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轴承铸造 > 拍照静物用什么器材

拍照静物用什么器材

发布时间:2023-01-13 22:15:04

Ⅰ 静物拍摄都需要哪些器材

导语:静物摄影是很大的一个门类,而且和其他摄影题材相比很有自己的特点。那大家知道静物拍摄都需要哪些器材吗?下面就由我来告诉大家吧!

静物拍摄都需要哪些器材

静物摄影是很大的一个门类,而且和其他摄影题材相比很有自己的特点。所以说到静物摄影需要的器材,当然也是一个很大的话题。

从理论上来说,摄影只需要两样东西:光和相机。 拍摄静物同样如此。在自然光线下拍摄,我们只需要有一台相机就可以。这和其他摄影没什么区别。最典型的就是比如拍美食,一般大多都在自然光下进行。

除了自然光拍摄之外,静物摄影也经常会在人造光环境下进行。这正是静物摄影的特点之一。谈到人造光环境,就要涉及到更多的器材话题了。

首先,我们当然需要光线。无论是热靴闪光灯、摄影灯或LED灯管都可以使用。甚至有时候普通的灯泡都可以。但是一般不会使用荧光灯管,因为这种光线的带有绿色色偏,而且非常难处理。

如果你希望进行严肃的静物摄影,那么的专业的灯光就是应该考虑的。具体的灯具和数量要根据你的预算和需求确定。

如果你想拍摄那种没有背景画面的产品照,那么还需要一个带无缝背景的静物台。无论是自己DIY或在器材店购买都可以。

为了保证得到高质量的.照片,一支稳固的三脚架是很有必要的。

除了这些基本配置,在静物摄影中你还会用到各种小工具。比如反光板、遮光板、A字夹、皮筋等等。这些小东西可以让你的工作更顺利。好消息是这些东西大部分用我们日常普通的家庭用品就足够了。

最后,真正决定一张静物照片是否精彩的,是你独一无二的创意。

Ⅱ 日常生活中静物摄影技巧

导语:作为一名静物摄影师,拍下静物的过程是一种享受,从触摸、观察、放置、再到拍摄,我就像是一个强权在握的导演,每一步都会小心翼翼地去执行,因为害怕稍不注意就会错失它们自身的某个闪光点,下面小白你就来带大家一起来看看日常生活中静物拍摄技巧有哪些。

日常生活中静物摄影技巧

在器材方面,我使用的EOS 750D,虽然这只是一款入门级的单反,但在静物拍摄的使用过程中,这款机型的拍摄能力还是可圈可点的。特别是EOS 750D有Wi-Fi和NFC近场通信功能,所以我可以通过手机和相机连接,利用手机充当快门线,拍摄非常方便。下面我将从画面的布局、色彩的搭配、光源的选择、景深的控制这四点来分享一些静物摄影的拍摄心得也希望能帮到大家,把我们日常生活中看似不起眼的日常用品拍出满满的格调。

合理的画面布局

每一个物体都有它自身存在的特性。在拿起相机之前,我们可以先仔细观察面前这个即将被摄取的物体,从外观到本质。这样一来,就能够根据静物自身拥有的气场来决定画面的布局。准备好相关的辅助道具后,就可以开始构思画面的搭配细节了。搭配物与主体物的`摆放位置也十分重要,需要遵循一定的线性规律来进行摆放,而日常拍摄静物常用的有以下几种布局方法:点线结构、“S”型结构、平行线结构、交叉线结构、开放式结构等等。这几种构图方法基本都遵循了黄金分割的方法,将正副画面以合理的比例进行分割,使的画面内容丰富但不杂乱,同时主体能够得到突出。

两个木盘搭配物的摆放线条与两个酒瓶的摆放线条形成了交叉线。这就是上文我们提到过的“交叉线结构”。画面前景背景主次有序,一幅画面中融入多个元素仍保持整洁的整体感。

而这张,采用了点线结构法,条形面包与刀叉的摆放方向形成了交叉线,并在其中包容下了主体食物圆盘,巧妙地成为了视觉中心点。

巧妙的色彩的搭配

对摄影画面的色彩进行布局时,就像在玩一场场游戏,有趣又刺激,你可要多动动心机。依附于对静物本身的细致观察之后,就可以很容易地确定画面的色彩及调性。色彩的搭配分两大类:对比色调与同色系色调。你可以选择让色彩对比鲜明一些,显得一切都性情盎然;也可以使色调统一,也许可以制造出一尘不染的画面感。

对比色色调让画面充满活力。以上这张照片就遵循了对比色调,新鲜的绿色蔬菜上堆积了红色的番茄,红色与绿色的碰撞充满活力,是不是一看到就食欲大增呢?动机如此明确的对比色调,让画面秀色可餐。再来看看色调统一的画面带来的效果。

同色系色调让画面和谐统一。看看上面这样示意图,白与蓝这两个颜色几乎霸占整个画面,画面色调和谐统一,清新简洁。对于同色系的色彩搭配可详见色卡,相近的2-3个色相可配置在一张画面中。但有一点要注意的是,搭配物的色彩饱和度要低于主体物的色彩,因为饱和度过高的色彩很容易在画面中凸显,搭配道具时不要抢了主体物的风头。

合理的利用光源

光线对于一张好照片来说至关重要。无论是使用室内光源还是室内光源,光线的软硬程度、强弱、方位,还有主光与辅光的光比控制,这都需要由你来精心策划。从光源的大类上来说,可以分为硬广光源及软光光源。硬光光源可以打造出光线对比强烈的画面,使静物轮廓分明,画面的亮部及暗部对比明显;软光光源十分细腻,能够让物体的明暗面都完美地结合而展现,画面更加柔和,采用这种光源时,我们可以采用反光板进行配合,减少光比。采用何种光源,也要针对所拍摄的物体而区分对待。

上面这张照片使用了碗口灯置于前测光光位,碗口灯可以制造出硬光光源。硬光的可塑性强,竹帘放置在光源前方,改变了光的形状。你也可以手工制作一些别的形状,类似窗户的“十”字形,这也是光线造型中常用到的方式。还要注意的是,光源的角度要足够低,才能拖出长长的影子。那么,如果是对比度弱的软光会为画面制造出怎样的效果呢?

这张照片是利用自然光光线拍摄而成的,画面的左侧是窗边。下午3-4点左右的太阳光线很柔和,倾斜地打入室内,这个时候很适合利用自然光线拍照。而用反光板为静物补光,以至于光线反差不会太大,从而得到一张对比度较小的高调画面。这样的软光源让整个画面显得柔美安静。

精准的景深控制

合理控制好景深,就能得到一张主次有别的好照片。景深是由焦距、光圈值、物距这三点来控制的。在静物拍摄中,景深浅而虚化效果明显的景深控制是比较合适的。使用长焦镜头或是大光圈都能够得到浅景深的画面,亦或是调整远景或是前景与清晰焦段的实际距离来制造虚化。这可以根据现场光源与实际物体大小来决定你以何种手段来得到浅景深的画面。

上图中这个可爱的粉色的天使形态的静物是一个移动电源,我为它制造了一个秘密花丛的环境。选用f3.2的大光圈使背景的花卉都虚化掉,背景满满的鲜花一点都不会抢去主体物的存在感,这样的浅景深让主体物尤为突出。如果你细心留意,可以看到画面左侧和右上侧有两片虚化掉的绿色色块,这是我为了营造丛林感,将两片树叶道具放置于镜头前方的。因为这两片树叶距离主体物所在的清晰范围更为远,所以虚化更加明显,这就是利用物距来制造虚化。

再来看这张食物图,使用了长焦进行拍摄,因为食物的体积不大,长焦构图范围小,也不会造成畸变。同时,浅景深很好的突显出了食物的肉感,也让远景的食物虚化掉,主体物尤为突出。

静物摄影是一种可以使自己身心放松的摄影方式,而且也相对容易完成。对于静物摄影的拍摄心得就分享到这里,其实再多的技巧也不如自己拿起相机去拍摄,在拍摄中摸索摄影的乐趣。还是希望大家能够细心观察,多多拍摄,从而更快地提升自己的拍摄能力。

Ⅲ 室内静物拍摄,用什么相机和镜头

拍微小的物体,可以用微距镜头。比如百微。
拍体积比较大的物体,可以用35定或者50定,也可以用24-70焦段的恒定光圈变焦镜头……这类镜头画质更高。
由于预算有限,只有不到1w的预算,所以,想把这些器材都配齐,有难度……
可以选择一部半幅机身,配一支与自己所拍摄的大多数题材相适应的镜头(比如拍摄微小物体的时候更多,那就选择一支微距镜头),等以后预算充足了,再去配齐其他的器材……
至于具体型号,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去选择……确定价格以后,在那个价位上的可选机身和镜头的型号就不多了,可以很容易做选择了。

Ⅳ 拍摄静物摄影都需要什么设备

00S 机器更硬朗一些 做工也不错 推荐D300S

买D90 不如 买D7000 , D7000现在各个方面都要超越D90。

有个问题你要搞明白 专业级的机器 指的不是成像质量 而是指机身质量。 总有人搞不清楚这个问题,总以为 专业级的机器 成像质量就会更好。 这个是概念错误。

专业级的机身 是说它的做工材料比较高级 比如专业机身可以有 防水滴 防尘效果更优秀 机身更坚固结实 耐低温 等等。。

我不建议你买 D300S 这个高不成低不就的玩意

在尼康里面选择的话 要么上全副D700 如果觉得超预算 想买非全副机 就买D7000

数码的东西 永远选新 不选旧, 越是新出的越先进 ,这是必然 跟手机一个道理。

成像效果你在网上是看不出来什么的 用的镜头不同 PS风格不同 光线环境不同 色差 对比 饱和等等都不同。 你怎么能比较出来成像质量? 再说 D90 和D300S 用的感光材料有什么不同? 怎么就会有人认为 D300S效果会好于D90呢? 。。。 无语

综上所述 建议你好好看看 D7000 现在卖得很好 而且普遍没反应有什么大问题。 至于镜头 不推荐你买适马 , 直接买原厂的。

非全副用50MM的镜头 焦距貌似很尴尬 说长不长 说短不短,这个就要看你个人习惯了。反正记住 要买原厂的 ,不要迷信 适马 龙腾 什么的, 网上网友们的照片也仅仅是做个参考,用同样的设备 有的人拍得就好 有的人的照片就很难看。 所以还是自己去店里 看看 哪个用着舒服就买哪个 。 这样最靠谱。

Ⅳ 喜欢拍摄的朋友,你们都用什么拍摄设备,能与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吗

我平时使用的拍照设备有这些:

一、手机 。理由如下:

二、单反、微单、胶片机

我拍的最多的也就是人像了,另外我不发烧器材,所以设备没有很贵也没有很丰富。满足使用就可以的那种。按购买先后顺序排列:

佳能80D 。镜头有适马17-70、18-300镜头,佳能40 2.8、10-22广角镜头,后来还买了一个85 1.8用。变焦主要是图了个拉近效果,40主要是觉得用来拍人还可以,广角主要用于外出 旅游 拍风景用,再后来买个85,也是为了拍人像用;

美能达X700 。镜头就一个MD 50 1.4,买这个胶片机一来是因为便宜,二来是因为有时候约拍需要用倒,三就是这个相机看着挺漂亮的,不仅可以拍照还可以用来做道具。胶片就是不能拍了之后立刻看到效果,得拿去冲扫才行,成本比数码高不少。

索尼A72 。镜头也是一个55 1.8,另外有时候出去拍照会借用朋友的135Art,因为我主要还是拍人像,所以后来的镜头都没有超广这种。而用了索尼相机之后,拍照的机会就少很多。这跟器材没关系,主要还是自己比较忙,只能周末时候去拍照。相机性能上来说,确实比之前的80D强,但胶片的那种特有的感觉,还是得胶片才行。

另外我由于剪辑水平一般,所以视频拍摄都是用手机没用相机干过,一般都是用手机拍摄出来,然后用手机做个卡点视频发到社交平台的。以上就是我的拍摄器材分享了,欢迎喜欢拍照或者拍视频的朋友一起互相交流哦!

相机及镜头:佳能5D3 EF70-200F/2.8L USM ll +EF16-35/2.8L USM lll+EF24/1.4L USM ll。

5D3虽然机型有点老,基本满足一般拍照,但是宽容度差,拍星空噪点多,只能拍1080P的视频,无翻转屏,拍视频太累,极其不方便,镜头都是感动公司的当家红圈,除了24定焦边缘成像差点,紫边明显外,其余都非常棒。

无人机:精灵4

笨重,包装盒庞大,每次外出都要像忍者神龟一样,背着个大壳,非常显眼,成为保安的眼中钉,经常被人拒之门外[尬笑]

脚架:捷信GT2541 马小路MT5L 马小路MT01

捷信2541,小巧便携,阻尼很好,雨中海边均使用过,8年了没什么毛病,可惜已经停产,成捷信为永恒的经典之作。马小路稍重,阻尼稍大,国货后来之秀,比较少用。

手机和稳定器:iPhone X Max pro512 大疆OSMO Mobile2

iPhone X Max pro手机颜色还原不错,视频可以拍4k60帧每秒,是目前我的主力视频拍摄机型,机内防抖功能不错,很多时候不用稳定器,直接手持就可以出片,视频素材可与Mac Book pro隔空投送共享,配合Final cut pro剪辑,非常方便,唯一缺点就是拍视频从暗处移动到高光时,过渡没那么自然,还有晩上拍摄有点吃力,不过拍一般发朋友圈的小视频绰绰有余。

从卡片机折腾到单反,其实最终使用最多,最方便的还是手机[呲牙][呲牙][呲牙]










接触摄影多年,摄影器材随着摄影技术的提升也发生了一些变化。简单分享下我的摄影器材。

1、初学期

刚学习摄影时,当初在一个同样喜欢摄影的学弟带领下购买了人生第一部单反相机佳能60D,并搭配“穷人三宝”之一的“小痰盂”EF 50mm f/1.8 STM镜头,就这样开启了我的摄影生涯。后来下半年配了一个两三百块的金钟CX-888三脚架拍摄慢门用。

2、发展期

后来,专注于拍摄人像和风光。就把“小痰盂”卖了,升级到了EF 50mm f1.4 USM。广角方面,直接一步到位(那时候第三代还没出)买了大三元16-35mm f/2.8L II USM。并且还丰富了一些摄影相关的配件,比如电子防潮箱、电子快门线、双肩摄影包等。

3、稳定期

随着摄影技术的提升,对器材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不到两年之内就慢慢地补足了自己所需的器材。

(1)机身

升级到了佳能5D3,一段时间内也不打算升级了,反正够用就行。其实主要还是穷,没有闲置资金去升级。

(2)镜头

补了长焦空白,买了“爱死小白兔”EF 70-200mm f/2.8L IS II USM。加上之前的两款镜头,基本涵盖了广角到长焦,满足我的拍摄需求了。

(3)三脚架&云台

三脚架升级到了Gitzo捷信登山者系列GT3542,云台搭配的是FLM孚勒姆 CB38FT-AII,快装板是FLM 孚勒姆 QRP50,这样的搭配非常的稳固,满足我拍摄城市、自然慢门风光的需求。另外,还配了马小路MT-01桌面便携三脚架。

(4)闪光灯&引闪器

有时候会拍一些静物和人像,有闪光灯方面的需求,就购买了永诺YN600EX-RT闪光灯以及永诺YN-E3-RT引闪器。

(5)滤镜

滤镜购买的是Lee李牌的系统,GND中灰软渐变镜0.6档和0.9档个一片,另外还配了一片Big Stopper 10档减光镜。滤镜架和转接环也是李牌的,100mm转82mm。去年将两块渐变镜给卖了,只保留了减光镜。

(6)配件

其他配件可能和拍摄时的相关度不大,但我认为还是自己需要的。例如干燥箱购买的是思锐 HC50,校色仪用的是红蜘蛛第4代,清洁套装买的是威高系列,另外还配置了简易拍摄台。

目前这些器材先这么用着,等自己技术再上一个台阶,或者有其他方面的拍摄需求,再补充或者升级器材。反正就那句话:摄影器材够用就行,升级器材前先升级你的技术。

我是JV视界,专注于摄影

欢迎关注与交流

现在所用的单反是佳能5D4,镜头目前只有一个EF 50mm F1.8 STM的人像镜头,拍摄一些静物也是很不错的。一般外出拍人像,街景都还是可以的,之前尝试拍过夜景,但是成像画质很一般了,没有广角镜头拍的好。

手机拍照的话,之前一直用iphone 6拍摄,不得不说苹果拍摄的画质还是很不错,但是夜景拍摄上,苹果还是有一定的欠缺,曝光不足,暗处失真,细节保留的不到位,都是需要不断升级的。

现在换了iPhone Xs Max,照片的画质和锐度都有了很大一部分的提升,苹果原生相机的强大,是国内一些手机品牌不能媲美的,纵览小米、OPPO、华为等,都虽然有专业模式拍摄,整体的感觉上来说,个人还是比较喜欢苹果的相机拍摄。

下面是我之前拍摄的一些照片,希望能和大家一起分享,提升拍摄的不足。

1DX、5Dsr各一个,35F2,50F1.2,100F2.8,1635三代,2470一代,70200F2.8二代,死马150600s

佳能单反5D4,镜头16-35mm2.8,50mm1.4 24-70mm2.8,70-200mm2.8

我用的是尼康D5相机,24--70和70--200的两支镜头。

个人觉得,如果喜欢拍摄,摄影技术好用什么设备都能拍出好看的图片;

我一般都是用手机拍摄的,手机像素要高,不然也会影响效果的。

5d4机身,24-70和70-200两个头,够用了

我的设备:尼康D850+60微+105微+24-70,富士xt30。买玩具,得挑自己喜欢的0

Ⅵ 拍摄需要什么设备 需要详细点的

拍摄需要如下设备:
1、照相机,最佳选择是数码单反相机。
2、存储卡,用来存储拍摄信息。
3、闪光灯及灯组,用来补光。
4、三脚架,用来稳定相机拍摄。
5、小型摄影棚,用来拍摄静物。

Ⅶ 拍摄静物需要什么器材

像机、三脚架、反光板、背景架、摄影灯、还有背景纸、背景板、蓝龄胶等,根据拍的物体不同所需要的背景板、背景纸和物品也不一样,学习初期我们这边都有配置这些东西,后期自己拍照的时候,要按照自己的需要来;

Ⅷ 各种类型静物摄影小窍门

导语:五花八门的商品是很难用同一的技术和方法来处理的,每一类商品都有其特点,摄影技巧 要拍摄好,必须仔细研究商品的外形、质地及用途,根据广告的创意要求,确定好拍摄器材,给出最佳的布光和构图,并在拍摄过程中进行严格的技术控制,才能取得完美的效果。

各种类型静物摄影小窍门

吸光、反光和透明物体

如果按物体对光线的作用性质来分类,那么所有的物体可分成三大类,这就是吸光物体、反光物体和透明物体。在广告摄影中,掌握这三类物体的拍摄技巧是最为基本和重要的。

1.吸光物体

吸光物体是最常见的物体,像木制品、纺织品、纤维制品及大部分塑料制品等都属于吸光物体。吸光物体的最大特点是在光线投射下会形成完整的明暗层次,其中,最亮的高光部分显示了光源的颜色;明亮部分显示了物体本身的颜色和光源颜色对其的影响;亮部和暗部的交界部分,最能显示物体的表面纹理和质感;暗部则几乎没什么显示。

广告摄影中,对吸光物体的布光较为灵活多样。表面粗糙的物体,如粗陶制品等,一般采用侧光照明来显示其表面质感。表面光滑的物体,如部分塑料制品和表面上过油漆的物体等,一般都有光泽,会反射少量定向光线,所以宜用大面积光源来照明,布光时,要注意光源的形状,因为这类物体的高光部分能将光源的形状反映出来。

2.反光物体

反光物体主要有银器、电镀制品和搪瓷制品等,它的最大特点是对光线有强烈的反射作用,它一般不会出现柔和的明暗过渡现象。

反光物体布光一般采用经过散射的大面积光源。布光的关键是把握好光源的外形和照明位置,反光物体的高光部分会像镜子一样反映出光源的形状。由于反光物体容易缺少丰富的明暗层次变化,所以,可将一些灰色或深黑色的反光板或吸光板放置在这类物体旁,让物体反射出这些色块,以增添物体的厚实感,改善表现效果。

对形状和体积特别复杂的反光物体,布光时需要采取复杂的措施,最常用的是“包围法布光”。“包围法布光”是指除了照相机镜头开孔之外,用一个亮棚将被摄物体包围起来,然后再在亮棚的外边进行布光。“包围法布光”所用的亮棚可以用白纸或白色织物做成,用透明的支架,如有机玻璃棒或尼龙绳等加以固定。用“包围法布光”时亮棚的设计布置是多样的,但有一点应明确,反光物体会像镜子一样毫不保留地将周围的一切反射回去,亮棚稍有缺陷,就会在被摄物体上显示出来。

3.透明物体

透明物体主要指各种玻璃制品和部分塑料器皿等,它的最大特点是能让光线穿透其内部。

拍摄透明物体时,表现物体的透明感并不困难,不管背景是深是浅,它总会透过去;但是,对于透明物体光亮感的表现,就要利用反射,使之产生强烈的“高光”反光,透明物体的形状则利用光的折射来达到预期效果。如果按常规给透明物体照明,如用 45°侧光照明,拍摄的效果并不好,此时,大部分光线会透过物体,只有一小部分被反射,不管使用什么背景和色彩,透明物体只能隐约可见。对透明物体最好的表现手法是:在明亮的背景前,物体以黑色线条显现出来;或在深暗背景前,物体以浅色线条显现出来。

“明亮背景黑线条”的布光主要是利用照亮物体背景光线的折射效果。透明物体放在浅色背景前方足够的距离上,背景用一只聚光灯的圆形光来照明,光束不能照射到被摄物上,则背景反射的光线穿过透明物体,在物体的边缘通过折射形成黑色轮廓线条,线条的宽度正比于透明物体的厚度。改变光束的强度与直径可以得到不同的效果,光束的强度越强,直径越小,画面的反差就越强。画面的反差情况仅仅由聚光灯的强度与直径决定,是非常有利于拍摄时的控制。

“暗背景亮线条”的布光方法主要是利用光线在透明物体表面的反射现象。被摄体放在距深色背景较远的位置上,被摄体的后方放置两只散射光源,由两侧的侧逆光照明物体,使物体的边缘产生连续的反光。“暗背景亮线条”的布光特别有利于美化厚实的透明物体,但这种布光手法技术上不易掌握,需要不断调试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此外,在运用这种布光时,一定要彻底清洁透明物体,任何灰尘或污迹都会毫不客气地被显现出来。

拍摄透明物体,还应注意曝光控制,使用“明亮背景黑线条”方法时,用测光表对明亮的背景测光,然后按测得的测光数值增加1级曝光,这样既能保证背景明亮,又能保证物体轮廓线是黑色的。使用“暗背景亮线条”方法时,曝光量的确定较为复杂,此时,可测量18%标准灰板,以这个测光数值曝光,亮部会曝光过度形成白线条,而暗部也能保留适当的层次。

食品

食品是人类生活中最不可缺少的消费品,也是广告摄影最常见的拍摄题材。但有经验的摄影师都承认,食品是最难拍摄的物品之一。很多食品或菜肴在室内常温下放置一段时间后就会改变其色泽和质感,因此,摄影师必须在拍摄前做认真而细致的准备,待食品或菜肴烹调上桌后,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拍摄,才能保持其原始的色、香和味。

1.布光

拍摄食品的布光较少使用直射的硬光,而是使用仍带有一定方向性的柔光。柔光的柔软程度视食品的表面状况而定,若食品的表面较为粗糙,一般应使用光性稍硬的柔光;若食品的表面光滑,则要使用光性极软的柔光,这样,食品的质感得到最佳表现。布光时,要注意光照亮度是否均匀,对暗部要作适当补光,以免明暗反差过大。在需要用轮廓光勾画被摄体外形时,轮廓光也不宜太强,并要在泛光灯前加装蜂巢,以控制光域,不干扰主光。

2.选择餐具

食品通常用餐具来盛装,在选择餐具时要注意餐具的'形状、纹样及色调是否与食品谐调,要记住,食品是主,餐具是宾,绝不能喧宾夺主。

3.巧用替代品

有些食品或菜肴一上桌就会改变其初始状态,对此,有经验的摄影师会寻找一些逼真的替代品,如利用一些人工的材料模拟食品或菜肴的形状和质感做一些假的食品,以还原食品的最佳状态。典型的例子就是拍摄冰块,无论你拍摄得怎样迅速,冰块在灯光下的融化速度远远超过你的想象。因此,在拍摄带有冰块的食品画面时,摄影师一般选择一种由有机玻璃做成的假冰块。这样的冰块不仅拍摄效果逼真,而且不管你拍摄多少时间,也绝不会融化。此外,在拍摄冰淇淋时,用土豆泥染色代替冰淇淋,也可免除真品迅速溶化之忧。

4.其他技巧和经验

拍摄水果时,如果将水果用色素液体浸泡,它会显得更鲜艳。而如果将大部分水果涂上油,然后用干布打磨,则它的质感会更诱人。

拍摄啤酒时,在酒杯或酒瓶的外表喷上水雾,会使啤酒如同刚刚冷冻过。如果在啤酒里放些微量精盐,则会使啤酒产生美观的白色泡沫。

如果要拍摄热咖啡冒出热气的画面,采用化学方法效果会更好。具体方法是先在咖啡中加少量醋酸,然后滴几滴氨水,就可以产生逼真的烟雾了。

拍摄炸肉或香肠时,在其表面涂上油会增加其新鲜感。

拍摄蔬菜时,不妨将蔬菜用碱水泡洗一下,这样,更能显现出蔬菜鲜嫩的质感。

手表和首饰

手表和首饰是常见的日用品和装饰品,它们较为小巧,而且式样和种类较多,因此,拍好它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需要摄影师有非常专业的摄影技术和技巧。

1.合适的器材

由于手表和首饰通常较小,拍摄时要作近距摄影,因此,使用的器材应从近距摄影的角度来考虑。照相机以机背取景式的大片幅照相机为佳,大片幅照相机的蛇腹能作较大幅度的伸缩,给近距摄影带来许多方便。镜头一般选用中、长焦镜头和微距镜头。使用中、长焦镜头时,镜头与被摄体的最近对焦距离可稍大,布光较为方便。但如果对拍摄画面的质素要求非常高,则应选用微距镜头。

2.拍摄手法

拍摄手表和首饰通常采用两种手法:一是将手表和首饰作为主体单独构成画面;二是采用模特佩戴手表和首饰,以模特作陪衬来突出手表和首饰。

采用模特佩戴手表和首饰的手法拍摄时,模特(特别是模特佩戴首饰的身体部位)一定要美,否则,很难与手表或首饰相映成趣。用这种方法拍摄,一般在构图的景别上采用特写或大特写,在用光上一般采取控制光域,将手表或首饰区域光照稍亮,而手表或首饰以外的区域光照稍暗,以形成手表或首饰与模特间的影调明暗对比,尽可能地突出手表或首饰。

采用手表和首饰单独构成画面的手法拍摄时,首先要将手表或首饰摆放好。首饰通常很细小,摆放不容易,对于细小的首饰,一般是先将一枚细针用胶粘在首饰上,然后再将针固定在拍摄台面上,但在拍摄时要看不出粘接和针的痕迹。由于首饰的种类、质地繁杂,因此,很难有一定的布光规则,一般情况下,对金银首饰多用柔光照明,对多面的宝石则用直射光布光。布光时应注意首饰的质感能否得到很好地表现,首饰的每个面、每条棱线是否达到理想的明度等,若不够理想,要耐心地进行调整,直至有了完美的效果。

3.近距摄影的曝光补偿

如果使用大片幅照相机对手表和首饰进行近距摄影,由于蛇腹过分延伸,在拍摄时一般要进行曝光补偿。

时装

时装摄影最本质的目的就是用来推销流行服饰,但在表现手法上,它比其他摄影题材更具超前性。

1.器材

时装摄影的照相机一般以120和135照相机为主,120照相机在整体素质和灵活性方面有较好的兼顾;如果拍摄的照片不作高倍率放大,则使用135照相机会显得更灵便。镜头一般选用中、长焦镜头,这样有利模特形象的突出和背景虚化。在某些个性时装摄影中,有时也会采用广角镜头,以产生新颖、独特的视觉效果。

2.模特

时装摄影中,模特角色的重要性各有不同。在时装目录作品中,模特的作用只不过是显示服装,但是,在时装杂志的主题特辑中,模特的个人气质及外貌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摄影师必须根据广告创意和时装的特点,选择气质和形体合适的模特。在以形体的特定部位为中心的广告中,摄影师还必须特别注意模特的某些面部或体形特征,如头发、眼睛、耳朵、鼻子、手、指甲、脚、颈部和臀部等。

3.化妆

化妆是时装摄影中必须的步骤,它也是获取模特美貌的重要因素。化妆的类型除了同模特的气质、容貌和时装的风格有关外,还与布光方法有关。通常的高角度正面软光,具有良好的漫射特性,大多数的化妆技巧都与之适宜。但较硬、漫射较少的布光需要较平滑和柔和的化妆。完全的正面光平板而强烈,因此可采用浓而对比大的化妆。如果使用黑白胶卷,就要避免红色,因为红色在黑白影像中会变成黑色,此时,最好的代替品是棕色。

4.室内拍摄要点

时装摄影大多在摄影棚进行,摄影棚要足够大,这样便于布光和使用中、长焦镜头。为了能快速抓取模特的动作和神态,光源一般采用电子闪光灯。拍摄时,布光极为关键,布光不仅要表现出时装的色泽和质地,而且还要兼顾模特的光照效果。通常情况下,以软光作为主光。主光要有足够的亮度和光照面积,主光的光位一般要高于模特,这样光效才自然,另外,主光要与模特保持一定的距离,否则,容易引起模特光照不匀。辅光一般也采用软光,辅光除了改善暗部层次外,还要配合主光完善被摄体的造型。轮廓光要谨慎使用,只有在深色背景的情况下使用;如果是浅色背景,使用轮廓光反而会引起被摄体轮廓晕化。布光时,还不能忘记给模特布上眼神光,这会使模特显得炯炯有神和更加动人。

5.室外拍摄要点

如果选择在室外拍摄时装,那就没有摄影棚内拍摄这么方便,主要原因是室外的光线受气侯和时间的影响很大。一般情况下,要充分利用早晨或傍晚时的阳光拍摄,此时的光线最柔和,色彩也最丰富。中午的阳光一般不能用于拍摄,模特在顶光的照明下,眼窝、鼻梁下会产生浓重的投影,形象不佳。由于室外自然光不及摄影棚内人造光变化多,因此,在室外拍摄时要带上一、二只闪光灯和大型反光板,以在需要时调节光效。

室内人像

广告摄影中,模特与商品是密不可分的,在拍摄时一般采取两种方法,或以商品为主,或以模特为主。而以模特为主的画面大多在摄影棚内拍摄,因此,掌握一些室内人像摄影的基本技术与技巧很有必要。

1.器材

室内人像摄影相机的选择余地较大,根据拍摄需要,可选择大片幅的机背取景相机,也可选择中片幅的120相机或小片幅的135相机。一般来说,120相对照片质素和拍摄时的灵活性有较好的兼顾。若选择6×6片幅的120相机,应配以焦距为 80mm、150mm和250mm的常用镜头;若选择135相机,则最好配以焦距范围在80-200mm的镜头。80-135mm的镜头适合齐肩人像的拍摄,200mm的镜头则便于拍摄脸部特写。人像摄影中,长焦镜头的压缩效果可以使长脸或长鼻子的模特变得比原来更漂亮。

2.布光

一般情况下,主光要模拟阳光,从一个自然的角度照射过来,而其他光只能用于弥补阴影或修饰人物某些部位。主光将光和影投在脸上,给脸以形状、深度和个性。主光可从模特眼中反射过来的眼神光来表明它的存在,研究人像照片中的眼神光,就可以知道主光的形状(圆的或是方形的)、大小、位置以及使用什么光源来拍摄等。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人像摄影布光方法:

中心布光对拍摄有皱纹和暇疵的女性有效,因为它对皱纹和暇疵产生的阴影最少,皱纹和暇疵不显得突出。对戴眼镜的人一般也采用这种布光方法,因为它不会使镜框在眼睛上产生投影。这种布光对凹眼睛的人也非常适用。“中心布光”会使脸部变宽和变平,特别在使用长焦镜头时就更加明显,但它不适用于圆形的脸。

高布光 有时也称蝶形布光。因为这种布光法所形成的阴影在鼻子下面。“高布光”强调了两颊的美丽,特别适用于椭圆形脸的年轻女性。

环形布光 能显示出相当明显的瘦长

效果。注意不要让环碰到嘴唇。这种布光常用来矫正歪曲的鼻子或在脸上产生瘦长的效果。

伦布朗布光 以著名画家伦布朗命名的,也称“活动天窗布光”。因为画家在他工作室的房顶开了一个天窗让北光进来,这北光使他的许多模特在这个角度的光线下变得优美,特别是在鼻子另一侧产生钻石形的光。

分裂布光 可强调脸部的肌肤特征。因此在选用这种布光时,模特一定要有很好的皮肤。但如果想在照片上表现建筑工人或老人的性格特征,这种布光技巧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这种布光方式对丰满的脸也很适用,因为光和影的分隔会使脸大大变窄。

散光布光 是指给接近相机一侧的脸布光,它可使脸变宽。

限光布光 是指给远离相机一侧的脸布光,它可使脸变窄。

3.背景

无光的白色投射屏是很好的人像摄影背景,灯光离它越远,它就越暗。简单地增加被摄体与屏的距离,就能在同一背景上产生白色及不同色调的灰色,甚至还能产生黑色背景。有一种产生浅背景的方法,就是将一只灯放在模特身后低处,让它晕化四周。平整的窗帘和墙壁也经常用于充当背景。决不能将有图案的衣服衬在有图案的背景上,但有时可以使用其中的一个。

4.模特造型

将模特的一只肩膀朝照相机摆姿势,这样头就在画面上显得大一点。如果模特正对着照相机坐,她的肩膀就会显得宽而头显得小。模特的肘稍稍向外能使她在照片上显得平衡,头向前倾斜,同时颏对着抬高的肩膀有助于加强模特的个性。

5.服装

对浅色的高调主体,通常是穿着浅色的衣服站在白色或浅色的背景前拍摄。拍摄时增加1级曝光。对深肤色的低调主体,通常是在中间调至低调的衣服和背景下拍摄,拍摄时可减少一点曝光,以产生一种完全不同的情调。

6.常见的缺陷及其矫正

人像摄影的对象是千变万化的,有的拍摄对象形象完美,而有的拍摄对象却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陷。作为摄影师,不仅要将被摄者拍得神似,而且还要对被摄者的外形作适度美化,因此,掌握表1中的这些人像摄影中常见的缺陷及矫正方法是很有必要的。

建筑

建筑摄影的主要目的和功能是把建筑师精心设计的三维空间的建筑物,用二维空间的照片完美地表现出来,而且不失原设计的神韵。在当今社会,建筑师、业主、出版界和学术界等都愿意花巨额经费以获得质量优良的建筑摄影照片,因此,建筑摄影的实用价值比艺术价值更高。

1.器材

建筑摄影对影像的素质要求很高,必须要使用优良的器材才能做到这一点。照相机最好选用机背取景式的大片幅照相机,它既能保证影像的整体质量,又能很好地对透视、景深和形变进行控制。若没有大片幅照相机,也可采用中片幅照相机配合移位镜头 (PC镜头)来使用,但对透视和形变的校正能力会变差。建筑摄影镜头的使用范围较广,广角、标准和远摄镜头都有可能用到,但一般情况下,使用广角镜头较多。

2.光线

在建筑摄影中,光是至关重要的,对光的选择决定了建筑物线条的提炼、影调的配置和立体感的构成。拍摄建筑物,不可避免地要在实地进行,建筑物的光照几乎全部来自自然光,而自然光是不停地作变化的,因此,把握建筑物的最佳光照效果很重要。一般情况下,在建筑物正面呈45°角照射的阳光是拍摄建筑物的最佳光线。正面光会使建筑缺乏立体感,背面光会使建筑物影调过于深沉昏暗,无法表现细节。如果没有阳光照射,建筑物也会显得平淡而无生气。在白天光线都不理想的情况下,不妨考虑拍摄建筑物夜景,有时,夜景会有意想不到的奇特效果。

3.视点选择

建筑物的视点选择会影响到建筑物的走向、群体比例和阳光照射效果等在照片上的表现。对视点的选择,既要考虑建筑群体的整体性,又要考虑突出主要建筑物。在视点高低的选择上,视点高,透视深远,能较好地交待建筑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视点低,建筑物显得高大,有升腾感。

4.拍摄要点

从事建筑摄影时,以下几要点是必须要掌握的。

①无论使用大片幅照相机还是中、小片幅照相机,照相机都必须保持水平。从大片幅照相机的操作原理可知,如果胶片平面、镜头板平面和建筑物的垂直面平行,那么,所摄的建筑物才不会变形。对于前座和后座都能调整的大片幅照相机来说,做到这一点比较容易。但对普通的中、小片幅照相机来说,要做到建筑物不变形,则较为困难,这时,可采取三个相应的措施:保持照相机水平,从较远的距离拍摄建筑物,使建筑物都能摄入画面;在建筑物的对面找一个合适的高点,能在照相机保持水平的情况下把建筑物全部摄入画面;若确实没有退路或被摄建筑物周围没有高点,可先将照相机仰拍,在暗房放大或后期数码处理时再作校正。

②尽量靠近建筑物拍摄,这样一方面可以使建筑物在照片上显得比较宏伟高大,另一方面可以避免将建筑物顶上诸如水塔或烟囱之类的东西摄入画面。

③黑白摄影时,常用橙色或红色虑光镜,以改善天空的层次与影调;彩色摄影时,常用偏振镜来加深天空的色彩。

④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使用小光圈,以尽可能地扩展景深,提高清晰度;同时必须使用大型三脚架和快门线,最大程度地保持照相机的稳定。

Ⅸ 拍摄广告、静物摄影需要哪些器材

这正是静物摄影的特点之一。谈到人造光环境,就要涉及到更多的话题了回。 首先,我们答当然需要光线。无论是闪光灯、摄影灯或LED灯管都可以使用。甚至有时候普通的灯泡都可以。但是一般不会使用荧光灯管,因为荧 光灯的光线带有绿色,会产生偏色,而且非常难处理。 如果你希望进行广告、静物摄影,那么专业的灯光是必须考虑的。具体的灯具和数量根据预算和需求确定。 如果你想拍摄没有背景画面的产品作品,那么还需要一个带无缝背景的静物台。无论是自己DIY或在摄影器材店都可以买到。 为了保证得到高质量的摄影作品,一支稳固的三脚架是很有必要的。 除了上面提到这些基本配置,在广告、静物摄影中还会用到各种小工具。比如反光板、遮光板、A字夹、皮筋等等。这些扶住工具可以让你的工作更顺利。 最后,真正决定一张广告、静物作品是否精彩的,是你独一无二的创意。 文章出自:北京镜海摄影学校

阅读全文

与拍照静物用什么器材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加压泵机械密封如何更换 浏览:396
cad贱人工具箱设置命令 浏览:734
glk300怎么制冷 浏览:124
设备维修计入和固定资产哪个好 浏览:300
什么是流量阀门 浏览:981
腐植酸处理设备哪个好 浏览:872
老式机械钟值多少钱 浏览:358
管道阀门前后是指哪儿 浏览:499
东昇机械厂怎么样 浏览:812
轴承皮座怎么安装 浏览:671
轴承孔的螺丝怎么取下来 浏览:132
制冷站造价多少 浏览:798
超声波平底孔怎么检测 浏览:892
东莞宝强五金制品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194
机械进场费怎么算 浏览:555
机械损失是由什么造成的 浏览:675
工地上仪表算什么费用 浏览:917
比亚迪f0轴承传感器多少钱 浏览:91
阀门厂是做什么的图片 浏览:68
暖气放水阀门锈死 浏览: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