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望远镜是选择大目镜好还是小目镜好
相同口径、倍率和光学构型(如保罗棱镜/屋脊棱镜)下,大目镜好。
大部分望远镜的目镜其接目镜片直径与其可用视场大小有关——现状下当然不排除鱼目混珠的——基本可以认为,大的接目镜片就代表了宽的可用视场。而望远镜的系统视场大小等于目镜视场/倍率,所以大视场目镜使镜子整体最终得到大的可用视场。
图中可见,SW目镜的接目镜片直径是PL目镜的4倍以上。SW目镜的视场大小、出瞳距离和衬度、畸变等指标也都完胜PL目镜。实际使用体验中,SW视野宽广,锐度和舒适度等都完胜。
当然,它的价格也完胜PL目镜。
2. 为什么大部分人喜欢用单反目镜而不用液晶屏幕
我认为可以更好的提高稳定性,用双手端着拍,然后再眼睛贴着目镜拍,肯定是后者稳定性更强,三定支撑稳定性更高!
3. 天文望远镜用普通目镜和电子目镜看哪个好
这两个用途完全不同,目镜是目视用的,电子目镜其实就是个摄像头,可以用来拍摄,但只能在电脑屏幕上看,不能用肉眼观看。叫电子目镜的,一般都是低端产品,大多是用网络摄像头改造的。
4. 目镜的特征
1.目镜的标记 目镜上刻有如下标记:目镜类别、放大率。例如10×平场目镜刻有p10×;p即表示平场目镜,10×为放大率,一般惠更斯目镜不刻标记。
2.目镜的放大倍数 目镜放大倍数是有规定的。目镜的作用是把物镜放大的实像(中间像)再放大一遍,并把物像映入观察者的眼中,实质上目镜就是一个放大镜。已知显微镜的分辨率能力是由物镜的数值孔径所决定的,而目镜只是起放大作用。因此,对于物镜不能分辨出的结构,目镜放的再大,也仍然不能分辨出。
由于不同系列目镜光学设计不同,所以不能混用。
观测用的目镜依其焦距来区分其放大倍率,目镜的焦距愈长,数字愈多其放大倍率愈小,视野也就愈大。
一般而言40毫米以上,称之为低倍目镜,适合观测星云、星团、彗星等微光、暗淡天体。
25毫米—12毫米,称之为中倍目镜,适合观测月面、行星、双星及明亮星云内部。
12毫米—4毫米称之为高倍目镜,适合观测月面细部坑洞、行星表面、双星等。
对于各种不同的天体,要依不同对象选择不同焦距的目镜,一般市售望远镜均附有二三个目镜,分为中、高、低(如12毫米,6毫米,25毫米)或是中、高倍(如18毫米,6毫米)配备。建议倘若有机会应另外添购40毫米长焦专用低倍目镜,它们在观看星云、星团时效果特别地好。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普通目镜的规格是24.5毫米,另外还有3种”大头”目镜的规格是31.7毫米、36.4毫米、50.8毫米,直径变大使目镜玻璃也变大,观看起来就像看大屏幕的电视一样。
5. 望远镜是选择大目镜好还是小目镜好
目镜大观看起来舒服很多,另外从光学的角度说,目镜大的镜子
,进入瞳孔光线会多,通光率高,清晰度也高。在市面上,中低端镜子多为小目镜
,高端及顶级镜子都是大目镜。
所以选择大目镜最好。
6. 本人,想购置一个倍数较小的天文望远镜目镜。请问广角目镜和普通的小倍数目镜区别大吗有什么好推荐
如果你的望远镜质量较好,可以购置1个广角目镜,可以扩大视场,目视看到的范围更大。视场通常要增加20%左右。反之,望远镜质量不好,其视场边缘像质就很差,用上广角目镜反而影响观测效果。在官方网站《中国天文科普网》-“天之文论坛”上,在谷歌、雅虎、网络、新浪。。。搜索中打入“可用支票和信用卡的望远镜商店”,或者“上过电视的望远镜商店”,或者“上海博冠望远镜商店”或者打上海114,都能找到该店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