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熔模铸造中浇注完成后,一般铸造厂都是怎么样去除外壳的
敲打,也有用机械的,在供耐火材料的铸造厂见过,你网上搜一下,应该有的
㈡ 有哪位技术老师傅解释一下,精密铸造模壳内里粉层脱落是什么原因谢谢
1、考虑一下采用的粉料的超细粉含量,不要太多;
2、面层的干燥条件,一定要保证60%以上的高湿度;
3、二层的涂料粘度不要太高,与面层要良好润湿。
这个问题不难解决,你试试吧。
㈢ 高锰钢铸造起壳原因,如何解决
相信大部分的网友没有这方面的实践经验,所以建议你去查工程手册或去询问一下工厂的师傅。祝你成功!
㈣ 精密铸造产生的模壳废料如何处理
可以当筑路材料卖掉。另外,国内目前有废模壳回收再用的设备,不过不是很成熟,没有推广开来。
㈤ 五金铸造为什么会出现大量的漏壳模
在干燥温度,湿度都达标的情况下,五金铸造为什么会出现大量的漏壳模,问题不小,一般是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型壳制造问题,包括浆料配比,粉砂颗粒度质量比如粉尘是否太多,粉液比是否合适比如粉液比太小壳模强度一定不会太高,壳模层数根据铸件大小确定,每一层是否干燥才挂下一层保证足够的干燥时间,当然干燥温湿度也是很重要的,干燥不透的情况下匆忙进行下一层会很容易造成回溶。
2、加入的添加比如润湿剂、消泡剂、粉液比调节剂等腰合适,比如消泡剂和润湿剂一般0.1-0.2%太多也会导致浆料涂挂性能恶化,壳模强度下降,当然太少也达不到技术要求,对于要求壳模强度的可以适当使用粉液比调节剂T3,面层强度明显提高,原来2层面层工艺的可以改成一层。另外浆料长期放置会滋生细菌,导致浆料变质不好用吗,必须加入涂料卫士GERRM37,可以延长涂料使用寿命。
3、脱蜡这块主要是要注意温度压力和时间,不能损坏壳模。
4、壳模焙烧这块要注意的是温度和时间,温度太高也没必要,时间一般要保证40分钟到60分钟.
5、浇注前把壳模放好,每个壳模质检留有一定的间隙,底下最好买一些干砂。
6、为了脱壳容易可以适当加入一些壳模溃散剂B2093,特别是深孔和阀类铸件,清理模壳困难,加入壳模溃散剂后可以提高效率3-5倍,甚至更高。
以上几点做到,壳模强度高就不会发生跑火漏壳现象了。时间匆忙未及详谈,欢迎批评指正。
㈥ 压铸铝件常见不良现象有那些对应的解决方法是什么
1、常见的不良现象有:有产品表面起皱和起皱。
根据罗启全《压铸工艺及设备模具实用手册》第一章:
表面起皱:产品表面形成的不规则褶皱,主要出现在壁较薄的前段部分。
起皱:镶件附近的圆柱状部分,表面的皮膜出现起皱现象起皱的表面部分,根据发生状态有差异。
2、解决方法
根据罗启全《压铸工艺及设备模具实用手册》第一章:
表面起皱解决方法:排气彻底,清除多余的脱模剂。调整高速高压区的位置以防止溶液降温;
起皱解决方法:对模具进行预热,在设定的温度条件下进行生产是很重要的,将模具温度设定在适当的范围。
压铸机设计规范
压铸件的设计一定要考虑到压铸件壁厚、压铸件铸造圆角和脱模斜度、加强筋、压铸件上铸孔和孔到边缘的最小距离、压铸件上的长方形孔和槽、压铸件内的嵌件、压铸件的加工余量七个方面 。
1、铸造圆角设计规范
通常压铸件各个部分相交应有圆角(分型面处除外),可使金属填充时流动平稳,气体也较容易排出,并可避免因锐角而产生裂纹。对于需要进行电镀和涂饰的压铸件,圆角可以均匀镀层,防止尖角处涂料堆积。压铸件的圆角半径R一般不宜小于1mm,最小圆角半径为0.5 mm。
2、压铸件内的嵌件设计规范
首先,压铸件上的嵌件数量不宜过多;其次,嵌件与压铸件的连接必须牢固,同时要求在嵌件上开槽、凸起、滚花等;再次,嵌件必须避免有尖角,以利安放并防止铸件应力集中,铸件和嵌件之间如有严重的电化腐蚀作用,则嵌件表面需要镀层保护;
最后,有嵌件的铸件应避免热处理,以免因两种金属的相变而引起体积变化,使嵌件松动。
3、压铸件壁厚的设计规范
薄壁比厚壁压铸件具备更高的强度和更好的致密性,鉴于此,压铸件设计中应该遵循这样的原则:在保证铸件具有足够强度和刚性的前提下应该尽可能减少壁厚,并保持壁厚具有均匀性。
实践证明,压铸件壁厚设计一般以2.5-4mm为宜,壁厚超过6mm的零件不宜采用压铸工艺生产。压铸件壁太厚、壁太薄对铸件质量影响的表现:如果设计中铸件壁太薄,会使金属熔接不好,直接影响铸件强度,同时会给成型造成困难;
壁太厚或者严重不均匀时,容易产生缩瘪及裂纹,另一方面,随着壁厚的增加,铸件内部气孔、缩松等缺陷也随之增多,同样会降低铸件强度,影响铸件质量。
㈦ 精密铸造水玻璃工艺模壳陪烧后表面层会脱落是何故
面层浆料采用急配,加强面层强度,保证涂挂性、流动性。
面层浆料涂层厚度适中均匀。
水玻璃比重稀释到位。
面层涂过后需空硬。
硬化时间适中,时间过长易产生壳裂。
㈧ 蜡模铸造型壳脱蜡后型壳残污是什么原因
精密铸造分为硅溶胶精密铸造和水玻璃精密铸造或者复合精密铸造,硅溶胶工艺一般使用中温蜡用蒸汽斧脱蜡,而水玻璃工艺用低温蜡采用热水脱蜡,由于温度或者压力或者时间的设置,蜡模没有完全脱干净,所以型壳残留物就是未脱干净的蜡迹。
后面的高温焙烧一般会全部烧净。必须烧净,否则铸件有黑点。下面给出正确的脱蜡工艺,避免型壳内残留物。
1、热水脱蜡,热水温度98度,一般不能低于95度,温度太低脱蜡速度太慢,太高开水沸腾了脏污翻滚进入型壳就麻烦了。时间设定在10-30分钟范围内。值得注意的是,还是有些残留蜡料和皂化物(硬脂酸模料的特点)粘附在型壳内壁上,要用热水再冲洗知道干净为止。
2、中温蜡温度较高,所以热水工艺不适用,一般用蒸汽脱蜡,温度在100-120度,压力0.08-0.12MPa,时间大约20-30分钟。
3、顺便介绍一下涂料配比这样脱蜡时既不会测试壳模裂纹等问题,面层硅溶胶肯定是S830,再加入润湿剂WET-10S和FA900消泡剂,几天用不完浆料的车间建议加入吉姆的涂料卫士比如GERM37,需要提高粉液比的可以适量加入粉液比调节剂T3,而对于希望加强壳模强度的可以添加壳模强化剂7765C。
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
㈨ 铸造产品起皮是什么原因
起皮的原因主要是:
1、模温控制不当;
2、耐磨铸件浇注系统开设不合理,合金液进入型腔有紊流现象;
3、耐磨铸件压射时金属液飞溅严重;
4、耐磨铸件磨具或压射室(熔杯)未清理干净;
5、耐磨铸件压射压力不够(还需注意压射时动模有退让现象)
㈩ 不锈钢精密铸造件不拖壳怎么处理
不锈钢精密铸造件不拖壳处理如下:
1、干法清理,包括摩擦清理和抛喷丸清理,清理其表面上的粘砂或氧化铁皮。
2、湿法清理,电液压清砂,利用高压脉冲发生器通过置于水中的特别电极进行相间放电,产生大的液力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