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旅拍途中,怎样拍摄美食你一般用啥器材拍
俺三星自带的美食拍照功能[灵光一闪]如果 手机 上有这个功能你可以直接使用这个功能。如果你没有这个功能,也可以用选择性对焦,把周围的虚化直把吃的留着就OK
Ⅱ 摄影器材到底怎么选怎么组合才合理
第一、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决定拍摄题材,这样可以确定自己要购买的器材种类。比如说喜欢拍风光旅游、新闻扫街等可以买尼康,因为影调锐利,动态范围大,反差比较拉得开。如酷爱拍人像,那就可以从佳能里面去挑选。
第二、购买镜头原则:如果非常酷爱摄影,照片经常需要放大,对成像质量有很高要求的那就必须一步到位买大三元镜头,每一个焦段尽量不要重合,这样不但节约开支,关键是出门比较轻便。
第三、在机型挑选方面,一般非常喜欢摄影的发烧友买高档机身,爱好者买中档机身;但除了专业记者或影楼使用者外,不要买中低档相机和顶级机身。我好友10年前买了佳能大马3顶级相机,对焦极其迅速,曝光宽容度大,连拍的快门声让人心醉,但由于相机硕大,尤其是分量过于沉重,尽管这是一台全天候、经得起各种冲锋陷阵考验的专业相机,但对绝大多数影友来说去高山雪原、可可西里无人区那种地方,毕竟是一生都难碰到的,绝大多数时间和场合都是在城市或附近省份拍摄,拿着顶级机身过于沉重,明显成为负担。
第四、相机品牌的选择:应以尼康、佳能、索尼或富士为宜。
第五、全幅与半幅的选择:如果是一般爱好者用半幅传感器够了,如果对照片素质和放大有较高的要求,或为今后创作留下余地,或经济上没问题,那就购买全画幅单反相机。然后可以配备一台半幅或一英寸随身携带便携小相机,用于平时上下班途中或一般外出,随时抓拍使用。综上所述,一般以中高档相身,专业镜头;一步到位,逐步配齐是摄影器材的配置原则。
以上就是小编今天给大家整理发布的关于“摄影器材到底怎么选? 怎么组合才合理?”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内容,尽请关注青藤资讯。
Ⅲ 旅拍带三角架还是独角架
严谨的做法最好带三脚架,特别对于拍摄风光片尤其重要,能让相机长时间保持稳定。
旅拍分的话, 旅游 拍摄,本身 旅游 就是去玩,顺带拍摄,设备本身应当轻装上阵!三脚架有些繁重、笨重,我感觉还是独脚架好一些!
不过旅拍也分是视频还是照片,照片的话除非某些特定拍摄需要用到脚架,三脚架有很稳定的关系,可以拍摄夜景等神奇的风景拍摄,但是对于不拍夜景的话,三脚架还是独脚架都是多余的,准备好机身加镜头就可以了!
我一直认为题主是打算视频旅拍,视频旅拍我更不推荐三脚架了,三脚架只能固定一个地方拍摄,如果需要更换地方,就需要搬着三脚架跑来跑去,很是麻烦!倒不如一个独脚架来的方便了!很多视频拍摄团队要么就是电子稳定器,要么就是独脚架拍摄,独脚架虽然看起来没有那么稳,但是依靠在身上的情况下也是能够保证画面的稳固!
你好,旅拍,也分为很多种的了。而且,在职业摄影师领域旅拍是指旅行拍摄人像吧?貌似旅拍并不是指单纯的拍摄风景和人文的了。
如果主要的目的就是拍摄风光,那么,三脚架肯定是必不可少的了
其实,八爪鱼才是旅行的必备工具
关于你的问题,我笼统的回答一下:
一、何谓笼统回答呢?
2,风光摄影爱好者,风光摄影发烧友的旅行拍摄,也是旅拍。
1和2,就当成一码事了。
二、如果只是去城市,观光旅行的这种
我个人,觉得,带一个八爪鱼就好了。
没有必要带三脚架和独脚架的了。
八爪鱼真的是最好的了。
有时候,还要带好几个八爪鱼。
三、如果是有目的性的拍摄城市夜景
这种,还是带一个三脚架比较好。
至于说具体哪一种三脚架,要看你具体拍摄什么样的城市夜景了。
四、如果是有明确目的拍摄自然风光
这种,也是要带上三脚架的了。
尤其是专门参加的风光摄影旅行团。
总之,独脚架其实现在没啥用处的了。
在早年,防抖不行的,高感不行的时候,独脚架的用处确实蛮大的。
但是,现在的数码相机或者镜头,防抖都很不错了,高感也很好了,说实话,独脚架真的被淘汰了。
只是,如果你确实买了一个没有防抖的70-200mm镜头,那么,独脚架还是有一定用处的了。
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搞清楚三脚架和独脚架都具备那些功能。
三脚架,顾名思义就是能稳稳当当的架在某个地方,拍摄你想要的镜头;还可以通过延时拍摄把你自己也一起拍摄进去。另外,对于独自拍摄,需要制作视频的人来说就非它莫属了。
独脚架,固定作用自然不如三脚架了,但便于手持,边走边拍(最好加稳定器效果更好),伸缩杆的独脚架也便于携带。所以个人认为,外出旅行拍摄,不打算制作视频的话 ,还是携带独脚架方便点。
以上观点欢迎点评。
作为一名摄像师,我觉得应该带三脚架,
拍视频稳,不会出现晃动,而且方便携带,
独脚架个人觉得拍出来的视频怎么都会有一点晃动,
各有各的好处 三脚架稳 就是拍视频移动的时候不方便
独脚架拍视频的时候移动很方便。
各有千秋,看你去哪了,需要长时间拍摄的建议带三脚架,都不重,建议都带上。
旅拍以轻便为主,当然还要看你用哪些器材,印迹有款独脚架不错,你可以了解下,微单的话他下面打开可以当三脚架的
楼主您好!
分享一下个人经验,就旅拍来说,如果不是自驾游或者体能非常好,尽可能的做到设备便携,轻巧是非常重要的,就这一点来说,材质相同的独脚架肯定优于三脚架(迷你的除外哈),爬个山,徒个步还可以当手杖用,但就稳定性而言独脚架完全就不及三脚架了。
旅拍过程中,如果带的是单反,并且还是一位数旗舰级别的,光线充足时作为辅助支撑拍摄常规记录图片是很好用的,特别是使用长焦镜头时,比全程手持轻松,也可以极大提高成片率,但当你要拍摄慢门长曝光创意图片或夜间使用低感光度拍摄纯净图片,拍摄微距时,独脚架劣势就极为凸显了,三脚架优势就得以体现;如果携带的是轻巧的微单,本人曾经亲测过使用独脚架拍慢门,使用的是同样轻巧广角和标头,可以拍,但成片率不高,使用微单稍大一点的镜头或长焦,同样让人抓狂!
综上所述,个人的使用习惯为:
独脚架-会议跟拍,宴会现场跟拍,晚会跟拍,不进行慢门创作的风景拍摄(夜间要配合高感光度拍摄)时使用,即强调机动灵活。(下部带三架支架的独脚架,可拆分成小型三架放在岩石,栏杆等平台使用,但某些环境下仍然受限)
三脚架-风景拍摄(日景,夜景,慢门),微距,商品拍摄时必带。
希望本人的一些使用经验对楼主能有所参考!
希望我的回答会帮助到你
其实 旅游 中真正能用上三脚架的机会并不多。
理由有二:一、在 旅游 旺季,风景区都是人满为患,而且时间安排也很紧凑,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就无法发挥三脚架的优势。二、许多情况下不适合使用三脚架,比如山坡上、水面上或者行进当中。这时候三脚架只能成为负担和累赘。
相比之下,独脚架就要轻便实用得多,但多数人都不具备独脚架。据我的经验,只带一只微型三脚钳,到景区后花几元钱买一根最便宜的拐杖,把三脚钳固定在拐杖手柄上,就成了一只简易的独脚架。要用时将拐杖抵住地面、山石或其它物体,就可以平稳地拍摄了。并且,在出发前所有器材都要按程序操作一遍,以确定它们能正常发挥作用。
Ⅳ 异域旅拍人像技巧
导语:在我们满世界游历时,有许许多多令人难以忘怀的当地人面孔。他们或者热情或者茫然,或者专注或者虔诚,我们怎么用手中的器材去凝固,让他们成为我们旅途记忆中的永恒?
带上佳能EOS 5D MARK III,和最常用的EF 16-35mm f/4L IS USM、EF 70-200mm F4L USM、 EF 50mm F/1.8II,走过不同的国家,记录那些难忘的面孔。
问题1、偷拍还是摆拍?
在拍摄人文照片时,我们有的时候碍于心中的“不好意思”,会错失好多精彩的纪实场景。所以,我们是该选择不经意的偷拍还是与人沟通后的摆拍呢?
偷拍时须预先构好图,设定好相机的对焦点和参数――我更习惯用的是系统的评价测光,半按快门锁定曝光,光圈优先保证足够景深,然后只要考虑的是曝光补偿一个问题。然后举起相机快速对焦后就拍摄,通常这么1秒的时间,拍摄对象不会察觉。一开始可以尝试用长焦镜头,比如EF 70-200mm F4L USM,在长焦头当中非常轻巧容易举起,在远处的拍摄对象完全没有察觉,此时拍摄对象的表情非常自然。尼泊尔,晨光中的小女孩。
EOS 5D MARK III f/4.0 1/500s iso100 焦距138mm 镜头EF 70-200 F4L IS USM
如果被偷拍对象察觉,他们的表情肯定会有瞬间惊讶,但不要退缩,大胆地把这个表情也记录下来吧!只是,别忘了给他个大大的笑脸哦!用中焦纳入前景。尼泊尔,神庙里的'妇女。
EOS 5D MARK III f/2.0 1/500s iso100 焦距50mm 镜头EF 50 F1.8II
摆拍时沟通才是重点――要想收获笑脸,就该先付出笑脸。尼泊尔,看到两父子坐在自家电话铺的台阶上玩得正开心,我走过去微笑地请求他们让我拍张照片。
EOS 5D MARK III f/4.0 1/125s iso125 焦距17mm 镜头EF 16-35 F2.8L II USM
记住在拍摄完成后,请把拍摄好的照片给他们看。5D MARK III的屏幕色彩饱和而自然,更容易收获被摄者满足的笑容。
问题2、如何用色彩烘托气氛,体现不同个体的心理特点?
色彩,或者我们更准确地称之为色相,本来就是画面中引起情绪波动的第一要素,暖色系热情与兴奋、而冷色系让人觉得平静与退缩。既然是旅拍,当然就不可能预先设定特定的要素,但热带国家的丰富色彩从不会让人失望。当你看到人物与所处这一个相契合时,别忘了把快速记录下来哦!尼泊尔卖萝卜的妇女穿着蓝色的上衣,倚在市场转角的脏兮兮的蓝色木门上,不费力叫卖,带着一种听天由命的天真。
EOS 5D MARK III f/5.6 1/200s iso800 焦距165mm 镜头EF 70-200 F4L IS USM
笑脸最好的陪衬是热烈的红色。在斯里兰卡的一个火车站里等车时,热情的当地小伙子们展现了这样的热情。与色彩有密切关联的是白平衡。我在拍摄时更多考虑的是整体画面的把握,设自动白平衡,把白平衡放心地交给它。
EOS 5D MARK III f/8.0 1/60s iso160 焦距50mm 镜头EF 50 F1.8II
问题3、如何运用前景和线条增加画面的层次感?
既然是纪实旅拍,我们会更加强调故事性。在这个画面中如果我只使用长焦,聚焦在拿着小瓶子的老者身上,所能交代的环境元素当然没那么多。于是我退后一些,用标头我把老人所处的环境也纳入其中:这是个有地台的店面较大的药剂店的,从黑色的木栏杆向外的一面没有受到光得知拍摄的时间是晚上,老者在灯下封装药剂。
EOS 5D MARK III f/1.8 1/160s iso800 焦距50mm 镜头EF 50 F1.8II
商铺老板从门口伸出脑袋张望。木雕的门柱的平行线和地面的斜线画面分成几个面,各个面之间有色彩上的呼应,也由于光影不同而并不重复。
EOS 5D MARK III f/2.2 1/1250s iso800 焦距50mm 镜头EF 50 F1.8II
问题4、如何体现人物(环境)的动态?
这个问题似乎不能给出一个标准的数据,体现运动轨迹,留下大部分的细节。所以,合理的快门时间配合相机的Tv档来使用。尼泊尔的打铁老人:1/160S的快门速度,让画面整体保持不动而只让右后敲打的动作有所体现。
EOS 5D MARK III f/2.2 1/160s iso800 焦距50mm 镜头EF 50 F1.8II
坐火车时,火车的车窗像个大屏幕,上演着屏幕内外不同的剧情。在摇晃的车厢中,我们可以开启相机内的防抖功能。用1/200S较快的快门速度来保持焦点的清晰,以迎面来车的相对速度来体现动感。车窗内外的光比很大,要看自己的拍摄对象去合理选择测光点。
EOS 5D MARK III f/1.8 1/200s iso800 焦距50mm 镜头EF 50 F1.8II
旅行中如何拍摄到有特色的当地人?其实还是与自己如何熟练利用自己的器材的优点最有关系。此外,良好的沟通交流、多练习对光位、色彩的敏感度、多点练习构图,也非常重要哦!
Ⅳ 经常使用的摄影器材包括哪些
1、镜头
这个是广大摄影爱好者又爱又恨的东西,随着品牌单反厂家的不断升级换代,它的更新速度也是相当快的。而且原装镜头的价格也不菲,是追求器材的那些“器材党”永远也没法满足的东西;
2、相机滤镜
相机滤镜就是安装在相机镜头前用于过滤自然光的附加镜头。
3、引闪器
除了闪光灯外,还有一个东西作用也相当。引闪器,原装的价格自然是不低,但是又不愿意淘二手的,怎么办?其实也不难解决,找个国产的,不但是全新的价格也是非常适中,很适合摄影爱好者收藏。质量也相当过硬的。
4、定时快门遥控
定时快门遥控器一般用于延时拍摄。
a) 自动定时器——可设置延迟时间、曝光时间、间隔时间和拍摄数量。.
b) 支持手动释放快门——即使启动定时器,也可手动拍摄。.
c) 精确定时能以1秒为单位设置时间,从1秒到99小时59分59秒都可以。
d) 支持手动曝光、BULB、间隔定时、自动连续对焦、单张连拍(快门优先)
5、机身镜头盖
相机镜头防尘盖也是必不可少的。当然,这个在配件中也是有的。但是用的时间长了,难免出现破损、松口的现象。镜头盖最重要的作用就是用于保护镜头,防止灰尘进入,使镜头的使用寿命、拍摄效果达到最佳状态。这个东西一般都不贵,摄影爱好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相机型号来储备。
6、TTL线
TTL线也叫做闪光灯离机连接线。这个需要配和引闪器一起工作。
7、快门线
它是家庭聚会、外出游玩必备的单品。相比而言,无线快门更加方便、实用。有线快门也是自拍利器
(5)旅拍中的器材怎么使用扩展阅读
范围
摄影器材的范围很广,除了大家熟知的照相机以外,主要包含各种变焦镜头、定焦镜头、闪光灯、各种用途滤色镜、相机包、照相机脚架、影室闪光灯、柔光箱、各种灯架、反光板、反光伞、外拍灯、摄像灯、石英灯、镜头盖、遮光罩、三脚架、独脚架、相机清洁用具、快门线等等,还包含上述器材的附件等。
传统摄影器材还包含暗房用的印相机、放大机、安全灯、上光机、恒温盘、定时器等等。
彩扩机、打印机等同属于摄影器材。
现在数码照相机已经把摄影和摄像融为一体,所以又称为更加广泛的影像器材,包含了摄影与摄像两大阵容。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摄影器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