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轴承钢退火组织为1级,淬火工艺如何确定
个人意见看退火组织1级,碳化物细小弥散+局部存在细片状珠光体,为加热不足所致。淬火加热过程中片状珠光体先溶解,碳化物后溶解这话是不错,但是退火组织有时候不是存在局部在细片状珠光体,而是碳化物没有很好得到球化,呈球体堆积现象,这些都是退火温度不够,或者保温时间不够引起的结果,还有锻打时候温度是否良好也是一个原因之一 1.但不知楼主看到的退火组织一级欠热是怎样的,是否看到有片状珠光体,还是碳化物堆积? 2.淬火温度适当在原来温度基础上提高5到10度之间调整,这样能够把珠光体或者碳化物堆积充分化解达到合理的组织要求。我们最低下限温度是840度 为什么我这么说呢,因为我们做轴承圈时候也是有退火组织欠热现象,但是个碳化物堆积,连晶界还能看到,用845度淬火出来的产品还是存在硬度偏低状况,所以我们就适当的提高温度5度淬火,回火温度原来180,适当降低5度左右,这样能达到合理的组织要求。 不知道楼主操作最低下限是多少温度,你们在下限温度基础上再降低温度是否组织合理,硬度是否良好呢?
Ⅱ 滚动轴承钢退火缺陷及防止措施
检查项目:显微组织
一、欠热,点状珠光体加部分细片状珠光体
产生原因:
1.加热温度或保温时间不足
2.装炉量多,炉子均匀性差,原材料组织有带状、网状碳化物
3.加热温度低,冷却速度快
4.零件接触,出现软点
补救方法:可调整退火工艺,允许第二次退火,原则上不允许第三次返修
防止措施:
1.合理制订工艺
2.改善炉温均匀性
3.装炉量要合理,放置均匀
4.严格控制原材料及锻造组织
5.控制退火冷却速度,不宜太快
二、过热:大小分布不均的粒状珠光体加部分粗片状珠光体
产生原因:
1.加热温度过高,或在温度上限保温时间过长
2.装炉量多,炉子均温性差,原材料组织不均匀
补救方法:先正火、而后调整工艺,做快速退火或正常退火
防止措施:
1.降低加热温度,缩短保温时间
2.调整炉温,使炉子温度均匀
3.减少装炉量,工作之间应有间隙
4.对原材料和锻造组织要严格控制
三、粗大粒状碳化物
产生原因:
1.锻造组织有粗片状珠光体,退火温度高,冷速慢
2.原材料碳化物不均匀性严重(网状、带状)
3.反复退火
补救方法:先正火,再进行第二次退火
防止措施:
尽可能避免反复退火
四、网状碳化物超过3级
产生原因:
1.锻造组织有严重的网状碳化物,退火未能消除
2.退火温度过高(>880ºC)冷速太慢
补救方法:先正火,再进行第二次退火
防止措施:
1.控制锻造组织
2.防止退火温度南宁市
检查项目:硬度
一、太硬
产生原因:
1.组织欠热
2.因冷速太快,产生极细的点状珠光体
补救方法:调整工艺、第二次退火
防止措施:
措施与上面显微组织不合格相同
二、太软
产生原因:
1.组织过热
2.反复退火或退火冷速太慢产生产均匀的粗粒状珠光体
补救方法:先正火,再进行和二次退火
防止措施:
措施与上面显微组织不合格相同
检查项目:脱碳层
缺陷名称:脱碳层超过规定深度
产生原因:
1.原材料,锻造或正火脱碳严重
2.炉子密封性差,退火温度太高,保温时间过长,或正火及反复退火
补救方法:改用其它型号钢材,无法挽救者报废
防止措施:
1.加强原材料及锻造质量控制
2.不应正火者,尽可能不正火
3.提高炉子密封性
4.尽可能避免反复退火
Ⅲ 轴承钢网带炉油淬后,产品个别会出现块状的软点,镜像组织为珠光体硬度只有24度是什么原因
淬火温度未达到或没有足够的保温时间使其成形均匀的奥氏体。淬火冷却时未能充分快速冷却,材料问题如原始组织不均匀,脱碳等问题。
Ⅳ 轴承钢正火的目的是什么,如何制订轴承钢正火工艺
轴承钢正火的目的是消除和减少组织中粗大的网状碳化物,细化组织,改善退火组织中的粗大碳化物颗粒或消除片状珠光体。正火工艺根据锻件的原始组织和有效厚度来制订,选择不同的正火温度和不同的冷却方法,以免再次析出网状碳化物或增大碳化物颗粒。
轴承钢热处理工艺包括正火、退火等预先热处理和最终热处理两个主要环节。GCr15钢是一种合金含量较少、具有良好性能、应用最广泛的高碳铬轴承钢。GCr15轴承钢热处理后具有高而均匀的硬度、良好的耐磨性、高的接触疲劳性能。
(1)预先热处理
①正火:铬轴承钢正火工艺,工件透热后保温40~60min,冷却需要较快,正火之后立即转为球化退火。
②球化退火:GCr15铬轴承钢常采用等温球化退火工艺,790℃被认为是最佳的球化加热温度。退火前需加热到900~920℃,保温2/3~1h后正火。
保温时间随工件大小、加热炉的均匀性、装炉方法及装炉量、退火前的原始组织均匀性而定。
低温球化退火主要适用于冷冲球、冷挤压套圈的再结晶退火。
普通球化退火、等温球化退火主要适用于锻造套圈、热冲球以及横锻球的退火。铬轴承钢球化退火工艺。
(2)最终热处理
①轴承零件:一般采用淬火和低温回火,其目的是提高钢的强度、硬度、耐磨性与抗疲劳性能。GCr15钢淬火温度在820~860℃,油淬临界直径为25mm。一般采用油冷淬火。加热保温时间比合金工具钢长,盐浴加热系数取值0.8~1.5min/mm。空气炉加热系数1.5~2min/mm。
160℃±10℃的低温回火,回火时间一般为2~4h。
精密轴承零件为稳定尺寸,淬火后应进行-60~80℃冷处理,保温时间为2~4h,冷处理后零件恢复到室温,在4h内进行回火,以防止零件开裂。
低温回火时未能完全消除的残留应力在磨削加工后会重新分布。这两种应力会导致零件尺寸发生变化,甚至会产生龟裂。为此,应再进行一次补充回火,回火温度为120~160℃,保温5~10h或更长。
②工模具GCr15热处理:由于此钢容易产生白点缺陷,大型工模具热处理容易开裂,采用缓慢加热或690℃长时间(大于5h)分段等温可以降低开裂概率,奥氏体化温度选择810℃±10℃,保温系数a=1.6~0.9min/mm。大于60mm直径的工件需要水油双液淬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