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轴承与轴和轴承座分别是什么配合
轴承座与轴承配合的选择方法:
1)轴承座套圈相对于载荷的状况
相对于载荷方向为旋转或摆动的套圈,应选择过盈配合或过渡配合。相对于载荷方向固定的套圈应选择间隙配合。当以不可分离型轴承作游动支承时,则应以相对于载荷方向为固定的套圈作为游动套圈,选择间隙配合或过渡配合。
2)载荷的类型和大小
当受冲击载荷或重载荷时,一般应选择比正常、轻载荷时更为紧密的配合。对于向心轴承,载荷大小以径向当量动载荷pr与径向额定动载荷cr的比值来划分。载荷越大,配合过盈越大。
3)轴承座尺寸大小
随着轴承尺寸的增大,选择的过盈配合其过盈越大;间隙配合其间隙越大。
4)轴承游隙
采用过盈配合会导致轴承游隙的减小,应检验安装后轴承的游隙是否满足使用要求,以便正确选用配合及轴承游隙。
5)其他因素的影响
轴和skf进口轴承座的材料、强度和导热性能、外部及在轴承中产生的热量及其导热途径、支承安装和调整性能等都影响配合的选择。
2. 轴承内圈与轴应该用什么配合
肯定是过盈配合。
轴承内圈和轴之间不允许出现相对运动,内圈和轴实际上是通过过盈配合固定在一起。
无论多大的公差也必须是过盈,不允许间隙配合。所以将轴承安装在轴径上,需要预先加热轴承再安装,冷却后内圈收缩,与轴紧固在一起。
3. 轴承的配合
抱歉看到问题有点晚!
51103轴承
与轴的配合:选用h6、Js6或者j6配合。
h6公差带:上差 0 ,下差 -11 。
js6公差带:上差+5.5,下差-5.5。
j6公差带:上差+8,下差-3。
单位:μm
以上数据来源于NSK,仅限51103轴承。
4. 轴承和轴一般是什么配合
轴承和轴一般选取k6配合。如果直径尺寸比较大,如Φ100以上,或者轴受冲击载荷的话,可以选取m6配合。
5. 轴承内圈与轴应该用什么配合过渡还是过盈配合
1,要看使用条件,是外圈固定还是内圈固定,例如车轮,内圈固定在轴上,则轴用h7配合,使他在轴上有微量的移动,不至于固定在一点磨损。
2,变速器或机床主轴,要求外壳有微量移动,轴用过渡配合或紧配合,一般有精度要求的都用过度配合。
配合公差(fittolerance)是指组成配合的孔、轴公差之和。它是允许间隙或过盈的变动量。 孔和轴的公差带大小和公差带位置组成了配合公差。 孔和轴配合公差的大小表示孔和轴的配合精度。 孔和轴配合公差带的大小和位置表示孔和轴的配合精度和配合性质。 配合公差的大小=公差带的大小;配合公差带大小和位置=配合性质。
6. 轴和轴承用什么配合
轴和轴承的配合:
(1)轴承配合一般都是过渡配合,但在有特殊情况下可选过盈配合,但很少;
(2)因为轴承与轴配合是轴承的内圈与轴配合,使用的是基孔制,本来轴承是应该完全对零的,我们在实际使用中也完全可以这样认为,但为了防止轴承内圈与轴的最小极限尺寸配合时产生内圈滚动,伤害轴的表面,所以我们的轴承内圈都有0-几um的下偏公差来保证内圈不转动,所以轴承一般选择过渡配合就可以了,即使是选择过渡配合也不能超过3丝的过盈量;
(3)配合精度等级一般就选6级,有的时候也要看材料,还有加工工艺,理论上7级精度有点偏低了,5级配合的话就要用磨;
(4)一般选用是:
轴承内圈与轴配合,轴选k6;
…….外……孔……,孔选K6或K7
轴和皮带轮的配合:
电机轴和皮带轮间隙配合,然后加的定位键,如果是 过度配合的话,电机轴发热膨胀会涨坏皮带轮,因此要有间隙!
7. 轴承外圈与轴承座孔的配合如何选择属于哪种配合
滚动轴承的配合是指轴承内圈与轴颈、轴承外圈与轴承座孔的配合。
由于滚动轴承是标准件,故内圈与轴颈的配合采用基孔制,外圈与轴承座孔的配合采用基轴制。配合的松紧程度根据轴承工作载荷的大小、性质、转速高低等确定。转速高、载荷大、冲击振动比较严重时应选用较紧的配合,旋转精度要求高的轴承配合也要紧一些;游动支承和需经常拆卸的轴承,则应配合松一些。
对于一般机械,轴与内圈的配合常选用m6、k6、js6等,外圈与轴承座孔的配合常选用j7、h7、g7等。由于滚动轴承内径的公差带在零线以下,因此,内圈与轴的配合比圆柱公差标准中规定的基孔制同类配合要紧些。如圆柱公差标准中h7/k6、h7/m6均为过渡配合,而在轴承内圈与轴的配合中就成了过盈配合。
8. 滚动轴承与轴颈和外壳孔采用什么配合
滚动轴承内圈与轴颈一般采用过盈配合,过盈量视工况及轴承型号而定。轴承外圈与轴承座为了安装方便,一般采用间隙配合。
9. 轴与轴承一般选用什么配合
轴承与轴的配合一般都是过盈配合。因为轴承是标准件,它的内径公差是标准的,可以从手册上查到,你也可以下载gb/t307.1标准,查看轴承的内外径公差。对照一下就知道和轴的配合性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