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作为滑动轴承的材料应满足哪6个特性
常用的滑动轴承材料分为三大类:金属材料,如轴承合金、青铜、铝基合金、锌基合金、减摩铸铁等;多孔质金属材料(粉末冶金材料)和非金属材料。
下面重点介绍下金属材料中的使用最广泛的轴承合金材料:
(1)轴承合金又称白合金或巴氏合金,主要是锡、铅、锑或其他金属的合金。轴承合金的强度较小,价格较贵,使用时必须作为轴承衬材料浇筑在青铜、钢或铸铁的轴瓦L,形成较薄的涂层。
(2)锡基轴承合金其优点是具有良好的塑性、导热性和耐蚀性,而且摩擦系数和膨胀系数小,适合于制作重要轴承,如汽轮机、发动机、电机和空气压缩机等大型机器的高速轴瓦。其缺点是疲劳强度低,工作温度较低(不高于150℃),这种轴承合金价较贵。使用较广泛的牌号是 ZSnSb11Cu6。
(3) 铅基轴承合金强度、硬度、导热性和耐蚀性均比锡基轴承合金低,而且摩擦系数较大,但价格比较便宜。适合于制造中、低载荷的轴瓦,如汽车、拖拉机曲轴轴承、铁路车辆轴承,磨机轴承等。
滑动轴承工作时发生的是滑动摩擦,滚动摩擦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制造精度,而滑动轴承摩擦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轴承滑动面的材料。
滑动轴承是指在滑动摩擦下工作的轴承。滑动轴承工作时发生的是滑动摩擦,滚动摩擦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制造精度,而滑动轴承摩擦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轴承滑动面的材料。下面小编就来简析下滑动轴承的制造材料有哪些。
滑动轴承制造材料解析
一、金属材料,如轴承合金、青铜、铝基合金、锌基合金等
轴承合金:轴承合金又称白合金,主要是锡、铅、锑或其它金属的合金,由于其耐磨型好、塑性高、跑合性能好、导热性好和抗胶和性好及与油的吸附性好,故适用于重载、高速情况下,轴承合金的强度较小,价格较贵,使用时必须浇铸在青铜、钢带或铸铁的轴瓦上,形成较薄的涂层。
二、多孔质金属材料(粉末冶金材料)
多孔质金属材料:多孔质金属是一种粉末材料,它具有多孔组织,若将其浸在润滑油中,使微孔中充满润滑油,变成了含油轴承,具有自润滑性能。多孔质金属材料的韧性小,只适应于平稳的无冲击载荷及中、小速度情况下。
三、非金属材料
轴承塑料:常用的轴承塑料有酚醛塑料、尼龙、聚四氟乙烯等,塑料轴承有较大的抗压强度和耐磨性,可用油和水润滑,也有自润滑性能,但导热性差。
滑动轴承在工作时由于轴颈与轴瓦的接触会产生摩擦,导致表面发热、磨损甚而“咬死”,所以在设计轴承时,应选用减摩性好的滑动轴承材料制造轴瓦,合适的润滑剂并采用合适的供应方法,改善轴承的结构以获得厚膜润滑等。
滑动轴承的润滑一般有两种,一种是油润滑,另一种是自润滑。
油润滑:可以加机油,黄油,油脂。
自润滑:可以在不需要加油的情况下工作,它是以高强度荣昌铜合金作为基础材料,根据使用工况按一定比例在其工作面加工出孔穴并填入固体润滑剂, 高强度的铜合金提供了很高的承载能力而固体润滑剂则可以形成较低的摩擦副。在干摩擦条件下我们在轴承表面设计一层预润滑膜可以确保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固体润滑剂转移到对偶件上并形成有效的固体润滑膜。
『贰』 请问什么是巴氏合金,滑动轴承的瓦块为何镀巴氏合金呢
一种软基体上分布着硬颗粒相的低熔点轴承合金。镀巴氏合金是为了使轴和轴承减摩耐磨。
巴氏合金(Babbitt metal),一种软基体上分布着硬颗粒相的低熔点轴承合金。有锡基、铅基、镉基三个系列。锡基巴氏合金的代表成分(质量分数)为:锑3%~15%,铜2%~6%,镉<1%,锡余量。具有减摩特性的锡基和铅基轴承合金,由美国人巴比特发明而得名,因其呈白色,又称白合金,乌金。
巴氏合金(Babbitt metal),具有减摩特性的锡基和铅基轴承合金。由美国人巴比特发明而得名。因其呈白色,又称白合金,乌金。
巴氏合金(包括锡基轴承合金和铅基轴承合金)是最广为人知的轴承材料,具有减摩特性的锡基和铅基轴承合金。由美国人巴比特发明而得名,因其呈白色,又称白合金,其应用可以追溯到工业革命时代。具有减摩特性的锡基巴氏合金和铅基巴氏合金是唯一适合相对于低硬度轴转动的材料,与其它轴承材料相比,具有更好的适应性和压入性,广泛用于大型船用柴油机、涡轮机、交流发电机,以及其它矿山机械和大型旋转机械等。
组织特点是,在软相基体上均匀分布着硬相质点,软相基体使巴氏合金具有非常好的嵌藏性、顺应性和抗咬合性,并在磨合后,软基体内凹,硬质点外凸,使滑动面之间形成微小间隙,成为贮油空间和润滑油通道,利于减摩;上凸的硬质点起支承作用,有利于承载。
主要合金成分是锡、铅、锑、铜。锑、铜,用以提高合金强度和硬度。巴氏合金的组织特点是,在软相基体上均匀分布着硬相质点,软相基体使合金具有非常好的嵌藏性、顺应性和抗咬合性,并在磨合后,软基体内凹,硬质点外凸,使滑动面之间形成微小间隙,成为贮油空间和润滑油通道,利于减摩;上凸的硬质点起支承作用,有利于承载。巴氏合金除制造滑动轴承外,因其质地软、强度低,常将其丝或粉喷涂在钢等基体上制成轴瓦使用。巴氏合金分锡基(见锡合金)和铅基合金两种。后者含锑10%~20%,锡5 %~15%,为防止成分偏析和细化晶粒,还常加入少量的砷。铅基合金的强度和硬度比锡基合金低,耐蚀性也差。
『叁』 滑动轴承材料对组织和性能的要求及常用材料是什么
呵呵,正好我曾经在微型轴承厂当过多年技术员,就是搞这个的。
滚动轴承靠滚珠做媒介减少阻力,支撑转动;滑动轴承靠轴瓦游隙,减少阻力,支撑转动。
滑动轴承中轴瓦与内衬直接与轴颈配合使用,相互间有摩擦,而且还要承受交变载荷和冲击载荷的作用。由于轴是机器上的重要零件,其制造工艺复杂,成本高,更换困难,为确保轴受到最小的磨损,轴瓦的硬度应比轴颈低得多,必要时可更换被磨损的轴瓦而继续使用轴。
[性能]:足够的抗压强度和抗疲劳性能;良好的减摩性(摩擦系数要小);良好的储备润滑油的功能;良好的磨合性;良好的导热性和耐蚀性;良好的工艺性能,使之制造容易,价格便宜。
一种材料无法同时满足上述性能要求,可将滑动轴承合金用铸造的方法镶铸在08钢的轴瓦上,制成双金属轴承。
[组织]:轴承合金应具备软硬兼备的理想的组织:(1)软基体和均匀分布的硬质点(2)硬基体上分布着软质点。轴承在工作时,软的组织首先被磨损下凹,可储存润滑油,形成连续分布的油膜,硬的组成部分则起着支承轴颈的作用。这样,轴承与轴颈的实际接触面积大大减少,使轴承的摩擦减少。
[材料]:
(1)锡基轴承合金
锡基轴承合金是以锡为基础,加入锑、铜等元素组成的合金。其优点是具有良好的塑性、导热性和耐蚀性,而且摩擦系数和膨胀系数小,适合于制作重要轴承,如汽轮机、发动机和压气机等大型机器的高速轴瓦。缺点是疲劳强度低,工作温度较低(不高于150℃),这种轴承合金价最较贵。
(2)铅基轴承合金
是以铅为基体,加入锑、锡、铜等合金元素组成的合金。铅基轴承合金的强度、硬度、导热性和耐蚀性均比锡基轴承合金低,而且摩擦系数较大,但价格便宜。适合于制造中、低载荷的轴瓦,如汽车、拖拉机曲轴轴承、铁路车辆轴承等。
(3)铜基轴承合金
铜基轴承合金通常有锡青铜与铅青铜。
铜基轴承合金具有高的疲劳强度和承载能力,优良的耐磨性,良好的导热性,摩擦系数低,能在250℃以下正常工作。适合于制造高速、重载下工作的轴承,如高速柴油机、航空发动机轴承等。常用牌号是ZCuSn10P1、ZCuPb30。
常用的国产LTHAl65-6-4-3-1黄铜和日本的JISCAC304C黄铜。实验证明,国产的这个比日本的性能好,特别耐磨。
(4)3、铝基轴承合金
铝基轴承合金是以铝为基础,加入锡等元素组成的合金。这种合金的优点是导热性、耐蚀性、疲劳强度和高温强度均高,而且价格便宜。缺点是膨胀系数较大,抗咬合性差。目前以高锡铝基轴承合金应用最广泛。适合于制造高速(13m/s)、重载(3200MPa)的发动机轴承。常用牌号为ZAlSn6Cu1Ni1。
============================
轴承是机械的心脏,这里根本说不清楚,只能简单介绍。
如果您工作必要,建议您找一部有关书籍好好研究。
『肆』 滑动轴承的损坏形式主要有哪些
一:滑轮轴承的损坏形式主要有:1、胶合轴承过热、载荷过大,操作不当或温度控制系统失灵。
2、疲劳破裂由于不平衡引起的振动、轴的挠曲与边缘载荷、过载等,引起轴承巴氏合金疲劳破裂。轴承检修安装质量不高。
3、拉毛由于润滑油把大颗粒的污垢带入轴承间隙内,并嵌藏在轴承轴衬上,使轴承与轴颈(或止推盘)接触时,形成硬痂,在运转时会严重地刮伤轴的表面,拉毛轴承注意油路洁净,尤其是检修中,应注意将金属屑或污物清洗干净磨损及刮伤由于润滑油中混有杂质、异物及污垢。检修方法不妥,安装不对中。使用维护不当,质量控制不严。
二:滑动轴承(sliding bearing),在滑动摩擦下工作的轴承。滑动轴承工作平稳、可靠、无噪声。在液体润滑条件下,滑动表面被润滑油分开而不发生直接接触,还可以大大减小摩擦损失和表面磨损,油膜还具有一定的吸振能力。但起动摩擦阻力较大。轴被轴承支承的部分称为轴颈,与轴颈相配的零件称为轴瓦。为了改善轴瓦表面的摩擦性质而在其内表面上浇铸的减摩材料层称为轴承衬。轴瓦和轴承衬的材料统称为滑动轴承材料。滑动轴承应用场合一般在低速重载工况条件下。
『伍』 简要说明轴承合金的成分和特性
又称轴瓦合金。用于制造滑动轴承的材料。轴承合金的组织是在软相基体上均匀分布着硬相质点,或硬相基体上均匀分布着软相质点。轴承合金应具有如下性能:良好的耐磨性能和减磨性能;有一定的抗压强度和硬度,有足够的疲劳强度和承载能力;塑性和冲击韧性良好;具有良好的抗咬合性;良好的顺应性;好的嵌镶性;要有良好的导热性、耐蚀性和小的热膨胀系数。用于各类轴承材料。
制造轴承用的合金的总称。对轴承材料,要求与轴表面的摩擦系数小,轴颈的磨损少,而能承受足够大的比压。常用的有巴比合金、青铜、铸铁等。[1]
用于制造滑动轴承(轴瓦)的材料,通常附着于轴承座壳内,起减摩作用,又称轴瓦合金。最早的轴承合金是1839年美国人巴比特(I.Babbitt)发明的锡基轴承合金(Sn-7.4Sb-3.7Cu),以及随后研制成的铅基合金,因此称锡基和铅基轴承合金为巴比特合金(或巴氏合金)。巴比特合金呈白色,又常称“白合金” (white metal)。巴比特合金已发展到几十个牌号,是各国广为使用的轴承材料,相应合金牌号的成分十分相近。中国的锡基轴承合金牌号用“Ch”符号表示。牌号前冠以“Z”,表示是铸造合金。如含有Sbll%和 Cu6%的锡基轴承合金牌号为“ZChSnSb11-6”。
轴承合金应具有如下性能:①良好的减摩性能。要求由轴承合金制成的轴瓦与轴之间的摩擦系数要小,并有良好的可润滑性能②有一定的抗压强度和硬度能承受转动着的轴施于的压力;但硬度不宜过高,以免磨损轴颈。③塑性和冲击韧性良好。以便能承受振动和冲击载荷,使轴和轴承配合良好。④表面性能好。即有良好的抗咬合性、顺应性和嵌藏性。⑤有良好的导热性、耐腐蚀性和小的热胀系数。[1]
巴氏合金具有软相基体和均匀分布的硬相质点组成的组织。典型锡基轴承合金中,软相基体为固溶体,硬相质点是锡锑金属间化合物(SnSb)。合金元素铜和锡形成星状和条状的金属间化合物(CuSn),可防止凝固过程中因最先结晶的硬相上浮而造成的比重偏析。巴氏合金具有较好的减摩性能。这是因为在机器最初的运转阶段,旋转着的轴磨去轴承内极薄的一层软相基体以后,未被磨损的硬相质点仍起着支承轴的作用。继续运转时轴与轴承之间形成连通的微缝隙
『陆』 滑动轴承使用什么材料
利用轴和轴承用滑动运动而承受载荷的轴承叫滑动轴承。根据滑动轴承两个相对运动表面油膜形成原理的不同。可分为流体动压润滑轴承(也称动压轴承)和流体静压轴承(也称静压轴承)。一般讨论的是流体动压润滑轴承,它通过轴和轴承的相对运动把油带入两表面之间,形成足够的压力膜,将两表面隔开,从而承受载荷。
常用的轴瓦材料分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两类。
(1)铸铁。普通灰铸铁或加有镍、铬、钛使合金成分的耐磨灰铸铁,或者球墨铸铁,都可以作轻载低速轴瓦的材料。这些材料中片状或球状石墨成分在材料表面覆盖后,可以形成一层起润滑作用的石墨层。耐磨铸铁表面以磷化处理后,即可形成一多孔性薄层,有助于提高其耐磨性。
(2)轴承合金。(通常巴氏合金或白合金)滑动轴承合金分两大类:一是以锡为基本成分,加入适量的锑和铜而成的,叫做锡基轴承合金,如ZChSnSb11-6;另一类是以铅为基本成分,加入适量的锡和锑,叫做铅基轴承合金,如ZCnPbSn16-16。
(3)铜合金。铜合金可分为:铸造铅青铜;铸造锡锌铅青铜;铸造锡磷青铜;铸造铝青铜;铸造黄铜。
(4)铝合金。它分为两类:低锡铝合金,含锡约为6.5%;高锡铝合金,含锡达20%。
(5)陶质金属。这是用不同的金属粉末经压制、烧结而成的轴瓦材料。这种材料是多孔结构的,孔隙约占体积的10%~35%,使用前在热油中浸泡,使孔隙充满润滑油,它具有自润滑性,也称含油轴承、滑动轴承。
(6)石墨。石墨轴瓦可以是纯石墨的,它的强度较低;也可以加入塑料、树脂、银、铜或巴氏合金等,以提高强度及改善适应性。
(7)其他非金属材料。
1)橡胶。主要用于水作润滑剂且比较脏污之处。
2)酚醛胶布。它是棉布、石棉布或其他人造纤维布用酚醛树脂粘合起来的层状结构的材料。
3)尼龙。用于低载荷滑动轴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