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电机轴轴承位与轴承内径的过赢配合应该是多少呢
我去。我还真没见过内径5mm的轴承,轴的公差是上偏差为+0.004,下偏差是-0.004 . 一般尺寸的过度配合用在轴承上就会是过盈配合,一般的配合过盈用在轴承上就不好安装了。
B. 轴承与壳和轴配合的过盈量大小的定义
过盈配合的目的:防止轴承与轴之间、轴承与壳体之间在圆周方向产生有害的滑动(蠕变)。
过盈配合的过盈量与轴承的径向内部游隙的大小有直接关系,因过盈配合,轴承径向内部游隙会有一定的减少(较少量大约是过盈量的70%至90%)。轴承以最佳状态运转需要合适的径向内部游隙,游隙过大过小都会影响轴承的正常运转。
游隙过小,说明过盈量大了,需要减少过盈量。游隙过小,甚至出现套圈打滑,说明过盈量过大,需要加大过盈量。
而这些量的大小怎样通过计算实现呢?
以NSK样本为例(本人对NSK研究稍微深入一点):A82页,根据负荷的性质选择配合方式。C18页,轴的尺寸公差带表(英文小写字母)。C20页,轴座内孔尺寸公差带表(英文大写字母)。A131页,轴承内套圈与轴配合对内部游隙的影响表。A133页,轴承外套圈与轴座孔配合对内部游隙的影响表。
通过这些表格上的数据,经过一些计算,您可以得知过盈量大小的详细数值!
C. 轴和轴承配合公差
轴承与轴的配合公差标准
当轴承内径公差带与轴公差带构成配合时,在一般基孔制中原属过渡配合的公差代号将变为过赢配合,如k5、k6、m5、m6、n6等,但过赢量不大;当轴承内径公差代与h5、h6、g5、g6等构成配合时,不在是间隙而成为过赢配合。
(3)轴与轴承内圈的过盘量是多少扩展阅读:
1、当轴承内径公差带与轴公差带形成配合时,在一般基孔制中原属过渡配合的公差代号将变成过赢配合,如k5、k6、m5、m6、n6等,但过赢量不大;当轴承内径公差代与h5、h6、g5、g6等形成配合时,不在是间隙而成为过赢配合。
2、轴承外径公差带因为公差值不同于一般基准轴,也是一种特殊公差带,大多情况下,外圈安装在外壳孔中是固定的,有些轴承部件结构请求又需要调剂,其配合不宜太紧,常与H6、H7、J6、J7、Js6、Js7等配合。
D. 轴承与轴之间的公差如何确定
1、以普通级(P0级)6308的轴承为例:
可以在轴承公差表中查到,轴承的外圈公差是:上差:0 下差是:-0.011。
2、根据轴承的旋转方式、承载方式:
外圈一般相对内圈固定,承载是固定承载、不是主要承载。根据这些内容,在外壳孔推荐配合表中可以查到:使用轴承座的轴承,推荐外壳孔公差带为 H8.H8公差带:上公差+0.054,下差0.说明是间隙配合,最大间隙量:0.065,最小间隙量0。
3、轴承内圈与轴的配合:6308轴承内圈公差是:上差0,下差-0.012.根据:内圈旋转载荷、普通载荷,得出推荐轴的配合公差带是:m5,上差:+0.020,下差:0.009.说明:最大间隙是0.020,最大过盈量0.003。
4、综上所述:确定轴承与轴、与外壳孔的配合,可根据轴承的旋转形势、载荷大小、精度等级,查询一系列的表格,就可以轻松的得出了。需要不同的配合,也可以根据列表,作出调整。
(4)轴与轴承内圈的过盘量是多少扩展阅读:
公差等级的选择
与轴承配合的轴或轴承座孔的公差等级与轴承精度有关。与P0级精度轴承配合的轴,其公差等级一般为IT6,轴承座孔一般为IT7。对旋转精度和运转的平稳性有较高要求的场合(如电动机等),应选择轴为IT5,轴承座孔为IT6。
公差带的选择
当量径向载荷P分成“轻”、“正常”和“重”载荷等几种情况,其与轴承的额定动载荷C之关系为:轻载荷P≤0.06C 正常载荷 0.06C。
轴公差带安装向心轴承和角接触轴承的轴的公差带参照相应公差带表。就大多数场合而言,轴旋转且径向载荷方向不变,即轴承内圈相对于载荷方向旋转的场合,一般应选择过渡或过盈配合。
静止轴且径向载荷方向不变,即轴承内圈相对于载荷方向是静止的场合,可选择过渡或小间隙配合(太大的间隙是不允许的)。
外壳孔公差带安装向心轴承和角接触轴承的外壳孔公差带参照相应公差带表。选择时注意对于载荷方向摆动或旋转的外圈,应避免间隙配合。当量径向载荷的大小也影响外圈的配合选择。
轴承座结构形式的选择滚动轴承的轴承座除非有特别需要,一般多采用整体式结构,剖分式轴承座只是在装配上有困难,或在装配上方便的优点成为主要考虑点时才采用,但它不能应用于紧配合或较精密的配合,又如公差等级为IT6或更精密的座孔,都不得采用剖分式轴承座。
E. 什么是过渡配合轴承与轴配合标准是多少丝
过渡配合是指孔与轴装配时可能有间隙配合也可能有过盈配合,孔的公差带与轴的公差带相互交叠。轴承与轴配合标准是1丝以内。
孔的最大极限尺寸减轴的最小极限尺寸所得的差值为最大间隙Xmax,是孔、轴配合的最松状态。
孔的最小极限尺寸减轴的最大极限尺寸所得的差值为最大过盈Ymax ,是孔、轴配合的最紧状态。
过渡配合的特性,是可能具有间隙,也可能具有过盈,但所得到的间隙和过盈量,一般是比较小的,它主要用于定位精确并要求拆卸的相对静止的联结,要求孔轴间有较好的对中性和同轴度且易于拆卸、装配的定位联接,如滚动轴承内径与轴的联接。
(5)轴与轴承内圈的过盘量是多少扩展阅读:
采用小过盈量的过盈配合能保证最好的定心精度,因为从理论上讲可使孔、轴之间的同轴度误差为零。考虑到表面微观凸峰在装配时被碾平的影响,过盈应大于2.4。
但由于有过盈,装拆较困难。而采用间隙配合,虽然装拆容易,但除高精度的H/h类配合外,定心精度都不高。因此,对于要求定心且易装拆的结合,往往宜于采用过渡配合。为了避免过盈或间隙的变化过大,过渡配合的配合公差应较小,即组成这类配合的孔、轴的公差等级应较高。
过渡配合螺纹是指内、外螺纹配合后在中径上具有过渡配合性质的螺纹。这种螺纹采用了普通螺纹的基本牙型,并从普通螺纹的直径与螺距系列中选取了部分尺寸作为过渡配合螺纹的直径与螺距系列,为此其基本尺寸与相对应的普通螺纹相同。
与普通螺纹不同之处就是其中径的配合性质,过渡配合螺纹的配合能较牢固地将螺栓固定于螺孔之中,常用于双头螺栓固定于机体的一端。这样就能在松开另一端的螺母(普通螺纹)时有效地防止螺栓从机体中脱出。
参考资料:网络-过渡配合
F. 轴承与轴过盈几丝
轴承与轴的过盈一般情况下是1.5到3丝,这是根据直径大小,受力程度来决定的。
G. 轴承安装产生的过盈量怎么计算
一般轴承的配合时m5或m6,过盈量可以查机械设计手册。
用轴颈的尺寸减去轴承内径的尺寸(公称尺寸+平均公差),即是过盈量。
H. 轴承与轴之间的公差如何确定
当轴承内径公差带与轴公差带构成配合时,在一般基孔制中原属过渡配合的公差代号将变为过赢配合,如k5、k6、m5、m6、n6等,但过赢量不大;当轴承内径公差代与h5、h6、g5、g6等构成配合时,不在是间隙而成为过赢配合。
轴承外径公差带由于公差值不同于一般基准轴,也是一种特殊公差带,大多情况下,外圈安装在外壳孔中是固定的,有些轴承部件结构要求又需要调整,其配合不宜太紧,常与H6、H7、J6、J7、Js6、Js7等配合。
一般情况下,轴一般标0~+0.005 如果是不常拆的话,就是+0。005~+0。01的过盈配合就可以了,如果要常常的拆装就是过渡配合就可以了。我们还要考虑到轴材料本身在转动时候的热胀,所以轴承越大的话,最好是-0.005~0的间隙配合,最大也不要超过0。
(8)轴与轴承内圈的过盘量是多少扩展阅读
轴承配合一般都是过渡配合,但在有特殊情况下可选过盈配合,但很少。因为轴承与轴配合是轴承的内圈与轴配合,使用的是基孔制,本来轴承是应该完全对零的,在实际使用中也完全可以这样认为。
但为了防止轴承内圈与轴的最小极限尺寸配合时产生内圈滚动,伤害轴的表面,所以轴承内圈都有0到几个μ的下偏公差来保证内圈不转动,所以轴承一般选择过渡配合就可以了,即使是选择过渡配合也不能超过3丝的过盈量。
配合精度等级一般就选6级,有的时候也要看材料,还有加工工艺,理论上7级有点偏底了,5级配合的话就要用磨。
I. 一般轴外径和轴承内孔配合的过盈量是多少
轴:
上差:+0.009
下差:+0.001
孔:
上差:+0.010
下差:-0.008
你应该根据安装情况,使用载荷,工作条件照设计手册选取公差配合,经验法不是很可靠。具体的公差选取法机械设计手册在轴承这一章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