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谁能详细的和我讲解一下直升机如何通过倾斜盘控制机身倾斜的,不要粘贴复制的,不要说的那么深!
控制转子倾斜度的装置叫做自动倾卸装置。它的核心不是倾斜板。倾斜板由两部分组成:上板随转子旋转,我们称之为旋转板,下板不随转子旋转,称之为可选旋转盘。上板通过轴承安装在下板上,使上板与下板一起转动,下板与下板固定,以承受上下运动和倾斜运动。下盘由直升机控制系统控制。
上板与各叶片连接。当倾斜时,由于倾斜板的倾斜,每个叶片的安装角度在旋转过程中发生变化。简而言之,在倾斜板较低的地方,安装角度较小,叶片向板的底部摆动。在倾斜板高的地方,安装角度大,叶片向上摆动,转子重量锥随之倾斜,我们称之为周期变化。当然,其实也不是那么简单。我们需要考虑控制前进角等等。
(1)直升机倾斜器用的什么轴承扩展阅读:
直升机倾斜盘作用:
1、总俯仰控制功能:总俯仰(与攻角有关)可以改变升力(转速恒定)。真实直升机的全俯仰控制与节气门关闭ZD相连接,同时改变了升力和功率。
2、周期俯仰功能:使转子向一个方向倾斜,实现俯仰和滚转控制。
直升机的倾斜板是一种内部装置,它将直升机飞行控制系统发送的飞行员或自动驾驶仪的指令转换为旋翼桨叶的受控运动。
倾卸装置的主要部件包括:
1、旋转环与叶片拉杆连接,旋转环通过滚珠轴承与非旋转环连接,非旋转环压在套环上。
2、套圈上设有横向控制杆和纵向控制杆。
3、用于全俯仰控制的滑动气缸。
Ⅱ 直升机倾斜盘是怎么工作的
倾斜器的主要零件包括:旋转环连接桨叶拉杆,旋转环利用滚珠轴承连接在不旋转环上,不旋转环压在套环上;套环带有横向操纵拉杆和纵向操纵拉杆;操纵总桨距的滑筒。直升机的驾驶杆动作时,旋转环和不旋转环随同套环一起向前、后、左、右倾斜或任意方向倾斜。
Ⅲ 直升飞机的工作原理
直升机发动机驱动旋翼提供升力,把直升机举托在空中,主发动机同时也输出动力至版尾部的小螺旋桨权,机载陀螺仪能侦测直升机回转角度并反馈至小螺旋桨,通过调整小螺旋桨的螺距可以抵消大螺旋桨产生的不同转速下的反作用力。
通过称为“倾斜盘”的机构可以调整直升飞机的旋翼的螺距,从而在旋转面上可以产生不同象限上的升力差,以此升力差来实现改变直升飞机的飞行方向,同时,直升飞机升空后发动机是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转速下,控制直升飞机的上升和下降是通过调整螺旋桨的总螺距来得到不同的总升力的,因此直升机实现了垂直起飞及降落。
螺距:指螺旋桨在自己本身根轴上的偏转角度,转速固定的情况下,通过调整螺距可以更有效的操纵螺旋桨的升力或推进力,甚至得到反推力或者反升力。
我的回答你还满意吗?望采纳,谢谢!
Ⅳ 旋翼倾斜盘和什么直接相连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直升机旋翼头和倾斜盘的结构,尤其涉及一种旋翼头与倾斜盘从动环相位定位器安装架一体化结构。
背景技术
无人直升机由于其内部无需驾驶员操作而在海事巡逻、军事防务、电力巡查、油气建设、航空测绘和应急救援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目前无人直升机上有各种结构形式的主旋翼头和倾斜盘,这两个部件也是无人直升机上十分重要的结构,倾斜盘在结构上主要具有三个特点:1、能够随旋翼转动;2、能够进行上下运动;3、能够向任意方向倾斜一定的角度。
倾斜盘的主要零部件包括从动环、连接桨夹的拉杆、向心关节轴承、非旋转环以及相位定位器等,从动环和副桨毂通过相位定位器连接在一起,从动环通过向心关节轴承套设于主轴上,非旋转环通过滚动轴承套设于所述从动环上,从动环和副桨毂通过相位定位器连接在一起,非旋转环上带有操纵拉杆和操纵总桨距的滑筒,现有技术的结构中,从动环上的相位定位器主要与主轴连接在一起,虽然能够满足定位的要求,但在使用时存在如下问题:1、当采用穿轴连接时,易造成主轴的受力疲劳,减少主轴的使用寿命;2、当采用卡箍连接时,会导致结构复杂,同时提高了主轴的加工难度,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旋翼头与倾斜盘从动环相位定位器安装架一体化结构,其目的是提高安装和调整的便捷性,同时便于维修,提高倾斜盘的可靠性,降低了零部件的加工难度,还能够节约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旋翼头与倾斜盘从动环相位定位器安装架一体化结构,包括主轴、从动环、非旋转环、旋翼头和连接装置,所述旋翼头套设于所述主轴的顶端,所述从动环通过向心关节轴承套设于所述主轴上,所述从动环通过所述连接装置与所述旋翼头连接以实现所述旋翼头的变距动作,所述非旋转环通过滚动轴承套设于所述从动环上。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装置包括两个连接部和两个拉杆部,两个所述连接部的底端均与所述从动环铰接,两个所述连接部的顶端均与所述旋翼头铰接,两个所述拉杆部的底端均与所述从动环铰接,两个所述拉杆部的顶端均与所述旋翼头铰接,两个所述连接部分别位于所述主轴的前侧和后侧,两个所述拉杆部分别位于所述主轴的左侧和右侧。
进一步地,所述从动环上向外延伸有四个安装耳,四个所述安装耳沿所述从动环的周向均匀分布于所述从动环上,且每个所述连接部和每个所述拉杆部均通过一个所述安装耳与所述从动环连接。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连接部均包括第一相位定位器、第二相位定位器和第一杆端关节轴承,所述第一杆端关节轴承的一端和相对应的所述安装耳铰接,所述第一杆端关节轴承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一相位定位器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相位定位器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相位定位器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相位定位器的另一端与所述旋翼头铰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相位定位器与所述第二相位定位器通过第一螺钉铰接,所述第二相位定位器与所述旋翼头的副桨毂通过第二螺钉铰接,所述第一杆端关节轴承与相对应的所述安装耳通过第三螺钉铰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相位定位器上设有用于容纳所述第二相位定位器的端部的第一容纳槽,所述第一相位定位器上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且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容纳槽的两侧,所述第二相位定位器的端部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一螺钉依次穿过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三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相位定位器上设有用于容纳所述副桨毂的端部的第二容纳槽,所述第二相位定位器上设有第四通孔和第五通孔,且所述第四通孔和所述第五通孔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容纳槽的两侧,所述副桨毂的端部设有第六通孔,所述第二螺钉依次穿过所述第四通孔、所述第六通孔和所述第五通孔。
进一步地,与所述第一杆端关节轴承连接的所述安装耳上设有第七通孔和第八通孔,所述第三螺钉依次穿过所述第七通孔、所述第一杆端关节轴承的内圈和所述第八通孔,所述第一杆端关节轴承的杆端与所述第一相位定位器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拉杆部均包括拉杆和第二杆端关节轴承,所述第二杆端关节轴承的一端与相对应的所述安装耳铰接,所述第二杆端关节轴承的另一端与所述拉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拉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旋翼头铰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