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滚动轴承里轴承内圈与轴颈、轴承外圈与轴承座孔是如何配合的
滚动轴承的配合是指轴承内圈与轴颈、轴承外圈与轴承座孔的配合。由于滚动轴承是标准件,故内圈与轴颈的配合采用基孔制,外圈与轴承座孔的配合采用基轴制。配合的松紧程度根据轴承工作载荷的大小、性质、转速高低等确定。
转速高、载荷大、冲击振动比较严重时应选用较紧的配合,旋转精度要求高的轴承配合也要紧一些;游动支承和需经常拆卸的轴承,则应配合松一些。对于一般机械,轴与内圈的配合常选用m6、k6、js6等,外圈与轴承座孔的配合常选用J7、H7、G7等。
由于滚动轴承内径的公差带在零线以下,因此,内圈与轴的配合比圆柱公差标准中规定的基孔制同类配合要紧些。如圆柱公差标准中H7/k6、H7/m6均为过渡配合,而在轴承内圈与轴的配合中就成了过盈配合。
(1)轴承滚压内孔转速和余量怎么匹配扩展阅读:
滚动轴承优点
1、摩擦阻力小,功率消耗小,机械效率高,易起动;
2、尺寸标准化,具有互换性,便于安装拆卸,维修方便;
3、结构紧凑,重量轻,轴向尺寸更为缩小;
4、精度高,负载大,磨损小,使用寿命长;
5、部分轴承具有自动调心的性能;
6、适用于大批量生产,质量稳定可靠,生产效率高;
7、传动摩擦力矩比流体动压轴承低得多,因此摩擦温升与功耗较低;
8、起动摩擦力矩仅略高于转动摩擦力矩;
9、轴承变形对载荷变化的敏感性小于流体动压轴承;
10、只需要少量的润滑剂便能正常运行,运行时能够长时间提供润滑剂;
11、轴向尺寸小于传统流体动压轴承;
12、可以同时承受径向和推力组合载荷;
13、在很大的载荷-速度范围内,独特的设计可以获得优良的性能;
14、轴承性能对载荷、速度和运行速度的波动相对不敏感。
参考资料来源:
网络-滚动轴承
网络-轴承套圈
② 轴承游隙如何调整
感觉法:用手指检查滚动轴承的轴向游隙,这种方法应用于轴端外露的场合。当轴端封闭或因其他原因而不能用手指检查时,可检查轴是否转动灵活。
对于不可调轴承的游隙,行业有相应的标准值(CN, C3,C4等等),也可以定制特定的游隙范围。当轴、轴承座尺寸已知,相应的内、外圈配合量就确定了,安装后的游隙就不能改变。由于在设计阶段配合量是一个范围,最后的游隙也存在一个范围,在对游隙精度有要求的应用就不适用。
(2)轴承滚压内孔转速和余量怎么匹配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采用手推法测量要求测量者有较高的测量技能。此法测量误差较大,尤其是游隙处于边缘状态时,容易引起误差,此时应以仪器测量为准。
塞尺测量时,应按标准的规定操作,不得使用滚子从塞尺上滚压过去的方法测量。
测量过程中应保证球落入沟底;闭型轴承在封闭前测量,采用有荷仪器时,测值还应减去载荷引起的游隙增加量。
③ 高转速轴承的装配要求
高速轴承有两个特点,一个是高精密,一个是耐高温。所以高速轴承既要按照高精密轴承要求安装,又要按照高温轴承来安装。所以在安装高速轴承的时候要考虑到轴承的配合和游隙。
在安装高速轴承要考虑到2点:由温度上升引起的硬度变化;由高速转动离心力引起的力系变化和形状变化。为了保证轴承安装后的滚道变形小,过盈配合的过盈量不能取得太大,而高速下的离心力和高温下的热膨胀,或是抵销配合表面的法向压力。或是使配合面松弛,因此过盈量必须在考虑上述两种因素的前提下审慎地加以计算,在常温常速下有效的过盈量对于高速轴承可能是无效的。
安装的必要条件:
1.装配现场应尽可能保持清洁,没有灰尘。
2.要避免轴承沾染灰尘、污染物和湿气—污染物对轴承的运转和使用寿命有不良影响。
3.检查轴承座孔和轴上的配合面的:几何和尺寸精度及清洁度。
4.给轴承套圈的配合面涂上少许油或少许脂。
5.确保轴和轴承座孔有一个10度—15度的引导倒角。
6.不要过分冷却轴承:冷凝产生的水分可导致轴承及轴承的配合面锈蚀。
7.安装之后:给轴承装填润滑剂,检查轴承配置是否运转正常。
④ 轴承内圈与轴应该用什么配合过渡还是过盈配合
1,要看使用条件,是外圈固定还是内圈固定,例如车轮,内圈固定在轴上,则轴用h7配合,使他在轴上有微量的移动,不至于固定在一点磨损。
2,变速器或机床主轴,要求外壳有微量移动,轴用过渡配合或紧配合,一般有精度要求的都用过度配合。
配合公差(fittolerance)是指组成配合的孔、轴公差之和。它是允许间隙或过盈的变动量。 孔和轴的公差带大小和公差带位置组成了配合公差。 孔和轴配合公差的大小表示孔和轴的配合精度。 孔和轴配合公差带的大小和位置表示孔和轴的配合精度和配合性质。 配合公差的大小=公差带的大小;配合公差带大小和位置=配合性质。
⑤ 轴和轴承的装配问题
第一个问题,轴承的公差是单边负公差,也就是内圈孔是小的,外圈圈也是小的,是有相应的轴承的精度等级(P0、P6、P5、P4、P2五个主要等级)和内外圈尺寸段查表就能查出来的,好像国标号是GB307.3,轴承行业都在用这个标准。
第二个问题,重点在于你这个重载荷的类型,是内圈还是外圈,是静止载荷还是动载荷,都有不同。但公差带多是过渡到过盈之间,主要集中在J,JS,K,很少用到H和M,最大用到P(PS:这个就十分罕见了吧),你这里重载,重到什么程度,需要考虑加多少的过盈,这个是要根据实际数值和经验系数算的。公差等级则主要是根据你的精度需求和加工工艺来选的,主要是7级,如果有特别的精度要求,要根据高精度等级的轴承来适当提高配合的精度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