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一根轴两端装轴承,轴承座旱焊在固定板上,固定板锁在机架上,,装完后发现轴不能保证同心度怎么办
你这个应该是外球面轴承啊。。可以调心的。。。把轴拿下来。拿个棒子插轴承内圈里面,一点点校准。
⑵ 怎样检查轴承座的同心度
用百分表、(测量用)平台、(测量用)导轨,检查轴承座内圆的上下左右的轴向跳动是否超差
⑶ 最近自己做了几个电机用于微型车床,发现一但安了转轴头和夹头后同心度就很差,请问下有什么方法改进
1种:2种,不管你怎么固定,每一个连接处的轴心,都不一定同心、平行。原则就是凑哪个巧!以达到夹爪的轴心,与动力部轴心同心(没有绝对的同心)、叫平行更好点。
比如说钻夹头的前后孔本身极大可能不同心(问题1),不同心也就罢了,最要命的是钻夹头,前后孔的轴心不平行(问题2)。就夹头本身来说,问题1不是什么大问题,最多也就1-2丝,会使钻头轴心做圆柱面运动,即使钻头再长,跳动还是1-2丝,所以不是问题,。所以最要命的是问题2,会使钻头轴心线呈圆锥面运动,钻头越长,摆动越大。但你的钻头也不一定是绝对直的,最简单方法就是,多旋转几次钻头安装,选择钻头刃部跳动最小的位置(可在钻头侧面轴向靠近固定一根直的尺、铁条,以便观察)。当每次都要这样测一圈挺麻烦的!!!!
好了再说钻夹头与电机连接的方面,先用夹头夹住一根检测杆——不便宜!或精度高的高速钢棒、钨钢棒——买和你常用钻头一样粗的就好了,但别太细,太细可能就弯,怎么也得5、6mm吧。把夹头杵到连接杆上,顺序旋转一周,取几个等分角相对位置安装,看检测棒末端跳动最小,这时候,买个百分表(或千分表)+万象磁座,100元上下,还是有必要的——跳动10丝内,你用眼是分辨不出大小吗!?分辨出,捯饬你的参照物能要你命。
台钻标准的莫氏锥杆柄安装,我都感觉也没想的那么准——好的数控设备我就不知道了。那么长的接触面,就能接触一圈,接触面很小,根本固定不了,形同虚设。径向歪一点点,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⑷ 轴承座两端轴承孔同心度怎么检有没有比较相对简单的方法谢谢
测量同心度主要有以下5种方法:
游标卡尺
针对较简易产品且加工精度要求不高的产品主要采用手动测量(游标卡尺)进行管控。
缺点:测量精度不高,相比较其他测量方法效率低。
手动影像测量仪
针对加工精度要求比较高且小部分管控的产品主要使用手动影像测量仪。
缺点:手动影像测量仪虽然测量功能强大但它也不能完成自动批量测量。
圆度测量仪
针对加工精度要求比较高且小部分管控的产品也有采用圆度测量仪去测量。
缺点:圆度测量仪相比较手动影像测量仪功能单一,不能满足全尺寸测量;圆度测量仪检测速度也不如手动影像测量仪。[1]
三坐标测量机
当被检件形状复杂或被测要素为孔对孔、轴对轴时,这时就需要用三坐标测量机来进行测量。
缺点:三坐标测量机虽然精度很高,但它采用接触式测量,在测量速度上远远不如影像测量仪,三坐标测量机更适合测量三维立体的测量元素。
全自动影像测量仪
针对加工精度要求高且大批量测量首选全自动影像测量仪。
优点:同心度属于二维平面,二维平面的几何量测量正好是影像测量仪的强项。
⑸ 轴承两端的轴承孔怎么保证同心度
用直线度芯轴测量其直线度,主要是砂轮要修正好
⑹ 在长方体两端面加工轴承孔,同心度要求两丝必须调头在车床上加工,请问有么好方法
凡是安装轴承的部位,无论是轴的两端、还是壳两端,均应在一次装卡中完成该部位的精加工,才能满足同心度的要求。因为只要调头后再加工,至少会增加几丝的误差,使得轴承安装后卡滞。
⑺ 轴承同心度什么意思
如果不是专业生产和修理轴承的,那么大多数人是不会去测试轴承本身的精度的,因为测试轴承本身的精度需要专用的测试仪器。
我猜想,你说的轴承“同心度”是指一组(不止一个轴承)装配在一条轴上,它们各个轴承之间的轴心线的“同轴度”。换一句话也就是说,装配在同一轴上的各个轴承的轴心线是不是重合,重合就是“同轴度”好,不重合就是“同轴度”不好。假如轴是弯的那么它们的“同轴度”肯定不好。
这里还要说明的是“同心度”是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的国家标准中描述“同轴度”的术语。由于“同心度”的描述只代表一个点,非常不明确,所以八十年代以后国家标准中引用ISO标准已经改为“同轴度”来描述。现在只有一些老工人、老工程师在不正规的场合还是用“同心度”来描述。
⑻ 车床车长管时两端轴承位如何保证同心度
夹外圆一端顶另一端车外圆从头到尾一刀下,中心架托两端车孔即可,能保证同心,看到你和别人对话长280mm两端轴承孔同心度,我车2米长200外径两端孔同心你不急死啊,你小件把外圆成批光一刀到尺寸公差控制正负1丝用数控差不多行,全部车好后,车一套具孔尺寸比管圆负1丝,套具上两端打两螺纹孔紧固后车两轴承孔。不是成批小四瓜校两端己车好的圆就行,望釆讷!
⑼ 两端内孔车轴承位,怎样加工保证同心度
没有看明白楼主想要表示的意思;外径60mm ,大端110mm。小端100mm,这里没弄明白
两端内孔; 保证同心度;
一般来说一端的外圆最好车圆。其跳动最好能在0.01mm以内;然后车一段的内孔;检测跳动;
这样便确定了一个基准面;然后使用这个基准面夹持。,检测圆跳动,同样保证在1丝以内;
基本上在去车另外一个孔,其同心度相差不会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