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轴承超精的主要作用
主要就是使得轴承表面的摩擦系数更低,减小摩擦和损耗,延长轴承的寿命和提升性能。非超精的轴承可能用5年,超精后可能用9年,发热、损耗等更低。
国内超精机钰芹做得不错。国外的是德国的剃轮豪斯。
『贰』 如何提高交叉滚子轴承安装时的配合精度
交叉滚子轴承,因被分割的内环或外环,在装入滚柱和间隔保持器后,与交叉滚柱轴环固定在一起,以防止互相分离,故安装交叉滚柱轴环时操作简单。由于滚柱为交叉排列,因此只用1套交叉滚柱轴环就可承受各个方向的负荷,与传统型号相比,刚性提高3~4倍。同时,因交叉滚子轴承内圈或外圈是两分割的构造,轴承间隙可调整,即使被施加预载,也能获得高精度地旋转运动。
1、具有出色的旋转精度
交叉滚子轴承内部结构采用滚子呈90°相互垂直交叉排列,
滚子之间装有间隔保持器或者隔离块,可以防止滚子的倾斜所滚子之间相互磨察。另外,不会发生滚子的一方接触现象或者锁死现象;同时因为内外环是分割的结构,间隙可以调整,即使被施加预压,也能获得高精度的旋转运动。
2、操作安装简化
被分割成2部分的外环或者内环,在装入滚子和保持器后,被固定在一起,所以安装时操作非常简单。
3、承受较大的轴向和径向负荷
因为滚子在呈90°的V型沟槽滚动面上通过间隔保持器被相互垂直排列。
4、大幅节省安装空间
交叉滚子轴承的内外环尺寸被最小限度的小型化,特别是超薄结构是接近极限的小型尺寸,并且具有高刚性,所以最适合于工业机器人的关节部位或者旋转部位、机械加工中心的旋转工作台、机械手旋转部、精密旋转工作台、医疗仪器、计量器具、IC制造装置等广泛用途。
5.转速能力高
6.减少轴长度和加工成本,热膨胀导致几何尺寸的变化有限
7.采用尼龙分隔器,转动惯量低,启动扭矩低,易于控制角分度
8.优化预紧力,刚度大,引导滚子运转精度高
9.渗碳钢提供优良的抗冲击力和表面抗磨能力
10.简单但润滑充分
国产交叉圆柱滚子轴承的分类和型号系列
RB型(外圈分割型)
RB系列型号为交叉圆柱滚子轴承的基本型,内、外环尺寸被最小限度地小型化,其构造是外环是分割型,内环是一体设计,适合于要求内环旋转精度高的部位。
RE型(内圈分割型)
RE系列型号是由XRB型的设计理念产生的新型式,主要尺寸与XRB型相同。其构造是内环是分割型,外环是一体设计,适合于要求外环旋转精度高的部位。
RU型(内、外圈一体型)
RU系列型号由于已进行了安装孔的加工,就不需要固定法兰和支撑座。另外,由于采用采用带座的的一体化内外环结构,安装对性能几乎没有影响,因此能够获得稳定的旋转精度和扭矩。能用于外环和内环旋转。
RBC型(外圈分割型)
RBC系列型号(对应IKO公司CRBC系列)其构造是外环是分割型,内环是一体设计,带保持架满装滚子轴承。适合于要求内环旋转精度高的部位。
CRBH型(内、外圈一体型)
CRBH系列型号内、外环都是一体结构,用于外环和内环旋转。
RA型(外圈分割、超薄型)
RA系列型号是将RB型内、外环厚度减小到极限的紧凑型。适合于需要重量轻、紧凑设计的部位,例如机器人和机械手旋转部位。
SX型(外圈分割型)
SX系列型号结构与RB系列类似,外环是两分割的结构,通过三个弹簧卡环连接,内环一体设计,适用于要求内环旋转精度高的地方。
XRU08型(内外圈一体型)
XSU08系列与RU系列相近,内外环已进行了安装孔的加工,就不需要固定法兰和支撑座。由于采用采用带座的的一体化内外环结构,安装对性能几乎没有影响,因此能够获得稳定的旋转精度和扭矩。能用于外环和内环旋转。
第一推力角接触球轴承推力角接触球轴承接触角一般为60°常用的推力角接触球轴承一般为双向推力角接触球轴承,主要用于精密机床主轴,一般与双列圆柱滚子轴承一起配合使用,可承受双向轴向载荷,具有精度高,刚性好,温升低,转速高,装拆方便等优点。第二深沟球轴承在结构上深沟球轴承的每个套圈均具有横截面大约为球的赤道圆周长的三分之一的连续沟型滚道。深沟球轴承主要用于承受径向载荷,也可承受一定的轴向载荷。当滚动轴承的径向游隙增大时,具有角接触球轴承的性质,可承受两个方向交变的轴向载荷。与尺寸相同的其它类型轴承相比,该类轴承摩擦系数小,极限转速高,精度高,是用户选型时首选的轴承类型。深沟球轴承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是生产批量最大,应用范围最广的一类轴承。第三推力圆锥滚子轴承由于推力圆锥滚子轴承中的滚动体为圆锥滚子,在结构上滚动母线与垫圈的滚道母线均汇交于轴承的轴心线上某一点,因而滚动表面可形成纯滚动、极限转速高于推力圆柱滚子轴承。特点:推力圆锥滚子轴承可承受单向的轴向载荷。推力圆锥滚子轴承的类型代号为90000型。
交叉圆柱滚子轴承简介 交叉滚子轴承有两大类组成,一种是交叉圆柱滚子轴承,另一种是交叉圆锥滚子轴承;交叉滚子轴承在国外已经有很长的应用历史,但在国内也仅仅是最近几年才进入大众的视界,由于自身的特殊性和拥有其他轴承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而被广泛使用。 主要特点 :1、具有出色的旋转精度 ,交叉滚子轴承内部结构采用滚子呈90°相互垂直交叉排列(这也是交叉滚子轴承的名称由来),滚子之间装有间隔保持器或者隔离块,可以防止滚子的倾斜货滚子之间相互磨察,有效防止了旋转扭矩的增加。 此交叉圆柱滚子轴承已被快易优收录,另外,不会发生滚子的一方接触现象或者锁死现象;同时因为标准型交叉滚子轴承内外环是分割的结构,间隙可以调整,即使被施加予压力,也能获得高精度的旋转运动。
2、操作安装简化标准型交叉滚子轴承被分割成2部分的外环或者内环,在装入滚子和保持器后,被固定在一起,安装时可以通过微调连接螺栓和固定法兰来达到理想的负载状态,所以安装操作非常简单。
3、承受较大的轴向和径向负荷因为滚子在呈90°的V型沟槽滚动面上通过间隔保持器被相互垂直排列,这种设计使交叉滚子轴承就可以承受较大的径向负荷、轴向负荷及力矩负荷等所有方向的负荷。
4、大幅节省安装空间交叉滚子轴承的内外环尺寸被最小限度的小型化,特别是超薄结构是 接近极限的小型尺寸,并且具有高刚性,所以最适合与工业机器人的关节部位或者旋转部位、机械加工中心的旋转工作台、机械手旋转部、精密旋转工作台、医疗仪器、计量器具、IC制造装置等广泛用途。
『叁』 如何提高轴承无心磨床的精度
提高轴承无心磨床的精度和稳定性:
一、各部件的连接处做好刻度,然后将机床分系统的拆开:1、砂轮系统;2、砂轮修整系统;3、导轮系统;4、导轮修整系统;5、液压系统;6、润滑系统;各部件的配件和螺栓请分类放置以免搞混或丢失。
二、检查砂轮轴的外径是不是75MM,如果小超过5丝,建议换轴,做一根75MM正10丝的生铁研磨棒配研轴瓦直到全部接触到,装配时做一个内孔75正2丝,外径110负2丝的同心套,用同心套来调整机床的主轴与机床的外壳同心,还要保证主轴的横向间隙不得大于0.01MM,砂轮轴用手可以轻松转动。
三、检查修整器和油缸脱开,用手拉修整器要来回自如,不得有轻重;用手左右晃动不得有间隙,不行配刮。
四、和检查砂轮一样处理导轮的轴和轴瓦,然后用同心套调整机床的导轴,保证轴的横向间隙在0.002MM以内不得有轴向传动,开车后不得有不正常的噪音。
无心磨床产品缺陷,及调机方法与步骤:
1、零件不圆
产生原因:
(1)导轮没有修圆;
(2)磨削次数少或上道工序椭圆度过大;
(3)砂轮磨钝;
(4)磨量过大或走刀量过大。
消除方法
(1)重修导轮,待导轮修圆为止(通常修到无断续声为止);
(2)适当增加磨削次数;
(3)重修砂轮;
(4)减少磨量和重刀速度。
2、无心磨床零件有棱边形(多边形)
产生原因
(1)零件中心提高;
(2)零件轴向推力过大,使零件紧压挡销而不能均匀的施转;
(3)砂轮不平衡;
(4)零件中心过高。
消除方法
(1)准确提高零件中心度;
(2)减少导轮倾角到0.5或0.25如果璫不能够解决时,便要检查支电的平衡度;
(3)平衡砂轮;
(4)适当降低零件中心高度。
『肆』 如何调整轴承的预紧度
滚动轴承的装配是钳工装配和修理工作中经常要做的一项操作,而滚动轴承游隙的调整和预紧是滚动轴承装配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准确把握游隙调整和预紧的工艺概念,并且在装配工作中正确地运用这种工艺方法,是轴承装配工作质量的保证。滚动轴承的游隙是指在一个套圈固定的情况下,另一个套圈沿径向或轴向的最大活动量,故游隙又分为径向游隙和轴向游隙两种。滚动轴承装配时,其游隙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游隙太大,会造成同时承受载荷的滚动体的数量减少,使单个滚动体的载荷增大,从而降低轴承的旋转精度,减少使用寿命;游隙太小,会使摩擦力增大,产生的热量增加,加剧磨损,同样能使轴承的使用寿命减少。因此,许多轴承在装配时都要严格控制和调整游隙。预紧就是轴承在装配时,给轴承的内圈或外圈一个轴向力,以消除轴承游隙,并使滚动体与内、外圈接触处产生初变形。预紧能提高轴承在工作状态下的刚度和旋转精度。
对于承受载荷较大,旋转精度要求较高的轴承,大都是在无游隙甚至有少量过盈的状态下工作的,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在装配时对轴承进行预紧。游隙的调整和预紧通常都是采用使轴承的内圈对外圈作适当的轴向相对位移的方法来完成的。
『伍』 如何加工出高精度轴承孔
如何加工出高精度轴承孔
许多可转位刀片钻头的问题在于它们是由两个刀片的切削刃交叠而生成正确的切削直径,所以即使钻头有两个排屑槽,刀片的功能是形成一个单刃但不对称的切削刃。这种设计在本质上是不平衡的。因此,可转位钻头必须在进入切削时放慢进给速度和减小进给量,迫使用户在经济性和生产率之间进行权衡。
不平衡的切入过程的另一问题是轴承孔的精度。典型地,可转位钻头的中心刀片首先切入,这会产生很大的径向切削力,容易引起钻杆偏斜。一旦钻头偏离中心,它就不能加工出高精度的孔。
正因为这些原因,可转位钻头通常局限于孔的粗加工。当孔的公差要求小于0.012~0.016英寸时,有必要在可转位钻头之后增加一道加工工序。
近来,几家刀具制造商已经再次检查可转位刀片钻头,寻求克服他们设计中固有的切削力不平衡的缺点的方法。这些产品系列中最近的研发成果之一是SandvikCoromant公司(FairLawn,NewJersey)推出的CoroDrill880。据Sandvik产品专家BruceCarter介绍,这种可转位钻头的设计避免了由不平衡的切削力产生的问题,因此提高了生产率和孔的质量,同时保持了刀片有四个可用切削刃的经济性。其中的关键是该公司称作‘分步技术’的概念。这个短语描述了刀片上切削刃‘逐步’地进入工件,据说可大大地降低与过去的可转位钻头相关联的径向切削力。这个概念涉及两种不同几何角度的刀片和不同的切削特性。中心刀片具有一种明显的不规则切削刃形状,而外缘刀片结合了一种修光刃槽型。
在进入工件的第一步中,中心刀片的外角接触工件。这使得钻头以相对较低的径向力开始切削,钻杆的偏斜最小化。在第二步中,外缘刀片的外角接触工件。这平衡了中心刀片产生的力。在第三步也即最后一步中,中心刀片的剩余部分开始切削。
Carter先生说,通过把切入过程分成三个相对较小的步幅,切削力减少到小于那些典型刀片钻头加工所产生切削力的一半,而且切削力相互之间的平衡导致入口处的钻杆偏斜实际上被消除了。平衡的钻入过程、较低的径向切削力和偏斜量最小化的组合有如下的好处:
◆孔的精度更高。
◆进给量有提高到100%的可行性,取决于工件材料。
◆在钻削孔深达直径四倍或更多倍时更有信心。
◆消除后续孔加工需求的可能性,取决于精度要求。
提到的另一个好处是该设计使得外缘刀片有四个完全可用的切削刃。如果进给量高于0.005ipr,某些装有方刀片的可转位钻头会损失第四个切削刃。可是有了分步技术,与众不同的中心刀片形状可在进给量高达0.013ipr时仍能保护第四个切削刃。
最后Carter先生指出,外缘刀片上使用的修光刃技术能生成极佳的表面粗糙度,有了这种新设计即使进给量更高也是如此。在试验中,在进给量为0.004ipr时表面粗糙度可达到20微英寸(等于1英寸的百万分之一);而进给量高达时表面粗糙度可达80到120微英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