而一台转马的装饰就全在于玻璃钢部分,因此这部分一定要精、细、亮。
豪华转马与简易转马的区别 型号 顶棚飞檐装饰 大盘装饰 底盘装饰 彩灯装饰 简易转马 无 无 无 无 豪华转马 玻璃钢装饰 玻璃钢装饰 玻璃钢装饰 有

❷ 旋转木马指尖陀螺的运动都是围绕着中心的什么

旋转的指尖陀螺的运动形式是转动。
在受到手指拨动的力后,陀螺余宏祥外延会以轴承竖搏中心为圆心做圆绝扰周运动。利用滚珠轴承减少摩擦力,陀螺得以快速、持久地保持旋转。

❸ 旋转木马的中心轴承坏了怎么拆

(1)敲击法简单易行,但容易损坏轴和轴承,拆卸时要小心。拆卸时,使用比轴承内径小的铜条或其他软金属材料抵靠轴端,并用衬垫轻轻拍打轴承的下部(衬垫应能同时固定轴承的内外圈)。或者使用软金属冲头沿着轴承的内圈端均匀地敲击轴端,请注意,这种方法不允许直接锤击。 (2)在拔出方法中,使用拉杆拆碧唯弯卸器(也称为拉马)来拔出轴承。拆卸游乐场设备轴承时,将拉杆卡爪牢牢夹在轴承内圈端面,轻轻旋转螺钉,检查拆解器是否歪斜,然后拧紧螺钉将轴承拉出。 (3)机械或液压机推动。或借助特殊工具,手动推动。经过适当改装的千斤顶也可以更换。拆卸时,在轴承下面垫一个分为两半的垫圈。加压前检查轴承是否歪斜山绝,压出轴承时,受伤或损坏的轴面是否会弹出,然后按直至轴承出悔闷轴。 (4)游乐场设备中紧配合轴承的拆卸采用热拆法。将加热到100℃左右的油缠绕在待拆卸的轴承套圈上,待轴承套圈热膨胀后,即可用拉杆工具将轴承拔出。加热前,应将拉具安装在拆卸后的轴承上,对轴承施加一定的拉力,并用石棉绳或薄铁板包裹轴,以防轴热膨胀,否则难以拆卸。

❹ 夏天到了,小明家安上了一个纱门,这样既通风又防蚊虫飞进教室内,可这又给人进进

[编辑本段]弹簧
弹簧是一种利用弹性来工作的机械零件。一般用弹簧钢制成。用以控制机件的运动、缓和冲击或震动、贮蓄能量、测量力的大小等,广泛用于机器、仪表中。按形状分,主要有螺旋弹簧、涡卷弹簧、板弹簧等。
[编辑本段]其主要功能
①控制机械的运动,如内燃机中的阀门弹簧、离合器中的控制弹簧等。②吸收振动和冲击能量,如汽车、火车车厢下的缓冲弹簧、联轴器中的吸振弹簧等。③储存及输出能量作为动力,如钟表弹簧、枪械中的弹簧等。④用作测力元件,如测力器、弹簧秤中的弹簧等。弹簧的载荷与变形之比称为弹簧刚度,刚度越大,则弹簧越硬。
按受力性质,弹簧可分为拉伸弹簧、压缩弹簧、扭转弹簧和弯曲弹簧,按形状可分为碟形弹簧、环形弹簧、板弹簧、螺旋弹簧、截锥涡卷弹簧以及扭杆弹簧等。普通圆柱弹簧由于制造简单,且可根据受载情况制成各种型式,结构简单,故应用最广。弹簧的制造材料一般来说应具有高的弹性极限、疲劳极限、冲击韧性及良好的热处理性能等,常用的有碳素弹簧钢、合金弹簧钢、不锈弹簧钢以及铜合金、镍合金和橡胶等。弹簧的制造方法有冷卷法和热卷法。弹簧丝直径小于8毫米的一般用冷卷法,大于8毫米的用热卷法。有些弹簧在制成后还要进行强压或喷丸处理,可提高弹簧的承载能力。
弹簧是机械和电子行业中广泛使用的一种弹性元件,弹簧在受载时能产生较大的弹性变形,把机械功或动能转化为变形能,而卸载后弹簧的变形消失并回复原状,将变形能转化为机械功或动能。
[编辑本段]弹簧的类
按受力性质,弹簧可分为拉伸弹簧、压缩弹簧、扭转弹簧和弯曲弹簧;按形状可分为碟形弹簧、环形弹簧、板弹簧、螺旋弹簧、截锥涡卷弹簧以及扭杆弹簧等。普通圆柱弹簧由于制造简单,且可根据受载情况制成各种型式,结构简单,故应用最广。弹簧的制造材料一般来说应具有高的弹性极限、疲劳极限、冲击韧性及良好的热处理性能等,常用的有碳素弹簧钢、合金弹簧钢、不锈弹簧钢以及铜合金、镍合金和橡胶等。弹簧的制造方法有冷卷法和热卷法。弹簧丝直径小于8毫米的一般用冷卷法,大于8毫米的用热卷法。有些弹簧在制成后还要进行强压或喷丸处理,可提高弹簧的承载能力。
什么是螺旋弹簧?
螺旋弹簧即扭转弹簧,是承受扭转变形的弹簧,它的工作部分也是密绕成螺旋形。扭转弹簧的端部结构是加工成各种形状的扭臂,而不是勾环。扭转弹簧常用于机械中的平衡机构,在汽车、机床、电器等工业生产中广泛应用。
什么是拉伸弹簧?
拉伸弹簧是承受轴向拉力的螺旋弹簧,拉伸弹簧一般都用圆截面材料制造。在不承受负荷时,拉伸弹簧的圈与圈之间一般都是并紧的没有间隙。
什么是压缩弹簧?
压缩弹簧是承受向压力的螺旋弹簧,它所用的材料截面多为圆形,也有用矩形和多股钢萦卷制的,弹簧一般为等节距的,压缩弹簧的形状有:圆柱形、圆锥形、中凸形和中凹形以及少量的非圆形等,压缩弹簧的圈与圈之间有一定的间隙,当受到外载荷时弹簧收缩变形,储存变形能。
什么是扭力弹簧? 扭力弹簧利用杠杆原理,通过对材质柔软、韧度较大的弹性材料的扭曲或旋转,使之具有极大的机械能。
[编辑本段]弹簧各部分名称:
(1)弹簧丝直径d:制造弹簧的钢丝直径。
(2)弹簧外径D:弹簧的最大外径。
(3)弹簧内径D1:弹簧的最小外径。
(4)弹簧中径D2:弹簧的平均直径。它们的计算公式为:D2=(D+D1)÷2=D1+d=D-d
(5)t:除支撑圈外,弹簧相邻两圈对应点在中径上的轴向距离成为节距,用t表示。
(6)有效圈数n:弹簧能保持相同节距的圈数。
(7)支撑圈数n2:为了使弹簧在工作时受力均匀,保证轴线垂直端面、制造时,常将弹簧两端并紧。并紧的圈数仅起支撑作用,称为支撑圈。一般有1.5T、2T、2.5T,常用的是2T。
(8)总圈数n1: 有效圈数与支撑圈的和。即n1=n+n2.
(9)自由高H0:弹簧在未受外力作用下的高度。由下式计算:H0=nt+(n2-0.5)d=nt+1.5d (n2=2时)
(10)弹簧展开长度L:绕制弹簧时所需钢丝的长度。L≈n1 (ЛD2)2+n2 (压簧) L=ЛD2 n+钩部展开长度(拉簧)
(11)螺旋方向:有左右旋之分,常用右旋,图纸没注明的一般用右旋。
(12) 弹簧旋绕比;中径D与 钢丝直径d之比
[编辑本段]弹簧的规定画法
(1)在平行螺旋弹簧线的视图上,各圈的轮廓线画成直线。
(2)有效圈数在4圈以上的弹簧,可只画出其两端1~2圈(不含支撑圈)。中间用通过弹簧钢丝中心的点画线连起来。
(3)在图样上,当弹簧的旋向不作规定时,螺旋弹簧一律画成右旋,左旋弹簧也画成右旋,但要注明“左”字。
[编辑本段]弹簧的应用
大多数材料都有不同程度的弹性,如果将其弯曲,便会以很大的力量恢复其原形。在人类历史上,一定很早就注意到树苗和幼树的树枝有很大的挠性,因为许多原始文化利用这一特性,在特制的门后或笼子后楔上一根棍,或者用活结套在一根杆上向下拉;一旦松开张力,这根棍或杆就会往回弹。他们就用这种办法来捕捉飞禽走兽。实际上,弓就是按这种方式利用幼树弹性的弹簧;先向后拉弓,然后撒手,让其回弹。中世纪时,这种想法开始出现在机械上,如纺织机、车床、钻机、磨面机和锯。操作者用手或脚踏板给出下压冲程,将工作机械往下拉,这时用绳索固定在机械上的一根杆弹回,产生往复运动。
弹性材料的抗扭性不压于它的抗挠性。希腊帝国时期 (大概是公元前4世纪)发明了用搓成的腱绳或毛绳拉紧的扭簧,用以代替简单的弹簧来加强石弩和抛石机的威力。这时人们开始认识到,金属比木头、角质或任何这类有机物质的弹性更大。菲洛 (其写作年代约为公元前200年)把它作为一项新发现来进行介绍。他估计读者是难以置信的。凯尔特人和西班牙人的剑的弹性,引起了他的亚历山大城的前辈的注意。为了弄清楚剑为什么有弹性,他们进行了许多实验。结果他的师傅克特西比发明了抛石机,抛石机的弹簧是用弯曲的青铜板作成的——实际上是最早的片簧;菲洛本人又进一步改进了这些抛石机。富有创造性的克特西比在发明这种抛石机后,又想出了另一种抛石机—一它利用汽缸内空气在受压的情况下产生的弹性工作。
在很久以后人们才想到:如果压缩一根螺旋杆,而不是弯曲一根直杆,那么金属弹簧储存的能量就会更大。据伯鲁涅列斯基的小传记载,他制作过一口闹钟,其中使用了若干代弹簧。最近有人指出,在附有一些奇特的螺旋弹簧钟表图的15世纪末叶的一本机械手册中有这架闹钟的图样。这类弹簧也用于现代的捕鼠器。带圈簧 (水平压缩而不是垂直压缩的弹簧)的钟表,在1460年左右肯定已开始使用了,但基本上是皇室的奢侈品,大约又过了1个世纪,带弹簧的钟表才成为中产阶级人士的标志。
控制流动方向的阀门
由于阀门只让水或其他流体(如空气)沿一个方向流动,几乎可以肯定地说,它最先是作为需要这种运动的早期工具——风箱的一个部件出现的。阿格里科拉在研究文艺复兴时期的冶金学的文章中说,锻铁炉风箱有一个比风眼稍长和稍宽的薄板,“薄板上覆盖着山羊皮,是用皮带捆在板上的,毛边一侧冲地面”。放置的方式是:当风箱鼓起来时,薄板打开;当风箱收缩时,薄板关闭。”瓣阀肯定远比阿格里科拉的时代为早,同楔形板风箱一样古老。但它问世的具体年代却很难确定,因为瓣阀这个术语来自古老的皮袋型风箱 (在这种风箱中,操作的人可以用脚或手将风眼堵住)。显然,最早的模型大约是希腊王朝时代的青铜灯,但在罗马后期的诗人奥素尼乌斯之前还没有人提到过青铜灯的阀门。奥索尼乌斯把陆上快咽气的鱼的鳃。比作在掬木腔内往复运动时通过孔眼交替进风和挡风的羊毛阀。
可以说,机械上使用阀门的历史起始于克特西比的压力泵。维脱劳维斯和赫罗对压力泵作了详细的说明,他们说:“灵巧地安在管道口内的环形薄片,不会让压入容器的东西再往回跑。”看来克特西比压力泵的原始瓣阀呈长筒形,那时已用来搞屋顶通风。后来改用矩形阀,但名称仍保持不变。已经修复了几台罗马压力泵,其阀门已严重腐蚀,但还是可以辨认出来。赫伦在讲到用双气缸压力泵作灭火器时,还介绍了一种原始的跳动活门,一些在三根弯柱上滑上滑下的小圆盘。克特西比的水力机件有用来控制空气进入管道的滑阀。除此以外,在文艺复兴时期前,所有的泵和风箱阀都是瓣阀 (或铰形阀)。
达·芬奇发明的一种锥形跳动舌门,无疑是拉梅利的机械发明手册
(1588)中所画的那些舌门的来源。跟拉梅利同时代的阿勒奥蒂,在自动木偶戏中采用了一种蝴蝶阀来控制管道内的水流。但是,从赫伦的时代直到发明蒸汽机,这些跳动舌门没有一种得到广泛应用,各种阀门也没有什么变化。蒸汽机(需要对流入和流出顺序进行更精确的控制)导致了跟发动机的运转有关的精密阀门的出现,这些阀门包括纽科门设计的释放积蓄在气缸中的空气的“喷气阀”、默多克的滑阀(1799)和使双动发动机的活塞保持平衡的平衡阀。
蒸汽机上的曲轴
9世纪的一首赞美诗曾讲到西方用曲柄跟曲柄销和曲柄臂连成一体来转动磨石的事。此后500年内,曲轴只偶尔见于图例。在公元1400年之后不久,至少在低地国家的带旋转升降机、罐笼,甚至测试仪表等插图的手稿中似乎都突然出现了曲轴。组合曲轴在同一时代问世,最初为拉杆式,是一种简单的手持工具。但是,在拉杆曲轴首次出现后几年内,有人就想到转动拉杆的曲柄臂可以用连杆代替,在手磨机中,连杆仅仅是人的手臂的延伸,但是,连接机构可以反向运动,通过旋转曲柄驱动连杆来操纵一台泵,如同公元1431年的一部手稿中所描绘的那样。于是,曲轴诞生了。15世纪和16世纪普遍采用曲柄来驱动风箱和大型锯机,它们是要求双向控制的仅有的两种机器。虽然偶尔也在泵中采用曲轴,但已经设计出双拐甚至四拐曲轴,并且很可能已经到处安装使用。然而,在很长时间内,人们并不真正欢迎曲轴,因为只要重型机器都是木制的,曲轴就不易制成整体,就会使连接处受到很大的应力。
不管怎样,在铸铁时代以前,曲轴并未获得应有的信誉。公元1780年,瓦特发觉自己受到一项专利的限制,不能利用曲轴将他的蒸汽机的往复运动转变为旋转运动——旧式运动路线的倒转。虽然他很气愤,但却从中受到了启发,设计出了达到同一目的的恒星与行星齿轮。但是随着专利的过时,曲轴变成了进行这种作业的标准设备。如果使用两个或多个汽缸,或必须从两侧提供动力 (例如向汽船的桨轮上提供动力),那么,曲轴就是一个解决办法。在尔后的蒸汽时代,曲轴被用在20世纪所有的活塞发动机上,无论哪一种燃料都可以驱动。
螺钉和改锥的来历
木螺丝 (在美国有时称为螺钉)是比较近代的东西。但是,在16世纪,军械工人和军械士已经使用一种带凸片的小型工具——最初的“螺丝起子”——来调节他们的步枪机构了。步枪机构用铁钉钉在枪托上。有人发现,在铁钉上加螺纹,会固定得更牢。像所有其他铁钉一样,它们都是被敲进去的,取出来很困难。唯一的解决办法,是在将铁钉敲入之前,在其头部切出沟槽。这样,利用“螺丝起子”就可以将它们取出。于是,螺丝起子就成了最早的螺丝钳子或拧松器。费利比安的1676年的改锥就是这种类型。
由于螺钉是用手工制造的,造价自然昂贵,只用在特殊的工件上。然而,到18世纪末,一些不知名的天才(可能是在英国伯明翰)发现了一种更好的制造方法,不过仍然是用机器制造平端螺钉。这使得螺钉的造价低廉,能普遍地用于固定铰链、门、家具等。但是,细纹螺钉的作用由于敲击而减低,需要用有较长凸片的工具将其拧进去。大约在公元1780年,伦敦装配工具的制造厂商引进了有较长凸片的改锥,这种改锥的商标至今还称为“伦敦牌”。大约在公元1840年,内特尔福德改进了木螺钉,将其制成带尖的。改锥从此一直向前发展。
空气泵
德国马德堡市市长盖里克对科学家和哲学家关于形成真空的可能性的争论很感兴趣。作为一个受过专门教育的工程师,他决定通过实验来解决这个问题。公元1650年,他制造出了第一台空气泵——像一台手工操作的水泵,但有制造精密的零件,不透气。这台空气泵是成功的。他指出,在一个抽尽了空气的容器内,听不到钟响,蜡烛不燃烧,动物也会闷死。
他的大规模的演示是十分壮观的。有一次实验是当着皇帝斐迪南三世的面在其宫廷前面的空旷处进行的。在这个实验中,在直径12英尺的两个半球的周边凸缘上涂上润滑脂,将两个半球的凸缘嵌合,然后将球内空气抽尽。将8匹马分成两组拉拴在每个半球上的钢索也未能将其分开,可是放进空气后,它们就分开了。在公元1654年的另一次实验,是将一个立式开口圆筒活塞下面抽成真空,用50人拉拴在活塞上的绳子,他们反而被活塞拉动了。人们就是用这种方法来使活塞做功的;活塞的下面必须始终有一个真空。
但是,没有空气泵能形成真空吗?经过许多年之后,人们发现用蒸汽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公元1698年,托马斯·萨弗里第一个利用蒸汽排水,使蒸汽通入密闭容器,然后在容器上喷冷水,使其中的蒸汽冷凝,从而产生真空。他利用这种真空从矿井抽水,又利用锅炉蒸汽将容器中的水排空。这个循环过程反复进行。
萨弗里的设备被称为“矿工之友”。它没有任何活塞或活动零件,也不是一台发动机,而只是一台泵而已。
在此以前的1690年,法国的丹尼斯·帕平已经制造出了一个模型设备,一个直径2.5英寸的活塞刚好能放进汽缸里。在汽缸内盛少量的水,他就能够通过连续地将水加热和冷却的办法,证明汽缸冷却时在活塞下面形成真空。虽然这种设备没有得到实际应用,但却是第一台利用冷凝蒸汽推动活塞和做功的设备。
公元 1712年,将居里克、帕平和萨弗里的上述3项成就结合在一起,达特默思的托马斯·纽科门制成了一台实用的蒸汽机。
胡克发明了万向节
公元1676年,被誉为“英国的达·芬奇”的罗伯特·胡克发表了他关于
“太阳镜”的演说。这是一台采用反射镜系统安全地观测太阳的仪器。这台仪器是用他新奇的万向节进行操纵的。万向节是一种万能仪器……用来通过任何不规则的弯曲轨道产生环形运动。虽然胡克比较详细地讲过这种新仪器的制造方法,并且含糊地指出,这种仪器可能在各方面获得应用,但他自己只想用它来进行天文观测,或用在时钟和日规的设计中,故在当时没有引起多少人注意。
胡克是个才华横溢的人,他在系统提出物理学、化学和地质学方面的革命性理论之余,在伦敦咖啡馆内同思想相近的朋友们无休止地讨论之余,抽空儿搞了二十几项发明。他的日记通常略为提及某些新设想是如何在他的高度活跃的头脑中逐步酝酿成形的。英国皇家学会会议记录,记载了那些使他最新的发现得以驰名的实验。
但是,日记并没有讲他在万向节上花费了许多时间;他也不曾想学会演示万向节。就这种机器而言,发明完全属于他个人看来是勿容置疑的。但是,在动力传输方面,在19世纪的运输革命之前,和许多其他的发明一样,并不需要一个具有向各个方向传动的自由接头。
瓦拉发明了调速器
瓦特在1789年发明的蒸汽机中使用的离心调速器,在当时引起的轰动不是太大;瓦特重视动力系统,只把调速器看成是蒸汽机上的一个附件。然而它是第一台通过改变燃料输入量而有效地控制速度的装置,是使一台机器能进行自动调节的一切反馈装置的鼻祖,在发明史上的地位已确定无疑。瓦特的调速器是由一对离心摆组成,最远处与蒸汽机的旋转飞轮相连,直接连在一个套筒上,套筒又与汽缸的进汽阀连接。当飞轮转动较快时,两个球体就向外摆动,使套筒下降;当速度减慢时,球体就随之下垂,迫使套筒上升。汽阀可开大开小,以维持均匀的速度。
瓦特调速器的历史,也许可追溯到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机器上有时用来代替飞轮的球—链装置或球—杆装置。然而这些装置只发挥飞轮的功能,通过贮存能量、使钻床或曲柄产生较有规律的运动来带动工具越过“死点”;它们不能控制速度或功率输入,最多只是对调速器的造型有所启发。直到力学发展了,人们知道了钟摆的性能,懂得了离心力后,才有人想到利用球—杆组合装置来进行控制。
磨坊工人经常碰到的一个问题是无法利用强风力。因为当轴旋转很快时,磨石容易向上移动,扩大两块磨石之间的距离,以至夹在两块磨石当中的谷粒不能完全磨碎。人们靠手将两块磨石拉紧,使它们之间保持适当的距离。直到1787年,托马斯·米德才想出一种方法,将两个摆分开挂在驱动磨石的正齿轮上,通过链条和万向节提升和调节拉杆。另一对摆与风车翼板相连,这样就使后者随速度的变化而张合。磨坊工人只要改变翼板承受的风力,就能调节旋转轴的速度。两年后,斯蒂芬·胡珀用齿条和扇形齿轮代替链条,设计了一台可以同它匹敌的机器,取得了专利权。
与此同时,约翰·伦尼在伦敦建的第一个用蒸汽驱动的磨房——“阿尔比恩磨房”。装有和米德调速器一样的调速器。博尔顿在1788年5月给他的合作者瓦特写信说,“有一种调节顶磨石和底磨石之间的压力或距离的装置。用这种调节装置,蒸汽机运转得越快,上下磨石就越密合……当蒸汽机停止运转时,顶磨石就升起……这是由于两个铅镇重的离心力所致。全速运转时,铅镇重水平上升;运转减慢时,铅镇重就下落。它们通过这种方式对杠杆产生作用。”这一定是瓦特的妙想,因为虽然这种调速器最初是用在磨石上,而不是用在蒸汽机上,但在1788年底前,瓦特就按后一种用途将它进行改装了。由于他知道自己不能声称发现了这个基本原理,因而没有想申请专利权。他先于竞争对手对调速器采取保密措施。
流珠轴承
看来很可能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刻家和金匠的塞利尼 (1500~1571年),首先看出一圈自由旋转的滚珠可能减少两个转动体之间的摩擦力。1543年,他在自传中写道:“我已作成了一尊美丽的朱庇特雕像,将它放在一个木制底座上。我在底座内安了4个小木球,木球的一大半埋在球窝内。整个设计十分巧妙,一个幼小的孩子也能轻而易举地使其前后移动和转身。
但是松动地安在滚道里的进行滚动接触的滚珠轴承,直到18世纪最后25年才开始用在风车上。最先用滚珠轴承的风车是柱式风车(约1780年),机器的整个结构围绕中心柱旋转。1794年,威尔士卡马森的一个叫菲利普·沃恩的铁器制造商用经向滚珠轴承作为四轮马车的车轴轴承,并为此申请了专利权。从那时起到19世纪,特别是在19世纪的50年代和60年代,人们将滚珠轴承用在儿童玩的旋转木马、螺旋桨轴、军舰上的机枪转塔、扶手椅和自行车等器械的轴上,并取得了若干专利权。但是,直到有动力装置的车辆出现以后,金属部件因快速行驶而发生大量的磨损时,这项发明才开始得到充分利用。因此,在汽车和能大批生产的精密的球磨机出现以前,滚珠轴承并没有真正起到像今天这样重大的作用。
传动链条
1864年,斯莱特获得了一种传动链条的专利,这种传动链条可以看作研制一种能驱动自行车和其他机械的精密链条的第一步。他在索尔福德一个工厂制造纺织机械链条。后来这家工厂被瑞士人雷诺德买去。雷诺德又于1880年获得套筒链的专利。把套筒装在这种链上,比斯莱特的设计能提供大得多的承载表面。
人们所知的最早的传动链的设计图是达·芬奇画的,然而不知道他画的传动链是否真的制造出来了。我们从拉梅利的 《不同的人工机械》一书上,可以看到公元1588年的一种抽水机的插图,这种抽水机就是利用链传动。图上的链有一个方形的链环,与木轮上凸出的齿相配,每一个方形链环都通过3个椭圆形的链环与下一个方形链环连接。
因为适合做传动链的金属又稀有又昂贵,又缺乏良好的制作工具,所以传动链未能广泛使用。然而到19世纪初期,由于工业革命的缘故,传动链获得了较为广泛的应用。
后轮用链传动的最早的法国自行车是吉尔梅设计的,由梅耶和吉埃于1868年制造出来。虽然传动链已经使用了一段时间,但主要是用于纺织机械,自行车链条仍然相当差劲。后来,一个叫朱赞的法国人于1885年研制成功了所谓的“现代自行车”,它的两个轮子一般大,后轮用链传动。英国人斯塔利于1885年制造出了称为“安全漫游者”的自行车。这种自行车有新的改进,但后轮仍用传动链传动。于是考文垂成了自行车的中心,开始了现代自行车的时代。后来人们又把链传动原理用于摩托车和汽车。现在,精确的传动链已经成为工业机械的最重要的零件之一。

❺ 为什么说汽车发动机出生在德国生长在日本

18世纪末,以工业革命为背景,以居尼奥的蒸汽汽车实验成功为起点,在欧洲各国和美国,出现了一个研究和制造蒸汽汽车的热潮,各种用途的蒸和戈特利布·戴姆勒同时宣告制成的,不过一个制造的是三轮汽车,一个制造的是四轮汽车。卡尔.奔驰就是现今德国大名鼎鼎的奔驰汽车公司的第一
据1980统计,日本上年向世界各地出口的汽车约为600万扒族带辆,平均每天有16,000辆运出。今年虽在对美出口方面实行了“自动限制”,但总出口量有增无减。那末,这些汽车是怎样运往世界各地的呢? 据报道,这些车儿乎都是用汽车专用船运输的。现在,全世界约有300艘这种专用船,其中90%以上都参与日本车的运输。汽车专用船大致分PCC型和CB型两种。前者是专为经济、有效地运载汽车而设计的高速专用船;后者既能装载汽车,又能装载粮食,饲料等物资,这是按日本对外贸易结构的需要设计的。日本每年要从国外(主要是美国)进口大量的发动机。
1864年,居住在奥地利的德国人马尔库斯在一次研制装饰灯时,偶然发现石油炼制后的产品之一汽油,在汽化后有很大的爆发力,从而他开始制造实验汽油发动机。
1875年,波士顿的乔治-布雷顿研制了一种预压式发动机,以轻质油作燃料,被认为是第一台实用、安全的液体燃料发动机。
1881年.英国人克拉克创新研制了一台近代二冲程发动机,因其结构简单、输出功率大,当时曾得到了较多的应用。
“汽车之父”卡尔.本茨在1877年就决定制造发动机,1879年12月31日,卡尔.本茨终于制造出了一台二行程实验发动机。但当时很少有人知道发动机,没有销路,就没有资金。1882年卡尔.本茨在几个商人和银行家的资助下成立了曼海姆燃气发动机股份有限公司,目的是改进各种类型的发动机,特别是燃气发动机。但是由于公司缺少技术人员,本茨感到自己很难开展工作,一个月之后突然提出离开公司。由于他突然退出造成公司损失,公司决定将本茨的所有机器和设备作为抵押,赔偿公司的损失。因而,本茨又重新变为两手空空,一无所有。后来,尽管本茨几次改进发动机,但是他的发动机始终没有获得专利权,因为本茨的发动机不能实际使用,德国皇家专利局拒绝发给他专利证书。
另一位“汽车之父”戴姆勒也在同一时期紧锣密鼓地研制发动机。1883年8月15日,德国工程师戴姆勒和迈巴赫根据奥托发动机的模型,制成了今天汽车用发动机春芦的原型——高压点火卧式汽油机,并于同年l2月16日获得了德意志帝国专利——汽油发动机的专利。1884年5月,戴姆勒把卧式汽油机改制成体积尽可能小的立式汽油机,并于1885年4月3日取得了立式汽油机的专利,该立式汽油机取名“立钟”,其气缸采用气冷方式,立于曲轴箱之上,进气阀可以自动开合,排气阀由戴姆勒发明的曲线槽控制装置控制。
戴姆勒的立式汽油机重量轻、转速高,压缩比为3,并首先在该机上应用了化油器。
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汽车的发展与发动机的进步有着直接的联系。人类最初的工作劳动完全是由自身来完成,根本没有什么汽车和发动机,如果说有的话,在未使用牛和马之前使用的是人,或许最早的奴隶就是一种“生物发动机”。随着人类的进穗圆步与发展,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越来越深,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日益加强,人们不仅使用人力、畜力、而且知道使用水力、风力。
1705年,纽可门首次发明了不依靠人和动物来作功而是靠机械来作功的实用化蒸汽机。这种蒸汽机用于驱动机械,便产生了划时代的第一次工业革命。随着蒸汽驱动的机械即汽车的诞生,人类社会中便拉开了永无休止的汽车发展的序幕,也拉开了汽车动力-发动机的发展。
现代发动机的发明是在使用蒸气机的基础上,仿造蒸气机的结构,在气缸中燃烧照明煤气作为开端的。首先成功制造了煤气机,在煤气机的基础上改进为汽油机,再研制为柴油机。
2.2.1 煤气发动机的发明
最早提出内燃机设想的是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1673-1680年,他首先提出了真空活塞式火药内燃机的方案,即利用火药燃烧的高温燃气在缸内冷却后形成的真空,使大气压推动活塞作功,但屡次试验都失败了。1794年,英国发明家B.斯垂特提出了一种燃用松节油的内燃机,首次提出了燃料与空气混合的原理。1799年,法国工程师蓝蓬提出了用煤气作燃料,用电火花点火的内燃机。1820年,英国的W·塞歇尔研制出了以煤气为燃料的内燃机,并首次在实验室运转成功,每分钟60转。1833年,英国人W·L·莱特获得了爆发式发动机专利,从而结束了真空机的历史。
1858年,定居在法国巴黎的里诺发明了煤气发动机,并于1860年申请了专利。发动机用煤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取代往复式蒸汽机的蒸汽,使用电池和感应线圈产生电火花,用电火花将混合气点燃爆发。这种发动机有气缸、活塞、连杆、飞轮等。煤气机是内燃机的初级产品,因为煤气发动机的压缩比为零。

1862年,法国工程师罗沙在对以往内燃机热力过程进行理论分析之后,提出了提高内燃机效率的关键措施,即预先压缩可燃气。并提出了四冲程循环:活塞下移,进燃气;活塞上移压缩燃气;点火,气体迅速燃烧膨胀,活塞下移作功;活塞上移排出废气。罗沙的文章发表在法国的一家地方出版的刊物上,并取得了专利。但他并未实际制造出一台可用的内燃机。
1867年,德国人奥托(Nicolaus August Otto)利用罗沙的内燃机原理,设计并制造了第一台以煤气为燃料,火花点火,单缸卧式的四冲程四马力内燃机,成为内燃机的正式发明者。此机结构小巧紧凑,转速快,运转平稳,热效率高达12%~14%,很快投入了生产,并得到广泛应用,1880年,单机容量达15~20马力,1893年达到了200马力;热效率也迅速提高,1894年达20%以上。
汽油发动机的发展
1864年,居住在奥地利的德国人马尔库斯在一次研制装饰灯时,偶然发现石油炼制后的产品之一汽油,在汽化后有很大的爆发力,从而他开始制造实验汽油发动机。
1875年,波士顿的乔治-布雷顿研制了一种预压式发动机,以轻质油作燃料,被认为是第一台实用、安全的液体燃料发动机。
1881年.英国人克拉克创新研制了一台近代二冲程发动机,因其结构简单、输出功率大,当时曾得到了较多的应用。
“汽车之父”卡尔.本茨在1877年就决定制造发动机,1879年12月31日,卡尔.本茨终于制造出了一台二行程实验发动机。但当时很少有人知道发动机,没有销路,就没有资金。1882年卡尔.本茨在几个商人和银行家的资助下成立了曼海姆燃气发动机股份有限公司,目的是改进各种类型的发动机,特别是燃气发动机。但是由于公司缺少技术人员,本茨感到自己很难开展工作,一个月之后突然提出离开公司。由于他突然退出造成公司损失,公司决定将本茨的所有机器和设备作为抵押,赔偿公司的损失。因而,本茨又重新变为两手空空,一无所有。后来,尽管本茨几次改进发动机,但是他的发动机始终没有获得专利权,因为本茨的发动机不能实际使用,德国皇家专利局拒绝发给他专利证书。
另一位“汽车之父”戴姆勒也在同一时期紧锣密鼓地研制发动机。1883年8月15日,德国工程师戴姆勒和迈巴赫根据奥托发动机的模型,制成了今天汽车用发动机的原型——高压点火卧式汽油机,并于同年l2月16日获得了德意志帝国专利——汽油发动机的专利。1884年5月,戴姆勒把卧式汽油机改制成体积尽可能小的立式汽油机,并于1885年4月3日取得了立式汽油机的专利,该立式汽油机取名“立钟”,其气缸采用气冷方式,立于曲轴箱之上,进气阀可以自动开合,排气阀由戴姆勒发明的曲线槽控制装置控制(如图2-11所示)。
戴姆勒的立式汽油机重量轻、转速高,压缩比为3,并首先在该机上应用了化油器。
柴油发动机的发展
1892年,德国机械工程师狄塞尔取得了在内燃机中使用压缩点火的专利。他希望通过提高压缩比来提高热效率,利用压缩气体产生的高温来点火,不但省去点火装置和汽化器,而且可以用比汽油便宜的柴油做燃料。狄塞尔经过5年的艰难实验,终于在1897年制成了第一台具有实用价值的高压缩型自动点火内燃机,即压燃式柴油机。它加长了燃烧过程前的压缩过程,这是内燃机技术的第二次突破,也是一项震惊世界的卓越发明。
狄塞尔发动机能将35%的燃料潜能转变成动力,而当时最有效的汽油发动机却只能将28%的燃料潜能转变成动力。狄塞尔发动机的缺是重量大,噪声大,燃烧重油时排出大量的废气非常令人讨厌。
1898年,柴油机投入商业生产。狄塞尔的发明使他一下子成为百万富翁,可惜由于这种新机器在工艺上还没有过关,使新产品无法很好使用,订户纷纷退货,结果使他负债累累,声誉一落千丈。狄塞尔1913年在经济上陷入了绝境,从在英吉利海峡航行的一艘轮船上跳海自杀。后人为了纪念发明者,将柴油机称之为“狄塞尔发动机”(Diesel Engine)。
狄塞尔在有生之年只看到他的发动机的巨大成功的开端。现在,他的发动机被用来为载重汽车,公共汽车,出租汽车,小船,发电站和铁路机车提供动力。
柴油机在1914年以前发展缓慢,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迫于战争的需要才开始大量生产柴油机。但柴油机的广泛应用是在1950年左右。在此之前,喷油泵的不完善,严重限制和影响了柴油机的使用。
柴油机在1898年被首先用于固定式动力上。1902年开始用于商船动力,1904年装在了海军舰艇上。1912年第一台柴油机车研制成功。1920年左右应用于汽车及农业机械。
早期的柴油机均系四冲程,1899年德国工程师雨果·古尔德纳成功地制造出了二冲程发动机,它可以把采用相同气缸的四冲程柴油机的功率提高60%~80%。但古尔德纳却以埃克哈特的名义申请他的二冲程柴油机的专利,并让奥格斯堡机械厂来生产这种柴油机。到1936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使用的小功率柴油机都采用了二冲程型式。二冲程柴油机结构简单,价廉。但它的燃油及润滑油耗量较高,冷却较难,耐用性较差。
转子发动机的发展
1957年,德国人弗力斯·汪克尔(1902-1988年)发明了转子活塞发动机,这是汽油发动机发展的一个重要分支。
汪克尔于1902年出生在德国,1921年到1926年受雇于海德堡一家科技出版社的销售部。在1924年,汪克尔在海德堡建立了自己的公司,他花了大量的时间在那里进行转子发动机的研制,在1927年,诸如气密性和润滑等的一系列技术问题的攻克终于有了眉目。1957年在德国生产出第一辆装配了转子发动机的小跑车。1958年汪克尔将外转子改为固定转子为行星运动,制成功率为22.79千瓦、转速为5500转/分的新型旋转活塞发动机。该机具有重要的开发价值,因而引起各国的重视。日本东洋公司(马自达公司)买下了转子发动机的样机,把转子发动机装在汽车上,可以说,转子发动机生在德国,长在日本。
当时业内人士认为这种发动机的结构紧凑轻巧,运转宁静畅顺,也许会取替传统的活塞式发动机。
1964年,日内瓦的德法合资企业COMOBIL公司,首次把转子发动机装在轿车上成为正式产品。1967年,日本人也将转子发动机装在马自达轿车上开始成批生产。
一向对新技术情有独钟的马自达公司投巨资从汪克尔公司买下了这项技术。由于这是一项高新技术,懂得这项技术的人寥寥无几,发动机坏了无人会修,而且耗油大,汽车界有人对这种发动机的市场前景产生了怀疑。70年代石油危机爆发,各国忙于应付各方面的困难而无暇顾及发展转子发动机,唯有马自达公司仍然深信转子发动机的潜力,独自研究和生产转子发动机,并为此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他们逐步克服了转子发动机的缺陷,成功地由试验性生产过渡到商业性生产,并将安装了转子发动机的RX-7型跑车打入了美国市场,令刮目相看。
一般发动机是往复运动式发动机,工作时活塞在气缸里做往复直线运动,为了把活塞的直线运动转化为旋转运动,必须使用曲柄连杆机构。转子发动机则不同,它是利用内转子圆外旋轮线和外转子圆内旋轮线相结合的机构,无曲轴连杆和配气机构,可将三角活塞运动直接转换为旋转运动。它的零件数比往复活塞式汽油少40%,质量轻、体积小、转速高、功率大。它直接将可燃气的燃烧膨胀力转化为驱动扭矩。与往复式发动机相比,转子发动机取消了无用的直线运动,因而同样功率的转子发动机尺寸较小,重量较轻,而且振动和噪声较低,具有较大优势。
发动机的其它发展
1.汽油机燃料系的发展
汽油机燃料系的主要作用是将汽油与空气均匀混合形成可燃混合气,供给发动机燃烧做功。其中最重要的混合气装置是化油器或燃油喷射装置。汽油机先前大多使用化油器,利用化油器使燃油雾化,和空气混合。但是传统的化油器无法精确地获得发动机在不同工况下可燃混合气的空燃比,现代汽车上已大量地被电子燃油喷射系统(EFI)所代替。
所谓电子燃油喷射系统就是用电脑精确控制发动机每循环的喷油量,比起传统的化油器,由于EFI系统计量更准确,雾化燃油更精细,控制发动机工作更敏捷,因此在汽车节油,特别是降低排放污染方面表现出明显的优势。
最早的燃油喷射系统是在1952年由德国波许(Bosch)公司在奔驰300L型赛车上采用,它是一种曾用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军飞机的机械控制式喷射装置。1957年,美国本迪克斯(Bendix)公司将电子喷嘴首次装用在克莱斯勒豪华型轿车上,这是最早的电子控制汽油喷射系统。
在电子燃油喷射系统的发展历程中,波许公司做出了很大的贡献。1967年,波许公司制造出K型机械式燃油喷射系统,由电动汽油泵提供低压燃油,经燃油量分配器输往各缸进气管上的机械式喷油嘴;同年,波许公司制造出D型模拟式电子燃油喷射系统,装在大众1600型轿车上,率先达到了美国汽车排放法规的要求,打入了美国市场。它的喷油量是由发动机的转速和进气歧管内真空度决定的,开创了汽油喷射系统电子控制的新时代。1973年,波许公司又研制出L型电子燃油喷射系统。它的燃油量主要由发动机的转速和实际进气量决定。1976年。波许公司研制出带有氧传感器的闭式燃油喷射系统,它可以利用装在排气管上的氧传感器判断燃油喷射量的精确与否,使可燃混合气的空燃比尽量接近理想值,以取得低的排放性能。1979年,波许公司的M型数字控制燃油喷射系统问世。在这个系统中,电子控制系统同时完成喷射脉冲的计算和点火正时,集电子点火和电控汽油喷射于一体。现代的电子燃油控制系统均采用集中控制系统,即电不仅控制燃油喷射、点火正时、还有怠速控制、爆燃控制、废气再循环控制等等均在其控制之下。
2.点火装置发明
点火系是汽油机上独有的一个系统,它主要的作用是点燃气缸内可燃混合气。点火方式从最早的热管式点火、磁电机点火、蓄电池点,一直发展到现在的电子点火。
最早获得热管式点火专利的是英国人纽顿(A. W. Newton)。热管就是一个从气缸内伸出的封闭金属管,把它加热到红热状态,由于热管保持高热,当气缸内混合气被压缩时压力升高,就自行发生点火。
第一个建议用电火花点火的是法国化学家勒本在1799年提出的,但没有实现,也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1844年,英国人雷诺茨实现了电火花点火,它是用干电池做电源,点火室内装一根烧到白炽状态的电热白金丝,利用一个阀门,定时开闭点火室的进气口,可燃混合气接触电热丝而着火燃烧。1859年法国的勒诺瓦赫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只长石质瓷缘体制成的电点火火花塞,使电池和感应线圈产生的高压电火花点火在内燃机上获得了实际的使用。
1883年,德国的西弗兰德·马尔库斯将一台低压磁电机代替蓄电池作为点火电源,并且利用机械方法断开装在燃烧室内触点的电源,产生电火花点燃混合气。由于当时电火花靠这种永磁微型发电机产生,因此称之为磁电机点火。
1908年美国的斯特林试验成功蓄电池点火系,采用了触点式控制装置。
但是随着发动机转速的提高,传统的机械式点火装置越来越不适应发动机的高速运转,容易造成缺火等问题,因此无触点的电子点火装置得到了长足地发展。1949年,美国的霍利化油器公司首先取得了在点火系中使用晶体管的电子点火系专利,减少了断电器触点磨损、氧化、机械损伤。1971年,克莱斯勒公司在汽车上开始正式采用全晶体管点火装置。1973后,克莱斯勒、福特、通用等公司生产的全部汽油车上都以无触点式全晶体管点火装置作为标准装置。目前,汽车发动机点火已经发展到微电脑控制点火,即点火时间、点火能量微电脑直接控制。
3.润滑系统
早期的汽车发动机润滑大多采用“全失”润滑系统。机油送到发动机的工作部件,进行润滑,使用后的机油就白白地流到地上浪费掉。现代汽车广泛采用的压力飞溅润滑系统,在采用了压力润滑后,发动机寿命大大提高。
4.冷却系统
早期内燃机的冷却系统是简单的环绕气缸的大水套,在水套中注入一定量的水,发动机开始工作后水量随着沸腾而减少、散失,带走热量。后来采用的水泵强制冷却水循环大大改善了冷却系统的工作效能。它可以有效地避免冷却水因蒸发而造成的损失,同时还可以起到提高冷却水沸点的作用,也就可以使汽车长时间爬坡时避免“开锅”现象发生,大大降低了对发动机零部件的损害,提高了行驶的安全性平稳性。
5.气门的布置
1930年以前的发动机,大多数采用侧置式气门的设计方案。随着发动机转速的提高,逐步采用顶置式气门(成为一种设计标准)。其优点是可使气门的动作加快,减少气门阻力,以便更好地进行换气,还可使燃烧室的设计更加紧凑。
6.滚珠轴承的发展与应用
汽车使人类社会成为一个生活在轮子上的世界,而现代汽车的每一个旋转部位都装有用来减少磨擦阻力的滚珠轴承。
其实滚珠轴承很早就有了。1543年,意大利雕刻家和金匠塞利尼首先看出一圈自由旋转的滚珠可能减少两个转动体之间的摩擦力。他在自传中写道:“我已做成了一尊美丽的朱庇特雕像,将它放在一个木制底座上。我在底座内安了4个小木球,木球的一大半埋在球窝内。个设计十分巧妙,一个幼小的孩子也能轻而易举地使其前后移动和转身。”
1780年,松动地安在滚道里的进行滚动接触的滚珠轴承开始用在风车上,机器的整个结构围绕中心柱旋转。1794年,威尔士卡马森的一个叫菲利普·沃恩的铁器制造商用滚珠轴承作为四轮马车的车轴轴承,并为此申请了专利权。从那时起直到19世纪的50年代和60年代,人们将滚珠轴承广泛使用在儿童玩的旋转木马,螺旋桨轴,军舰上的机枪转塔,扶手椅和自行车等器械的轴上,并取得了若干专利权。但直到有动力装置的车辆出现以后,金属部件因快速行驶而产生大量的高热和磨损时,这项发明才开始得到充分利用
所以,汽车的发动机,出生起源于德国,生长发展在日本!

阅读全文

与旋转木马用的是什么轴承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癞蛤蟆工具箱好用吗 浏览:378
机床nc开关是什么意思 浏览:993
超声波清洗机在无纺布厂有什么用 浏览:37
北京通州新华五金市场 浏览:822
某渗透实验装置及各点的 浏览:282
制冷8l10l什么意思 浏览:486
工程施工买的电动工具入什么科目 浏览:975
医院仪器治疗方法叫什么治疗 浏览:334
山西影像自动化设备哪里有 浏览:871
跟水流指示器在一起的阀门是什么 浏览:447
汽车仪表台避光垫什么材质高档 浏览:882
超声波意思是什么呢 浏览:548
丁蜀镇五金装潢市场 浏览:994
笔记本机械硬盘一般多少钱 浏览:563
氨吸收塔比其他设备有什么优势 浏览:604
一般冰箱不制冷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浏览:460
巧开水表三角阀门没有怎么开水 浏览:228
商场中央空调每平方制冷量多少 浏览:727
雷电防护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 浏览:199
广州连锁电动工具 浏览: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