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正确安装滚动轴承
轴承的安装应根据轴承结构,尺寸大小和轴承部件的配合性质而定,压力应直接加在紧配合得套圈端面上,不得通过滚动体传递压力,轴承安装方法:
1.加热配合
通过加热轴承或轴承座,利用热膨胀将紧配合转变为松配合的安装方法。是一种常用和省力的安装方法。此法适于过盈量较大的轴承的安装,热装前把轴承或可分离型轴承的套圈放入油箱中均匀加热80-100℃,然后从油中取出尽快装到轴上,为防止冷却后内圈端面和轴肩贴合不紧,轴承冷却后可以再进行轴向紧固。轴承外圈与轻金属制的轴承座紧配合时,采用加热轴承座的热装方法,可以避免配合面受到擦伤。用油箱加热轴承时,在距箱底一定距离处应有一网栅,或者用钩子吊着轴承,轴承不能放到箱底上,以防沉杂质进入轴承内或不均匀的加热,油箱中必须有温度计,严格控制油温不得超过100℃,以防止发生回火效应,使套圈的硬度降低。
2. 压入配合
轴承内圈与轴使紧配合,外圈与轴承座孔是较松配合时,可用压力机将轴承先压装在轴上,然后将轴连同轴承一起装入轴承座孔内,压装时在轴承内圈端面上,垫一软金属材料做的装配套管(铜或软钢),装配套管的内径应比轴颈直径略大,外径直径应比轴承内圈挡边略小,以免压在保持架上。轴承外圈与轴承座孔紧配合,内圈与轴为较松配合时,可将轴承先压入轴承座孔内,这时装配套管的外径应略小于座孔的直径。如果轴承套圈与轴及座孔都是紧配合时,安装室内圈和外圈要同时压入轴和座孔,装配套管的结构应能同时押紧轴承内圈和外圈的端面。
3.推力轴承的安装
推力轴承的周全与轴的配合一般为过渡配合,座圈与轴承座孔的配合一般为间隙配合,因此这种轴承较易安装,双向推力轴承的中轴泉应在轴上固定,以防止相对于轴转动。轴承的安装方法,一般情况下是轴旋转的情况居多,因此内圈与轴的配合为过赢配合,轴承外圈与轴承室的配合为间隙配合。
4.圆锥孔轴承的安装
圆锥孔轴承可以直接装在有锥度的轴颈上,或装载紧定套和退卸套的锥面上,其配合的松紧程度可用轴承径向游隙减小量来衡量,因此,安装前应测量轴承径向游隙,安装过程中应经常测量游隙以达到所需要的游隙减小量为止,安装时一般采用锁紧螺母安装,也可采用加热安装的方法。
2. 滚动轴承装配方法有哪几种
滚动轴承的安装--几种轴承的安装脊族方法
1) 向心推力型轴承的安装
向心推力型轴承包括圆锥滚子轴承和角接触球轴承,它们通常是成对安装的,这类轴承多数是可分离型,因此安装操作一般很方便,只是要注意安装时调整其游隙,而轴承游隙对这类轴承的使用寿命和工作特性至关紧要,具体的调整方法见有关部分。不可分离型的向心推力型轴承一般内部游隙已预调好。
2) 推力轴承的安装
推力轴承一般取轴圈与轴为过渡配合,取座圈与轴承座孔为动配合,因此这类轴承容易安装。
这类轴承安装时要控制轴圈滚道(或沟底)对于轴的轴线的垂直度,如垂直度失控,将使轴承所受载荷偏于一侧而容易发生早期失效,运转性能也大受影响。
这类轴承如是承受单向载荷的,大都成对安装,但运转时只承受一个方向的载荷,因此需要给予一定的预紧力,以防不承受载荷的那一只轴承游隙过松,滚动体在滚道上打滑而发生剧烈磨损。
对于双向推力轴承中的不承受载荷的那列滚动体,也要采用类似方法加以预紧,以防出现类似的剧烈磨损现象。
3) 滚针轴承的安装
有保持架的滚针轴承的安装方法类似于向心轴承,但要求更为仔细,因为滚针轴承的套圈一般很薄,或是很脆而较易碰坏,或是较弱而容易变形。
无保持架的滚针轴承中有的容易散落滚针,在此场合下可用下法进行安装:将散落的滚针表面涂以润滑脂,再将这些滚针一只一只地紧贴着粘附在滚针的套圈(滚针套)内,注意插入时勿擦伤滚针表面或滚道表面,并且插入的滚针数与原来成套轴承中的滚针数相符。
在实际安装时,还可以结合具体情况,设计出专用的安装轴承的工具悄信,或利用安装部位 的轴或轴承座上的螺纹、螺栓孔等,使得轴承樱运弊的安装工作更简便更快捷。
3. 怎样正确安装滚动轴承呢
一、使用轴承安装拆卸专用工具
先进的安装工具,能够避免安装时由于工具及操作不当带来的轴承损伤。例如,安装轴承时,工作人员曾采用铜棒敲入法,易造成轴承轴向受力不均,引起保持架变形,滚动体受损,游隙变大,且铜棒在敲击过程中,铜末飞入轴承保持架内,易造成轴承故障。
二、安装前做好轴承的检查工作
对于旧轴承,需检查滚珠(柱)表面是否存在毛刺、划痕、裂纹。旧轴承的径向间隙、轴向游隙是否合格,一般只测量径向间隙。对于新轴承,首先要检查轴承型号是否正确。滚动轴承的径向间隙标准参照表1。例如:型号6318深沟球轴承,轴承内径90mm,其径向间隙范围为0.016~0.046mm,也可查到轴承最大磨损量为0.25mm。
三、检查轴承与转子轴的配合尺寸
电机组装时,还需仔细检查轴承安装时轴承与转子轴的配合尺寸(表2),轴承外圈与端盖孔的配合尺寸。
四、控制好轴承及轴承室内油的数量
轴承及箱内油量过多,会引起轴承滚动体打滑,造成滚体由滚动摩擦变滑动摩擦,损坏轴承滚动体,由于轴承油量过多,轴承箱内自由空间小,轴承的运行温度会上升,润滑脂赫度降低,滚动体润滑油膜变薄,润滑条件差,易造成轴承异音,表面失滑,缩短轴承的寿命。一般电机端盖侧设有轴承油室(设计成双密封轴承的电机例外),按电机的转速,轴承室可注油量可参照以下标准执行:电机转速<1500r/min时,加油量为轴承室容积的2/3。转速在1500~3000r/min之间时为轴承室容积的1/2。转速>3000r/min时,应小于或等于轴承容积的1/3。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对于高温高转速运行的轴承,应尽量少用带密封面的轴承,增加电机油盖存油量,并装设加油嘴,可提高电机轴承运行寿命。
五、注意保证绝缘完好
对于外圈有绝缘设计的轴承,需注意保证绝缘完好。安装时若破坏了轴承绝缘,很薄的轴承油膜将被轴电压击穿,油膜击穿后,不仅使滚动体润滑条件恶劣,同时产生的电火花会对轴承滚动体形成电蚀,引起滚动体表面不光,加速轴承的磨损。
4. 滚动轴承怎么安装,如下图式。(需要具体流程)
1、先压装一个来轴承
2、再安自装中间的套管
3、再压装另一个轴承,成为部件A;
4、先在外部卡抓 件中装入一个挡圈
5、再将部件A放置在卡抓的中间位置,上下放置垫圈,将中间轴穿过垫圈和部件A,压装至挡圈处
6、再装上上部的挡圈
5. 滚动轴承里轴承内圈与轴颈、轴承外圈与轴承座孔是如何配合的
滚动轴承的配合是指轴承内圈与轴颈、轴承外圈与轴承座孔的配合。由于滚动轴承是标准件,故内圈与轴颈的配合采用基孔制,外圈与轴承座孔的配合采用基轴制。配合的松紧程度根据轴承工作载荷的大小、性质、转速高低等确定。
转速高、载荷大、冲击振动比较严重时应选用较紧的配合,旋转精度要求高的轴承配合也要紧一些;游动支承和需经常拆卸的轴承,则应配合松一些。对于一般机械,轴与内圈的配合常选用m6、k6、js6等,外圈与轴承座孔的配合常选用J7、H7、G7等。
由于滚动轴承内径的公差带在零线以下,因此,内圈与轴的配合比圆柱公差标准中规定的基孔制同类配合要紧些。如圆柱公差标准中H7/k6、H7/m6均为过渡配合,而在轴承内圈与轴的配合中就成了过盈配合。
(5)滚动轴承如何连接扩展阅读:
滚动轴承优点
1、摩擦阻力小,功率消耗小,机械效率高,易起动;
2、尺寸标准化,具有互换性,便于安装拆卸,维修方便;
3、结构紧凑,重量轻,轴向尺寸更为缩小;
4、精度高,负载大,磨损小,使用寿命长;
5、部分轴承具有自动调心的性能;
6、适用于大批量生产,质量稳定可靠,生产效率高;
7、传动摩擦力矩比流体动压轴承低得多,因此摩擦温升与功耗较低;
8、起动摩擦力矩仅略高于转动摩擦力矩;
9、轴承变形对载荷变化的敏感性小于流体动压轴承;
10、只需要少量的润滑剂便能正常运行,运行时能够长时间提供润滑剂;
11、轴向尺寸小于传统流体动压轴承;
12、可以同时承受径向和推力组合载荷;
13、在很大的载荷-速度范围内,独特的设计可以获得优良的性能;
14、轴承性能对载荷、速度和运行速度的波动相对不敏感。
参考资料来源:
网络-滚动轴承
网络-轴承套圈
6. 滚动轴承如何进行固定
两边支撑板摆动:一对人字形齿轮啮合时,因生产制造和安装偏差,会造成轻度的径向晃动。为避免传动齿轮卡住,常将奸险小人字轴套上两只承设计方案成摆动方法,成年人字轴套上两只承为移动式。当轴的支撑板为滚动轴承时,轴借助轴肩径向精准定位。当必须一端固定不动时,则固定不动端电动机轴两边都作出轴肩或轴环,或是用轴向滚动轴承与扭力滚动轴承的组成。
两边单边固定不动:这类精准定位方法是滚动轴承内孔靠过渡配合拧紧在电动机轴上,且用轴肩遮挡,滚动轴承外侧用滚动轴承轴承端盖遮挡。两边滚动轴承各自阻拦轴的单边晃动。为避免轴遇热伸展将滚动轴承卡住,对向心轴承,滚动轴承轴承端盖与滚动轴承外侧内孔中间留出0.2~0.2mm的空隙。
滚动轴承注意事项
小心谨慎地使用:在使用中给轴承强烈冲击,会产生伤痕或压痕,诱发事故。严重时会引起裂缝、断裂,必须加以注意。
保持轴承及其周围环境的清洁:即使是肉眼看不到的微小灰尘,也会给轴承带来不良影响。所以要保持周围清洁,使灰尘不会侵入轴承。
使用轴承专用工具:必须使用专用工具,不可随意替代。
避免轴承生锈:操作轴承时手汗会造成生锈。要注意用干净的手操作,尽量带手套,留意腐蚀性气体。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滚动轴承
7. 滚动轴承的安装方法有哪几种
这是安装中小型轴承的一种简便办法。当轴承内圈为紧配合外圈为较松配合
时将铜棒紧贴轴承内圈端面用和锤直接敲击铜棒通过铜棒传力将轴承徐徐
装到轴上。轴承内圈较大时可用铜棒沿轴承内圈端面周围均匀用力敲击切忌只
敲打一边也不能用力过猛要对称敲打轻轻敲打慢慢装上以免装斜击裂轴承。
当轴承外圈为当轴承外圈为紧配合内圈为较松配合时可采用与上述相反的
方法用手锤敲击紧贴轴承外圈端面的铜棒把轴承压入轴承座中最后装到轴上
此法不易损伤机件。
此法与利用铜棒安装轴承道理相同。它是将套筒直接压在轴承端面上轴承装
在轴上时压住内圈端面装在壳体孔内时压仪表6 外圈端面用手锤敲击力能均
匀地分布在安装的轴承整个套圈端面上并能与压力机配合使用安装省力省时
质量可靠。
安装所用的套筒应为软金属制造铜或低碳钢管均可。若轴承安装在轴上时
套筒内径应略大于轴颈1—4mm外径略小于轴承内圈挡边直径或以套筒厚度为准
其厚度应制成等于轴承内圈厚度的2/3—4/5且套筒两端应平整并与筒身垂直。若
轴承安装在座孔内时套筒外径应略小于轴承外径。
利用套筒安装轴承时如机件不大可置于台钳上安装。钳口垫以铜片或铝片
以防轴被夹伤。如机件尺寸较大应放在木架上安装。先将轴承装到轴上再安装
套筒用手锤均匀敲击套筒慢慢装合。当套筒端盖为平顶时手锤应沿其圆周依次
均匀敲击套。
8. 滚动轴承的装配方法是什么
主要的装配方法如下:
装配轴承时,最基本要求是要使加的轴向力,直接作用在所装轴承的套圈的端面上(装在轴上时,使加的轴向力要直接作用在内圈上,装在孔上时使加的作用力要直接作用在外圈上)。尽量不影响滚动体。装配的方法有锤击法、压力机装配法、热装法、冷冻装配法等。
①锤击法
用锤子垫上紫铜棒以及一些比较软的材料后在锤击的方法,要注意不要使答巧圆铜末等异物落入轴承滚道内,不要直接用锤子或冲筒直接敲打轴承的内外圈,以免影响轴承的配合精度或造成轴承损坏。
②螺旋压力机或液压机装配法
对于过盈公差较大的轴承,可以用螺旋压力机或液压机装配。在压前要将轴和轴承放平,并涂上少许润滑油,压入速度不宜过快,轴承到位后要迅速撤去压力,防止损坏轴承或轴。
③热装法
热装法是将轴承放在宽碰油清塌中加热到80℃-100℃,使轴承内孔胀大后套装到轴上,可防止轴和轴承免受损伤。对于带防尘盖和密封圈,内部已充满润滑脂的轴承不适用热装法。
9. 滚动轴承的装配步骤及注意事项是什么
滚动轴承装配的准备工作及注意事项:
滚动轴承作为一种精密部件,其精度较高,且大多数刚性较差,为保证良好的装配质量,应重视装配前的准备工作.
1.按所装轴承的结构和装配工艺要求,备好所需工具和量具.
2.按图纸要求检查与轴承相配零件上有关部位的表面质量和尺寸.
3.清洗与轴承配合的零件,擦干后涂上一层薄油.
4.部分轴承装配前需要清洗,但对涂有防锈润滑两用油脂的或两端带防尘盖、密封圈的轴承则不需清洗.
滚动轴承的装配方法:
滚动轴承的装配方法主要取决于轴承的结构、尺寸大小和与相配件的配合性质,装配时的压力应直接作用在待配合的套圈上,绝不允许通过滚动体传递压力;轴承的标记应装在可见部位,便于将来更换;装配过程中应保持清洁,装配后应运转灵活,无噪声,工作温度一般不应超过50℃.
(1)圆柱孔轴承的装配
①当轴承与轴的配合较紧而与座孔的配合较松时,应先将轴承装在轴上,压装时在轴承端面上垫软钢或铜质套筒,然后再装入座孔内;反之先压装轴承在座孔内.
②当轴承与轴和座孔都是紧配合时,应采用能同时压住轴承内、外圈端面的套筒,同时将轴承压人轴上和座孔中.
③对于圆锥滚子轴承,因内外啊可分离,可分别将内外圈装在轴和座孔中,然后再调整游隙.
轴承压入时采用的方法和工具,可根据过盈量的大小来决定是采用锤击法、压力机压人法或是温差法等,具体选择时可参考前面所讲的过盈连接部分.
(2)圆锥孔轴承的装配 圆锥孔轴承可直接装在有锥度的轴颈上,或装在锥套的锥面上,装配中主要应注意调整轴承的径向间隙.
(3)推力球轴承的装配对于推力球轴承的装配,重要的是要正确区分紧环和松环,松环的内孔比紧环的内孔大,紧环与轴一起转动,松环相对静止.右端的紧环靠在轴肩上,左端的紧环靠在轴上螺母端面上,否则使滚动体失去作用,加速配合件的磨损.
(4)用铝棒或铜棒轻轻敲击,敲击时注意保持轴承的平整,严禁用铁锤直接击打轴承,当声音变得清脆或击打物有回弹的状况时,说明轴承已安装到位.
10. 怎样安装滚轮轴承
1)轴承用煤油洗净,压入轴承座,向轴承外圈的滚柱处填充壳牌三号锂基脂至三分之二满,用净手涂抹均匀,装上轴承压盖,用加涂螺栓防松胶的紧固螺栓压紧轴承压盖;
2)轴承为内外套可分离的圆柱滚子轴承,应将轴承内套装于转轴上并到位;
3)将轴承座装于机壳上,如有润滑脂注油孔,必须对准位置。用加涂螺栓防松胶的紧固螺栓紧轴承座;
4)内外偏心块装于转轴上并到位,有轴键者应将轴键装入键槽内再装外偏心块,将轴用挡圈装于转轴上;
5)紧固定偏心块紧固螺栓,转动可调偏心块,使其到达卸下前的角度位置并拧紧其紧固螺栓。以上组装完成后,转轴应有一定的轴向串动;
6)上振动电机两端的防护罩,用螺钉紧固。
其他型号的滚轮轴承也差不多是这样的,可以去陌贝网或者中华轴承网这样的专业轴承知识网站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