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滚动轴承内圈与轴,外圈与轴承座孔之间的配合各有什么特点其配合在装配图中如何标注
滚动轴承的配合是轴承内圈与轴颈,轴承外圈与轴承座孔的配合。
由于滚动轴承是标准件,故内圈与轴颈的配合采用基孔制,外圈与轴承座孔的配合采用基轴制。配合的松紧程度根据轴承工作载荷的大小,性质,转速高低等确定。转速高,载荷大,冲击振动比较严重时应选用较紧的配合,旋转精度要求高的轴承配合也要紧一些。
游动支承和需经常拆卸的轴承,则应配合松一些,对于一般机械,轴与内圈的配合常选用m6,k6,js6等,外圈与轴承座孔的配合常选用J7,H7,G7等。由于滚动轴承内径的公差带在零线以下,因此内圈与轴的配合比圆柱公差标准中规定的基孔制同类配合要紧些。
(1)滚动轴承与轴的配合怎么标注扩展阅读:
滚动轴承使用注意事项:
1、滚动轴承是否有生锈,碰伤:轴承内是否清洁干净,轴承的内,外套和滚珠有无毛刺和裂纹,轴承附件是否齐全,轴承运转起来是否轻快自如。
2、轴承的窜动间隙:单列圆锥滚珠轴承应有轴向窜动值,主要根据两轴承中心距之长度,轴与设备机体温度差,内外套温度差与轴承尺寸计算。
3、轴承的配合 :当选择轴承配合时必须考虑到负荷的大小和特征,旋转速度,轴承类型和安装条件,当轴承与轴颈之间有相互滑动时,会产生强烈磨损,引起轴颈损坏。
4、如果轴承内,外圈装配均过盈,则由于温度升高会引起滚珠或滚柱受挤压而损坏,轴承内圈与轴是紧密配合,采用基孔制(H7/k6),轴承外圈与设备壳体配合较松,采用基轴制(K7/h6)。
㈡ 滚动轴承公称内径与轴的配合孔轴配合尺寸标注应为什么
轴颈的公差。内径代号是表示轴承公称内径的数值,用公称内径毫米数直接表示,对深沟球轴承及角接触球轴承7、8、9直径系列,内径与尺寸系列代号之间用“/”分开,配合孔轴配合尺寸标注应为轴径的公差。轴径一般是轴上用来安装轴承的地方,指轴上同一直径的一段轴或直径不等但形成的外圆表面是均匀连续的圆柱面,外圆表面必须是均匀连续的,不能有轴肩或凹槽断开。
㈢ 滚动轴承内圈与轴的配合应该标注60h7对吗
不大对。通常用5~6级,公差带则根据需要选用。GBT 275 滚动轴承与轴和外壳的配合。
㈣ 轴承与轴的配合
轴承与轴的配合公差标准
①当轴承内径公差带与轴公差带构成配合时,在一般基孔制中原属过渡配合的公差代号将变为过赢配合,如k5、k6、m5、m6、n6等,但过赢量不大;当轴承内径公差代与h5、h6、g5、g6等构成配合时,不在是间隙而成为过赢配合.
②轴承外径公差带由于公差值不同于一般基准轴,也是一种特殊公差带,大多情况下,外圈安装在外壳孔中是固定的,有些轴承部件结构要求又需要调整,其配合不宜太紧,常与H6、H7、J6、J7、Js6、Js7等配合.
附
一般情况下,轴一般标0~+0.005 如果是不常拆的话,就是+0.005~+0.01的过盈配合就可以了,如果要常常的拆装就是过渡配合就可以了.我们还要考虑到轴材料本身在转动时候的热胀,所以轴承越大的话,最好是-0.005~0的间隙配合,最大也不要超过0.01的间隙配合.还有一条就是动圈过盈,静圈间隙.
㈤ 轴上键槽,螺纹及滚动轴承配合的部分测量及标注需要注意什么
轴上键槽深应标注d-t的尺寸。根据查询仪器网官方网站显示,轴上键槽,螺纹及滚动轴承配合的部分测量及标注需要注意轴上键槽深应标注d-t的尺寸。螺纹指的是在圆柱或圆锥母体表面上制出的螺旋线形的、具有特定截面的连续凸起部分。
㈥ 滚动轴承内圈与轴,外圈与轴承座孔之间的配合各有什么特点其配合在装配图中如何标注
滚动轴承内外圈都是标准件,内孔与轴的配合采用基孔制,外圈与箱体孔的配合采用基轴制。
从工作情况看,与轴的配合需要传递扭矩,要求轴承内孔与轴同步转动精度高,为此采用过盈配合,即配合要紧一些。可以选择过盈配合中基本偏差k。
轴承外径与箱体孔的配合主要起支撑作用, 两者在工作时都是固定不动的,可以采取过渡配合,可以稍微紧一点,一般采用基本偏差J。
在装配图上的标注,只需要标注需要加工的偏差,可以简写,如下图。
㈦ 轴承装配图怎么标注
滚动轴承不必画零件图。在装配图中,滚动轴承可以用三种画法来绘制,这三种画法是通用画法、特征画法和规定画法。前两种属简化画法,在同一图样中一般只采用这两种简化画法中的一种。
对于这三种画法,国家标准《机械制图 滚动轴承表示法》(GB/T 4459.7-1998)作了如下规定:
(1)基本规定
·通用画法、特征画法、规定画法中的各种符号、矩形线框和轮廓线均用粗实线绘制。
·绘制滚动轴承时,其矩形线框和外框轮廓的大小应与滚动轴承的外形尺寸(由手册中查出)一致,并与所属图样采用同一比例。
·在剖视图中,用通用画法和特征画法绘制滚动轴承时,一律不画剖面符号(剖面线)。采用规定画法绘制时,轴承的滚动体不画剖面线,其各套圈可画成方向和间隔相同的剖面线,如图a。如轴承带有其它零件或附件(如偏心套,紧定套,挡圈等)时,其剖面线应与套圈的剖面线呈现不同方向或不同间隔,如图 b。在不致引起误解时也允许省略不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