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提高百米步幅
最好是用脚尖/前脚掌跑步
30米冲刺60米冲刺80米冲刺,每天10组,关键在于提高步频,下坡路跑提高成绩效果显著.<不超过120米》
100米最重要的是爆发力。对于练习爆发力,可以尝试高抬腿跑,原地纵跳,负重跳跃,负重跑,负重蹲起。另外,仰卧起坐、跳绳、俯卧撑、引体向上。平时如果说有场地的话,可以练习以下30米的往返跑,或是30米冲刺等。
下边再给你介绍一下短跑.
短跑是一项以无氧供能方式为主的速度力量性项目,强大的爆发性力量,较高的绝对速度和速度耐力,良好的协调性和灵敏性,合理的跑的技术,以及较强的心理能力是从事短跑运动的必备条件,因而,认识纤含镇短跑项目的特征,把握短跑专项训练的内在规律,探索短跑专项训练的方法和手段,是提高短跑教练员执教水平的重要途径。鉴于上述,笔者运用多学科理论知识,结合自身多年参加短跑训练实践的感性认识,从短跑训练理论与实践层面上,探索短跑专项的主要训练内容,以及针对性的专项训练方法和手段,旨在为教练员提供训练实践依据。
2 以技术为中心的全面身体训练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各个器官系统是相互紧密联系,相互影响的,要想提高短跑运动成绩,必须全面地改善与提高运动员的身体训练水平。进行有目的的、有比例地全面身体训练,采取多种多样的老谨身体训练方法和练习手段,不仅能弥补专项训练的某些不足,而且有利于全面发展运动员的身、心的能力,提高运动技能、技巧,及身体健康水平,从而为运动员创造优异运动成绩和将来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需要强调的是,全面身体训练必须要紧密结合短跑专项的需要,尤其是要进行以技术为中心的全面身体训练,教练员一切的身体训练方法和手段的设计、采用,必须符合与接近短跑技术的时间与空间特征,否则,将事与愿违,事倍功半,达不到理想的训练效果。
3 提高步长、步频能力
步长和步频是现代短跑技术的核心,也是构成跑速的主要因素,同时也是运动员技术特点、身体素质水平、神经类型与身体形态特征等综合体现。要提高跑速,步长和步频是关键。倘若两者同时提高是最理想的,但实践中要做到这一点难度却很大。因而,在短跑训练实践中,一定要根据运动员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发展步长或步频。例如,我进浙江大学体育系时,年龄已经是20 岁了,客观上已经失去了发展步频的最机佳时期(从运动素质发展敏感期而言,11岁~13岁是发展步频的最佳时期),因而,在发展步长和步频二要素时,坚持以在保持适宜步频的基础上,重点突出发展步长能力。由于指导思想明确,主攻方向合理,训练方法和训练手段恰当,所以我的100m成绩也从进校时的11.4S提高到11.88S。从跑的技术原理分析,步长能力的大小主要决定于跑时的后蹬力量、后蹬角度、摆动力量、摆动速度,以及髋关节的灵活性等。为此,在训练中,我们结合短跑的技术特点着重发展大腿的伸肌,屈肌的力量和髋关节的灵活性。在训练手段的选择上,我们采用负重换腿跳、负重大步走、负重跑、负重跳台阶、跑台阶、大幅度的跨步跳(要求摆动腿积极下压和小腿由前向下向后积极着地)、蛙跳、单足跳等练习,提高跑时的后蹬能力。与此同时,我们还采取高抬腿跑、拉橡皮条高抬腿“车轮跑”、收腹跳等训练手段,提高摆动幅度,加快摆动速度,并且,采取其它一些训练方法和训练手段,加强髋关节的灵活性和肌肉的伸展性训练,从而提高了步长能力。
对于步频能力的训练,我们侧重于提高肌肉的快速收缩速度,加强对神经系统的兴奋与抑制过程的灵活性训练,提高肌肉快速收缩力量与肌肉的放松能力。提高肌肉快速收缩力量采用的训练手段有:(1)高速、大幅度摆动腿前后摆动练习,要求在快速摆动中完成合理的折叠
采用的训练手段有:(1)高速、大幅度摆动腿前后摆动练习,要求在快速摆动中完成合理的折叠技术, 摆动腿大小腿折叠得越紧,半径越小,摆速越快。(2)加快脚掌着地速度练习,要求尽可能地缩短腾空时间。(3)快速摆臂、摆腿练习,要求腿、臂动作协调进行。实践表明,上述提毁粗高步频的训练指导思想及训练手段是行之有效的。
4 发展绝对速度
绝对速度是指短跑运动员发挥最高跑速的能力。绝对速度的优劣,不决于运动员中枢神经系统的灵活性、肌肉的快速收缩的力量,动作速率等因素,而且还取决于运动员掌握跑的技术的实效性和经济性。因而,在发展绝对速度时,必须注重步长和步频的最佳组合,及跑的技术动作各环节的时间与空间的节奏。在训练方法和训练手段的安排上,可采用:(1)20~40m行进间快跑练习;(2)4x25--50m接力跑,加速跑,追赶跑练习;(3)下坡跑练习;(4)顺风跑练习;(5)各种短段落的变速跑练习等。
5 发展速度耐力与力量
速度耐力是指运动员保持高速度跑的能力,短跑项目是典型的无氧代谢 运动项目,其速度耐力是以无氧供能为其基础,并建立在有氧耐力发展的基础上,所以在进行无氧耐力训练时,应有一定比例的有氧耐力训练,使运动员的心脏容积增大,每搏输出量增多,从而为无氧耐力训练奠定基础。一般可以采用以下训练方法:(1)反复跑;(2)组合跑;(3)变速跑;(4)节奏跑;(6)越野跑等;
力量是速度的核心。由于人体一切运动都是肌肉在神经系统支配下的工作(收缩与放松)所致,因此,肌肉力量的大小不仅对运动成绩起着重要的主导作用,而且直接影响其他各项运动素质的发展与提高,甚至可以说是一切运动能力的原动力。鉴此,在短跑训练中,应将力量训练作为重要的核心内容来加以重视和进行。有关力量训练的方法手段非常多,无法一一阐述,简而言之,应注意如下原则:
(1)训练要全面、系统
注意选择合理正确的练习方法和手段,不仅要使大肌肉群和主要肌肉群得到训练,而且还要注重小肌肉群和远端肌肉群的协同发展。否则,不但不利于运动成绩的提高, 而且还容易造成运动损伤。
(2)结合专项,有的放矢
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要根据专项训练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发展专项所需要的力量素质。短跑运动员应侧重于快速力量、相对力量和爆发力量的发展。并且,要有利于所获得的力量水平尽快、有效地转移到短跑专项成绩中。
6 掌握跑的放松技能
要做到跑得放松自然而有节奏,是短跑技术训练的难点,因为肌肉的紧张和放松是由兴奋与抑制过程的灵活性所决定的。运动生理学揭示:肌肉收缩的力量,是肌糖元在催化酶作用下分解释放出高能磷酸键而提供的,而这些高能物质在运动员体内,特别是肌肉中有一定的量可以通过改善营养和科学训练提高其含量,短跑运动员在剧烈活动中欠下大量“氧债”会出现暂时能量供给不足的现象,如果运动员运动是紧张就会把能量消耗在无用功中,降低肌肉的效率,影响速度。运动员若能善于放松自然跑,就能降低无用功的消耗,做更多的有效功,从而提高跑的实效性和经济性。
在训练中,提高运动员跑的放松技能,主要取决与发展运动员专项知觉发展水平,主要的训练手段有:(1)提高时间感,采用不同速度和距离的间歇跑;(2)提高节奏感,按照教练员的不同信号或标志的节奏跑;(3)提高用力感,采用不同距离的快跑和慢跑,不同距离的上坡跑、下坡跑和重复跑;(4)提高速度感,采用不同速度和距离的变速跑等。
7 加强心理训练
健全的心理状态,良好的意志品质是运动员创造优异成绩的精神支柱。有的运动员虽然平时训练不错,但比赛过不了硬,赛前和比赛是思想紧张,吃睡不好,生活规律破坏,消耗精力过多,比赛时心慌意乱,控制不住自己,技能失常,成绩下降,赛后思想波动。针对队员的具体情况,在训练中要做到严格要求,从实战出发,如改变训练环境条件,创造气氛,施加一定的压力,培养运动员的意志品质和自我控制能力。从而在各种变化的条件下,都能沉着冷静、机智灵活的排除干扰、发挥正常,赛出好成绩。
8 结束语
总之,通过多年的短跑训练和系统的专业理论学习,使我深深地体会到,要有效发展运动员的短跑成绩,既要加强以技术为中心的全面身体训练,又要突出专项能力训练,尤其是快速力量和速度能力的训练,并努力掌握跑的合理技术。对于专项训练方法和训练手段的选择,关键在于能否因材施用,因人而异。并且,根据对短跑项目技术特征的认识和对运动员个性的了解,选择和设计一些符合现代短跑训练的方法和手段,对运动员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使短跑训练的观念、指导思想及具体操作有个全面的更新,最终达到提高短跑运动成绩的目的
2. 中长跑1000米步幅太小怎么办
步幅小有小的好处,不需要刻意去学习别人的大步幅,那样容易想邯郸学步一样,学了别人的,最后连自己的也忘了;跑1000米,为的是练什么,你这一点要搞清楚;如果你的回答是力量,我说:你刚开始练习1000米时,就主打力量的练习,那你是有把握以高速坚持跑完全程了?高手都不一定做得到,高手都做不到!没错,这1000米 ,你先能够坚持跑完就行了;所以先要练习的是耐力,其次才是速度,最后有把握了,冲刺1000米,再练习力量。
所以,你现在步幅小,其实是对的,而且是最科学的,不知是哪州弯谈个要你练习加步幅的,毕竟以小步幅,可以练习耐力,又可以在速度上下功夫,最后还能在冲刺时更方便的用力量,因为此时耐力册碰速度都有了,再把力量一加上去,快得很;
总之,按你自己现在的感觉来,跟着感觉走,有本事的人,就以小步幅,照样跑第一。
要有自信,别人说的不一定对,人家不一定懂你,听自己的多好,做自己的闹枣主人。
3. 100米短跑频率和幅度小怎么办
你好!我是练田径的,很高兴为你答返中解答。 100米最重要的是步频和步幅同样摆臂也很重要。 步频慢主要是清山腿部力量不足,可以练原地快速高跆腿(用全力)同时加上快速摆臂。步幅小主要是柔韧性差,多压腿就可以了。 希望我的回答能给世拍你帮助,及时采纳
4. 步幅小怎么办,跑步迈不开腿
这主要是跑的技术不过判备关、柔韧性差、袭历大小腿折叠不好造成的。改进方法:1、多做跑的专门性2、踏格跑3、标志跑4、柔韧练习5、弓箭步走(负重)6、上坡跑7、楼梯跑(大步)通过以上练习就可以改正你的毛病拍冲搜。祝:健康!快乐!
5. 我是跑60 100的,步频很快,但步幅很小,怎样能让我在短时间内把步幅迈大!
这主要看你禅悔的身高了···其实步频快也是一个优势啊,很多大个选手都做不到步频快的优势。坦咐首先您的大腿柔韧性是很重要的,您要确定你的大腿韧带可以确保可以拉大不服,其次就是迈大步的训练,您可以尝试后蹲跑的练习。动作要领是要保持后蹲腿的平直,快速而有效的发贺信正力。这个训练可以帮助提高步幅和后蹲力量
6. 搞田径,步子很小,怎么办有办法练大吗
如果步子迈不大,那芦好就提高迈步频率,来补缺这个缺点,跑步时,尽量用脚尖,这样有利于加快步伐,也容易迈大。(这个方法应该弯哗中管用,我以前就是跑百米的,情况跟你一样)埋山
7. 我是练短跑的,我速度很快,就是脚步很小,不知道如何改进
不知道你说的速度很快是个什么概念,你一颤高百米的成绩是多少?
步幅的大小是由跑步时髋关节的展开茄碰尺幅度觉得的,你步幅小就是在跑步时髋关节没有充分打开。现在的短跑技术是髋关节积极前摆,打步幅快频率。
增加步幅的简易训练方法有,后蹬跑,跨步跳,弓步走,吵桥负重交换腿跳等等!
8. 怎样提高步幅和步频
步幅,可以多练习弓步走和车轮跑,但每次练习都燃山尽量做到最大幅度,还有就是可以多练习跑跳步,这样你的腾空时间就有了,步幅就 打了。步频,受遗传因素比较大,改变难,但你可以多练习后知察踢腿,可以增加它的耐力。过段时间效果应该不皮猛中错。愿你的成绩越来越好。
9. 田径训练中学生跑的步幅小如何改进
多压腿哈
跨步跑
改善短跑的步频和步幅的小方法
步幅和步频的提高对短跑成绩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而“跑、跳格”用于发展途中跑速度素质的训练有着良好的效果。“跑、跳格”训练中分跑长格和跑短格。跑长格的练习主要有利于提高步幅;跑短格的练习主要有利于提高步频,培养下肢跑的节奏。
跑是人体最基本的活动技能,短跑在中学各年级教材中都出现,是跑的重点教材,跑的基本技术要求是动作轻松,步幅大,步频快。训练短跑的手段有很多种,这里介绍一种简单易行的手段:“销大岩跑、跳格”。在我从事课堂教学和课余训练的实践中,这一手段对提高步幅和步频有明显的效果。
为了提高短跑步频,跑小格格间距离可取60—80厘米,采用海绵块为障碍物,如果海绵块之间的距离为60—80厘米,可用总长为20米左右的距离,设置25—28块海绵块。如果发展腿部后蹬力亏御量,进行连续跨步跳长格,格间距可采用3.5米左右。为了发展小关节,小肌肉群的力量,用单脚连续跳小格,格间距可采用1.5米—2.5米。用以上几种方法“跑格”或者“跳格”进行课堂教学或者体育训练时,可根据不同的训练内容而定,可以计时,也可以不计时。最主要的是要求学生以最短时间完成单次训练任务。
步频和步幅是决定短跑速度的主要因素。步幅的大小决定了步长,也就是所谓的两脚着地点之间的距离,步频是指单位时间内跑的步数,两者的乘积就是跑得速度,因此,无论改变步频或步长,或者两者同时改变,都将对跑速产生影响。可见改善步频和步幅是提高短跑速度的关键, 因此,步频、步幅训练备受人们重视。
用跑长格来发展短跑中途中跑的步幅,我们知道步仿顷长是由后蹬距离、腾空距离和着地缓冲距离组成,跑长格就是相对训练了后蹬距离中后蹬角度和后蹬伸腿程度,以及腾空距离中的腾空时初速度和腾空角度等改变步长的因素来增加步长,步长的增加就相对的减少了全程步数。步频取决于完成每一步的时间,这一段时间可以分为支撑时间和腾空时间,跑短格恰好就起到了缩短支撑和腾空时间;进行连续跨步跳长格,发展腿部后蹬力量,腾空距离主要是受后蹬阶段的效果所制约。腿部后蹬力量有了提高,蹬地的力量就越大,身体获得向前的加速度也越大,加上海绵块有高度限制,这样就确定了后蹬角度。后蹬方向正确,后蹬角度适宜,获得了更大的与跑进方向一致的支撑反作用力,使得步频和步幅都有了相应的提高。
可见“跑格”的训练对步频和步幅的提高有着明显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