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电机驱动端和非驱动端是什么意思
驱动端为动力输出端,可安装联轴器等进行动力输出;非驱动端只是设计时候电机主轴的外伸端,可辅助安装散热风扇之类的非负载累附件。
对于电机安装输出动力的一端就是驱动端,另一端叫做非驱动端;对于泵类连接电机的一端就是驱动端,另一端叫做非驱动端。换句话就是安装齿轮或者对轮的一端就是驱动端,因为驱动端要安装齿轮所以其轴长相对另一端较长。
(1)非驱动端为什么用绝缘轴承扩展阅读
电机驱动原理
电机驱动芯片内部集成了四个dmos管,组成一个标准的H型驱动桥。通过充电泵电路为上桥臂的2个开关管提供栅极控制电压,充电泵电路由一个300kHz左右的工作频率。可在引脚1、11外接电容形成第二个充电泵电路,外接电容越大,向开关管栅极输入的电容充电速度越快,电压上升的时间越短,工作频率可以更高。
引脚2、10接直流电机电枢,正转时电流的方向应该从引脚步到引脚10;反转时电流的方向应该从引脚10到引脚2。电流检测输出引脚8可以接一个对地电阻,通过电阻来输出过流情况。内部保护电路设置的过电流阈值为10A,当超过该值时会自动封锁输出,并周期性的自动恢复输出。
如果过电流持续时间较长,过热保护将关闭整个输出。过热信号还可通过引脚9输出,当结温达到145度时引脚9有输出信号。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电机驱动芯片
2. 有些电机为什么在非驱动端要使用绝缘轴承
答:轴电流是前轴与后轴和基座的电位差所产生的电流,把轴电流产生的回路切断就不会产生轴电流,轴承绝缘处理是切断轴电流回路,最好方法。非驱动端受力较小,易于使用绝缘材料,所以在变频电机的尾部做绝缘。
主轴和轴承上因感应电流导致的跳火可导致轴承表面腐蚀、金属表面形成缩孔以及轴承滚动轨道上形成凹槽等缺陷。
????为防止轴电流,对容量超过160KW电动机应采用轴承绝缘措施。主要是易产生磁路不对称,也会产生轴电流,当其他高频分量所产生的电流结合一起作用时,轴电流将大为增加,从而导致轴承损坏,所以一般要采取轴承绝缘措施。
至于“为什么驱动端不使用绝缘轴承呢”——
????电动机的轴与基座形成一个环,交变磁通穿过产生感应电势,如果这个环形成通路就有电流通过,电流穿越轴承界面会产生电蚀。一般采取将一端轴承做绝缘处理,以切断电流通路,保护轴承。由于非驱动端受力较小,易于使用绝缘材料,所以都在非驱动端做绝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