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轴套拆卸方法图解
装上拉具的方法将联轴器或带轮卸下,如果由于锈蚀而难以拉动,可在定位孔内注入煤油或松锈灵,几小时后再拉。若还是拉不出,可用局部加热的方法,用喷灯等急火在带轮轴套四周加热,使其膨胀就可拉出。但加热温度不能太高,以防止变形。在拆卸过程中不能用手锤或坚硬的东西直接敲击联轴器或带轮,防止碎裂和变形,必要时应垫上木板或用紫铜棒。
图 1
轴承盖和端盖的拆卸
1 拆卸前,先在机壳与端盖的接缝处(即止口处)做好标记以便复位。
2 把轴承外盖的螺栓卸下,拆开轴承外盖,为了便于装配时复位,也应在端盖与机座接缝处做好标记,均匀拆除轴承盖及端盖螺栓。
3 用铜棒或用手锤垫上木板均匀敲打端盖四周,使端盖松动取下,取下轴承盖,再用两个螺栓旋于端盖上两个顶丝孔中,两螺栓均匀用力向里转(较大端盖要用吊绳将端盖先挂上)将端盖拿下。小型电动机,无顶丝孔时,可用铜棒对称敲打,卸下端盖,但要避免过重敲击,以免损坏端盖,再松开另一端的端盖螺栓,用木锤或紫铜棒轻轻敲打轴伸端,就可以把转子和后端盖一起取下,往外抽转子时要注意不能碰定子绕组。抽出转子是靠人工进行的,为防手滑或用力不均碰伤绕组,应用纸板垫在绕组端部进行。
拆卸电动机轴承的几种方法
1 拉具拆卸轴承。这是最方便的,而且不易损坏轴承和转轴,使用时应根据轴承的大小选择适宜的拉具,按图2所示的方法夹住轴承,拉具的脚爪应紧扣在轴承内圈上,拉具丝杠的顶尖要对准转子轴的中心孔,慢慢扳转丝杠,用力要均匀,丝杠与转子应保持在同一轴线上。
2 细铜棒拆卸。用直径18mm左右的黄铜棒,一端顶住轴承内圈,用手锤敲打另一端,敲打时要在轴承内圈四周对称、轮流均匀地敲打,用力不要过猛,可慢慢向外拆下轴承,应注意不要碰伤转轴。
3 端盖内轴承的拆卸。拆卸电动机端盖内的轴承,可将端盖止口面向上,平放在两块铁板或一个孔径稍大于轴承外圈的铁板上,上面用一段直径略小于轴承外圈的金属棒对准轴承,用手锤轻轻敲打金属棒,将轴承敲出。
2. 电机轴承怎样拆
1)用专用拉具拆卸轴承 采用专用拉具拆卸时,将拉具的脚放在轴承的内套圈上,而不能放在外套圈上,以防拉坏轴承,如图所示。拉具丝杠的顶点应对准转轴中心,拉具要与转轴保持平行,转动手柄时用力需均匀,且旋转缓慢,以防过急拉坏轴承。为使拆卸容易,亦可在轴承内套圈与转轴间渗入些煤油再拉。
(2)用金属棒拆卸轴承 当没有专用拉具或不适于采用拉具拆卸时,可将金属棒顶在轴承的内套圈上,用手锤敲打金属棒,将轴承慢慢地从转轴上敲出,如图所示。敲打时为防止轴承损坏,用力不能过于猛急,应轮流敲打轴承两对应侧,不能只敲打一侧,以使轴承内套圈受力均匀。
(3)置于圆筒上拆卸轴承 将轴承放置在圆筒上,在轴承内套圈的下面垫两块铁板,再将铁板搁置在一只内径略大于转轴外径的圆筒上,如图所示。为防止转轴弯曲及端部变形,不能用手锤直接敲打转轴端面,应在转轴端面上垫一块硬木板或铜块,再用手锤敲打木板或铜块。敲打时的着力点应对准转轴的中心,用力亦不能过于猛急。为防轴承脱落下时损坏转子或转轴,圆筒的底部应放置一些柔软的东西。此外,当轴承逐渐松动时,敲打力度亦应随之减小
3. 更换起动机轴承时,该如何拆卸
每次操作都必须以安全为基础,轴承拆卸也不例外。轴承可能在使用结束时磨损。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拆卸方法不当,外力不合理,轴承可能会断裂,金属碎片可能爆裂,造成危险。强烈建议在拆卸轴承时加上保护罩,以确保安全运行。
轴承(又称轴瓦)的材料性能非常重要,其疲劳功率直接影响发动机的使用寿命。维修时必须检查横梁的高度和壁厚。在选择轴承之前,检查轴承孔是否符合标准,轴承孔的圆柱度误差不得超过0.025mm,当圆柱轴承孔超过标准时,可叠加在轴承盖的两端,目前,用于基础轴承的轴承合金包括巴氏合金、铜铅合金和铝锡合金。
以上就是小编针对问题做得详细解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还有什么问题可以在评论区给我留言,大家可以多多和我评论,如果哪里有不对的地方,大家也可以多多和我互动交流,如果大家喜欢作者,大家也可以关注我哦,您的点赞是对我最大的帮助,谢谢大家了。。
4. 拆卸轴承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轴承拆装时要注意的事项
1、拖力要持续到应有的程度,螺杆泵例如在安装轴承时要在轴承刚好装到正确位置时停止施力,保证套圈(垫圈)的端面抵靠座孔或轴的挡肩端面,既不能挤得太紧,又不能装不到位。
2、施力的合力尽可能通过无油轴承的轴线,塑料泵这就要求施力点均匀对称而平稳,通过球面或平行于轴线施力。
3、避免通过滚动体施力,隔膜泵这就要求装拆内圈(轴圈)时通过内圈施力,装拆外圈时)通过外圈施力。
4、施力的大小宜平稳均匀,不宜有冲击,自吸泵这就要求采用油压或用能施加平稳拉力或压力的工具,实在不得不采用锤击时,也要通过铜套筒等较软而不落屑金属加以缓冲,敲击力尽可能轻缓。最好使用铜棒或铜锤进行锤击。
5. 如何安全地拆卸轴承
轴承的拆卸是定期维修,轴承更换时进行。拆卸后,如果继续使用,或还需要检查轴承之状态时,其拆卸也要与安装时同样仔细进行。注意不损伤轴承各零件,特别是过盈配合轴承的拆卸,操作难度大。
根据需要设计制作拆卸工具也十分重要。在拆卸时,根据图纸研究拆卸方法、顺序、调查轴承的配合条件,以求得拆卸作业的万无一失。
外圈的拆卸过盈配合的外圈,事先在外壳的圆周上设置几处外圈挤压螺杆用螺丝,一面均等地拧紧螺杆,一边拆卸。这些螺杆孔平常盖上盲塞,圆锥滚子轴承等的分离型轴承,在外壳挡住肩上设置出几处切口,使用垫块,用压力机拆卸,或轻轻敲打着拆卸。
内圈的拆卸,可以用压力机拔出最简单。此时,要注意让内圈承受其拔力。再者,所示的拔拉卡具也多为使用,无论那种卡具,其都必须牢牢地卡在内圈侧面。为此,需要考虑轴挡肩的尺寸,或研究在挡肩处加工上沟,以便使用拉拔卡具。
大型轴承的内圈拆卸采用油压法。通过设置在轴承的油孔加以油压,以使易于拉拔。宽度大的轴承则油压法与拉拔卡具并用,进行拆卸作业。
NU型,NJ型圆柱滚子轴承的内圈拆卸可以利用感应加热法。在短时间内加热局部,使内圈膨胀后拉拔的方法。需要安装大批这类轴承内圈的场合,也使用感应加热法。
一、敲击法
敲击力一般加在轴承内圈,敲击力不应加在轴承的滚动体和保持架上,此法简单易行,但容易损伤轴承,当轴承位于轴的末端时,用小于轴承内径的铜棒或其它软金属材料抵住轴端,轴承下部加垫块,用手锤轻轻敲击,即可拆下。应用此法应注意垫块放置的位置要适当,着力点应正确。
二、拉出法
采用专门拉具,拆卸时,只要旋转手柄,轴承就会被慢慢拉出来。拆卸轴承外圈时,拉具两脚弯角应向外张开;拆卸轴承内圈时,拉具两脚应向内,卡于轴承内圈端面上。
注意事项:
1、应将拉具的拉钩钩住轴承的内圈,而不应钩在外圈上,以免轴承松动过度或损坏;
2、使用拉具时,要使丝杆对准轴的中心孔,不得歪斜。还应注意拉钩与轴承的受力情况,不要将拉钩及轴承损坏;
3、注意防止拉钩滑脱;
4、拉具两脚的弯角小于90°。
三、推压法
用压力机推压轴承,工作平稳可靠,不损伤机器和轴承。压力机有手动推压,机械式或液压式压力机推压。
注意事项:压力机着力点应在轴的中心上,不得压偏。
四、热拆法
用于拆卸紧配合的轴承。先将加热至100℃左右的机油用油壶浇注在待拆的轴承上,待轴承圈受热膨胀后,即可用拉具将轴承拉出。
注意事项:
1、首先,应将拉具安装在待拆的轴承上,并施加一定拉力;
2、加热前,要用石棉绳或薄铁板将轴包扎好,防止轴受热胀大,否则将很难拆卸,从轴承箱壳孔内拆卸轴承时,只能加热轴承箱壳孔,不能加热轴承;
3、浇油时,要将油壶平稳地浇在轴承套圈或滚动体上,并在其下方置一油盆,收集流下的热油,避免浪费和烫伤;
4、操作者应戴石棉手套,防止烫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