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电机轴承是SKF6313/c3轴承,其轴向游隙一般多大
6313 CM游隙的值12~22um。
实际上一般6313 C3用的比较多23~43um。
当然还有6313 CN,游隙为8~28um。
6313 C4游隙为38~61um。
这要看具体的电机使用工况:
像永磁的可以用游隙比较小的,应为永磁的发热小,但线圈转子的就需要选游隙大一点的。
还有和配合的松紧也有关系,配合紧的吃掉的游隙多,就的选初始游隙大的,配合的松的吃掉的游隙少,选初始游隙小的。
不介意噪音的话可以选游隙大点的,加个预紧弹簧。
要是选游隙太小的话,在工况恶劣的情况下,有抱轴的风险。
⑵ 轴承C3 C4间隙多大
C3和C4的区别,在于其原始径向游隙不同。
径向游隙分为原始游隙、安装游隙和工作游隙。
原始游隙是由标准规定的(GB/T4604)。不同类型的轴承,即使公称内径一样、游隙代号一样,其原始径向游隙也是不一样的。
径向游隙有C1、C2、C0、C3、C4、C5,共6组,游隙依次由小到大。选择C0组时,可以不标注。
深沟球轴承C3的原始径向游隙为0.013mm~0.028mm;C4的原始径向游隙为0.023mm~0.041mm。
⑶ 轴承游隙量具体的数据是多少,请列举一下C3这组
不同类型、不同公称内径的轴承,C3游隙值都不一样。
轴向游隙非预紧状态,能在两个方向上承受轴向载荷的轴承,其轴向内部游隙G为:无外载荷作用时,一个套圈相对另一套圈,从一个轴向极限位置移向相反的极限位置的轴向距离的平均值。
径向游隙非预紧状态,能承受径向载荷的轴承,其径向内部游隙G为:在不同角度方向,无外载荷作用时一个套圈相对另一套圈从一个径向偏心极限位置,移向相反极限位置的径向距离的
算术平均值。
(3)轴承6332C4油隙是多少扩展阅读:
游隙的调整和预紧通常都是采用使轴承的内圈对外圈作适当的轴向相对位移的方法来完成的。
通过对滚动轴承游隙的调整,可以提高轴承的承载能力和旋转精度,提高轴承的使用寿命。
但同时会使轴承摩擦加剧,发热量增大,所以,调整游隙或预紧的同时必须保证良好的润滑和散热。如果调整不当或润滑不良,就会反过来使轴承磨损加剧,寿命减少。
⑷ 轴承游隙是怎么分级
具体的也要看轴承的使用环境。
C3
游隙的轴承会在运转过程中给机器带来振动
和噪音。机器转数高的用游隙大的
.
转数低的用游隙小的
.
(通常分为
C0,C3
,
C4
,
C5
,
C6
后两种属于超精密机床用的游隙不常见。
C0
,
C3
,
C4
常见)轴承
运转过程中发热,滚珠就要膨胀,
C3
为使用游隙较大的,这样轴承转起来减少
摩擦力,寿命自然要比小游隙的长。
简单的说转速与温度需求不同,
使用寿命不同。
关键看使用工矿。
。
。
具体分析。
科学选配很重要!
关于游隙的其它资料仅供参考:
轴承在运转过程中,
其游隙
(径向游隙、
轴向游隙)
的大小是影响轴承疲劳寿命、
温升、噪音、振动、精度等项指标的关键因素,因此,设计时如何选取轴承游隙
是十分重要的。
由于轴承内外圈和滚动体在安装时受过盈量的影响,在运转时受温度变化的影
响,
在载荷较大时受零件弹性变形的影响,
其内部游隙
(理论游隙)
将变化为安
装游隙、有效游隙、工作游隙,这样变化的结果,最终的工作游隙不是加大,而
是缩小,甚至达到了负值,当然,微负值对轴承疲劳寿命是有益的,但是,过大
的负值将使轴承疲劳寿命明显下降
⑸ 全面解析轴承游隙
什么是轴承游隙?
简单来说,轴承游隙就是单个轴承内部、或者几个轴承组成的系统内部的间隙(或干涉)。游隙可分为轴向游隙和径向游隙,这取决于轴承类型及测量方法。
为什么要调整轴承游隙?
打个比方,煮饭的时候水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米饭的口感。同理,轴承游隙过大或过小,轴承的工作寿命乃至整个设备运行的稳定性都会降低。
适用不同调整方法的轴承种类
游隙调整的方法由轴承类型决定,一般可以分为游隙不可调轴承和可调轴承。
游隙不可调轴承是指轴承出厂后,轴承的游隙就确定了,我们熟知的深沟球轴承、调心轴承、圆柱轴承都属于这一类。
游隙可调轴承是指可以移动轴承滚道的相对轴向位置来获得所需要的游隙,属于这类的有圆锥轴承和角接触球轴承及一些止推轴承。
▲圆锥滚子轴承 ▲角接触轴承
轴承游隙调整分类
对于不可调轴承的游隙,行业有相应的标准值(CN, C3,C4等等),也可以定制特定的游隙范围。当轴、轴承座尺寸已知,相应的内、外圈配合量就确定了,安装后的游隙就不能改变。由于在设计阶段配合量是一个范围,最后的游隙也存在一个范围,在对游隙精度有要求的应用就不适用。
可调轴承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通过改变滚道的相对轴向位置,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确定的游隙值。如下图,当移动内圈的位置,我们大致可以得到正、负两种游隙。
影响轴承游隙的因素
最佳工作游隙的选择是由应用工况(载荷、速度、设计参数)和期望得到的工作状态(最大寿命、最好的刚度、低的热量产生、维护的便利等等)决定的。然而,在大多数应用中,我们无法直接调整工作游隙,这就需要我们根据对应用的分析和经验,计算出相应的安装后游隙值。
圆锥滚子轴承游隙的调整方法
不可调轴承的安装后游隙主要受配合的影响,所以下面主要介绍可调轴承的游隙调整方法,以适用转速范围宽、可同时承受轴向力和径向力的圆锥滚子轴承为例。
1 推拉法
推拉法一般用于正游隙,轴承滚道与滚动体之间的轴向间隙是可以测得的。对轴或者轴承座向一个方向施加一个力,推到底以后将百分表设为零位作参考,然后施加一个反方向的力,推到底以后百分表上指针的转动量就是游隙值。测量时需慢慢震荡旋转滚子,确保滚子正确的定位在内圈大挡边上。
2 Acro-SetTM法
Acro-Set的理论基础是胡克定律,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的形变量与所受的外力成正比。在一定的安装力作用下,测量垫片或隔圈间隙来获得正确的游隙。按照一个事先测试时创建的图表直接读出所需要的正确的垫片或隔圈尺寸。
该方法适用于正游隙和预紧,操作人员需要接受培训来创建图表。
3 Torque-SetTM法
Torque-Set的原理是,在预紧下,轴承的转动力矩增长是轴承预紧力的函数。实验结果显示,一组同型号的新轴承,在给定预紧力的条件下,轴承的转动力矩变化量很小。因此,可以用转动力矩来估算预紧量。
该方法的原理即是在轴承的转动力矩和预紧量之间建立一个换算关系,这需要通过测试获得。然后再实际安装时,就可以通过测得转动力矩来决定垫片的厚度。
4 Projecta-SetTM法
Projecta-Set就是将无法直接测量的垫片或隔圈厚度投射或者转化到容易测量的地方。使用一个特制的量规套筒和隔圈即可达到这样的效果。当轴承的内圈和外圈都是紧配合条件时,轴承的拆下和调整会很困难且耗时,此时Projecta-Set就体现出其优点。
该方法对不同系列的轴承需要单独的量规,相对成本较高。但是当大批量安装时,平均下来每次的成本就很合算。尤其在自动化领域,已经证明是很有效的方法。
5 Set-RightTM法
Set-Right使用概率方法并控制相关零件的尺寸公差来确保所有的装配总成中有99.73%的轴承游隙落在可接受的范围内。这是一组随机变量组合后的数学预测,变量就是轴承公差和轴、轴承座等安装组件的公差。
该方法不需要安装调整,应用组件简单的装配夹紧即可,因此大批量安装非常方便。但是最后会得到一个游隙范围(大概0.25mm),在某些应用中能否采用Set-Right需要在设计阶段决定。很多年来,不管是工业还是汽车领域,Set-Right的方法都得到了成功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