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轴承铸造 > 正定什么金属材料铸造辉煌

正定什么金属材料铸造辉煌

发布时间:2023-01-20 10:27:19

Ⅰ 铸造和压铸有什么区别

一、发展历史不同

1、铸造:铸造是人类掌握比较早的一种金属热加工工艺,已有约6000年的历史。中国约在公元前1700~前1000年之间已进入青铜铸件的全盛期,工艺上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2、压铸:1838年,为了制造活字印刷的模具,人们发明了压铸设备。第一个与压铸有关的专利颁布于1849年,它是一种小型的,用来生产印刷机铅字的手动机器。

二、特点不同

1、铸造:可以生产形状复杂的零件,尤其是复杂内腔的毛坯;适应性广,工业常用的金属材料均可铸造,几克到几百吨;原材料来源广,价格低廉,如废钢、废件、切屑等。

2、压铸:铸件拥有优秀的尺寸精度、可以直接铸造内部结构,比如丝套、加热元件、高强度承载面。其它一些优点包括它能够减少或避免二次机械加工,生产速度快、铸件抗拉强度可达415兆帕、可以铸造高流动性的金属。

三、流程不同

1、铸造:砂型铸造中用来造型、造芯的各种原材料,如铸造原砂、型砂粘结剂和其他辅料,以及由它们配制成的型砂、芯砂、涂料等统称为造型材料,造型材料准备的任务是按照铸件的要求、金属的性质,选择合适的原砂、粘结剂和辅料,然后按一定的比例把它们混合成具有一定性能的型砂和芯砂。

2、压铸:传统压铸工艺主要由四个步骤组成,或者称做高压压铸。这四个步骤包括模具准备、填充、注射以及落砂,它们也是各种改良版压铸工艺的基础。在准备过程中需要向模腔内喷上润滑剂,润滑剂除了可以帮助控制模具的温度之外还可以有助于铸件脱模。

行业趋势

铸造业的发展,铸造是现代机械制造工业的基础工艺之一,因此铸造业的发展标志着一个国家的生产实力。据2008年统计,我国年产铸件3350万吨,是世界铸造第一大国。随着我国铸造产业的不断发展,国内铸造产业将打造“四有”创新企业,即有创新思想、创新计划、创新的制度和体系以及创新的工作方式。而在转型升级方面,则要打造具有六大特征的新型企业:

一,制造前端市场研发和后端服务变大,制造环节缩小的业务模式创新的企业。

二,从卖商品转变到卖方案,提供完整解决方案的企业。

三,以智能和集成为标志的数字化企业。

四,三五年翻一番的速度型企业。

五,先进科技、绿色制造、持续创新的企业。

六,打造高端产品、精品,引导消费、品牌制胜的企业。这样的产业革新,相信我国铸造业未来将更加辉煌,美好的未来,我们拭目以待。

Ⅱ 古代浇铸铁的模子是什么材质

古代浇铸铁的模子材质常见的有泥、铁和蜡。
古代劳动人民通过世代相传的长期生产实践,创造了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传统铸造工艺,我国的金属铸造锻件生产,历史悠久,成就辉煌,其中以泥范、铁范和熔模铸造最重要,称为古代三大铸造技术。
一、泥范铸造,用泥范铸造器物,是我国古代最主要、应用最普遍的铸造方法。如沧州的五代铁狮,当阳的北宋铁塔,北京大钟寺明代的大钟等。
二、铁范铸造,战国时期,我国已用铁范铸造。在1953年河北兴隆出土的铁范,包括锄、镰、斧、凿、车具等类共87件,大部分完整配套,可以看到范的结构十分紧凑,外形和铸件相吻合,范壁较薄(5毫米左右),且壁厚均匀,范壁均铸有把手,以便握持。
三、熔模铸造,在古代又称为失蜡法或拨蜡法。是先用调好的油蜡制模,然后在外面敷上泥料制型,阴干后加热化往蜡模,进窑焙烧,烧成后即可趁热浇注。早在战国以前,我国就出现了熔铸造厂模铸造技术。

Ⅲ 关于塔的知识

塔这种建筑形式缘起于古代印度,称作窣堵坡(梵文 stûpa),是佛教高僧的埋骨建筑。随着佛教在东方的传播,窣堵坡这种建筑形式也在东方广泛扩散,发展出了塔这种极具东方特色的传统建筑形式。

随着佛教传入中国的窣堵坡与中土的重楼结合后,经历了唐宋元明清各朝的发展,并与临近区域的建筑体系相互交流融合,逐步形成了楼阁式塔、密檐式塔、亭阁式塔、覆钵式塔、金刚宝座式塔、宝箧印式塔、五轮塔、多宝塔、无缝式塔等多种形态结构各异的塔系,建筑平面从早期的正方形逐渐演变成了六边形、八边形乃至圆形,其间塔的建筑技术也不断进步结构日趋合理,所使用的材质也从传统的夯土、木材扩展到了砖石、陶瓷、琉璃、金属等材料。14世纪以后,塔逐渐从宗教世界走向世俗世界,因此按照经律系统,塔可以分为佛塔和文峰塔。

在建筑学层面,塔是一种非常独特的东方建筑,其体量高大用料多样,在不同的地区地质条件不同,建塔技术也不同,对塔的建筑学研究涉及了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土壤学、地质学等诸多方面。

在东方文化中,塔的意义不仅仅局限于建筑学层面。塔承载了东方的历史、宗教、美学、哲学等诸多文化元素,是探索和了解东方文明的重要媒介。

Ⅳ 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是什么

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应该是陨铁(天然铁陨石),它是当时可以从自然界直接获得而且性能比石头更优的材质。
因为当时原始人类的采集、冶炼水平尚未达到冶炼提纯金属晶体甚至合金的水平。
至于红铜(钝铜)还是青铜,那是有史料记载的,所谓的“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

Ⅳ 槽钢选择哪家

销售槽钢的公司:河北九秦金属贸易有限公司、重庆硕发物资有限公司、天津市国华钢管有限公司、郑州市红宇金属材料有限公司、山东聊城博瑞钢联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1、河北九秦金属贸易有限公司:注册地址位于正定县正定镇三角村村西,注册机关为正定县工商行政管理局,法人代表为张香果,经营范围包括钢材、阀门管件、不锈钢、铝合金、防水材料、建筑材料、五金交电、五金交电、塑料制品、管件、阀门、普通机械配件、不锈钢制品。


2、重庆硕发物资有限公司:注册地址位于重庆市大渡口区八桥镇互助村九社,注册机关为重庆市大渡口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法人代表为陈士涛,经营范围包括销售:钢材、管材、金属材料(不含稀贵金属)、建筑材料(不含危险化学品)、装饰材料(不含危险化学品)。



5、山东聊城博瑞钢联金属材料有限公司:注册地址位于山东省聊城经济技术开发区辽河路东首双荣商贸公司院内,注册机关为聊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法人代表为付茂芹,经营范围包括钢管、钢材、型材、管材、建材、铝材、铜材、五金机电、法兰、不锈钢制品。

Ⅵ 中国历朝历代雕塑的代表性作品有哪些

商、西周、春秋、战国时期
湖北随县曾侯乙墓所出的6个钟铜人,均作武士装束,有彩绘,为战国时期人物雕塑的代表性作品。 商周时期还有很多玉石、牙、骨等材料雕刻的小型装饰性雕塑作品和陶塑、木雕作品。商代妇好墓出土的865件玉石雕刻中,玉人、玉人头雕刻共有15件,是研究商代社会生活、服饰等问题的珍贵资料。而各种禽、兽、虫、鱼的圆雕与浮雕则十分生动,富有意趣。陕西宝鸡国墓出土的大批玉器是西周玉雕的代表性作品。河南安阳殷墟遗址出土的商代的陶塑奴隶形象,皆盘发戴枷。甘肃灵台出土的西周时期的玉人和一些青铜器人形器足,作裸体,也属于奴隶形象。春秋以后以俑随葬的风气盛行,主要有陶俑、木俑两类,也有以不同的金属材料制作的。遗存最多的是南方楚国地区的漆绘木俑,以及镇墓兽、鸟兽座屏、虎座飞鸟等,还出现了木根雕的辟邪。 商周时期的大型雕塑作品,有四川广汉县三星堆遗址的青铜人物立像和数十具青铜人头像、人面像。为古代巴蜀文化的遗存,年代相当于中原的殷墟文化早期。
秦汉时期
汉代各类材料制作的俑,对于现实生活有了更进一步的反映。如四川出土的陶俑,有农夫、工匠、厨夫、俳优、部曲等各种不同身份和活动特征,其中击鼓说唱俑,动作至为传神。山东济南无影山出土的舞乐杂伎陶俑群,手法自由,神态生动(见无影山陶塑)。一些表现宫廷侍女形象的女俑,表情端庄矜持,其对内在性情的刻画,是前此所未曾有过的。 西汉大型雕刻的代表作是霍去病墓的16件动物石刻。作为将军生前为国立功的战场──祁连山的象征,墓上散置各种现实生活中的野兽和神怪的幻想动物形象,与大自然环境结为一体,充溢着生命力。这些作品雕刻手法异常简练概括,利用了石材的自然形态,略加雕凿,便生动地呈现出不同动物的神态,形式博大、雄浑。其中马踏匈奴石刻具有象征意义和纪念碑的成分(见霍去病墓石刻)。 云南古滇族墓葬出土的战国至秦汉时期,青铜器中的贮贝器盖上,多人物的群像雕塑和透雕扣饰,真实地表现了处于奴隶制社会阶段的滇人的生活环境和宗教、战争、狩猎、乐舞等活动,有重要的认识价值。其表现牛、虎等动物题材的器物,描写动物之间生死搏斗的铜扣饰,表现的动态令人惊心动魄(见滇人青铜雕塑)。北方草原的东胡、匈奴等民族的青铜扣饰,金、银制品中的动物形象风格较为粗犷剽悍。这些作品成功地表现出动势之美、力之美(见中国北方草原民族铜牌)。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这一时期雕塑发展上的一个重要现象是随着佛教的兴盛而出现的大规模的营造石窟寺的活动。中国几个最大的石窟群如敦煌石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等,均开凿于此一时期。营造石窟风气以北魏为最盛。北朝营造的石窟广泛分布于山西、河南、甘肃等地区,南朝石窟则仅存南京栖霞山一处。主要的造窟工程是以皇室或勋臣贵戚名义,动用国家资金和营建力量兴造的,工程浩大、宏伟。其中云冈石窟昙曜五窟的大佛、龙门石窟古阳洞的群龛,都代表了北魏盛期的雕刻水平和艺术风貌。云冈石窟第20窟高13.7米的大佛坐像,庄严浑朴,是古代大型石造像的杰作。5世纪末,北魏孝文帝太和改制以后,从典章制度到审美风尚均受到南朝汉族文化的影响,石窟造像也开始脱出早期所受西域印度样式的影响,而形成褒衣博带、秀骨清像的新风格特征。如麦积山石窟第44窟西魏泥塑佛坐像面相雍容优美,表现出一种富于内心修养的儒雅气质,其衣纹流畅,层叠稠密,具有很强的装饰性。石窟寺雕刻艺术样式风格的变化,也直接影响了同时期为寺庙供养而雕塑的单体造像和造像碑、金铜佛造像。金铜佛是小型雕塑,造型玲巧,富于变化。著名的佛教造像雕塑家有东晋时的戴逵、戴父子,他们以首创夹造像和善于权衡大型造像的比例关系而著称。南北朝时期另一类大型石雕是陵墓地面石刻群。存世的作品主要是分布于南京及其附近地区的宋、齐、梁、陈四代帝王及王侯陵墓的31处石雕群。其组合关系为成对的石兽、石柱与石碑。置于帝陵前的石兽有角,称天禄或麒麟;王侯墓前的石兽无角,称辟邪。其造型自汉代墓前大型石兽脱出,而趋向于劲健、华丽。兽作行进姿态,颈部很长,头向后仰,其影像与弓屈的背部形成一个极富于力度的S形曲线。身上有翼,并有流畅而华丽的线刻花纹(见南朝陵墓石刻)。北朝陵前石雕遭后世破坏,仅存个别文吏残像。此外,在南、北各地墓葬中还发现有砖、石浮雕和石刻线画,有对现实生活的描写,也有神话人物。墓室中随葬俑的风气,北朝盛于南朝,数量日增,并形成固定组合。北魏以后随葬俑群,主要包括镇墓俑与镇墓兽、出行仪仗、奴婢和伎乐等。一个墓中随葬俑群数量由数百以至千件以上。其造型早期粗犷,北魏太和以后趋向清瘦修长,到北朝晚期又转向丰圆,其审美趋向的变化,大体与石窟寺造像的变化相一致。
隋唐时期

北朝晚期的东、西魏和北齐、北周晚期是雕刻艺术发展中的过渡阶段,历隋、初唐,至高宗、武后以迄玄宗时期(约当7世纪后期至8世纪前期),达到中国雕塑史上的鼎盛期。安史之乱后中衰,会昌五年(845),武宗下令毁寺庙、销铜像,佛教雕塑受到空前毁坏。此后,终唐之世不复有大规模的营造石窟活动。 唐代雕刻艺术的成就,首先表现在石窟艺术方面。一些重要的早期石窟,唐代都续有大规模的开凿。其代表性作品为雕成于高宗、武后时期的龙门石窟奉先寺石刻造像。本尊卢舍那大佛面相庄严、睿智,气度非凡,是唐代盛期强大国势与充满活力与自信的时代精神在雕塑艺术上的反映;弟子、菩萨、天王、力士形象各自体现着宗教艺术类型化表现的具体要求,9尊造像之间的组合关系、尺度的权衡、动静的呼应,为适应大型雕像与膜拜者之间距离与观赏角度而在造像身躯比例上所作的调整,以及雕刻手法的流畅、自然,都表现出古代雕刻家斩山造像,创作大唐代雕塑家创造了一系列与时代审美风尚相一致的宗教艺术形象。陕西、河南、山西等地出土的与真人等高的石雕菩萨立像,敦煌莫高窟第159、194等窟的彩塑菩萨像,都女性化了,造型以当时贵族妇女形象为参照,丰颐长目,体态婀娜,缨络遍体,表现出超出了宗教氛围的富贵气息。性格、气质迥异的弟子,神情威猛的天王,筋肉暴突、孔武有力的力士,作现世装束的虔诚供养人,也都是此一时期在宗教人物形象创造上的新发展。 唐代陵墓石刻群的主要部分集中于陕西关中地区,共有19位皇帝的18座陵墓和许多陪葬墓。其中有14座陵因借山势,以增强整体布局的宏大气势,是雕刻群与自然环境有机结合的成功范例(见唐代陵墓石刻)。石刻内容早期诸陵差异较大,乾陵(高宗、武则天合葬陵)以后,逐渐规范化。配置于神道的石刻主要由华表、飞马、朱雀、鞍马及驭者、石人、碑、蕃酋群像、石狮等所组成,在雕刻手法上注重整体的单纯、完整和置于山岗之上的影像效果,以数量上的参差、重复,体量的变化,形成节奏感,作用于谒陵者的心理,在行进过程中,不断增强对于整个陵区的崇高印象。石刻代表作品有献陵的石犀,昭陵的六骏(见昭陵石刻),顺陵(见顺陵石刻)、乾陵的石狮,庄、泰、建诸陵的石人等。唐代晚期诸陵规模缩小,石刻造型矫饰、平庸,失去早期的恢宏气度。 唐代盛期还曾在都城建造过纪念性雕刻。如武则天在洛阳以铜铁材料铸造的天枢纪念柱,立体部分高达百尺,四周有石狮、麒麟环绕。 俑类作品在隋唐时期也达到新的艺术高度。制作材料有泥、木、瓷、石等多种材料,以黄、褐、蓝、绿等釉色烧制而成的三彩俑数量众多,特别能够代表俑类作品新的塑造水平。在侍女、文吏等形象的塑造上,作者十分热衷于表现人物处于具体情节之中的特殊神态和动作。妇女形象由早期的窈窕转向丰腴,面相圆润,神情恬适、慵懒,长衣曳地,是唐代艺术中表现妇女理想美的典型样式。以佛教天国形象塑造的镇墓俑,神采飞扬,动中有静,夸张而有分寸。对于马与骆驼等动物形象,注重描写具体性与生动性,多表现处于精神亢奋状态中的动势(见唐三彩)。此外,在隋唐时期,许多金银器上的锤、镶嵌浮雕纹饰、青铜镜上的花纹,也十分丰富、生动,并常有一些现实生活内容或神话题材的描写。有些纹饰受到波斯等国艺术的影响。隋唐雕塑艺术对周围邻国也有重要影响。 唐代著名雕塑家有杨惠之,以长于塑造具体人物达到传神地步而著称。
五代、宋、辽、金时期
五代雕塑作品保存下来的较少,比较重要的有山西平遥镇国寺一组彩塑佛教造像(见镇国寺彩塑),前蜀王建墓的王建像和刻有浮雕伎乐、抬棺神将的石棺(见王建墓雕刻),南唐钦、顺二陵的 190件陶俑(见南唐二陵陶俑)。五代雕塑代表了由晚唐以来过渡时期的艺术风格。 世俗题材和写实风格的发展,在宋代宗教雕塑和墓室雕刻、俑类作品中都有明显的表现大足石窟中136窟(心神车窟, 雕于南宋绍兴年间)八菩萨像庄严婉丽,129窟数珠手观音丰姿绰约,同为宋代佛教造像的精品。而宝顶山的父母恩重经变相、地狱变相、牧牛道场等摩崖造像,则充满了生动的人情世态。雕塑家热情表现的社会生活内容常与宗教教义背道而驰。宋代寺庙金属造像遗存比较重要的有河北正定隆兴寺大悲菩萨铜像,四川峨眉山万年寺普贤菩萨金铜像(见万年寺普贤像),河南登封中岳庙镇库铁人等。山西太原晋祠圣母殿的侍女像(见晋祠圣母殿彩塑),江苏直保圣寺、山东长清灵岩寺、江苏吴县紫金庵的罗汉像,被造成具有内心活动特征,更接近于现实生活中真实人物的宗教形象。一些罗汉像被塑造成睿智、有异禀的哲人形象。此外,福建泉州老君石雕像,是古代重要的大型道教造像。 辽、金两代在北方地区曾开凿石窟,并有不少寺庙造像遗存。辽代的蓟县独乐寺观音像,辽宁义县奉国寺、山西大同下华严寺的菩萨,犹存唐风,但又显示了向匀称、秀美发展的趋向。辽代许多佛塔还有精美的浮雕。 北宋陵墓石刻的主要部分在河南巩县,共有8陵,现存石刻539件,加上陪葬墓石刻,共千余件。自永昌陵以后形成定制,大体沿袭唐陵规范,而内容有较大差异。主要由望柱、象及驯象人、瑞禽、角端、鞍马及驭者、虎、羊、蕃使、文武大臣、狮、镇陵将军、宫人组成。宋陵石刻在规模与艺术水平上均逊于唐代,但造型尚严谨。其陵区集中,石刻内容、数量更加规范的特点,对明清两代很有影响(见北宋陵墓石刻)。 宋、辽、金时期的俑数量不多。但墓室内的雕塑、壁画和随葬的俑很有特点。由于宋代日常生活习俗有很大变化,墓内出现大量直接模拟现实、表现起居生活和桌、椅等日用器物的雕刻作品。河南、山西等地还出现很多宋、金、以迄元代表现杂剧演出活动的雕砖(见宋-金-元杂剧雕砖)。
元、明、清时期
元代以后雕塑艺术成就突出地表现在宫廷、皇家园林的环境雕塑方面。元大都宫殿建筑已毁,从遗址出土的凤麒麟石雕、走龙栏板等建筑饰件,犹能见出元代雕刻富丽繁缛的特点。元代存世的重要作品居庸关云台浮雕护法天王、十方佛、千佛、券门上的“六具”等石刻(见居庸关云台雕刻),杭州飞来峰密宗石刻等也都表现了共同的时代风格。元代著名的雕塑家有生于尼泊尔的阿尼哥和他的学生刘元。元代还留下有关雕塑史料的著作型石刻的丰富经验,也标志着民族的宗教雕刻艺术的完全成熟。 明、清两代建筑雕刻的精华荟萃于故宫建筑群和天坛(见天坛)、北海、颐和园、圆明园等皇家坛庙、园林。故宫天安门前的华表、石狮,宫廷内主体建筑三大殿白石须弥座上浮雕云龙、云凤的望柱,圆雕的螭首,能燃香的铜龟、鹤等,都对烘托宫殿建筑的庄严、辉煌,增加局部艺术气氛起着重要作用。作为此组建筑有力结束的保和殿后长近17米、宽3米多的下层石雕御路, 浮雕着蟠龙、海水江涯与各种图案,布局宏伟,雕刻精谨,是明清石雕艺术的杰作。建于大同、北京故宫、北海的琉璃九龙照壁,故宫内的鎏金铜龙、凤、麒麟、狮、象等动物雕塑,也各以不同的材、质和丰富多样的造型点缀和调节着宫殿群的气氛。 明清陵墓石刻保存较完整,主要有南京明孝陵石刻、北京明十三陵石刻群,河北遵化的清东陵、易县清西陵多组石刻群。其内容和配置沿袭宋陵而有所发展。清代裕陵等陵地宫内的门、壁、券顶上刻有精细的浮雕佛像和各种图案。两个时代的雕刻风格,明代较浑朴、有力,清代追求精巧而易流于琐细。 宗教雕塑主要为寺庙彩塑和小型的木、石、金铜佛像。明代优秀造像有陕西蓝田水陆庵塑壁,山西平遥双林寺的天王、力士、罗汉、渡海观音等(见平遥双林寺彩塑)。清代小型嘛教金铜佛中也多有精品。 明朝时期玉、石、竹、木、陶瓷、金属、牙、骨等材料制作的工艺美术品和民间建筑、器用装饰中有很多非常优秀的雕塑作品,如福建德化的瓷塑观音等。清末天津张明山的民俗题材和肖像泥塑达到很高的写实水平。

Ⅶ 能够代表中国铸造工艺辉煌成就的文物有哪些

历史上的石家庄--明代 能够代表中国科学技术、铸造工艺辉煌成就的文物,当推正定崇因寺的铜铸千佛墩。通古8米,构思奇巧、设计精美、造型独特。共计1072尊佛像,是我国古代铜造佛像中的精品,现存正定隆兴寺内。

Ⅷ 请你根据朝代顺序,分条写出我国冶金曾有过的辉煌历史

中国冶金历史

在甘肃东乡县林家马家窑文化遗址中发现的距今约5000年的青铜刀,以及在其他一些新石器晚期遗址中相继发现的早期铜器和铜渣等,标志着中国冶金业的诞生。

商周青铜冶铸技术的发展,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①铸造出世界罕见的青铜文物。如商代精美的四羊尊、重875公斤的司母戊青铜鼎及东周曾侯乙墓出土的音调准确的大型成套编钟等。②掌握了先进的古代铸造技术。铸造工艺有范铸法、分铸法、镶铸法、失蜡法等;制范材料有石范、泥范、陶范、铁范;铸造型范结构有单面范、双面范、复合范、叠铸范等。③总结了最早的青铜合金配比和性能、用途关系的规律,即《考工记》所载的“六齐”。④不同于世界其他地区的“纯铜-砷铜-青铜”发展历程,至今尚未发现中国有砷铜阶段。

春秋末期,炼铁炉温提高,得到含碳3.5%以上的生铁,可以在较低温度(1200℃)熔化、铸造,并通过加热退火,消除脆性,得到韧性铸铁器件。这一发明早于欧洲约2000年。战国中期,铁在农具、手工工具、兵器上大规模应用,冶铁业中心逐渐形成。

秦汉时期,冶铁业成为最重要的手工业。与东周比,秦汉铁器具有品种多、质量好、数量大、分布广的特点,铁器遍及兵器、工具和生活用具各个方面;材料质量有块炼铁、各种不同硬度的钢和铸铁等;制作工艺采用铸、锻、柔化、渗碳、淬火等技术。尤其是出现了用生铁反复加热锻打和淬火的百炼钢工艺,使钢的质量达到较高的水平。

魏晋南北朝时期冶金业最大的特点是:形成了中国古代钢铁生产技术的独特体系和某些产品的规范化、系列化。

这一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从多方面促进了冶金业的繁荣。首先,工农业发展需要大量铁工具。元代颍州地区就有每年输铁100多万斤,铸农具20万件供应市场的记载。其次,商品经济发展使货币的需要量猛增,铜、铅、锡等消耗日大,宋代部分地区还行使铁钱。另外,宗教的兴盛,艺术品和建筑装饰的发展也耗用更多的金属。其中一些大型铸件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的冶铸的新水平。唐武则天时在洛阳铸铜天枢,高105尺,下有铁山围170尺。铸九州鼎,高14尺到18尺,用铜56万多斤。五代时所铸沧州铁狮重10余万斤。宋代在太原晋祠铸有四个大铁人,在正定铸大铜佛高73尺。元代用铁1.6万斤铸铁龟,又铸铜殿长2.7米、阔2.5米。又有一些极为精巧的铸件,如唐代铸造的黄道游仪,北宋铸造的水转浑天仪等。这一时期的金属加工,工艺精湛,嵌镶铜镜技术达到高峰,金银饰品及鎏金器物受到世界赞誉。

明清以来,冶金业的规模远远超过前代,并发展了铸造、锻造、有色金属生产和加工技术,向欧洲出口白铜、锌这些当时还是独特的产品。不过,清代冶金业与欧洲崛起的资本主义近代冶金工业相比,已日见落后。

Ⅸ 筑就辉煌是"筑"还是"铸"

铸就辉煌。
铸,金属材料融化成液体。例如铁水(浇铸在模具里冷却后就定型了。)
我们的辉煌成就是不会改变的!

Ⅹ 金属传统工艺有哪些

金属工艺是中国工艺艺术的一个特殊门类,主要包括景泰蓝、烧瓷、花丝镶嵌、斑铜工艺、锡制工艺、铁画、金银饰品等
分类
景泰蓝
景泰蓝是北京特有的特种工艺品之一。明代的景泰年间,是这种工艺品 金属工艺
的鼎盛时期,并创造了以蓝为主的风格,故“景泰蓝”便成为这种工艺品的美名。 景泰蓝技艺到清代乾隆年间空前兴盛。在国内外享有极高声誉,曾在1904年美国芝加哥世界博览会、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一等奖。 景泰蓝是用细扁铜丝掐成图案,焊在铜胎上,再填点上彩色釉料,经烧制而成。这种工艺品晶莹夺目,金碧辉煌,具有浑厚持重、富丽典雅的艺术特色。品种有瓶、碗、盘、烟具、酒具、灯具、糖罐、料盒、奖杯、飞禽、走兽和各种装饰品等60余类。
烧瓷
烧瓷,又名“铜胎画珐琅”,与景泰蓝同为金属工艺中的姐妹艺术。它与景 金属工艺
泰蓝的区别在于不用掐丝,而是在以铜制胎之后,在胎体上敷上一层白釉,烧结后用釉色进行彩绘,经二、三次填彩、修正后再烧结、镀金、磨光而成。 烧瓷技艺比景泰蓝产生的要晚。现有最早的烧瓷制品为清康熙年间的制品“彩荷画盖碗”和“彩黄地缠枝牡丹唾壶”等。乾隆年间是烧瓷制作的鼎盛时期。在花纹图案上侧重于富有民族风格的装饰;在开光制作上,注重吸收中国画的技法;彩绘常用洋红、粉红做底色,视若凝霜,光亮细腻。 北京烧瓷工艺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胎体錾金配饰烧瓷,属高级工艺品;一类是无錾金配饰烧瓷,属普及品。北京烧瓷种类繁多,有瓶、盘、碗、罐、碟、盏、酒具、烟具,以及炉、鼎、爵、熏、挂瓶、插瓶等装饰品。北京烧瓷在清代为宫廷贡品。
花丝镶嵌
花丝镶嵌,又叫“细金工艺”。它是用金、银等材料,镶嵌各种宝石、珍 金属工艺
珠,或用编织技艺制造而成。花丝镶嵌分为两类:花丝,是把金、银抽成细丝,用堆垒、编织技法制成工艺品;镶嵌则是把金、银薄片锤打成器皿,然后錾出图案,镶以宝石而成。 花丝镶嵌工艺早在春秋时代就已有雏形,在明代达到高超的艺术水平。清代,有了更大的发展,名品不断涌规,很多成为宫廷贡品。 花丝镶嵌工艺以北京、成都最负盛名。北京的花丝镶嵌,以编织、堆垒见长,还常用点翠工艺,即把翠鸟的蓝绿色羽毛贴于金银制品之上,效果更佳。北京花丝镶嵌工艺品曾在东南亚举行的首饰比赛中荣获优秀设计奖。 成都的花丝镶嵌以银丝工艺为主,常以无胎成型。成都花丝镶嵌中的银烧蓝、错金银等金银工艺,都独具特色。主要工艺品种有花瓶、果盘、烟具、茶具、挂瓶、首饰等。在人民大会堂四川厅中陈列的平填银丝大挂盘《丹凤展翅》、《孔雀开屏》,就是成都花丝镶嵌工艺师们的杰作。
铁画
铁画,也称铁花,安徽芜湖特产,为中国独具风格的工艺品之一。 金属工艺
铁画是以低炭钢为原料,将铁片和铁线锻打焊接成的各种装饰画。它将民间剪纸、雕刻、镶嵌等各种艺术的技法溶为一体,采用中国画章法,黑白对比,虚实结合,另有一番情趣。 铁画的制作起源于宋代,盛行于北宋。清代康熙年间,安徽芜湖铁画才自成一体,并逐渐享誉四海。 铁画是以铁为墨,以砧为砚,以锤代笔锻制而成。铁画的品种分为三类:一类为尺幅小景,多以松、梅、兰、竹、菊、鹰等为题材,这类铁画衬板镶框,挂于粉墙之上,更显端庄醒目。第二类为灯彩,一般由4至6幅铁画组成,内糊以纸或素绢,中燃银烛,光彩夺目,动人神魄。第三类为屏风,多为山水风景,古朴典雅,蔚为壮观。
龙泉宝剑
龙泉宝剑是中国著名的传统工艺品之一,因产于浙江龙泉县而得名。 相传,龙泉宝剑创始于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唐朝时,龙泉剑 金属工艺
名声大震。诗人李白曾写下“宁知草间人,腰下有龙泉”的诗句。 龙泉宝剑的制作要经过炼、锻、铲、锉、刻花、嵌铜、冷锻、淬火、磨光等28道工序。有单、双剑(鸳鸯剑)、长峰剑、短峰剑等几十种类。具有坚韧锋利、刚柔相济、寒光逼人、纹饰巧致四大传统特色。 龙泉宝剑名扬海内外,东南亚国家的华侨、华人,喜爱把它挂在室内或床头,既为避邪,又是装饰。
编辑本段代表
清代铜鎏金麒麟
麒麟,亦作骐麟,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瑞兽,在民间“麒麟送子”的说法曾广为流传,并传孔子即为麒麟所送。由此可见,麒麟在中国古代人的心中,具有和龙一 清代铜鎏金麒麟
样崇高的地位。 该铜鎏金麒麟,系用铜铸造,高183毫米,长248毫米,全身鎏金,除上面的斑斑绿锈外,其余部分仍金光闪烁;体态不仅较好地表现出传说中的麒麟形象,而且还有所发展,如有能飞的双翼等。其主要的特征是:身体像矮个麋鹿,头像猪头,口张开,下有山羊胡须,上有独角,角的中间有分叉,眼圆,双耳竖起,脊上有鱼鳍状突起,两侧有张开的翼,尾较长,末端膨大,呈火焰形,有四足,蹄为马蹄状,身上及四腿装饰云纹。其形象很生动,给人以一种快要飞起来的感觉。 从该铜鎏金麒麟的造型、工艺和锈色等分析,应是清代作品。
金錾花丝
闻名于世的“金錾花丝”工艺是中国古代宫廷工艺的杰出典范。至今 金錾花丝
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期以来仅限于为皇宫贵族服务。用錾刀錾出的流畅花纹和细如发丝般的金丝所编织的精美花饰,显示出宫廷工艺大师们的非凡技艺。这些精湛的手工艺品,采用黄金和天然宝石制成,是财富和权利的象征。 他们以中国独有的艺术神韵和宫廷色彩,成为世界艺术宝库的珍品,也是国内外艺术博物馆和著名收藏家的珍爱。
编辑本段相关
上海的金属工艺
上海的金属工艺由3部分组成: 金属工艺
一是金银镶嵌,它的品种有台灯、烟盒、首饰等。造型新颖别致,线条清晰,工艺精良,无接头痕等特点。 二是机制珐琅,它主要以小件为主,如花鸟和人像挂件、别针和戒指、手镯、开信刀及各类刀具、指甲钳、卷尺、手镜、粉盒、牙签筒、灯具、调味具等便于携带的小东西,深受国内外旅游者的喜爱。已形成了造型精巧、图案精美、色泽鲜艳、富丽堂皇的风格。 三是铝制工艺品,如相片架、日历、气温表、日历旋转两用镜、钥匙链、挂件等。设计构思巧妙,造型简练,色彩明快,销路非常好。 金银摆件“星月生辉”,是18K黄金用焊、錾、压等技法制成的,飞舞着的金龙从嘴里吐出了一簇由5个小钻石球和一个大钻石球所组成的一组水花,这些钻石球,都是由1,164颗圆钻石镶嵌而成,并巧妙地将金龙、水花、云彩等连接在一起。同时可以旋转的大钻石球,又可取出做吊坠,做到一物两用。这件作品是由年青设计师张京羊设计的,它荣获了1982年东南亚钻石首饰设计大赛最佳设计奖、中国地区特别奖。他的另一个设计“爱的项链”又在1983年东南亚地区钻石首饰比赛中荣获最佳设计奖和中国地区特别奖。
成都银丝工艺面临后继乏人
成都是中国银丝工艺品的传统产区。成都银丝工艺迄今已有2000多 成都银丝工艺
年的历史,战国时期出土的银器已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准。明清时期,成都的金银花丝大量使用 “堆丝、填丝、垒丝、炭丝、錾刻”等工艺,逐步形成了鲜明的地方特色。新中国成立后直至上世纪90年代初,其银丝制品都是省、市外贸出口创汇主要工艺品之一。而由于近年来的低迷,现在的成都银花丝工艺品,正面临着重新开拓国内外市场的重任。 谈起银花丝工艺人才,田渝有些感慨。“要培养一名银丝工艺技术工人,需花费两三年时间才能掌握基本技艺,独立完成则需要五六年。由于其制品属高档工艺品,全部采用手工制作,周期长,市场容量小,经济效益差,企业招用学徒工也十分困难。随着老艺人及第二、三代技工相继退休,中青年技工留下的也不多。现在只有20多个工人能制作银花丝工艺品,而原来成都仅有的四位银花丝工艺大师,一位已不搞本行,另两人退休在家。干这一行很辛苦,比如,有些工序不能有风,需要在紧闭门窗的房间里进行高强度的高温作业,热得人汗流浃背。另外,制作工序太复杂,做成一件成品少则两三天,多则需要一两个月。现在很少有年轻人愿意干这又累又不挣钱的事。” 虽然银丝工艺面临着后继乏人的困境,但对未来,田渝还是充满了信心。“现在做一件艺术品不能像过去一样,几十年都一个样,那样是会被市场淘汰的。我们现在已经着手进行银丝花工艺的改进,包括设计图案的翻新,制作工艺的革新,在国内、国外加强对银丝花工艺品的推广。其目的都在于重新开拓银丝花工艺品原来的市场,使它能创造出更好的经济效益,吸引更多的年轻人,使成都银丝花工艺得以传承下去。”

阅读全文

与正定什么金属材料铸造辉煌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虚拟仪器液位监测装置设计要求 浏览:782
国产什么电动工具好 浏览:955
电机过流报警装置设计方案 浏览:665
工程机械撤场证明怎么写 浏览:613
简谐波什么时候机械能守恒 浏览:655
机械制图中的菱形代表什么意思 浏览:971
自来水水表跟前的阀门坏了怎么换 浏览:341
机械工程含有多少专业 浏览:367
移动电动工具安规 浏览:642
理正结构工具箱13 浏览:481
五金机电荣誉证书 浏览:117
南安市轴承厂什么时间建 浏览:945
阀门位号pv是什么意思 浏览:685
家电管道清洗设备厂家有哪些 浏览:285
仪表盘黄p什么意思 浏览:520
淋浴的冷热水阀门怎么换 浏览:872
氧气阀门检修安全要求 浏览:620
专用设备制造业税负多少 浏览:343
cs6扩展版工具箱 浏览:743
北京博世电动工具专卖 浏览: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