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选择合适的摄影器材
1、自己的需求。
摄影器材从五千以下的起步到数万元的发烧,档次分得很明晰,但是购买之前,一定要问清自己用这个器材拍什么,如果只是玩玩,旅游用,建议微单或小数码足够,如果打算在摄影上发烧,那就选择单反。
2、考虑自己的承受能力。
摄影业有句玩笑话叫“摄影穷三代,单反毁一生”,意思说得就是玩摄影是个相当费钱的爱好。器材并不是贵的就好,一定要根据自己的财力,列一个计划,逐步的采购器材,比如说第一步先买个什么样的单反机身,然后再考虑先进一件什么样的镜头,是广角还是标头,下一步再买进什么器材。大部分的爱好者都是一步步的凑齐器材的,当然,土豪除外。
3、选购器材要选好自己偏好的品牌。
之所以如此,是进入一家之后,很难再做出别的选择,器材之间并不通用,大到镜头,小到闪光灯到快门线,相互之间都不通用,因此,品牌的选择也较为重要。
4、要了解自己向哪个方向发展。
比如说是喜欢风光,还是喜欢人文,还是喜欢小品、静物,了解自己的偏好对于选择第一件器材也很关键。风光就要考虑广角,熟练掌握后考虑进一件中长焦;人像就要考虑进一件大光圈镜头,以保证背景的虚化能力等。
㈡ 求推荐一款微单相机
1、数码相机(含单反、单电、无反、便携机)的评判标准主要看两大系统,一是操控系统,主要包括对焦精度、合焦速度、区域范围、快门时滞、连拍能力、取景舒适度、续航能力、抗恶劣环境(沙漠、高寒、湿地等)能力、机身坚固度,等等;二是成像系统,包括传感器质量、镜头素质、图像处理器技术等,其中传感器占像质的45%,镜头占像质的50%,处理器占像质的5%。数码相机除了外观各花各眼外 ,内在素质就是看这些要素,标准是一样的。如果像质好,就是高画质相机,如果操控系统再好,就是旗舰级相机;
2、现在当市的无反相机(微单)品牌主要有:哈苏、徕卡、索尼、佳能、尼康、富士、宾得、适马、三星、松下、奥林巴斯、柯达和小米13个;
3、、哈苏。瑞典哈苏微单只有一款,即哈苏X1D,搭载加拿大Dalsa公司研发的5100万像素中画幅CMOS传感器,XCD卡口,这是目前画质最好的微单,没有之一,价格昂贵;
4、徕卡。徕卡的微单是T系列(typ701),搭载比利时新视觉公司(CMOSIS)研发的1600万像素半画幅CMOS传感器,徕卡是平民相机中的奢侈品,优点是画质好,尤其是色彩极佳,有口皆碑,缺点是操控很一般,与昂贵的价格相比,操控最多处于中游地位。徕卡另有小巧的全画幅旁轴相机,可换镜头,比微单更好,但不属于微单行列;
5、索尼。索尼微单在产的是A系列,有全幅画的A7RM2、A7SM2、A7M2等,还有半画幅的A6500、A5000等。全部使用索尼自己研发的传感器,型号不同像素也不同,型号不同技术指标色彩深度、动态范围、可用高感也不同(以下不再重复)。索尼是研发传感器的大佬,技术指标领先,宽容度(动态范围)优秀,这都经过国际最权威的(没有之一)第三方传感器评测机构法国DXO实验室评测为证,索尼新款微单中都有很多业内领先的技术,不再赘述,但索尼微单的镜头呈两极分化,高端的蔡司镜头和索尼G型镜头很好但很贵,低端的镜头比较差,缺少平民级的好镜头。索尼微单的优点色彩还原真实,缺点是自动白平衡偏蓝寒,人像肤色不如佳能讨喜;
6、佳能。佳能微单是EOSM系列,目前发展到M5。佳能微单搭载佳能自己研发的半画幅传感器(型号不同),优点是RGB分色处理技术比较好,缺点是宽容度不够好,虽然现在EOSM5传感器的宽容度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依然不领先,这对于相机大鳄来说是不应该的,佳能并没有把全部的最新技术投入到新产品中,佳能的“牙膏厂”绰号不是空穴来风。佳能微单的优点是人像色彩比较好,M5的全像素AF对焦技术也比较领先,缺点是JPG和RAW的像质差距比较大,直出涂抹比较厉害,但RAW压缩率为14位,比其他微单的12位RAW压缩率都要好(但不如哈苏,持平索尼A7RM2)。佳能微单的原生镜头群比较少,需要通过转接环才能使用佳能单反的镜头群;
7、尼康。尼康微单是J/V系列,搭载美国Aptina公司研发的1英寸2000万像素传感器,优点是连拍很厉害,缺点是传感器面积较小。随着1英寸传感器卡片机的普及化,尼康J/V系列微单的生命力比较有限;
8、富士。富士微单有高端的XT系列和入门的XA系列之分,搭载富士研发X-Trans CMOS传感器(也搭载普通的传感器,型号不同),采用了仿胶片的RGB像素无序排列,无需低通滤波镜,故而分辨率较高。富士微单的优点是直出色彩非常好,鲜明亮丽讨好眼球,缺点是RAW格式也存在涂抹现象,且素质较好的的XF型镜头价格比较贵。现在富士发布了首款中画幅微单GFX,很好也很贵;
9、宾得。宾得微单现在只有QS系列,搭载索尼研发的1200万像素1/1.7英寸传感器,优点是色彩比较好,尤其是绿色,缺点是传感器面积太小,成像都不如卡片机。宾得微单是最小巧的手掌微单,作为玩具天下第一,作为工具毫无亮点;
10、适马。适马微单是SDQ系列,搭载柯达技术适马专利的X3传感器,有半画幅和H画幅两款。由于X3传感器的技术不同于通常的MSK传感器,RGB像素三层叠加,无需猜色,故具有无与伦比的画质优势,半画幅的画质可以抵得上中画幅的质量,且适马的ART系列镜头价钱适中素质良好,具备可以叫板蔡司、徕卡等顶级镜头的实力,适马微单的缺点是必须使用RAW格式才能体现惊艳的画质,对后期有要求,比较麻烦,而且弱光成像较差,夜间没有脚架基本歇菜;
11、三星。三星微单NX系列,搭载三星自己研发的半画幅传感器(型号不同),法国DXO评测三星传感器的的技术指标也很好,像质并不必其他微单差,但没有自己的特色和亮点,特别是三星的品控有待提高。三星自己的镜头很差,高端的德国斯奈德镜头很贵;
12、松下。松下微单有GH、G、GX、GF系列等,搭载自己研发的4/3英寸传感器(型号不同),高端的GH系列是相机中拍摄视频最好的,没有之一,松下微单的优点是对焦很快,缺点是直出的色彩不领先。虽然松下的色彩近来进步飞速,但与其他厂家相比,色彩依然不具备优势;4/3系统微单最大的优点是做到了画质与便携最佳平衡,镜头群支持强大。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松下的品控非常好,很少出现质量问题;
13、奥巴。奥巴微单有EM、EPL和EPM系列三大类,还有复古的PEN-F等,搭载索尼(也有一些松下的)研发的4/3英寸传感器(型号不同),优点是高端的机身五轴防抖业内领先,十分给力。奥巴的五轴防抖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奥巴作为4/3系统中的一员,优点与松下是一样的,缺点是自动白平衡从来就没有准过,偏红,一旦关闭机内的暖色开关,该暖的色彩却不暖了;
14、柯达。柯达微单S1搭载索尼研发的4/3英寸1600万像素传感器,共享松下、奥巴等4/3卡口镜头。由于老柯达的技术人员大量流失,现在的柯达已不是从前的柯达了,柯达微单除了柯达遗留的品牌效应之外,并无特别的亮点;
15、小米。小米微单小蚁,搭载索尼研发的4/3英寸2000万像素传感器,共享松下、奥巴等4/3卡口镜头。小米微单的亮点是当前唯一的国产品牌,国货要支持,就不说缺点了;
16、楼主可以根据自己的预算,土豪级可选哈苏X1D或者富士GFX,有钱人可选索尼A7RM2,小康可选富士XT2、拍人多可选佳能EOSM5,重视便携可选4/3系统微单,抓拍为主可选索尼A6500、玩视频可选松下GH5,爱国青年可选小米。
㈢ 摄影打鸟是不是需要投入很多钱,普通的器材可以吗
实际上随着技术的发展,特别是2000之后数码单反相机成熟和普及,设备已经越来越便宜和强大。说到自然摄影,特别是拍摄野生动物,包括鸟类,无非门槛是需要一只达到400-600mm的超长焦镜头;固然原厂定焦400f2.8、500mmf4、600mmf4之类仍然昂贵和体积重量很大,但能够达到作品级质量的低成本设备已经不难达到。
举个例子,最基础的配置选择一台aps-c画幅数码单反相机现在预算3000-8000之内,一只达到400mm焦距的100-400mm专业变焦镜头或者现在流行的150-600mm镜头,大概预算9000-13000左右。那么实际一套基础设备在1.5万-2万人民币内,而且一旦技术运用得当完全可以生产非常专业的图片质量了。
这类用户对画质要求较高,为了获得更好和更多元的拍摄效果,持有多种器材是客观需要:
对摄影发烧友,我觉得如果作品能实现价值(变现),收支均衡了,那就不算瞎烧;如果不能变现,有钱的话当然没问题,但经济不允许就不要盲目购置高新器材了,还是理性些较好。
二、专业藏家或土豪
这个不说啥,有钱,开心就好:
什么贵买什么,不用考虑任性还是理性:
三、普通家用者或非发烧友
对画质没有那么高的要求,够用就好,有的从来不卸镜头,也不换镜头,一台中端机身+一个大焦比头足够:
价格方面,一般需求万元左右足够,有一定需求的,配个入门全幅加2470,一万六七也差不多了。
打鸟 首先是掌握相机中的各种功能 尤其是对焦 追焦 连拍 测光等各种功能的组合要掌握 第二心要静 要有足够的耐心 第三相机与镜头的投入 要根据经济状况 钱少 可配全画幅机身一部 150-600mm镜头一枚 也可用索尼RX10第四代数码相机 24-600mm 有钱可配高档机身价格2-4万元之间 镜头可配800定 600定 400定等等 第四拍鸟最重要的操作法则是预判式拍摄 这是拍飞版的重要手段 所谓预判式:就是拍落枝鸟 先将焦点对准鸟常落枝的位置 待鸟在落枝的瞬间 按下连拍 这样就将飞鸟定格在空中 第五拍数毛版 一定要对实焦点 最好是对准鸟的眼睛 拍鸟的片子 鸟的眼睛看不清就是废片。
如果初涉,佳能7D2+适马(SIGMA)150-600mm F5-6.3 DG OS HSM|Contemporary(预算1W5左右)就可以了。我目前就用这组合。
如果不差钱+身强力壮+出大片,直接抛10W上专业级的镜头和机身。
拍鸟不要用c画幅,当你拍飞板时要用高感,不然不是噪点多就是不实,我就是用77D的,现在升级又不份,想想还是等6D3吧。
你所说不过是呆鸟而已,真正需要最佳画质的照片,那就是要超长定焦,表面虽说都要最好的动态,实则那是在挑战最激动人心的一瞬间,所以说一分钱一分货,绝不是轻易信口开河。
说什么都没用,拍鸟还是要看设备,一分钱一分货,昂贵的设备自然有他它的道理,
也不一定要很多钱,如果你去辽宁庄河海王九岛,那里的海鸟不怕人,就在你身边,一般的镜头都可以拍。但如果你拍的鸟怕人,你也可以提前在伪装帐篷里,只露出镜头。这样也不需要很长的镜头。
买个折返镜头就好了,多练习,手动折返一样打鸟
㈣ 单反摄影入门基础教程(1)——器材选购
人人都有手机,全民都能拍照。如果你因此喜欢上摄影,但是却不知道怎么入门,还没有自己的相机的话,请往下阅读。
这是一系列的摄影入门的基础教程,帮助没有基础的摄影爱好者学习摄影。在第一篇里,针对还没有相机的同学,我将会给出挑选相机的建议。毕竟,真正想玩摄影,没有一台像样的相机是说不过去的。
在接着往下阅读之前需要先问问自己两个问题。
第一,你是否是新手?
如果你已经有一些摄影的经验,对相机器材有了解。那么我相信你可以自己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可以直接跳过。反之,如果你觉得你还是新手,对器材了解有限,或者完全不懂,那么请接着往下看。
第二,你是否是土豪?
如果你是土豪,很简单,买最贵的。如果你不是,请接着往下看。
下面我将根据价格,这个最为敏感的因素来分别推荐。现阶段微单相机已经占据了不小的市场,微单相机也越来越专业,我也将把微单相机包括进来,讲述微单与传统的单反的优势与劣势。
入门级相机有很多选择,这一类的相机特点就是价格便宜,性能比较初级,但是较为均衡,基本的功能都有,也有针对新手的各种场景模式。通常入门级的相机都是搭配镜头以套装的形式出售的。
如果你是新手,之前没有接触过单反,或者对摄影知识了解的非常有限。那我建议你选择从入门级开始。这是个不错的起点,同时价格也不会太高。很多人兴致勃勃的买了单反回去,可是没几天就完全没有兴趣不再使用了,所以如果你也会这样,至少入门级的单反会让你的损失小一点。
当你还处于学习摄影基础的时候,入门级的相机没有太多繁杂的高级功能,不会有太多的选择以至于给你造成困扰。基本的功能也足够用,想要拍出好照片也完全有可能的。要知道前不久刚过世的美国街头时尚摄影师比尔坎宁汉用的就是尼康的入门级的相机。
尼康D3300、D3400与D5500
尼康入门级分为高低两个档次,D3300和D3400则是属于入门级的低档次,D5500则属于入门级好高一点的档次。三款相机都拥有2400万像素,D3400则是刚发布一个月的新品,相比D3300改进甚小,但是支持尼康SnapBridge的低功耗蓝牙连接技术。而D5500则多出了翻转屏,方便在各种不方便的视角使用液晶屏取景观看。D5500也拥有D3300所没有的包围曝光模式,对于光线条件苛刻,或者需要使用HDR的场景,拥有包围曝光功能方便很多。在操控上D5500也要更好一些。
佳能750D与760D
这一代的佳能机器终于把用了好几代的祖传1800万像素的传感器给换成了新的2400万像素。两款相机其实是孪生机型,唯一的区别就是760D拥有肩屏,方便在拍摄的时候从肩部的液晶屏掌握参数。这也是第一款将肩屏下放到入门级的产品。
索尼A5100
因为索尼把重心都放在了E卡口的微单相机上,A卡口的相机几乎停滞,因此只推荐微单。A5100是索尼的入门级微单,价格便宜量又足,拥有2400万像素与可翻转液晶屏。A5100还提供了白色的机身,外观更加讨人喜欢一些。
进阶型的相机处于中端,这一类的相机比入门级相机的功能更丰富,性能更强悍。当你对单反摄影熟悉了之后,或者你原本就已经有一些摄影的基础知识的话,你可以选择以一台进阶型的相机来起步。
相比入门级的相机,中端级别的相机通常已经有了肩屏。在相机取景器的右侧有一块液晶屏,这里可以很方便快捷的看到当前的使用状况和一些参数设置。中端级的相机机身也通常比入门级的更大,也更重。重量的增加虽然是负担,但是更大的体积通常会有更好的握持感,长时间握持手酸的概率就比较小了。
中端级的相机往往连拍速度等方面也会比入门级的相机更高,这更便于抓拍。高速运动中的物体通常只拍摄一张是不够的,因此需要连续拍摄多张从中挑选出一张满意的。相比入门级较为简单的对焦系统,中端级的相机对焦点的数量和对焦速度也更多更快,使用起来更顺手。
尼康D7200
很长一段时间内,D7200一直都是尼康的DX格式画幅相机的旗舰机型。D7200拥有2400万像素,而且去除了低通滤镜,画面的解析力更好。D7200属于各方面都比较均衡的机器。连拍速度每秒6张。对焦系统也再次进行升级,不仅拥有51个对焦点,而且对焦性能也有提升,在更暗的场合下也能对焦。同时,D7200还支持WiFi与手机连接,更方便直接将图片传送到手机里。
佳能80D
80D是佳能APS-C画幅的中端机型,整体较为均衡。佳能终于把使用了很多年的那块祖传的1800像素的传感器给换成了一块2400万像素的。同时,对焦系统也升级到了45点,终于不再显得那么的寒酸了。最快7张的连拍速度也胜过了尼康D7200。是个不错的选择。
索尼A6300与索尼A6000
A6300是目前索尼APS-C画幅微单机型的旗舰,也是今年刚发布的,目前的价位比较高。相比前代的A6000,A6300同样具有2400万像素,但是画质做了升级。对焦点从179个大幅度升级到了425个,现在满屏全是对焦点。能够支持4K视频录制。机身做工与材质有提升。数码产品买新不买旧,建议选择A6300。
尼康D610
尼康D610是一款入门级的全画幅单反。在接近中端级机器的大小里安装了一块全画幅的传感器,因此在全画幅相机中属于体积小重量轻的选手。D610装备了一块2400万像素的传感器,和39点对焦系统,连拍速度能够达到每秒6张。如果你希望有更好的画质表现和相比APS-C级别的相机有更好的性能,那D610是不错的选择。
佳能6D
与尼康的D610一样,佳能6D是同级别的竞争对手。佳能6D使用了一块2020万像素的全画幅传感器,虽然像素比尼康的D610低一些,但是高感光度会略微好一点。不过,佳能只为6D装备了可怜的9点对焦系统,完全不够用啊。但是如果你用习惯了,也许也就还好了。6D的连拍速度为每秒4.5张,略逊一筹。但是6D内置了WiFi功能,可以与手机连接,还是挺有用的。
如果你已经拥有一段时间的单反使用经验,同时又具备一些摄影知识,更为关键的是,你对价格不是那么敏感的话,你可以直接选择从高端型的相机入手。
高端级的相机通常包括适合高速连拍的机型,以及主打高像素高画质的全画幅相机组成。对于体育摄影这类需要高速连拍的场景,顶级的机型太贵,而选择一个APS-C画幅的高速连拍机型是更为实际的选择。而对于商业棚拍,风光摄影需要高画质的场合,全画幅的相机则更为合适。
高端级的相机则是专业性的机型,因此机器几乎舍弃了针对新手的入门模式等功能,往往只包含M,A,S,P等几个模式,剩余的功能都需要手动拍摄,甚至需要加以后期才能实现。虽然模式更少,但是随着更丰富的功能和更强大的性能,高端级相机能够提供更多的发挥空间。
佳能7D Mark 2
随着7D Mark 2的发布,佳能终于把祖传的1800万像素的传感器给淘汰,升级到了2020万像素。对焦系统也大幅度的升级到了65个对焦点。而作为APS-C画幅的连拍型旗舰相机,7D Mark 2的连拍速度达到了每秒10张,足以应付激烈的体育场景的抓拍。
尼康D500
尼康D500是今年发布的APS-C画幅,尼康自家DX格式的旗舰,时隔8年后,终于有一款性能能够追得上佳能对应产品的型号。而且应该发布的时间比较晚,D500在各方面都领先7D Mark 2。D500采用了一块全新设计的2080万像素的传感器,并且和顶级机型D5一样具有夸张的153点对焦系统。而D500的连拍系统也比D7200高了很多,达到了每秒10张,追上了7D Mark 2的水平。同时D500还支持WiFi链接,自带的蓝牙功能支持尼康的SnapBridge功能,可以以低功耗的状态与手机一直保持连接。
尼康D750
尼康的D750可以看作是当年D700的正式升级型号。D750采用了一块2400万像素的传感器,同时具备和旗舰机型一样的51点对焦系统,连拍速度为每秒6.5张,日常使用基本够用。尼康D750也是尼康全画幅相机全系中唯一具有翻转屏幕的机型。翻转屏幕对于特殊角度的拍摄具有很大的帮助。
佳能5D Mark 3和佳能5D Mark 4
佳能上个月刚刚发布了5D Mark 4,作为5D Mark 3的升级型号,5D Mark 4将像素提升到了3000万,对焦点的数量仍然为61个,不过对焦性能做了升级。而5D Mark 4仍然能在3000万像素的水准上保持每秒7张的连拍性能。另外佳能也提升了5D Mark 4的动态范围。但是作为刚发布才一个月不到的新机型,5D Mark 4的上市价格接近27000元,而4年前发布的5D Mark 3虽然像素为2200万,但是目前的价格只有大约5D Mark 4的一半。所以对高像素要求不高的话,选择5D Mark 3也是不错的选择。
尼康D810
尼康D810是尼康相机中拥有像素最高的机型,和上一代D800一样具有3600万像素,但是D810在各个方面都有一些性能的提升。而且D810的传感器的宽容度非常的高,所以D810被风光摄影师广泛的使用。D810的对焦系统和旗舰机型一样具有51个对焦点,同时连拍速度为每秒5张,日常也足够使用。不过较高的像素也对存储卡和后期处理使用的电脑性能也有一定的要求。
索尼A7R Mark 2
虽然索尼的A7R Mark 2是一部微单相机,但是各方面的整体性能可以说均在尼康D810之上。因为较D810晚发布一年,所以A7R Mark 2用上了索尼最新的4200万像素的传感器,去除了低通滤镜,画质进一步提升。索尼给A7R Mark 2装备了恐怖的399个对焦点,几乎可以覆盖整个可是区域。同时,A7R Mark 2使用了236万像素的电子取景器,也能够拍摄4K视频。更关键的一点是索尼给A7R Mark 2装备了5轴防抖功能,也就是机身具备防抖功能,所以不论使用什么镜头,都可以实现防抖的效果。综合来看,除了微单天生的续航能力不如单反之外,其他的地方都更胜同等级的机型一筹。
我大概介绍了佳能,尼康,索尼这三个主流的相机品牌。当然还有诸如富士,宾得,奥林巴斯,松下这些品牌,不过这些品牌的产品略小众,单反和微单相机更讲究的是整个系统,包括镜头,闪光灯等周边器材在内,还是这三大主流品牌做的更好一些。
相关阅读
微单与单反该如何选择?
㈤ 碰到一些土豪几十万~两百万的组装相机,随便拍出来的都是大片,是什么相机
几十万几百万的相机是有的,但没有哪张大片是随手拍出来的,大片都是拍摄这技术水平,艺术修养,天时地利的综合结果。
你说的那种小东西很清晰的照片,是使用可换镜头相机,一般有单反,微单等,采用微距镜头拍出来的,或者用长焦镜头拍出来的。也不必花几十万,几万就行。
玩相机是没有底的,一个好镜头几万,几十万。吸毒毁一生,单反穷三代!
㈥ 对于一些刚入摄影圈就大谈全画幅,高端机的人,你怎么看
前几天我遇到一个找我拍婚纱照的,一开口就问我用啥机子。我说5d3。他就觉得这也太low了,我一下子懵逼了。我们用半画幅拍的时候不是一样可以用,并不影响么?但是他觉得5d3太渣了,佳能都太渣了。宽容度不好,画质不行,啥啥啥的。因为语音给我发过来的消息,我听出来年龄应该有四五十岁了的人。
他反反复复给我说相机太渣了。我刚开始还解释说这个相机已经算高端的了。但是他并不觉得。
开始说,自己有哈苏,宾得胶片机,莱卡胶片机。等等。这些机子才勉强能用。说的我一时不知道说啥好。做了这么多年摄影,突然有人说用的相机不行,佳能都不行,我就不清楚我得用什么相机给他拍。
然后我就点进他的朋友圈了。
我始终有点小心翼翼,因为怕是个牛逼的人,万一得罪了,万一不找我订单。毕竟我还是损失的。
点进朋友圈一条横线,啥也看不到,因此我也就不知道这位有着这么多牛器材的大师拍的怎么样。
我只能从年龄里面猜出来,这位大神大概四五十岁了,是那种只有四五十岁才会有的声音。这个也可能有出入,但是声音是显老的。
这位大师说自己拍照啥啥啥的,最后转折是能不能用他们器材便宜一点儿,要四对朋友同行,都要拍。
因此我报了一个拍摄价格。他觉得贵。最后没生息了。
我就想一个买得起哈苏,宾得,莱卡的人一两千都拿不出来,舍不得拍个一生一次的婚纱照也就醉了。
正常思维,拍的好不怕人看见。只有拍的差才会遮挡起来。
你用哈苏,我用手机,一样拍的比你好。虽然这话霸气,但是觉得实用。
当然我不会对这个人去说这些。但是这是事实,拍的不好,拿什么都没用。
所以这种人就不用理会了。让他自嗨吧。
这个没什么好看不看,没有规定刚入门不能玩高端机,没有规定入门就一定要先从入门级机子来,自身条件好当然没必要玩半画幅,我认为那些说人家器材党的人分明就是羡慕嫉妒恨,人家不差q人家高兴买啥就买啥,先买个入门来学习然后在慢慢升级,那都是穷人。用什么相机跟技术没关系,用好相机拍的不好看那用不好的相机拍的就更不好看了,就像我十几年的老司机了,开的车还是十几万的,人家刚拿到驾照就买奔驰,宝马,甚至几百万的跑车,差不多就是这个道理,所以这个没什么好说的。也没什么好看的。你有钱你不差钱你几十万买个哈苏来抱着学习岂不是更好,我不相信新手用好相机学不到东西,拿着好相机学不会。
必须全画幅,我就走了弯路,相信中端旗舰半画幅,至今后悔死。半画幅套机就是个诱饵,引你上当入门,让你在熟悉相机之后就发现问题,片子不清晰,不锐利,不油润,不虚化。再看看身边持有全画幅机子的人,他们拍出来的照片,真是不可比。再就是半画幅就没有高级镜头,其画质就没办法和金圈红圈镜头相比,最后就是底大一级压死人。放弃半画幅吧,没钱情愿玩手机也不要玩半画幅相机。
这就好比自己连个女朋友都没有,还总惦记女明星是一个道理,但如果人家是土豪就另当别论…
哈苏,莱卡,谁都知道好,但摄影牛逼不是你拿个牛逼的设备就能拍出牛逼的照片…
摄影圈也攀比的,全画幅看不起半画幅的,红圈的看不起狗头的…
谁也别吹牛逼,那作品说话。对于那些爱装逼的,你就继续让他装去吧,活在自己的梦里未尝不是一种快乐…
摄影不光是有器还有技和想法,器材只是工具,谁都想用好的工具,只谈工具那是在炫富,只谈技那是在杂耍,只谈想法那是纸上谈兵。设备固然重要,每种设备都有它的极限,就拿图像传感器来说,现在都是CMOS,最早是CCD。CCD成像原理和质量明显好于CMOS,但是现在还是被淘汰,它造价高,结构复杂,耗电量巨大,并不是好的东西一定会保留。就问这些发烧友拍片还是不是jpg,怎么解释原文件几十兆转到jpg就只有几兆,剩下的数据跑哪去了。为什么一个手机也敢说自己像素几千万和相机差不多,甚至于还要出一亿像素的手机。了解一点皮毛就吹牛逼是要交智商税的。
“全画幅”“高端机”,没有不喜欢的,谁要送给我,我也会收下!可是,谁会送呢!?
自己喜欢拍照,是个典型的摄影爱好者,但是,就是个玩儿,一部差不多的手机就足够了。
看看,我老人家,一部手机在手,玩得不是也很火爆吗!
作为一个过来人,说说自己的看法
1. 刚开始自己小白不太懂,买了一个尼康D3200拍产品,之后一发不可收拾爱上了摄影
2. 之后买了D7100, D3s, D500, 索尼A73玩转接,说真的一路走来发现自己器材很多,片子少,好片子更少
3. 现在对摄影的感悟是刚开始买个全面的均衡的机器就可以了,Apsc或者全画幅都可以,买个变焦,带上35 50就可以了,好好练习美感,视觉,不是器材好就能出好片,玩摄影最重要成本的是时间
假如就想简单玩玩 那么买一套入门级设备就可以了,或是淘二手,也不用买什么最新产品,然后用全自动模式去拍简单 娱乐 一下。 我是发烧友:一步到位少折腾,会更省钱,全副相机画质会明显好于半幅相机而且后期可调节的宽容度更好(比如曝光量的调整)。相同画幅的情况下,高端相机只是手感和功能上优于入门级,入门级全画幅与高端全画幅的实际画质在正常环境下没多大区别,追求高感度画质(噪点多少)不如升级大光圈镜头。 定焦镜头在画质(尤其色彩、清晰度、畸变方面)比变焦镜头好很多。 我用的35L-1.4镜头(掏的二手)虽然不能够变焦,对于我来说相当于用一只35–70的变焦镜头,因位照片在ps时放大两级清晰度依然很好。相机我是在2013年出了半幅佳能7D (用了不到2年)入手港行5D2,一直用到现在,随着摄影技术不断提高当前感觉完全够用(我的题材:拍人像、花草、风景、鸟类)。 经验告诉我拍的不好不要总去怀疑设备,应该在摄影技术上下功夫,多拍多总结,了解自己设备功能,光圈、快门的关系,构图、取景、用光等技术问题。多看优秀作品和相关书籍,提高个人审美能力,相信每个人都能拍好照片.......13954188015
看到题主这个问题,看了很多回答,没忍住就进来了,发表一下浅见。
回到题主的问题,有一个关键词“刚入”。
其实现在资讯这么发达的时代,手指一动就可以查询到很多信息了,更不要说一些现在很火的自媒体啊,专业App里面的高手。所以在“刚入”的这个范畴大谈全幅,其实是好事,说明人前期做了一定的功课。至于交上来的功课到底质量如何,鬼知道。
但是现在想要说的是,做功课是好事,很好,非常好的事情。就像旅行做攻略一样的,不打无准备之仗。但是,但是,但是,是否了解到自己的真正使用需求。
题主问题的关键词“刚入”而又做过功课的人,大体一般分2种。
1,被之前做功课的那些人给带偏了。毕竟被咨询的那些人都是有一定经验,清楚自己的使用需求,但是自己的使用需求并不见得适用于咨询者。就好比去问商业摄影的人,会推荐你高像素,中画幅。问拍婚纱的会推荐你全幅,大三元。诸如此类
2,最好解释,就俩字——装B。可能从什么地方了解到全幅就是比残幅好啊,之类。那么,中画幅了解一下。就怕最后会被说全画幅肯定比中画幅好啊,那就真的尴尬了。
最后,本人虽然称不上高端机的人,但是看到前面的问题部分,可以肯定能问出这个的,肯定不懂自己的需求。
玩了一圈还是上全画幅,十几年前全画幅太贵了,镜头也贵,只能上半幅,如今不同了,全画幅便宜太多了,镜头也齐全,二手镜头性能不差也不贵,还容易买到,建议新手直接上全画幅加定焦,能锻炼构图能力,摄影就是静下来去创作的过程,如果觉得定焦不好掌握,上牛变吧,别想着省钱,最后水平上去了,还得出一堆狗变换大三元或者定焦,直接上,第一少走弯路,第二容易出片,第三,省钱,大三元就是买二手也不贵,想换了,也容易出手。如果不考虑便携性,直接上全画幅吧,考虑便携性就考虑m43,索尼微单,不过不加饼干头,体积也不小。
㈦ 在飞机上如何拍照才能高大上
根据中国民航局新闻发布会上消息称,在不久的将来,民航公司将取消平飞后在飞机上禁止使用手机的公告,那么国内航班可以在平飞后使用手机了,那对于喜欢在飞机上用手机拍照的人们来说,这无疑是天大的喜讯。
有种俯视一切的效果,很适合拍摄云层。且日出日落刚好夹在云层和平流层中,阳光照在云层上为云层铺上了一缕红晕,如果人身处其中,犹如仙境一般。如果在云层稀薄的情况下,我觉得拍山水最为合适。其实在高处眺望群山也是别有一番风味。飞机的窗户是机舱进光的唯一通道,如果被安排在离窗户远的位置,也不要气馁。如果以窗户为道具,拍摄出来的效果也是很美的。
㈧ 拍微电影用什么摄像机好
天哪,你们是什么土豪学校啊。最专业的数字电影机也不过arri和RED了。现在是拍电影的主流设备。但是必须配专业的团队。小打小闹最合适就是5d2了,几个人就够了。轻便易操控,画质不需要太多的后期调色就有极强的胶片感。胶片机没有专业摄影师根本玩不来,投入也巨大。一卷胶片只能拍4分钟。好几年前一盘胶片的价格就是三千了。现在胶片基本玩的人很少了。还要后期冲片胶转磁。超级麻烦。
㈨ 什么相机能拍视频好看拍照也好看的能介绍一下吗
高质量视频(4K)相机主要有:
1、松下GH4,相机中视频最好的,但拍照一般;
2、索尼A7RM2,高质量视频相机中拍照非常好的;
3、索尼A7SM2,高质量视频相机中夜拍能力最强的;
4、松下GX8,高质量视频相机;
5、松下G7,高质量视频相机;
6、徕卡SL,高质量视频相机中拍照最好的,血统最尊贵的;
7、尼康J5,高质量视频相机;
8、索尼RX10M3,高质量视频相机中焦段最全面的;
9、索尼RX100M4,高质量视频相机中最小巧的。
㈩ 摄影器材 | 关于摄影器材的你需要知道的知识
喜欢摄影有八年了,在其中陆陆续续投入也有近10万了(仅仅是摄影器材),涉及过风光摄影、人像摄影、产品摄影等领域,今天聊聊我对器材的看法。
摄影器材这个东西,在很多人眼中和毒品基本划上等号。大意是说,很容易上瘾,而且费钱,说起摄影器材,那是要谈虎色变的。仿佛只要按下立即购买,指纹支付,从此钱包离你远去。
未经过对方同意,你好心给对方推荐摄影器材,对方少不得心里会怀疑你的动机不纯,意欲何在,感觉是不是要把人拉进火坑。从此友谊有了裂缝。
经常有人问我的照片用什么相机拍的,我会很高兴的把相机的型号告诉对方,因为很庆幸对方没有问这照片如何拍摄出来的。这个问题就像去问米其林的大厨你是用什么锅炒的一样。
如果对方问照片是怎么拍的,我会从盘古开天地说起,混沌分开,日月光辉,从此有了光,再有了物理学,有了光学,然后说到小孔成像和胶片显影的知识,最后顺带说一下为什么柯达会发明了数码相机却依然死了,顺带评价一下当今日本企业和德国光学企业的差别,以及商业模式的利弊。
对方肯定会说,你神经病吧。
等等,我还没有说完呢,中高端器材的演进史还没说,这样说起来三天三夜都收不住。
再说下去,对方杀人之心都会有。
所以非常感谢那些只问相机型号的朋友,谢不杀之恩。
摄影界一直都流传一些不靠谱的流言,例如佳能适合拍人像,尼康适合拍风景,sony大法黑科技,宾得小众有逼格,土豪最爱玩徕卡。谣言这东西,说得多了,就有人信。
在武侠世界里,武功境界高的人,手中无剑胜有剑。一根树枝就能打趴拿着倚天剑的低手。但这其实是一个特定场景才能出现的结果,这并不能说明树枝比倚天剑厉害。如果让高手和低手在火山附近或者火场中比试,树枝早就烧化了,高手说不定被乱剑砍死。
就像让奥拓和奥迪来一辆公路赛车,换成奔奔和奔驰也行,即使司机水平再高超,恐怕一踩油门,就会感觉十分无力。一字之差,天壤之别。
拍一张好看的风景照片,越绚丽多彩的场景中,器材的重要性越高。这里说的器材不仅仅包括机身镜头,还包括滤镜系统,滤镜系统根据镜头群按照尺寸来分,又分为100mm,150mm,175mm等等。尺寸越大,价格越贵。
滤镜分偏振镜、减光镜、渐变灰镜、反向渐变灰镜。偏振镜用来消除反光让照片更鲜艳,减光镜拍摄长时间曝光,渐变灰解决天空一片死白或者地面一片黑暗的问题,反向渐变灰解决日出日落时候的带状光比问题。
拍出啊一张好的风光片,尤其是现场光环境十分复杂的情况下,要充分调动你那早已遗忘的小学数学,十分艰难的计算要用几档的滤镜,像解一元二次方程一样,把快门和ISO当作参数放进去计算。
这已经是风光摄影的高级阶段,大部分人在这小学数学这一步停止不前。一旦到了这个层级,光有心还不够,还要有钱。滤镜系统和相机相比,属于小众范围。买的人少,在研发成本高企之下,价格降不下来。价格降不下来,买的人越少。
有心有钱之后,还要有时间,要能够大早上跑到荒山野岭,面对漫山遍野的孤魂野鬼,要有一颗坚定不移相信马列主义的心。相信老子天下第一,牛鬼蛇神回避。
有了这颗心还不够,要有体力能够背上感硕大的摄影包,沉重的三脚架和滤镜系统,头灯手电和水。爬山涉水,跨越危险。
有了这些体力和毅力还不够,要有足够的运气,可以看见没有乌云遮挡的太阳升起,同时还有一些云彩和霞光,空气通透。不能下雨和阴天,没有阳光就没有光影和色彩,连黑白都拍不出来。
当上面所有条件都具备了,好照片也拍出来了,还需要花时间去整理照片,对照片进行转换导出。大部分人到了这一步,几乎没有什么事情能过阻拦。但是我的朋友三毛就很例外,他只喜欢拍照,拍完以后从来都是拷贝在家里的硬盘中,于是从此深藏闺中,再也不相见。这是一种境界,我自叹不如。
我比较迷糊,最初入门的相机和镜头在仙湖植物园被一群团伙作案偷了,后来买的碳纤维三脚架在惠东拍摄的时候遗忘在湖边。摔坏过镜头,摔过滤镜,跟着我的器材也挺不容易,命运多桀,但我有个好处,从来不转卖自己用过的器材,实在不想要了,就送人。我想,这样的话,器材心里也会好受一些,至少不会再被卖来卖去的。
唐僧受到惊吓,肉会酸,相机也一样,好好对待你的相机和镜头,每次使用前,要向对情人一样心怀爱意,拍完之后放回包里之前,要在心中默念,辛苦你了。长此以往,你的相机和器材就会死心塌地的帮你拍出好照片。
要说什么样的摄影器材性价比高,这实际上是个伪命题。通常我们问这个问题,原因只有一个:穷。你去看看买徕卡的有几个讲究性价比。一个徕卡镜头的UV镜都要几千人民币,抵得上单反的一个镜头价格,作用只是为了保护徕卡镜头,好的徕卡镜头都上万。
摄影器材和谈恋爱一样都不能用性价比来衡量。买你力所能及不会影响生活质量的器材就足够了,因为价格再高了也买不起,买完也不会后悔。
如果有钱,买顶级器材,这样拍不好就不能怪隔壁老王和器材。
关于镜头的学问几乎可以归类到玄学,就像高保真音响Hifi界讨论用火力发电还是水力发电的电源哪个更合适听什么流派的歌曲一样。德国原产镜头是镜头界里的贵族,拍出来的照片自带德味,至于什么是德味,公认的解释是红、蓝色彩浓郁、画面过度自然油润。
每个人对于颜色的感知有所不同,而油润又是一个只能意会不能量化的指标,这就成了玄学。
光学镜头可以保值,一个好的镜头世代相传,那是常有的事,偶尔遇到个子孙不孝,家道中落,变卖镜头也能缓解一时燃眉之急。也算是为子孙后代积福啊。你说钻石才能恒久远么,那是商家编织的美丽谎言,你信就是真的,你不信就是假的。爱TA就送个德头。
恨TA也可以送个德头,从此一入德门深似海。
徕卡我也是摸过的,徕卡镜头也掂量过,沉甸甸,体积又小,仿佛拿着黄金块一样。这样的经历无疑可以让我的人生更加完善,以后也可以用一种淡淡的语气和初学者说,你知道徕卡的徕字有几种写法么?
摄影器材的范围不仅限于相机镜头滤镜脚架闪光灯,还有头灯、手电啊,一个好的头灯可以抵上三个诸葛亮。摄影是用光的学问,怎么离得开照明器具呢。
头灯和镜头一样,还分广角和长焦,远射距离,照射半径。如今已有厂商在研发人工智能头灯,可以智能的根据你看的物体远近自动调节焦距。看近处,光斑会自动放大,看远处,光斑自动聚焦为光柱。更别提什么频闪功能,甚至自带编码,可以随意生成摩斯电报码。
说起来,最大的摄影器材还是车,一辆好车,可以爬山涉水,可以过夜。自带无线基站,随时分享照片到互联网朋友圈。车是移动的钢铁帐篷,车是空调房,车是防范野兽的城堡,车是巨大的移动电源充电宝。
这么说起来,要拍出精彩的风光摄影作品,先要去交警网站摇个号。
一般人就不要指望靠给淘宝天猫拍产品摄影发财了。产品摄影要灯、道具、场地、反光板、遮光板、吸光板、测光表、电动背景架、背景纸、微距导轨、引闪装置、高速摄影触发装置、灯架、kt板、亚克力板。
喜欢美食可以自己下厨,想吃什么做什么,慢一点没关系,难吃一点不要紧。但是开饭馆就不一样了。喜欢摄影可以自己拍,怎么拍都好,但是开工作室就不一样了。
准备这些乱七八糟的配件就能够让一个180斤的胖子迅速减掉30斤。有许多配件仍然买不到,需要自己制作。
每个光鲜的摄影工作室后面,都有个杂乱无比的杂货间,用于存放这些乱七八糟的摄影配件。
拍人像的器材相对简单多了,比风光摄影还简单,只需要一个大光圈镜头,焦外油润。再用闪光灯闪过去,将那些毛细孔的阴影都照亮,整个人脸就白净许多。
穷一点的摄影师远看上去大抵和一个逃荒者差不多,背着一个视如生命的摄影包,一只手拿闪光灯,另一只手拿着相机按快门。
有钱的摄影师通常有个面容呆滞的助理,专门负责拿着闪光灯,站在和摄影师错开的位置,举着灯对着人。不拍摄的时候,要承担挑夫的职责,要拿外闪,拍摄道具、服装。甚至兼着化妆补妆的职责。
不知道为什么,每次在海边总能看到那些婚纱摄影的摄影师和助理,摄影师为了体现艺术范,少不了胡须满面,扎着马尾,这其实和颜值有关系,颜值好一点的,范儿就有了,颜值差的,这样就完全起了反作用,一副猥琐模样。
话说回来,颜值高到可以靠脸吃饭的,谁会去做人像摄影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