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鱼缸自带的过滤槽空间太小怎么办
鱼缸自带的过滤槽空间太小解决方式:
一、养殖密度一定不要太大
观赏鱼的养殖密度不要过大,这是鱼缸的水质能否保持完好的最基本的保证,鱼缸越小饲养密度越不能太大,尤其是一些比较贪吃的小型鱼,比如三湖、虎皮,还有极易患病的孔雀、玛丽、红箭等等,投喂量一大就容易出问题。
二、鱼缸的水流一定不要太大
对于小型鱼缸而言,鱼缸的水流控制才是重中之重,如果是裸缸饲养,我们宁可选择水流不大适当的去抽底换水,也不要安装瓦数过大的过滤器或者三合一水泵,那样只会吹的鱼缸里杂物纷飞根本无法控制,切记切记。
鱼缸打理技巧
无论如何鱼缸里有点底沙还是会有利于硝化细菌着床的,这一点也毋庸置疑,我是在鱼缸里铺设了厚度为五厘米的陶粒,关于铺设什么效果较好,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如果是底泥的话,养鱼老道感觉太过于细密,如果是在栽种水草的草缸里,鱼儿数量不多倒是可以,但如果以饲养观赏鱼为主的话,相对来讲陶粒和白色的普通水族沙就比较的合适了。
② 鱼缸滤材。需要放过少过滤材料
滤槽内的滤材总复体积要占到鱼缸制水容量的百分之十,鱼缸的滤槽大小最好能够占到鱼缸总体积的四分之一甚至三分之一,鱼缸的物理滤材和生化滤材的占比应该是符合二八定律,物理滤材只占百分之二十,鱼缸里水泵的配置应该是水循环在每小时十次左右。
鱼缸过滤之所以分物理过滤和生化过滤,是因为滤材不仅仅是过滤鱼粪便,更是培养硝化细菌的基地和房子。
物理过滤就是集中清理水中的杂质和鱼便,使他们和水分离开来,已便于集中清理。生化过滤其实就是把水中已经形成的氨氮通过硝化细菌分解为对观赏鱼无毒的物质。这其中最关键的还是硝化细菌,而过滤材料只是硝化细菌的培养基地。
(2)过滤器材少怎么办扩展阅读:
滤材的需求
淡水的观赏鱼可以分为两种:适应弱酸性的鱼和适应弱碱性水的鱼。有些过滤材料会把水体的PH值调高或者调低。这个时候就要根据观赏鱼不同的适应环境来调整不同的滤材。
比如血鹦鹉喜欢PH值在5.5-7之间的弱酸性水,三湖慈鲷喜欢PH值在7-8之间的微碱性水。这时候就要根据鱼儿的喜好和当前的酸碱度通过滤材来调整。
③ 养锦鲤,鱼缸自带的过滤不够用,怎么办
第一种办法是做个反气举,最简单实用的过滤,上面滤槽全棉,反气举全环,缺点是占用内部空间,不美观,过滤效果也行,上滤加反气举,只要养鱼密度不大效果就很好,密度控制不好,效果就差很多!第二要把顶盖拆掉,或者打孔,水泵上的水管直接伸出顶盖,在顶盖上面加高滤槽(自己做),或者直接买个滴流盒就可以了(滴流的效果没的说)!意思就是加大滤槽空间,提高过滤效率!这种办法工程比较小,容易设计!工程大点就需要自己买玻璃,然后把你的鱼缸做个侧滤,自己粘自己设计,网上有设计图!
不影响美观的办法,就是买外置滤桶,双滤筒串联,效果也很好,不占地方不影响美观!