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轴承铸造 > 辊座轴承油气润滑管堵住怎么办

辊座轴承油气润滑管堵住怎么办

发布时间:2022-12-14 10:57:21

1. 轧机轴承损坏常见哪些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轧机上SUNTHAI轴承使用的关键。
1、脂润滑脂润滑的方法具有简单易行,轧辊更换方便的特点,应用很广泛。应根据轧机轴承工作温度、转速、轧制力以及密封防水性能、冲击震动大小、供脂方法等情况选择适宜的润滑脂。要选用耐高温、粘度强、极压性能好以及抗水淋性能高的正规厂家的润滑脂。根据轧机轴承的工作特点应选择含EP添加剂的2#、3#、锂基脂或聚脲脂。
虽说高性能的润滑脂采购成本高,但是用量少了,轴承寿命长,总的综合成本是降低了。另外润滑脂的填充量一定要适量并填充到位,不同牌号的润滑脂不能混用,使轧机轴承工作表面始终处于油膜正常状态。
2、充脂量初次填充润滑脂时将轴承内部空间填满即可,对于立辊或斜辊每个轴承座上下盖内要填充足够量润滑脂。每次换辊后要检查润滑脂是否硬化变黑,是否被杂质污染,是否氧化乳化。若出现上述情况应彻底更换润滑脂并检查密封件及密封结构及时更换或改进;若情况尚好可补充新脂后继续使用。
3、油气润滑油气润滑是轴承理想的润滑方式,轴承在工作当中每隔一段时间压缩空气带着润滑油滴进入SUNTHAI轴承内部,润滑油留在轴承内部,空气将轴承运行中的热量带走,同时阻止外部的杂质水汽浸入轴承内部。油没有被雾化不污染环境。
4、密封装置SKF轴承的密封就是要保持内部良好的润滑状态,并阻止冷却水、氧化铁皮、杂质浸入工作表面延长轴承的使用寿命。由于轧机轴承密封问题,轴承损坏最多的就是靠近辊身侧的部位,轴承经常是因为润滑脂污染、流失,使零件工作表面磨损、剥落甚至碎裂,特别是冷带轧机的乳化液渗入,使润滑脂失效更快。
SUNTHAI轴承的密封分为自带密封和外部密封两种。外部密封主要采用迷宫式和接触式相结合的设计。迷宫的级越多(不低于两极)间隙越小密封的效果越好。迷宫的间隙根据轴承尺寸的大小取径向单侧0.6~1.5mm;轴向4~6mm 。
接触式骨架油封:它在轧机上应用比较广泛,为了增加效果可以两三个并列使用。油封有方向性,不能装反。热轧机一般装两个油封,两个油封唇口都要向轴承座外,以阻止外界污物浸入。冷带轧机一般装三个油封靠近轴承的一个油封唇口要向内,用以阻止润滑脂溢出影响轧材质量。使用油封时要小心,避免装辊时撞坏唇口,影响密封效果。
RBR 型密封环:
这是一种SUNTHAI轧机轴承专用的橡胶唇式密封环,近年来被广泛应用。RBR密封环采用轴向密封的方式,其唇口贴在压盖的基面上,不受轧辊跳动的影响,轴承内部的旧脂可以溢出,外部的冷却水、氧化铁皮、杂质被唇口阻止进入,有较好的密封效果。而且使用方便,换辊时轧辊装入轴承座不受任何影响。

2. 轴承常用的几种润滑方法

在机床应用中,工作端轴承通常从轴到轴承座传递轴向负荷来定位主轴。因此,通常工作端轴承轴向定位,而驱动端轴承则可轴向自由移动。
轴承润滑的七种方式:
1、油杯滴油润滑
通过油杯中的节油口向轴承滴油进行润滑的一种润滑方式.油杯滴油润滑的优点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省油。而且供油量可以由节油口进行调节,一般滴油量以每3~8秒一滴为宜,因为,过多的油量会引起轴承温升增加。缺点是对润滑油的粘度有一定要求,不能使用粘度大的润滑油,没有散热功能。油杯滴油润滑适用于低速轻载工作温度较低的场合。
2、油浴(浸油)润滑
把轴承部分浸入润滑油中,通过轴承运转后将油带入到轴承其部分的一种润滑方式。油浴润滑是使用最为普遍而简便的润滑方式之一。
考虑到油浴润滑时的搅拌损耗及温升,对于水平轴,轴承部分侵入润滑油中的高度应有一定限制,一般将油面控制在轴承最下面滚动体的中心附近。油浴(浸油)润滑,润滑充分,但供油量不易调节,若油箱中没有过滤装置容易把杂质带入轴承内部损伤轴承,油浴(浸油)一般适用于低速或中速场合,在低转速轴承上使用较为普遍。
经验:可分离的加强肋可装在轴承座的底部以减少搅动和/或散热。静态油位应稍低于应用于水平轴的轴承最低滚动体的中心,对于垂直轴,静态油位应覆盖50%-80%的滚动体。如果使用油浴系统轴承的温度比较高可以改为使用滴漏方式,飞溅或循环油系统。
3、飞溅润滑
通过其运转零件将油飞溅后带入轴承的一种润滑方式。
飞溅润滑供油量不易调节,润滑油面也不能太高,否则容易产生搅拌损耗及温升,还容易将油箱中的杂质带入轴承内部损伤轴承。在飞溅润滑中,油通过装在轴上的旋转体(叶轮或“抛油环”)飞溅到轴承上,轴承不浸没在油中。
经验:在齿轮箱中,齿轮和轴承经常与作为抛油环的齿轮共用一台油箱。由于齿轮用油的粘度可能与轴承要求的不同,而且油中含来自齿轮的磨损微粒,可分离的润滑系统或方法可供改善轴承寿命。
4、循环油润滑
通过油泵将润滑油从油箱吸油后输送到轴承需要润滑的部位,然后从回油口返回油箱,经过滤后重新使用的一种润滑方式。
循环油润滑润滑充分、供油量容易控制、散热和除杂质能力强。循环油润滑适用于以散热或除杂质为目的的场合,以及高速高温、重载的场合,使用可靠性高。循环油润滑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润滑方式。但需要独立的供油系统,制造成本相对较高。供油系统由油泵、冷却器、过滤器、油箱、输油管道等组成。
循环油润滑包含:喷油润滑、强制润滑和喷雾润滑。们分类的角度不同。
5、油雾润滑
将润滑油在油雾发生器中,利用压缩空气与少量的润滑油混合后形成油雾,然后输送到轴承润滑部位的一种润滑方式。
油雾润滑搅拌损耗及温升小,省油,油中的杂质少,而且油雾喷射时产生的气流具有一定的降温效果,还可以有效地防止杂质侵入或排出杂质。但润滑装置成本较高,对使用油的粘度有一定要求,一般不应高于340㎜2/s,否则将达不到雾化效果。另外,润滑时如果密封不严,有部分油雾可能会散逸到空气中污染环境,必要时应使用油气分离器来收集油雾。油雾润滑适用于高速场合。
6、喷油润滑
采用高压喷射的方法,将润滑油喷射至轴承内,对轴承实施润滑的一种润滑方式。当轴承高速运转时,滚动体和保持架也以相当高的转速旋转,从而在轴承的周围形成空气涡流,若采用一般润滑方式,润滑油不易到达润滑部位。另一方面,由于高速产生的离心力,润滑油很难保持在润滑部位。为确保有足量而不过量的润滑油供给高速运转的轴承,必须从轴承一端将润滑油强制喷入进行润滑,然后再由另一端重新流入油
润滑系统设计时,应使高压喷嘴的位置位于内圈和保持架中心之间,并通过离心作用将润滑油甩向外滚道。为了有效地进行润滑轴承,润滑油的喷射速度应不低于15m/s。
从运转速度看,喷油润滑常用于低或中载荷下以较高转速运转的轴承;从轴承受力方向看,喷油润滑常用于垂直或倾斜轴上的轴承,而且润滑油通常直接注入轴承。
油气润滑通常适用于轴承运转速度较高的场合,油气润滑系统将少量的润滑油和一定压力的气体混合,然后供给给轴承。这种方法适合高速应用,诸如机床,炼油化工行业一般较少使用。

3. 黄油嘴堵住了怎么办

1、黄油嘴堵住打不进黄油,需要用千斤顶将车顶起,直到钢板销解除负荷有空隙以后,再用油枪试着往里打黄油。



(3)辊座轴承油气润滑管堵住怎么办扩展阅读:

黄油嘴清理注意事项:

1、最好每个月打一次黄油。不然轴销彻底锈住了根本打不动的情况,基本上是机手平时不认真打黄油。

2、油封和销套之间的间隙进入了施工时的沙子、砂石等物体。之间的间隙一般要用铁丝、塑料软管、车内胎等把间隙处包裹严。

3、要先清理杂质、砂石、尘土再把换好的新件装进去。

4. 油气润滑系统都有哪些原理

油气润滑系统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具有一定压力的压缩空气和由定量分配器每隔一定时间定量输出微量的润滑油,在一定长度的管道中混合,通过压缩空气在管道中的流动,带动润滑油沿管道内壁不断地流动,把油气混合物输送到安装于轴承近处的喷嘴(孔径1mm中),经喷嘴射向内圈和滚动体的接触点实现润滑和冷却,达到“最佳供油量”和“压缩空气进行冷却”。

5. 轧机采用油气润滑方式润滑,每次更换工作辊时都会发现辊座积油多,可是辊颈有发黄和磨损现象跪求处理方

不太了解发黄是因为什么,个人感觉是所选择的油不适合工况,温度,载荷转速等。很大可能是油膜强度不够,形成油膜之后瞬间油膜不能承受相对工况的压力,油膜失效,不能保护设备。说说具体工况,介绍下所选润滑油。应该能更好的理解为什么出现这个问题。

6. 电机轴承润滑,你都知道吗

一、电动机的润滑要求及用油

电动机的润滑主要与电机所在的运行环境温度和本身温度有关,一般的电机使用2#、3#锂基脂就可以了。

如果是排烟电机或需要在高温环境运行中,ABB电机参考的是7017-1B粘度较高,需要高温润滑。

主要有几点要注意:

1、根据电机运行所处的运行环境温度和本身温度有关,----普通低压电机一般环境用#3锂基脂;若电机所处环境温度高或电机本身轴承温度高,选用耐高温美孚润滑脂。

2、根据电机(主要是高压电机)的极对数(或说是电机运行转速)的高低;------高转速一般用7008航空润滑油,低转速一般用二硫化钼。

3、根据电机(主要是高压电机)轴承轴系大小确定-----一般轴承大油隙电动机采用二硫化钼等较粗润滑油,轴承油隙小的电机采用7008等细腻的润滑油。

电动机的品种与规格众多,一般电动机的润滑剂选用取决于轴承类型、转数和温度、负荷等。

小型电动机常用滑动轴承,在轴承座内设有储油槽或油池采用甩油环和油链、甩油圈在轴套内使用润滑油循环润滑,也有用油绳润滑的,保持润滑油的耐用寿命为20000-4000H。

中型电动机多用滚动轴承(Ф内径25mm以上),使用润滑脂润滑,通常一次性装填润滑脂(轴承内装填约1/2脂,使用1年后再清洗更换)。

大型电机中可能使用滚动轴承或滑动轴承,两种润滑剂都可能使用,一般滑动轴承用油润滑,滚动轴承用脂润滑。

电动机的轴承温度一般应控制在65-80℃之间,合金滑动轴承最好低于65℃。

下表为电动机用油。

二、润滑油脂选用原则

1 润滑油脂选用通则

各种机械设备由于设计及工况不同,对润滑油脂提出不同的要求。

选用润滑油脂的基本要求如下,供用户参考。

1.1 质量要求

润滑的目的是为了减少摩擦、降低磨损。

润滑油润滑还可以带走摩擦产生的热量,从而降低摩擦表面的温度,起到冷却作用。

因此,必须根据机械设备的操作条件来选用不同质量要求的润滑油脂。

在选择机械零部件的润滑油时,需要同时考虑润滑系统。

循环式润滑系统特别要求选用氧化安定性和抗乳化性优良的润滑油,以保证其使用寿命,并且容易分离水分和清除机械杂质。

1.2 润滑要求

工业机械设备的循环润滑系统由于要求能很快分离水分子沉降杂质,所以不宜在工业润滑油中加入清净分散剂。

对于负荷高的润滑部位,经常可能出现边界摩擦状态,要求选用添加抗磨剂和极压剂的润滑油。

1.3 润滑油或润滑脂的选用

润滑油一般能形成流体润滑,使摩擦副的两个摩擦表面被油膜完全隔开,减少摩擦表面的摩擦,降低磨损,同时具有冷却降温作用,因此,润滑油是机械设备润滑之首选。

润滑脂能很好地粘附在机械设备摩擦部件的表面上,不容易流失和滑落,特别是当热或机械作用逐渐变小,乃至消失时,润滑脂逐渐变稠,并恢复到一定的稠度,因此选用润滑脂润滑不需要经常添加,且具有一定的防护作用。

例如较高温或较低温、重负荷和震动负荷、中速或低速、经常间歇或往复运动的轴承,特别是处于垂直位置的机械设备。

同时,由于润滑脂膜比润滑油膜厚,可以防护空气、水分、尘土和碎屑进入摩擦部件的表面。

1.4 粘度的选择

润滑油的粘度是形成润滑油膜的基本因素。

在中转速、中负荷和温度不太高的工况下,选用中粘度润滑油。

在重负荷、低转速和温度较高的工况下,选用高粘度润滑油或添加极压抗磨剂的润滑油。

在低负荷、高转速和低温等工况下,选用低粘度润滑油。

在使用温度范围宽、轻负荷和高转速,以及有其他特殊要求的工况下,选用合成润滑油。

粘度的选择通常是按气温条件,同时还要考虑负荷高低、转速大小或发动机的磨损程度等因素。

1.5 润滑方式

采用飞溅润滑、油浴润滑、循环润滑和油环润滑等润滑方式,润滑油在系统中反复使用,而且经常是分散成极小的油滴,与空气接触多,容易氧化变质,应该选用高质量等级的润滑油,并添加抗氧剂、防锈剂、防腐剂和抗乳化剂。

使用油壶、油芯、油杯、油绳、油链等润滑方式,可选用质量等级较低、粘度较高的全损耗系统油。

1.6 环境条件的影响

环境温度直接影响选用润滑油脂。

一般说,使用温度低于60 ℃时,氧化反应不明显;但是,超过60℃时,每提高10℃,氧化速率成倍增长,润滑油的寿命也可能减半。

为降低润滑部位或润滑系统内的润滑油温度,可以考虑加装冷却器或散热片,以延长润滑油的使用寿命。

大气中的湿度对选用润滑油也有一定影响。

在大气中湿度较高的条件下,容易引起机械部件金属表面生锈,应该选用含防锈剂的润滑油。

大气中含盐分较高时,应该选用对海水具有防锈能力的润滑油。

1.7 制造商的规定

对于进口的或国产的机械设备,应当遵照制造商说明书规定使用润滑油。

若说明书同时列出国内外主要供应商的润滑油品牌、品种、质量等级等,由于对于同一润滑部位各品牌油品质量大致相近或相当,应该详细研究不同品牌的说明书及规格,由厂方和供应商技术人员共同讨论决定,更为妥当。

润滑脂更换指标

轴承用油换油参考指标

三、常见的理化性能项目

(1)密度和相对密度(Density and Relative density)

密度是指在规定温度下单位体积内所含物质的质量,以g/cm3或kg/m3表示。

相对密度亦称比重,是指物质在给定温度下的密度与标准温度下纯水的密度之比值。

没有量纲,因而也就没有单位。

中国标准试验方法是GB/T 1884和GB/T 2540,相应的国外标准试验方法有美国ASTM D4052和D941、英国IP 160、德国DIN 51757和ISO 3675等。

(2)色度(Colourity)

色度是在规定条件下,油品的颜色最接近某一号标准色板的颜色时所测得的结果。

色度是用来初步鉴别油品精制深度和使用过程中氧化变质程度的标志。

中国标准试验方法是GB/T 3555和GB/T 6540,相应的国外标准试验方法有美国ASTM D156和D1500、英国IP 196和ISO 2049等。

(3)粘度(Viscosity)

粘度是液体流动时内摩擦力的量度,也是评价油品流动性的最基本指标。

粘度值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4)运动粘度(Kinematic viscosity)

运动粘度是液体在重力作用下流动时内摩擦力的量度,其值为相同温度下液体的动力粘度与其密度之比,在国际单位制中以mm2/s表示。

中国标准试验方法是GB/T 265和GB 11137,相应的国外标准试验方法有美国ASTM D455、英国IP 71、德国DIN 51562和ISO 3105等。

美国常用的条件粘度是赛氏(Saybolt)秒(SUS),而雷氏(Redwood)秒则是英国常用的条件粘度。

(5)动力粘度(Dynamic viscosity)

动力粘度表示液体在一定剪切应力下流动时内摩擦力的量度,其值为所加于流动液体的剪切应力和剪切速率之比,在国际单位制中以Pa·s表示,习惯用cP表示。1cP=10-3Pa·s。

在低温下测定的动力粘度可以表示油品的低温启动性。

中国标准试验方法是GB/T 506,相应的国外标准试验方法有美国ASTM D 2983、英国IP 230和267、德国DIN 53018等。

(6)粘度指数(Viscosity index)

粘度指数是表示油品随温度变化这个特性的一个约定量值。

粘度指数越高,表示油品的粘度随温度变化越小。

一般以VI表示。

中国标准试验方法是GB/T 1995和2541,相应的国外标准试验方法有美国ASTM D2270、英国IP 226、德国DIN 51564和ISO 2909等。

(7)闪点(Flash point)

开口闪点是用规定的开口±­闪点测定器所测得的闪点,以℃表示。

油品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加热,其油蒸气与周围空气形成的混合物与火焰接触时发生闪火时的最低温度。

一般说,闪点越高,油品的使用温度也越高。

但是,闪点不等于高温使用极限。

中国标准试验方法是GB/T 3536,相应的国外标准试验方法有美国ASTM D 92、英国IP 36、德国DIN 51376和ISO 2592等。

(8)倾点和凝点(Pour point and Solidification point)

倾点是在规定的条件下被冷却的试样能流动时的最低温度,以℃表示。

凝点是试样在规定的条件下冷却至停止移动时的最高温度,以℃表示。

倾点或凝点是一个条件试验值,并不等于实际使用的流动极限。

但是,倾点或凝点越低,油品的低温性越好。

中国标准试验方法是GB/T 3535(倾点)和GB/T 510(凝点),相应的国外试验方法有美国ASTMD97、英国IP 15、德国DIN 51597和ISO 3016等。

(9)酸值(Acid number)

中和lg油品中的酸性物质所需的氢氧化钾毫克数称为酸值,以mgKOH/g表示。

酸值用来反映油品中所含有机酸的总量,如环烷酸和油品¾­氧化而生成的有机酸性产物。

油品氧化越严重,其酸值增值越大,因此,它是油品变质的主要指标。

中国标准试验方法是GB/T 264。

(10)中和值(Neutralization value)

中和值是油品酸碱性的量度,也是油品的酸值或碱值的习惯统称,是以中和一定重量的油品所需的碱或酸的相当量来表示的数值。

中国标准试验方法是GB/T 4945,相应的国外标准试验方法有美国ASTM D 974、英国IP 139、德国DIN 51588(1)和ISO 6618等。

(11)总碱值(Total Base Number, TBN)

总碱值表示在规定条件下,中和存在于lg油品中全部碱性组分所需的酸量,以相当的氢氧化钾毫克数表示。

总碱值是测定润滑油中有效添加剂成分的一个指标,表示内燃机油的清净性与中和能力。

中国标准试验方法是SH/T 0251,相应的国外标准试验方法有美国ASTM D 2896和4739、英国IP 276、德国DIN 51537和ISO 3771等。

(12)皂化值(Saponification value)

皂化值表示在规定条件下,中和并皂化lg物质所消耗的氢氧化钾毫克数。

中国标准试验方法是GB/T 8021,相应的国外标准试验方法有美国ASTM D 94、英国IP 136、德国DIN 51559(1)和ISO 6293等。

(13)康氏残炭(Conradson carbon resie)

康氏残炭是用康拉­德逊残炭测定器所测得的残炭。

油品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由于受热蒸发,燃烧后残余的炭渣称为残炭。

残炭值的大小与油品精制深度和使用过程中变质程度有关。

中国标准试验方法是GB/T 268,相应的国外标准试验方法有美国ASTM D 189、英国IP 13、德国DIN 51551和ISO 6615等。

(14)水分(Water content)

水分是指油品中的含水量。

油品中一般不允许含水。

中国标准试验方法是GB/T 260,相应的国外标准试验方法有美国ASTM D95和1123、英国IP74、德国DIN 51582和ISO 3733等。

(15)灰分(Ash)

灰分表示在规定条件下,油品被碳化后的残留物¾­煅烧所得的无机物,以%表示。

油品中的灰分会增加发动机内的积炭,加大机件的磨损。

中国标准试验方法是GB/T 508,相应的国外标准试验方法有美国ASTM D 1119和ISO 6245等。

(16)硫酸盐灰分(Sulfated ash content)

硫酸盐灰分表示在规定条件下,油品的碳化残留物¾­硫酸处理,转化为硫酸盐后的灼烧恒重物,以%表示。

此方法适用于测定添加剂和含添加剂润滑油的硫酸盐灰分。

中国标准试验方法是GB/T 2433,相应的国外标准试验方法有美国ASTM D 874、英国IP 163、德国DIN 51575和ISO 3987等。

(17)机械杂质(Mechanical impurities)

机械杂质是存在于油品中所有不溶于溶剂的杂质。

中国标准试验方法是GB/T 511。

(18)不溶物(Insolubes)

将油品溶解于有机溶剂中,通过过滤残留在滤纸上的杂质即为不溶物。

中国标准试验方法是GB/T 8926,适用于测定用过的润滑油中正戊烷和甲苯不溶物。

相应的国外标准试验方法有美国ASTM D893和D4055、德国DIN 51365E和51392E等。

(19)泡沫性(Foaming characteristics)

泡沫­性是在规定条件下测定的油品泡沫­倾向性和泡沫­稳定性,可判断其中混入空气后油气的分离能力。

中国标准试验方法是GB/T 12579,相应的国外试验方法有美国ASTM D892、英国IP 146、德国DIN 51566E和ISO DP 6247等。

(20)抗乳化性(Demulsibility)

抗乳化性是油品和水形成的乳化液分为两层的能力。

中国标准试验方法是GB/T 8022和7305,相应的国外标准试验方法有美国ASTM D2711和1401、英国IP 19、德国DIN 51599和ISO 6614等。

(21)苯胺点(Anline point)

油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和等体积的苯胺完全混溶时的最低温度称为苯胺点,以℃表示。

苯胺点越低,说明油品中芳烃含量越高。

中国标准试验方法是GB/T 387,相应的国外标准试验方法有美国ASTM D 611、英国IP 64、德国DIN 51787

(22)硫含量(Sulfur content)

硫含量是存在于油品中的硫及其衍生物(硫化氢、硫醇、二硫化物等)的含量,以%表示。

它主要反映油品的精制深度和所加工原­油的组成特性。

中国标准试验方法是GB/T 387,相应的国外标准试验方法有美国ASTM D 1552、英国IP 243、德国DIN 51400和ISO 4260等。

(23)腐蚀试验(Corrosion test)

腐蚀试验是在规定条件下测试油品对金属的腐蚀作用的试验,以定性地判断油品中含酸性物质的多少。

中国标准试验方法是GB/T 391和SH/T 0195,相应的国外标准试验方法有美国ASTM D130、英国IP 154和ISO 2160等。

(24)防锈性(Rustpreventing characteristics)

防锈性是油品阻止与其相接触的金属生锈的能力。

中国标准试验方法是GB/T 11143,相应的国外标准试验方法有美国ASTM D 665、英国IP 135、德国DIN 51585和ISO 7120等。

(25)馏程(Distillation range)

馏程是油品在规定条件下蒸馏所得到的、以初馏点和终馏点表示其特征的温度范围。

中国标准试验方法是GB/T 255,相应的国外标准试验方法有美国ASTM D86、英国IP 123、德国DIN 51567和ISO 3405等。

(26)氧化安定性(Oxidation stability)

氧化安定性是油品抵抗大气(或氧气)的作用而保持其性质不发生永久变化的能力。

中国标准试验方法是GB/T 12581,相应的国外标准试验方法有美国ASTM D 943、英国IP 54、德国DIN 51587和ISO 4263等。

此外,还有旋转氧弹测定方法SH/T 0193,相应地国外标准试验方法有美国ASTM D2272等。

(27)蒸发损失(Evaporation loss)

蒸发损失是油品在规定条件下蒸发后其损失量所占的重量百分数。

中国标准试验方法是GB/T 7325,相应的国外标准试验方法有美国ASTM D 972和D2887、德国DIN 51581。

四、润滑脂的发展趋势

密封轴承

轴承系统的发展-----------伴随着零件尺寸越来越小:

- 更高的负荷

- 更高的操作温度

- 与非金属零件的相容性要求

电机

满足电机终生润滑的要求

滑脂被认为是下一代优质电机的基本组成部分

对低噪音滑脂的要求显著增加

电机的尺寸越来越小

电机的尺寸

部分主要的电机及轴承造商

电机对滑脂的要求

良好的成沟特性

NLGI 等级 2 或 3

-等级 3 适用于 dn>250,000 (dn=轴承内径(mm) x 转速)

基础油粘度 :40°C,110 cSt -140cSt

高滴点

-测试方法 ASTM D2265

-最低 232 °C

低析油特性

-测试方法 ASTM D1742, ASTM D6184 或 IP121

电机对滑脂的更多要求...

高温下优异的抗氧化性能

-常用测试方法 ASTM D3336 润滑脂寿命试验

-在最高工作温度下(300-350F)(149°C-177 °C)至少有 500 小时的寿命

良好的低温扭矩

-常用测试方法 ASTM D 1478

-一般在 - 20F (-29 °C)的启动扭矩不大于 10,000 g-cm

具有良好的抗磨特性,但一般不含极压添加剂

轴承第一次注脂需要加多少?

非密封轴承

-填满轴承内部空间

-轴承座内加入30 - 50%的滑脂

-确保密封润滑良好

-如转速低,加脂量可以大于 50%

密封(终生润滑) / 高速轴承

- 30% 的轴承内部空间(密封轴承)

定期补充滑脂应使用多少滑脂?

公式 : G (克)= 0.005 D(轴承外径, mm) x B(轴承宽度, mm)

例 : 150 马力 的电机其轴承型号为:313

65 mm 内径

140 mm 外径

33 mm 宽度

答案: G = 0.005 x 140 x 33 = 23 克

23 g/ (28.3 g/盎司) = 0.8 oz

0.8 x (33 次/盎司) = 27 次

补充滑脂的方法

加脂管线(通路)必须将滑脂导至轴承的相互运动的表面

轴承座应有一个出口便于多余的滑脂排出

在注脂前清洁油嘴

如有可能,应在轴承转动时加脂 (对于有些电机来说并非如此)

经过几次补充润滑脂后,应清洁轴承及轴承座,重新加脂

影响补脂周期的因素

轴承的类型

-如果 L = 给定尺寸和转速的轴承的补脂周期:

• 1xL= 球轴承补脂周期

• L/2 = 圆柱滚子轴承的补脂周期

• L/10=球面滚子轴承或圆锥滚子轴承的补脂周期

轴承的转速

-轴承转速越高,要求的补脂频率越高

轴承的温度

-绝缘等级, 电机类型 (防滴电机, TENV全封闭不通风电机, TEFC全封闭风冷式电机)

-环境温度, 电机功率系数

-轴承温度每增加 15 ℃, 补脂周期减半

影响补脂周期的更多因素

轴承尺寸

-轴承尺寸越大,补脂越频繁

轴承安装方向

-安装在立轴上的轴承,其补脂周期为水平轴轴承的一半

工作环境

-潮湿 / 粉尘的环境应缩短补脂周期

滑脂的质量

-一些高性能的滑脂 (如 POLYREX EM) 其润滑寿命远远长于一般锂基滑脂

设备制造商的推荐

传统锂基滑脂的注脂周期图

tfa = 径向球轴承 tfb = 圆柱滚子轴承 tfc = 圆锥滚子轴承

电机加脂 -- 典型程序

1.清洁加油嘴和旧脂排泄塞;

2.取出排泄塞,清出孔中变硬的滑脂;

3.如配有排泄杆, 将排泄杆取下并清除其中变硬的滑脂,在加脂前装上排泄杆;

4.在电机停止后,加脂直至新脂由排泄口排泄 ;

5.如配有排泄杆, 在加脂的过程中经常地将排泄杆取下来观察是否有新脂溢出;

6.先不装排泄塞,让电机运行10 分钟左右将多余的滑脂排出;

7.装上清洁后的排泄塞 。

确定最佳加脂程序的检查清单

我应该使用何种滑脂?

加脂量应该是多少?

-初装量; 定期补脂量

什么样的加脂程序最好?

注脂周期应为多长?

制造商的建议?

我有书面的补脂程序吗?

电机轴承的温度

电机轴承的加脂周期

轻: 非频繁操作 (1小时/天)。如:阀,门的开启装置,便携式工具。

标准: 1-2 班操作。如:机床,空调机,输送带,轻型压缩机和泵,洗衣机。

严厉: 连续操作 (24 小时/天)。如:风扇,发电机,钢厂设备和工艺设备。

极端严苛: 肮脏,潮湿或腐蚀环境,振动设备,周围环境高温(超过 104 F)。 如:热泵和风扇。

可供选择的电机滑脂

Unirex N

-先进的复合锂基稠化剂,矿物基础油

-常规电机润滑的理想润滑脂

Polyrex EM

-聚脲基,矿物基础油

-极佳的高温稳定性能

-极长的使用寿命

Mobilith SHC 100

-复合锂基,聚α烯烃基础油

-用于要求低温扭矩的电机

-适用于重负荷的应用

-适用于有微振磨损的工况

7. 机床主轴轴承的润滑方式与安装步骤

机床主轴轴承是精密机床及类似设备的主轴轴承,它对保证精密机床的工作精度和使用性能。主轴轴承的正确配置是指轴承类型的组合和前后轴承的布置,不同的配置就决定了机床主轴不同的负荷能力、运转速度、刚度、温升和使用寿命。

尤其是对刚度和温升的影响更为显著,所以应根据机床工作特性的要求合理地配置主轴轴承。从功能和结构上,主轴轴承可分为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两大类。

跑合运转的目的是为了使轴承在正式使角前,使其滚子与滚道通过跑合,能具有良好的接触条件,以保持轴承有良好的接触精度,并避免轴承一开始在高速和重载使用时引起滚子与滚道的损坏,从而提高了轴承的寿命和精度'由于圆锥滚子轴承并不是完全的滚动接触,在滚子端面与内环的台肩之间存在着滑动,如果接触条件不好,很易出现咬合损坏的现象,故对这类轴承更应重视跑合运转。

机械主轴指的是机床上带动工件或刀具旋转的轴。通常由主轴、轴承和传动件(齿轮或带轮)等组成主轴部件。在机器中主要用来支撑传动零件如齿轮、带轮,传递运动及扭矩,如机床主轴;有的用来装夹工件,如心轴。除了刨床、拉床等主运动为直线运动的机床外,大多数机床都有主轴部件。主轴部件的运动精度和结构刚度是决定加工质量和切削效率的重要因素。

主轴轴承类型的性能比较

主轴轴承是数控机床主轴内一个重要的零部件,在主轴传动过程中,可以起到支撑机械体旋转和减小摩擦的作用。轴承由于其类型、结构、配置和精度的不同,以及安装、调整程度的好坏,将对主轴部件的工作性能起到直接的影响。从功能和结构上,主轴轴承可分为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两大类,滑动轴承依据其产生油膜的压强方式区别,可以分为液体动压轴承和液体静压轴承。

滚动轴承旋转精度一般或者较好,在无间隙或预紧下工作时可能很高。刚度一般或较好,仅与轴承型号有关,承载能力也是如此。抗振性表现欠佳,低、中速性能较好,高速时受疲劳强度、离心力、温升等因素限制。摩擦损耗较小,噪音较大,寿命受疲劳强度限制。生产、使用和维修相对简单,已具备标准化和系列化,可以低成本批量生产。

动压轴承旋转精度一般,但精度保持性较好。刚度和承载能力高,且随转速与荷载升高而增大。抗震性能好,中、高速性能较好,低速时因不能形成油膜,无承载能力,超高速受温升限制。摩擦损耗很小,无噪音,在不频繁启动时寿命较长。生产成本较低,但工艺要求较高,需本厂自制,使用和维修也比较麻烦。

静压轴承旋转精度很高,保持性也好。刚度和承载能力很高,与转速和荷载无关,与节流形式、油腔相对压差有关。抗震性能表现优异,适应各种运行速度,尤其是低速和超高速运行。摩擦损耗很小,无噪音,寿命非常长。由于除了本身成本外,还需要一套供油设备,故总成本较高,且生产工艺要求也高,需本厂自制,使用和维修比较麻烦。

选择所使用的轴承类型和组合方式时,应综合考虑主轴部件在各个方面的要求,以及轴承的供给情况、成本、安装调试的难易度等因素。通常情况下,主轴应首选滚动轴承,尤其是对于立式主轴而言,只有当主轴水平放置,且加工工件的表面粗糙度数值较小时,才使用滑动轴承。

主轴轴承的润滑方式

1、轴承洗净后填充润滑脂的顺序

润滑脂填充方法不同,会产生初期磨合运转时的升温不稳定、异常升温、初期磨合时间长、甚至发生烧伤等现象。因此必须根据使用条件,采用适当的润滑脂及适当的填充量来进行正确填充。

(1)填充前的确认事项

确认轴承内部没有残余异物。建议对于高速主轴用轴承,应先清洗、脱脂,再填充润滑脂。

其他的应用时,也建议先清除附着在轴承内部的防锈油。

(2)填充润滑脂时

为填充适量的润滑脂,建议使用注脂器。最好使用使用可读填充数的注脂器。

(3)润滑脂填充量

精密轴承润滑脂填充量推荐值:

高速主轴用角接触球轴承,空间容积的15%士20%

高速主轴用圆柱滚子轴承,空间容积的10%?%

电机用球轴承,空间容积的20%~-30%

2、球轴承的润滑脂填充方式

(1)在各个球之间,均匀地填充润滑脂。如果是外圈引导的酚醛树脂保持架,建议在保持架引导面也薄薄地涂上润滑脂。

(2)用手转动轴承,使润滑脂均匀地进入滚道面、保持架内部、各个球之间、引导面等各处,使润滑脂充满轴承内部空间。

3、圆柱滚子轴承的润滑脂填充方法

(1)将填充量的80%的润滑脂,均匀地涂在滚子的滚动面上。这时,建议保持架内侧部不要涂抹太多润滑脂。保持架内侧的润滑脂,在初期磨合运转阶段,较难扩散,会使温升增高,也会延长磨合运转时间。

(2)滚子滚道面的润滑脂将会扩散到滚子的端面、保持架与滚子的接触部位,以及兜孔部入口处,使润滑脂均匀地分布到轴承整体。

(3)将填充量20%的润滑脂,均匀薄薄地涂在将安装进轴承座的外圈滚道面上。

主轴轴承的安装

轴承的安装是否正确,直接影响着轴承的精度、寿命、性能。因此希望设计及安装部门对于轴承的安装要充分探讨,并按照操作标准进行安装。操作标准的项目如下:

1、轴承的清洗

为防止运输和存放时的尘埃及锈蚀,产品出货时都在轴承表面涂了防锈油。

拆开包装之后,首先要清洗掉防锈油。(已填充润滑脂或带有密封圈的轴承,不需要清洗)

1)轴承一般使用煤油或汽油作为清洗液。

2)将清洗槽按粗洗和精洗分开,并分别在槽底垫上金属网,使轴承不直接接触清洗槽内的脏物。

3)在粗洗槽内,要尽量避免转动轴承,用刷子等大致清除附着在轴承表面上的脏物之后,在放到精洗槽中。

4)在精洗槽中,将轴承轻轻转动来进行清洗。精洗槽内清洗油必须经常保持清洁。

5)清洗之后进行脱脂,如果是润滑脂,则进行填充润滑脂的工。如果是油气润滑,则尽量在轴承不旋转的状态下,安装到主轴上。(此时,在轴承表面和内部涂上一层薄薄的润滑油,则效果更好。)

2、检查相关部件的尺寸

1)检查轴和轴承座

a.轴和轴承座,要清洗干净,轴承及隔圈表面不允许存在伤痕、毛刺、毛边等。

b.检查轴和轴承座的尺寸,确认是否符合与轴承内外径的公差配合。

c.测量(包括安装)N应在恒温室里进行。当被测物的温度处于稳定状态后,用千分尺或内径千分表进行测量。(必须多点测量,检查有无明显的尺寸差。)

2)隔圈的检查

主轴上配置的隔圈平行度应控制在0.003mm以下。隔圈平行度的不良会带来轴承的倾斜,导致精度不良、噪音等问题。

3、轴承的安装

将已填充润滑脂的轴承(脂润滑)或脱脂清洗之后的轴承(油润滑),安装到主轴或轴承座上。

安装方法根据内外圈的配合而有所不同。对于内圈旋转为多数的机床用轴承,内圈多采用过盈配合,圆柱孔轴承一般采用热装方法。

外圈多采用间隙配合,安装较为容易,有时为使安装更为容易也使用将轴承座加热的方法。

圆锥孔轴承是将内圈直接固定在锥形轴上,用于高速回转时,必须控制好安装时的径向游隙,建议使用GN量规。

1)圆柱孔轴承的安装

a.用压力机压入的方法

小型轴承广泛使用压力机压入方法,用垫块顶住内圈,用压力机渐渐压制内圈紧密地接触到轴挡肩为止。(将外圈垫上垫块安装内圈,会造成滚到面出现压痕、压伤,所以要绝对禁止)另外,操作时最好事先在配合面上涂油。用锤子敲打安装的方法,对于精密轴承是禁止的。

对圆柱滚子轴承、圆锥滚子轴承之类的可分离型轴承,可将内圈、外圈分别安装到轴和轴承座上。将分别安装好的内圈和外圈组合时,注意勿使二者中心产生偏离,慢慢地将内外圈组合起来非常重要。如果硬性地压入,有可能造成滚动面的卡伤。

b.热装的方法

过盈量大的轴承,压入时需要很大的压力,所以很难安装。因此,将轴承内圈加热膨胀,再装到轴上的热装方法广为使用。使用这种方法,不会给轴承增加不当的负荷,并可在短时间内完成作业。

轴承的加热温度,按照正常尺寸、所需过盈量参考。热装作业需注意以下几点:

①将轴承加热至120℃以上。

②为避免轴承安装过程中由于内圈冷却导致安装困难。应将轴承加热到比所需温度高20℃-30℃程度。

③热装后的轴承逐渐冷却下来,宽度方向也同时收缩。所以要用轴螺母或其他适合的方法,使之紧固,以防止内圈与轴挡肩之间产生间隙。

2)角接触球轴承安装时注意事项

角接触球轴承,因结构上的原因,单个轴承只可承受一个方向的负荷。因此,安装到轴或轴承座时,使外界负荷只施加于可承受负荷一则而非另一则是非常重要的。

组合轴承时,对于背对背组合及面对面组合,其装入到轴或轴承座的顺序不同,务必注意。

a.背对背组合

①.将轴承装到轴上

②紧固轴螺母,施加预紧。

③将轴和轴承装进轴承座,用压盖进行固定。

b.面对面组合

①将轴承装进轴承座。

②拧紧压盖,施加预紧。

③将轴装入轴承内圈,紧固轴螺母。

拆卸时,按照相反顺序进行。

4、轴承的紧固

a.内圈的紧固

为将轴承内圈紧固在轴上,一般在轴上加工螺纹,用螺母来进行紧固。尽管螺母的螺纹部分和端面之间垂直度非常重要,但即使对精度很高的单个螺母,也会因轴和螺母间的间隙在紧固时产生偏离、倾斜。这样会导致轴和轴承的弯曲,所以为保证轴的旋转精度,必须进行调整。螺母要充分紧固,以防止出现松动。

在高速高精度主轴上,为避免使用螺母紧固时因螺母倾斜或螺纹间隙引起的不平衡,多使用轴套固定方法,利用轴与轴套内径大的盈量进行轴向固定。但相比螺母紧固,在连续运转下较容易发生松动,因此必须定期检查。

在组合角接触球轴承之间,放置较宽的隔圈时,如果螺母拧紧力过大,将造成内圈隔圈的变形,导致安装时的预紧量大于设定值。

b.外圈的紧固

为将外圈固定在轴向,通常使用螺栓对压盖进行紧固。如果紧固量过大或不均匀时,外圈滚道面较容易产生变形。建议使压盖和轴承座端面的间隙在0.01~0.05mm之间进行调整。

注意在高速运转时,轴承与轴的过盈量变大,所需压入力也随之变大,螺母的紧固力必须相应加大。

滚珠丝杠支撑用推力角接触球轴承时,推荐螺母紧固力为预紧力的2.5~3倍。

8. 油气润滑分配器故障

故障现象 : 润滑点没有油 ;
可能的原因 :
油箱中没有油 。排除手段: 加油 ;
空气压力不足或者根本没有压缩空气。排除手段:检查压缩空气气源,至少压力应该达到4Bar;清洁气源处理三连件,清理空气管路 ;
油品粘度过高或者添加剂不对 。 排除手段: 加装空气加热器;
油品参数设定错误 。 排除手段: 检查各个参数设定满足设计需求;
吸油过滤器堵塞 。 排除手段: 拆下油雾发生头,清洁吸油过滤器;
管路中有油品沉积物 。 排除手段: 控制油压,检测流量,检测管理系统
故障现象 :润滑点油量过大 ;
可能的原因 :
油量调节设定错误 。 排除手段: 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设定
油温/气温过高 。 排除手段: 重新设定系统压力过低 。 排除手段: 管路泄漏,油雾凝缩嘴选型错误 清洁空气过滤器、清洁文氏管、检查管路、检查凝缩嘴
故障现象 :系统压力过高 ;
可能的原因 :
系统有背压 。 排除手段: 检查管路系统以及轴承座。

9. 不锈钢轴承大了一丝还能用吗

不锈钢轴承常见的问题及处理
2020-01-08来源:
在数控加工的过程当中会经常遇到一些不锈钢轴承常见的问题轴承发热、轴发热、等等问题,当遇到这些问题我们怎么去解决呢,现提供一些常见的问题的处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轴承发热
1、若轴承润滑油不足,应加油,并检查油路是否通畅;
2、若润滑油有杂质,应清洗轴承,更换新油,清洗过滤器;
3、若装配不良,轴颈与不锈钢轴承歪斜,有偏载,可在轴承座底部加垫片;
4、若轴承间隙过小,闭式冷却塔厂家应重新调整间隙。
(2)轴发热
1、若轴上的挡油或橡胶密封圈太紧,应调整填料后盖位置;
2、若轴与不锈钢轴承盖径向有摩擦,应检查并调整轴与轴承盖径向间隙,一般为0.25~0.3mm。
(3)主摩擦面上油量少
1、若油管堵塞、油沟浅,应清洗管路,加深油沟;
2、若油温低、流动性差,应按环境温度更换润滑油;
3、若油环转动慢,溅油不良,应检查油环是否脱落、擦边,油面过高可放油至标准高度;
4、若调整垫片挡住润滑油,应检查调整垫片位置。
(4)漏油
1、若油量多,应调节供油量,保持油面标准高度;1、
2、若密封装置失效,应压紧压盖,加厚毛毡圈或更换密封材料;
3、若轴承座有孔、渗油,应更换轴承座或用填铅办法堵住气孔。
(5)轴向跳动
1、若轴承间隙过大,应撤垫片、调整;
2、若旋转体(齿轮、胶带轮等)动平衡不好,应检查并调好动平衡;
3、若轴承不稳固,应紧固轴承座螺栓;
4、若联轴器安装偏移量大,应在轴承座地面加垫片,调整联轴器安装精度。
不锈钢轴承断裂失效主要原因是缺陷与过载两大因素。当外加载荷超过材料强度极限而造成零件断裂称为过载断裂。过载原因主要是主机突发故障或安装不当。

轴承零件的微裂纹、缩孔、气泡、大块外来杂物、过热组织及局部烧伤等缺陷在冲击过载或剧烈振动时也会在缺陷处引起断裂,称为缺陷断裂。应当指出,轴承在制造过程中,对原材料的入厂复验、锻造和热处理质量控制、加工过程控制中可通过仪器正确分析上述缺陷是否存在,今后仍必须加强控制。但一般来说,通常出现的不锈钢轴承断裂失效大多数为过载失效。


轴承生产厂家
现货供应轴承,高品质产品,如需购买或咨询轴承价格请联系我们,是一家集轴承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的专业轴承公司,提供轴承产品和相关的技术服务。我们选用优质的原材料,用心做好每一套轴承。热线电话4006-808-505

阅读全文

与辊座轴承油气润滑管堵住怎么办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电池包翻转实验装置 浏览:727
什么车仪表盘有挡位 浏览:332
化工设备仪表怎么画 浏览:880
三类手持式电动工具使用的场所 浏览:558
阀门开关Hss是什么信号 浏览:965
氨压缩机皮带传动装置 浏览:81
哪里做养殖设备的多 浏览:206
广州广一阀门厂 浏览:242
阀门as代表什么意思 浏览:696
902轴承是什么地方用的 浏览:179
维西特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695
手持电动工具的导线长度不得超过多少米 浏览:551
阀门上面带细管是什么阀门 浏览:928
a6怎么改启动仪表 浏览:6
汽车仪表盘静电干扰怎么办 浏览:766
白色仪表盘灯什么颜色 浏览:265
ed工具箱2进不了游戏 浏览:555
冰柜没制冷红灯不亮什么原因 浏览:4
蒸汽和空气管道用什么阀门 浏览:964
球磨机支撑装置的作用 浏览: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