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轴承铸造 > 青铜器用什么方法铸造

青铜器用什么方法铸造

发布时间:2023-01-19 14:55:48

Ⅰ 古代的青铜器是怎样铸造的

第一步,制模,其实就是用陶泥做出器物的形状,而且可以根据需要在陶泥表面上刻画出各类需要的图案。
第二步,翻范,在模型表面刷上一层油,再敷上厚厚的泥土,干了以后再把外层的泥土分块切开,我们把这层泥块叫做“外范”;然后再把模型表面的花纹刮掉,刮掉多厚,将来铸造出来的青铜器就有多厚,我们把刮掉花纹的模型叫做“内范”。
第三步,浇铸,把“外范”和“内范”合在一起,再给形成的空腔里浇铸青铜液。
最后,待冷却之后,打破“外范”,掏出“内范”,一个精美的青铜器就出现在我们面前了。(望采纳)

Ⅱ 商周时期青铜器采用什么方法铸造

商周时期是青铜器鼎盛的时代。商朝和周朝使用的铸造方法大体上是采用范铸法,但是西周时期,青铜器的铸造方法又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
一、商朝时期。商代是中国青铜艺术的鼎盛时期。商代青铜器的铸造采用的是范铸法。铸造青铜器一般主要经历三个工序:制模、翻范、浇铸。
二、西周的青铜制造业由王室百官掌管,青铜工业是西周手工业最重要的部门,当时不仅铸造礼器、武器,而且还铸造生活用品。这时的青铜技术也有了一定的进步,主要表现在一模翻制数范的发明和焊接技术的使用。

Ⅲ 青铜器的制作方法

青铜器的制作方法有:模范法,失蜡法,铸合法,焊接法。

1、模范法

简而言之,模范法就是先用陶泥做出“模”(想要铸造的青铜器的样子,也就是青铜器的草稿),“范”(将泥土敷在模上,脱出用来形成铸件外轮廓的组成部分)和“芯”(体积与容器内腔相当的范)。而后将范和芯组合起来,范、芯之间的空腔就形成了所要铸造器物的形体,再将熔化的青铜液浇注进空腔里,经过冷却侯,分离陶范,修整等步骤,呈现出的就是最后的青铜器了。

如果需要在器物上制作出纹饰,那么还是需要首先在模上就做出纹饰来,这样才能让范上出现镜像式的纹饰,有时候若纹饰要求非常精细,还需要直接在范上进行精加工。由于铸好铜器后陶范就被打碎拆除,所以陶范大多是一次性的。

2、失蜡法

失蜡法的原理也非常简单,采用易融化且便于塑形的材质,如蜂蜡,动物油脂(牛油、羊油等)或松香等制成欲铸器物的蜡模,随后在蜡模表面用细泥浆多次浇淋形成泥壳,再涂上耐火材料。加热烘烤,熔点低的蜡模融化流出,形成空腔。往腔内浇注青铜液,凝固后打碎外范即可得到光洁细密而又精巧的铸件。

这种方法在现代金属成型工艺中仍被广泛应用,称为熔模精密铸造。

3、铸合法、焊接法。

是指青铜器物的器体(以下称主体)与其附件,如耳、足、柱等附件分开铸造,或一件青铜器物整体不是一次浇铸完成的,而是分别铸成的,并用连接方法使之连为一体,而连接则主要有铸合法和焊接法。许多大型的及工艺复杂的青铜器需要分断制作后进行整体组装,所以铸合法、焊接法等新的工艺方法就产生了。

Ⅳ 奴隶社会时期的青铜器主要由范畴法和什么等方法制作完成

青铜器的制作方法主要有范铸法、失蜡法、浑铸法三种。其中范铸法可分为塑模、翻范、合范、浇注、打磨和整修五个步骤,而失蜡法是先使用石蜡和细泥浆制模并硬化铸形,再把铸形烘烧陶化,最后浇注铜水就可以制成青铜器。
1、范铸法
范铸法是青铜器的制作方法之一,并且是应用较早、最普遍的青铜器制作方法,而范铸法主要分为塑模、翻范、合范、浇注、打磨和整修五个步骤。
2、失蜡法
失蜡法是青铜等金属器物的精密铸造方法之一,这种方法的流程分为三步,分别是用易熔化的石蜡和细泥浆制成蜡模并硬化成铸形,之后将铸形烘烧陶化,再往内部浇注铜水制成器物。
3、浑铸法
浑铸法死一种一次将器物浇铸成形的铸造方法,如果器物的形体大或形状复杂,还可以将整个器物分成多个部件分别翻范浇铸,最后拼接成一个整体,而这种方法也成为分铸法。

Ⅳ 商周时期青铜器采用什么方法铸造

商周时期,青铜器铸造采用合范法,即为后世称为陶范法的铸造工艺。用陶范法铸造的青铜器会留下工艺痕迹,与其后用失蜡法制造的青铜器不同。
所以知道陶范法铸造青铜器的特点,有助于辨别伪器。陶范法的模和范只能使用一次,青铜器上会留下一些工艺痕迹,这是陶范法的特点。

Ⅵ 青铜器是怎样制造出来的

1、范铸法

范铸法较早,应用的最普遍,范铸法又称模铸法,先以泥制模,雕塑各种图案、铭文,阴干后在经烧制,使其成为母模,然后再以母模制泥范,同样阴干烧制成陶范,熔化合金,将合金浇注入陶范范腔里成器,脱范后再经清理、打磨加工后即为青铜成品。

2、失蜡法

失蜡法是一种青铜等金属器物的精密铸造方法,用蜂蜡做成铸件的模型,再用别的耐火材料填充泥芯和敷成外范。加热烘烤后,蜡模全部熔化流失,使整个铸件模型变成空壳。再往内浇灌溶液,便铸成器物。器物可以玲珑剔透,有镂空的效果。

3、浑铸法

器物一次浇铸成形的铸造方式,称为浑铸法。器形过大或形状过于复杂,需要将整个器物分为数件分别翻范浇铸,最后拼接成一个整体,这种铸造方法称为分铸法。铸造多个较小物件时,还会将多个铸范层叠装在一起,由一个浇口浇注铜水,一次铸成多件器物,这种工艺称为叠铸法。叠铸法多用于铸造钱币等小型器物,出现于春秋时期,汉代时逐渐流行。

(6)青铜器用什么方法铸造扩展阅读:

青铜器的修复与保养

焊接

对一件出土不完整的青铜器文物首先要焊接把青铜器拼接成一个完成的器物,焊接是传统修复技术中的重要环节,是修复破碎青铜器和复原器形的主要手段。需要根据青铜性质、残破和腐蚀情况不同,而采用不同的焊接方法,即“大焊”和“小焊”。首先用矬子把焊口锉平,然后焊接是用电烙铁将锡融化注入要修复青铜器上。

补配

补配是传统青铜器修复技术中复原残缺部分的重要技术。补配就是残缺的青铜器不完整了,根据铜器种类、形状、残缺部位,打制补配和铸造补配。补配要根据青铜器的纹饰先拓下来,然后通过纹饰制作补配的器形,然后拼出一件完成的青铜器文物。

整形

埋藏于地下的青铜器由于墓穴崩塌、地层变化等原因造成挤压变形,出现裂缝等。出土后的青铜器往往需要整形。青铜器整形的方法有锤打法、模压法、锯解法、加热整形及其物理整形等。选择方法的依据是器物的变形程度和铜器的质地。

Ⅶ 我国古代体积巨大的青铜器是如何铸造出来的呢

我国的青铜器主要指从夏朝晚期到先秦两汉的青铜器物。青铜器,顾名思义,其材质为青铜,是铜与锡、铅的合金铸造出来的器物。商周时期是青铜器发展的鼎盛时期,出现了众多的青铜器物,其中不乏体积巨大的青铜器,如商朝最大青铜器司母戊鼎,重达832.84公斤。

总结:

再如著名的四羊方尊体型较大,造型复杂,也是用分铸法铸造的。铸造一件体积巨大的青铜器,则往往需要块范法和分铸法的结合,这种铸成过程,实在是一种大规模的生产过程和复杂的工艺过程。

Ⅷ 古代中国青铜器的制造工艺

一、范铸法。又称块范法,制作流程大致分为制模、制范、浇注和修整四个步骤。根据我国古代青铜冶炼遗址发掘出的实物,再结合青铜器的外形分析,古代青铜器绝大部分是采用范式铸造方法制作的。

二、失蜡法。指用容易熔化的材料,比如黄蜡(蜂蜡),动物油(牛油)等制成欲铸器物的蜡模,然后在蜡模表面用细泥浆浇淋,在蜡模表面形成一层泥壳,再在泥壳表面上涂上耐火材料,使之硬化即做成铸型,最后再烘烤此型模,使蜡油熔化流出,从而形成型腔,再向型腔内浇铸铜液,凝固冷却后即得无范痕,光洁精密的铸件失蜡法是熔模铸造青铜器的一种方法。用失蜡法铸造的青铜器,通常会在器表遗留大小不等的砂眼,一方面或因材质不纯,另一方面是整模铸造,模体严实没有发泄孔,铜液灌注不到之处所致

三、铸合法、焊接法。是指青铜器物的器体(以下称主体)与其附件,如耳、足、柱等附件分开铸造,或一件青铜器物整体不是一次浇铸完成的,而是分别铸成的,并用连接方法使之连为一体,而连接则主要有铸合法和焊接法。许多大型的及工艺复杂的青铜器需要分断制作后进行整体组装,所以铸合法、焊接法等新的工艺方法就产生了。

Ⅸ 青铜器的制作工艺分别是哪三个

青铜器的三大制作工艺:范铸法和失蜡法,浑铸法。
以范铸法为例子,古代青铜器的铸造工艺,大多采用的是范铸法,即用泥料在陶模上制范。一般实心的铜器如剑、簇等只使用外范即可制成,不需要垫片;而那些具有空心的青铜器如壶、漱缶、簋及一些薄壁容器等,则需采用内范和外范装配起来才能铸成,内、外范之间的间隙,就是器物的壁厚。

阅读全文

与青铜器用什么方法铸造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虚拟仪器液位监测装置设计要求 浏览:782
国产什么电动工具好 浏览:955
电机过流报警装置设计方案 浏览:665
工程机械撤场证明怎么写 浏览:613
简谐波什么时候机械能守恒 浏览:655
机械制图中的菱形代表什么意思 浏览:971
自来水水表跟前的阀门坏了怎么换 浏览:341
机械工程含有多少专业 浏览:367
移动电动工具安规 浏览:642
理正结构工具箱13 浏览:481
五金机电荣誉证书 浏览:117
南安市轴承厂什么时间建 浏览:945
阀门位号pv是什么意思 浏览:685
家电管道清洗设备厂家有哪些 浏览:285
仪表盘黄p什么意思 浏览:520
淋浴的冷热水阀门怎么换 浏览:872
氧气阀门检修安全要求 浏览:620
专用设备制造业税负多少 浏览:343
cs6扩展版工具箱 浏览:743
北京博世电动工具专卖 浏览: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