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有哪些
一、货币材料
货币材料即铸造货币所用的选材。一般而言,成为货币材料需满足这四个条件:价值较高、易于分割、易于保存、便于携带。
二、货币单位
货币单位是国家规定货币的名称。货币单位变现为国家规定的货币名称。在金属货币的条件下,需要确定货币单位名称和每一货币单位所包含的金属量。一旦规定了货币单位及其等分,就有了统一的价格标准,货币能更准确地发挥计价流通的作用。
三、通货种类
进入流通领域的货币被称为“通货”,通货可区分为本位币和辅币。
本位币是一国货币制度中的基本通货,它是国家法定的计价、结算货币单位,也称主币。如中国大陆唯一法定货币为人民币,所以这时我们也把人民币称为本币。
辅币,即辅助货币,是本位币单位以下的小额货币,主要用来辅助大面额货币的流通,供日常零星交易或找零之用。
辅币一般多为金属铸造的硬币,也有些纸制的纸币。
四、法偿能力
本位币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具有无限法偿能力,不管支付的金额有多大,债权人或者卖家都不能拒绝接受。而作为小额通货的辅币,在流通和支付过程中,超过了一定数量,债券人可以拒绝接受,因此辅币也称为“有限法偿”。
但是有些国家也会通过立法决定辅币和本币一样具有无限法偿能力,比如中国。
五、铸造发行程序
金融市场中规定的货币铸造发行的流通程序主要分为:金属货币的自由铸造、限制铸造、信用货币的分散发行与集中垄断发行。
自由铸造指公民有权用国家规定的货币材料,按照国家规定的货币单位在国家造币厂铸造货币,一般而言主币可以自由铸造(纸币除外);限制铸造指只能由国家铸造货币,辅币为限制铸造。
六、发行保障制度
货币发行准备制度是为约束货币发行规模、维护货币信用而制定的,要求货币发行者在发行货币时必须以某种金属或资产作为发行准备。
在金属货币制度下,货币发行以法律规定的贵金属作为发行准备;在现代信用货币制度下,各国货币发行准备制度的内容比较复杂,一般包括现金准备和证券准备两大类。
(1)铸造货币是以金属货币的什么为单位扩展阅读
货币制度是国家对货币的有关要素、货币流通的组织与管理等加以规定所形成的制度,完善的货币制度能够保证货币和货币流通的稳定,保障货币正常发挥各项职能。
依据货币制度作用的范围不同,货币制度包括国家货币制度、国际货币制度和区域性货币制度;根据货币的不同特性,货币制度分为金属货币制度和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
货币制度(monetary system),国家法律规定的货币流通的规则、结构和组织机构体系的总称。 货币制度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逐步产生和发展的,到近代形成比较规范的制度。
参考资料
网络-货币制度
⑵ 什么叫铸币为什么会演变成现在的纸币
铸币是指由国家铸造的具有一定形状、重量、成色和面值的金属货币。最初金属材料用作货币是以其原始条块形态进行的,每次使用时都要鉴定成色、核准重量并进行分割。为解决由此而带来的许多不便,后来大商人在金属条块上加盖印记、注明重量、成色,但因其信誉局限,运用范围不能扩展,于是便开始由国家统一铸造。
纸币相比较而言具有以下优点:
1、印刷纸币的成本比铸造金属货币的成本低;
2、避免了铸币在流通中的磨损,防止贵金属的无形流失;
3、可以避免因不法之徒切削或熔解金属而带来的流通不畅现象;
4、纸币比金属货币更容易保管,携带和运输。
应答时间:2021-10-19,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⑶ 什么是货币制度,它主要包括哪些基本内容
货币制度是国家对货币的有关要素、货币流通的组织与管理等加以规定所形成的制度,完善的货币制度能够保证货币和货币流通的稳定,保障货币正常发挥各项职能。
货币制度的主要内容
1、规定货币材料
规定货币材料就是规定币材的性质,确定不同的货币材料就形成不同的货币制度。但是哪种物品可以作为货币材料不是国家随心所欲指定的,而是对已经形成的客观现实在法律上加以肯定。目前各国都实行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对货币材料不再做明确规定。
2、规定货币单位
货币单位是货币本身的计量单位,规定货币单位包括两方面:一是规定货币单位的名称,二是规定货币单位的值。在金属货币制度条件下,货币单位的值是每个货币单位包含的货币金属重量和成色;
在信用货币尚未脱离金属货币制度条件下,货币单位的值是每个货币单位的含金量;在黄金非货币化后,确定货币单位的值表现为确定或维持本币的汇率。
3、规定流通中货币的种类
规定流通中货币的种类主要指规定主币和辅币,主币是一国的基本通货和法定价格标准,辅币是主币的等分,是小面额货币,主要用于小额交易支付。
金属货币制度下主币是用国家规定的货币材料按照国家规定的货币单位铸造的货币,辅币用贱金属并由国家垄断铸造;信用货币制度下,主币和辅币的发行权都集中于中央银行或政府指定机构。
4、规定货币法定支付偿还能力
货币法定支付偿还能力分为无限法偿和有限法偿。无限法偿指不论用于何种支付,不论支付数额有多大,对方均不得拒绝接受;有限法偿即在一次支付中有法定支付限额的限制,若超过限额,对方可以拒绝接受。
金属货币制度下,一般而言主币具有无限法偿能力,辅币则是有限法偿,在信用货币制度条件下,国家对各种货币形式支付能力的规定不是十分的明确和绝对。
5、规定货币铸造发行的流通程序
货币铸造发行的流通程序主要分为金属货币的自由铸造与限制铸造、信用货币的分散发行与集中垄断发行。自由铸造指公民有权用国家规定的货币材料,按照国家规定的货币单位在国家造币厂铸造铸币,一般而言主币可以自由铸造;
限制铸造指只能由国家铸造,辅币为限制铸造。信用货币分散发行指各商业银行可以自主发行,早期信用货币是分散发行,目前各国信用货币的发行权都集中于中央银行或指定机构。
6、规定货币发行准备制度
货币发行准备制度是为约束货币发行规模维护货币信用而制定的,要求货币发行者在发行货币时必须以某种金属或资产作为发行准备。
在金属货币制度下,货币发行以法律规定的贵金属作为发行准备,在现代信用货币制度下,各国货币发行准备制度的内容比较复杂,一般包括现金准备和证券准备两大类。
(3)铸造货币是以金属货币的什么为单位扩展阅读:
国际货币制度的内容
国际货币制度一般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1、国际储备资产的确定;
2、汇率制度的安排;
3、国际收支的调节方式。
国际货币制度是支配各国货币关系的规则以及国际间进行各种交易支付所依据的一套安排和惯例。理想的国际货币制度能够促进国际贸易和国际经济活动的发展,
保持国际货币秩序的稳定、提供足够的国际清偿能力并保持国际储备资产的信心、保证国际收支失衡得到有效而稳定的调节。迄今为止,国际货币制度经历了从国际金本位制到布雷顿森林体系再到牙买加体系的演变过程。
⑷ 在金属货币制度下,主币具有什么能力
具有私自熔化,自由铸造,超值铸造的性质辅币金属货币是指以金属作为货币材料,充当一般等价物的货币。人类文明史上出现的货币之一。金属货币所以能在流通使用中逐渐取代了自然物货币和其他商品货币,这是世界各国货币发展的必然趋势。货币最早是以足值的金属货币形式出现的。货币是用来衡量其他商品价值的尺码,商品价值有大小,这种量的差别应当在货币身上反映出来,金属作为单纯的物质来说,这一块和那一块往往是相同的,这种质的同一性,就使它们能够成为一个标准的尺码,而其他商品作货币就相形见绌了。
一、金属货币坚固耐磨,不易腐蚀,既便于流通,也适合于保存。因为货币既然作为交换媒介,就需要长久地在商品生产者中间流通,要经过无数人的手接触抚摸。有些人还把货币作为储藏手段,长期保存,以备不时之需,而布帛、粮食、茶砖,可可等商品货币就缺乏这种性能。
二、金属质地均匀,便于任意分割,分割后也可以再熔化后恢复原形,这一点特别适合于作货币。牛与牛之间有大小肥瘦之分,粮食与粮食,皮毛与皮毛之间也有质的差别,就是海贝、龟板也有大小不等的区别。而金属可以任意分割,只要重量相等,它们的价值就相等,用其来表示商品量的多少,既准确又方便,如果需要,还可以把小块金属熔化,重新铸成大块,恢复原先形状。这样就比布帛、禽畜、海贝、珠玉都优越得多。如果用绵羊作货币换盐,至少要买值一头羊的盐,因为羊是不能任意分割的,如果一分割,活羊就成了死羊,而且羊的每一部份肉的品质也是不相同的,布匹、皮革同样如此。自然货币海贝也不能一分为二,分开后就会失去了其原来的价值,所以文字学家才创造了“分贝”为“贫”这个字来。正因为金属货币具有上述种种优特点,因而在长期的市场交换中逐渐取代了实物货币和自然物货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