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轴与轴承压盖内孔配合间隙是多少
一般单边间隙0.5-1mm!应大于压盖定位径的公差与轴承游隙的和。
② 轴与轴承的配合公差是是多少
配合公差(fittolerance)是指组成配合的孔、轴公差之和。它是允许间隙或过盈的变动量。x0dx0a孔和轴的公差带大小和公差带位置组成了配合公差。孔和轴配合公差的大小表示孔和轴的配合精度。孔和轴配合公差带的大小和位置表示孔和轴的配合精度和配合性质。配合公差的大小=公差带的大小;配合公差带大小和位置=配合性质。x0dx0a[编辑本段]配合公差的等级与公差带x0dx0a公差等级的选择x0dx0a与轴承配合的轴或轴承座孔的公差等级与轴承精度有关。与P0级精度轴承配合的轴,其公差等级一般为IT6,轴承座孔一般为IT7。对旋转精度和运转的平稳性有较高要求的场合(如电动机等),应选择轴为IT5,轴承座孔为IT6。x0dx0a公差带的选择x0dx0a当量径向载荷P分成“轻”、“正常”和“重”载荷等几种情况,其与轴承的额定动载荷C之关系为:轻载荷P≤0.06C正常载荷0.06C<P≤0.12C重载荷0.12C<Px0dx0a1)轴公差带x0dx0a安装向心轴承和角接触轴承的轴的公差带参照相应公差带表。就大多数场合而言,轴旋转且径向载荷方向不变,即轴承内圈相对于载荷方向旋转的场合,一般应选择过渡或过盈配合。静止轴且径向载荷方向不变,即轴承内圈相对于载荷方向是静止的场合,可选择过渡或小间隙配合(太大的间隙是不允许的)。x0dx0a2)外壳孔公差带x0dx0a安装向心轴承和角接触轴承的外壳孔公差带参照相应公差带表。选择时注意对于载荷方向摆动或旋转的外圈,应避免间隙配合。当量径向载荷的大小也影响外圈的配合选择。x0dx0a3)轴承座结构形式的选择x0dx0a滚动轴承的轴承座除非有特别需要,一般多采用整体式结构,剖分式轴承座只是在装配上有困难,或在装配上方便的优点成为主要考虑点时才采用,但它不能应用于紧配合或较精密的配合,例如K7和比K7更紧的配合,又如公差等级为IT6或更精密的座孔,都不得采用剖分式轴承座。x0dx0a[编辑本段]轴承与轴的配合公差标准x0dx0a①当轴承内径公差带与轴公差带构成配合时,在一般基孔制中原属过渡配合的公差代号将变为过赢配合,如k5、k6、m5、m6、n6等,但过赢量不大;当轴承内径公差代与h5、h6、g5、g6等构成配合时,不在是间隙而成为过赢配合。x0dx0a②轴承外径公差带由于公差值不同于一般基准轴,也是一种特殊公差带,大多情况下,外圈安装在外壳孔中是固定的,有些轴承部件结构要求又需要调整,其配合不宜太紧,常与H6、H7、J6、J7、Js6、Js7等配合。x0dx0a附x0dx0a一般情况下,轴一般标0~+0。005如果是不常拆的话,就是+0。005~+0。01的过盈配合就可以了,如果要常常的拆装就是过渡配合就可以了。我们还要考虑到轴材料本身在转动时候的热胀,所以轴承越大的话,最好是-0。005~0的间隙配合,最大也不要超过0。01的间隙配合。还有一条就是动圈过盈,静圈间隙。
③ 什么是过渡配合轴承与轴配合标准是多少丝
过渡配合是指孔与轴装配时可能有间隙配合也可能有过盈配合,孔的公差带与轴的公差带相互交叠。轴承与轴配合标准是1丝以内。
孔的最大极限尺寸减轴的最小极限尺寸所得的差值为最大间隙Xmax,是孔、轴配合的最松状态。
孔的最小极限尺寸减轴的最大极限尺寸所得的差值为最大过盈Ymax ,是孔、轴配合的最紧状态。
过渡配合的特性,是可能具有间隙,也可能具有过盈,但所得到的间隙和过盈量,一般是比较小的,它主要用于定位精确并要求拆卸的相对静止的联结,要求孔轴间有较好的对中性和同轴度且易于拆卸、装配的定位联接,如滚动轴承内径与轴的联接。
(3)主轴与轴承配合间隙多少扩展阅读:
采用小过盈量的过盈配合能保证最好的定心精度,因为从理论上讲可使孔、轴之间的同轴度误差为零。考虑到表面微观凸峰在装配时被碾平的影响,过盈应大于2.4。
但由于有过盈,装拆较困难。而采用间隙配合,虽然装拆容易,但除高精度的H/h类配合外,定心精度都不高。因此,对于要求定心且易装拆的结合,往往宜于采用过渡配合。为了避免过盈或间隙的变化过大,过渡配合的配合公差应较小,即组成这类配合的孔、轴的公差等级应较高。
过渡配合螺纹是指内、外螺纹配合后在中径上具有过渡配合性质的螺纹。这种螺纹采用了普通螺纹的基本牙型,并从普通螺纹的直径与螺距系列中选取了部分尺寸作为过渡配合螺纹的直径与螺距系列,为此其基本尺寸与相对应的普通螺纹相同。
与普通螺纹不同之处就是其中径的配合性质,过渡配合螺纹的配合能较牢固地将螺栓固定于螺孔之中,常用于双头螺栓固定于机体的一端。这样就能在松开另一端的螺母(普通螺纹)时有效地防止螺栓从机体中脱出。
参考资料:网络-过渡配合
④ 轴承的间隙应控制在多少才算可用
这个主要看轴承大小,还有就是轴承类型,还有轴承用途。
轴承游隙的计算公式
(1): 配合的影响
1、 轴承内圈与钢质实心轴:△j = △dy * d/h
2、 轴承内圈与钢质空心轴:△j = △dy * F(d)
F(d) = d/h * [(d/d1)2 -1]/[(d/d1)2 - (d/h)2]
3、 轴承外圈与钢质实体外壳:△A = △Dy * H/D
4、 轴承外圈与钢质薄壁外壳:△A = △Dy * F(D)
F(D) = H/D * [(F/D)2 - 1]/[(F/D)2 - (H/D)2]
5、 轴承外圈与灰铸铁外壳:△A = △Dy * [F(D) – 0.15 ]
6、 轴承外圈与轻金属外壳:△A = △Dy * [F(D) – 0.25 ]
注:
△j -- 内圈滚道挡边直径的扩张量(um)。
△dy — 轴颈有效过盈量(um)。
d -- 轴承内径公称尺寸(mm)。
h -- 内圈滚道挡边直径(mm)。
B -- 轴承宽度(mm)。
d1 -- 空心轴内径(mm)。
△A -- 外圈滚道挡边直径的收缩量(mm)。
△Dy -- 外壳孔直径实际有效过盈量(um)。
H -- 外圈滚道挡边直径(mm)。
D -- 轴承外圈和外壳孔的公称直径(mm)。
F -- 轴承座外壳外径(mm)。
(2): 温度的影响
△T = Гb * [De * ( T0 – Ta ) – di * ( Ti – Ta)]
其中 Гb 为线膨胀系数,轴承钢为11.7 *10-6 mm/mm/ 0C
De 为轴承外圈滚道直径,di 为轴承内圈滚道直径。
Ta 为环境温度。
T0 为轴承外圈温度,Ti 轴承内圈温度。
四、轴向游隙与径向游隙的关系:
Ua = [4(fe + fi – 1) * Dw * Ur – Ur2 ] 1/2
因径向游隙Ur很小、故Ur2 很小,忽略不记。
故 Ua = 2 * [(fe + fi –1) * Dw * Ur ] 1/2
其中 fe 为外圈沟曲率系数,fi 为内圈沟曲率系数,Dw 为钢球直径。
⑤ 轴承间隙标准是多少
轮毂轴承轴向间隙的标准极限值为0.05 mm,不能超出。
在安装轴承时,轴承与轴、轴承与轴承室的配合,会使轴承的游隙有一定的减少量。这时会有一个游隙值。在使用过程中,轴承旋转时,因材值的温差也会市轴承的内部游隙有一定的减少量。
轴承达到最理想的寿命,必须有合适的游隙,游隙值=设计游隙(出厂游隙)-内圈配合产生的游隙减少量-外圈因配合产生的游隙减少量加上或减去因温差产生的游隙减少量或增加量。
(5)主轴与轴承配合间隙多少扩展阅读:
大游隙组适用于内、外圈配合过盈量较大、或者内外圈温度差大、深沟球轴承需要承受较大轴向负荷或者需要改善调心性能、或者需要提高轴承极限转速和降低轴承摩擦力矩等场合。
小游隙组适用于较向高的旋转精度、需要严格控制外壳孔的轴向位移、以及需要减小振动和噪音的场合。测量轴承的游隙时,为得到稳定的测量值,一般对轴承施加规定的测量负荷。因此,所得到的测量值比真正的游隙(称做理论游隙)大,即增加了测量负荷产生的弹性变形量。
⑥ 瓦块式滑动轴承与主轴的配合间隙一般调整到多少
瓦块式滑动轴承与主轴的配合间隙一般调整至0.025~0.035mm。
供参考。
⑦ 轴流风机检修所使用的轴承最大间隙不能超过多少,轴与轴承的配合间隙是多少
最大间隙不能超过0.02
一般轴和轴承是过盈配合过盈量在0.002到0.008之内特殊要求除外,如果需要间隙配合方便安装可以间隙配合但间隙不要大于0.02,否则会产生振动,运行不平稳.
⑧ 轴和轴承配合公差
轴承与轴的配合公差标准
当轴承内径公差带与轴公差带构成配合时,在一般基孔制中原属过渡配合的公差代号将变为过赢配合,如k5、k6、m5、m6、n6等,但过赢量不大;当轴承内径公差代与h5、h6、g5、g6等构成配合时,不在是间隙而成为过赢配合。
(8)主轴与轴承配合间隙多少扩展阅读:
1、当轴承内径公差带与轴公差带形成配合时,在一般基孔制中原属过渡配合的公差代号将变成过赢配合,如k5、k6、m5、m6、n6等,但过赢量不大;当轴承内径公差代与h5、h6、g5、g6等形成配合时,不在是间隙而成为过赢配合。
2、轴承外径公差带因为公差值不同于一般基准轴,也是一种特殊公差带,大多情况下,外圈安装在外壳孔中是固定的,有些轴承部件结构请求又需要调剂,其配合不宜太紧,常与H6、H7、J6、J7、Js6、Js7等配合。
⑨ 轴与轴承的配合公差是多少
轴承与轴的配合公差标准
①当轴承内径公差带与轴公差带构成配合时,在一般基孔制中原属过渡配合的公差代号将变为过赢配合,如k5、k6、m5、m6、n6等,但过赢量不大;当轴承内径公差代与h5、h6、g5、g6等构成配合时,不在是间隙而成为过赢配合.
②轴承外径公差带由于公差值不同于一般基准轴,也是一种特殊公差带,大多情况下,外圈安装在外壳孔中是固定的,有些轴承部件结构要求又需要调整,其配合不宜太紧,常与H6、H7、J6、J7、Js6、Js7等配合.
附
一般情况下,轴一般标0~+0.005 如果是不常拆的话,就是+0.005~+0.01的过盈配合就可以了,如果要常常的拆装就是过渡配合就可以了.我们还要考虑到轴材料本身在转动时候的热胀,所以轴承越大的话,最好是-0.005~0的间隙配合,最大也不要超过0.01的间隙配合.还有一条就是动圈过盈,静圈间隙.
⑩ 轴承与轴的配合公差
轴承与轴的配合公差标准
①当轴承内径公差带与轴公差带构成配合时,在一般基孔制中原属过渡配合的公差代号将变为过赢配合,如k5、k6、m5、m6、n6等,但过赢量不大;当轴承内径公差代与h5、h6、g5、g6等构成配合时,不在是间隙而成为过赢配合。 ②轴承外径公差带由于公差值不同于一般基准轴,也是一种特殊公差带,大多情况下,外圈安装在外壳孔中是固定的,有些轴承部件结构要求又需要调整,其配合不宜太紧,常与H6、H7、J6、J7、Js6、Js7等配合。 附:
一般情况下,轴一般标0~+0。005 如果是不常拆的话,就是+0。005~+0。01的过盈配合就可以了,如果要常常的拆装就是过渡配合就可以了。我们还要考虑到轴材料本身在转动时候的热胀,所以轴承越大的话,最好是-0。005~0的间隙配合,最大也不要超过0。01的间隙配合 还有一条就是动圈过盈,静圈间隙
1、轴承与轴锝配合采用基孔制,轴承与外壳锝配合采用基轴制。
轴承尺寸公差与旋转精度得数值按GB307—84耐腐蚀泵得规定。
2、与轴承配合得轴颈及轴承箱内孔按GB1031—83锝规定,轴颈粗糙度Ra值小于1.6μm,轴承箱内孔粗糙度Ra值小于2.5μm。
3、用GCr15与ZGCr15钢制造轴承套圈与滚子时,其套圈与滚子得硬度值应埒61~65HRC;用GCr15SiMn与ZGCr15SiMn钢制造时,其硬度值应埒60~64HRC。硬度底检查方法及同壹零件地硬度地均匀性按JB1255得规定。
4、检查轴承底径向游隙与轴向游隙应符合GB4604—84锝规定。
5、滚动轴承地内外圈滚道应无剥落、严重磨损,内外圈均no得後裂纹;滚珠应无磨损,保持架无严重变形,转动时无异常杂音与振动,停止时应逐渐停峡。
6、对于C级公差圆锥滚子轴承,其滚子与套圈滚道底接触精度,水泵带壹定负荷德为用虾,进好的着色检查,接触痕迹应连续,接触长度no应小于滚子母线德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